□邢玉靜 王聰
2019年8月,國務院批覆設立山東、江蘇、廣西等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山東自貿區包含濟南、青島、煙臺3個片區,其中煙臺片區完全位於煙臺開發區範圍內。
8月31日上午,萬眾矚目的「高光時刻」,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掛牌,開發區正式邁入「自貿時代」。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建好自貿區是時代交給開發區的新答卷,也是歷史賦予開發區的新使命。
拉開新時代的大幕,而立之年的開發區已握緊描繪未來的畫筆,正擘畫「如何實現」「以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的精彩答卷。
搶先機 爭主動
做優縱深開放重要戰略支點
這是重大機遇,意味著開發區繼1984年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開發區之後,再次獲得國家戰略、重大使命青睞,又一次與時俱進地站到國家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這是使命擔當,意味著全區上下要甩開膀子「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為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路求索、積累新經驗。
善舉綱者萬事遂,善謀勢者機可期。開發區將自貿區建設作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的最重要戰略支點,動員全區上下打破傳統發展模式和路徑依賴,奮力在新一輪自貿區建設中率先突破、走在前列。
下「先手棋」,打「主動仗」。主動打響以四新四化做強特色優勢產業、以雙招雙引集聚創新發展動能、以城市更新搭建高端優質載體的「三大戰役」,推動產業培育、創新驅動、城市品質、營商環境「四大升級」,打造先進位造業、海洋經濟創新等「七大中心」。全面開展走進部門、走進企業、聯合專家智庫的「雙走進一聯合」活動,搜集需求1800多條,梳理重點企業訴求100多項,為制度創新提供直觀準確的一手素材。
亮「新名片」,聚「優資源」。自貿區煙臺片區正式掛牌後,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政策推介會,第一時間面向全球推介亮點特色和行動計劃。其後,煙臺片區頻頻亮相,參加跨國公司(煙臺)新興產業對話會、第二屆進口博覽會山東省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推介會、深化中國山東·韓國(日本)開放合作推進會等重量級會議,開展雙招雙引推介活動。
高效的行動和密集的推介,促使煙臺片區多面開花、迅速起勢。
2019年8月26日,國務院批覆設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迅即開展掛牌系列活動,率先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在煙臺片區舉辦動員大會,21家機構集中入駐、12個新動能項目集中開工、120餘家媒體集中報導。
9月初,煙臺片區迎來首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華潤化學材料40萬噸尼龍智能化產業項目,總投資4億美元,達產後產值約70億元,利稅5億元。
9月11日,市政府下放首批696項市級行政權力事項以及64項市級公共服務事項,賦予煙臺片區更多自主權。
10月11日,全省首單政府信保基金增信貸款業務(簡稱「信保貸」)在煙臺片區成功落地,煙臺創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獲得「首貸」150萬元。
11月6日,煙臺澤萬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成為煙臺片區第1000戶註冊企業,約為上年同期的1.5倍。截至12月31日,片區新增註冊企業超過2000戶。新增註冊外資企業52戶,同比增長79%,其中日資韓資企業21戶,佔新設立外資企業的40%。
大膽闖 率先試
勇當自貿區改革創新「闖將」
中日韓跨國審批,這是最生動的自貿區煙臺片區首創實踐。通過駐日、駐韓辦事處,開發區將政務服務延伸至日本、韓國,使投資經營者不出國門,就能快速辦理自貿區煙臺片區企業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在境外最短5天(含證照快遞時間)便可獲得證照。
「煙臺自貿片區疊加中韓產業園優勢,這在全國自貿區中屬於唯一一例,『中日韓跨國審批』的推行可為日韓投資者提供更多便利。」開發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日韓投資者到自貿區申請註冊公司語言不通、長途反覆奔波的問題,極大節省了企業註冊登記時間,降低了跨境投資煙臺片區的成本和風險,提升了區域吸引力和營商軟環境。
由個體到群組,量變正引發質變。
產業發展登高望遠,再入新佳境。推出七大方面50項創新舉措,重點突出中日韓區域合作、海洋經濟等區域特色經濟,為企業投資發展、貿易合作提供重大政策紅利。圍繞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對外貿易、科技創新四大方面,推出60條「高含金量」配套措施。2019年前10個月,全區實現GDP同比增長7.2%,其中,固定資產投資走出亮眼「985」增長曲線——第二產業投資增長9.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8.3%,投資增速高於全市5.2個百分點。
政務改革先行先試,立起新標杆。在全省率先完成企業開辦「集成式」改造,實現企業開辦「只進1扇門,最多跑1次,2小時辦結」。出臺《關於促進自貿區建設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的20條意見》,內外資企業註冊登記「單一窗口」、優化施工許可辦理流程、跨國審批等13項改革已完成,探索住所負面清單制度等7項改革正加緊論證、完善方案。
金融創新大刀闊斧,闖出新路子。中國銀行煙臺自貿區支行通過與海關等單位的數據共享,在線即可獲取企業交易背景信息,實現煙臺片區首筆「單一窗口」出口保理融資落地。浦發銀行煙臺開發區支行依託「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試點政策,在煙臺華新不鏽鋼有限公司增資8000萬美元時,實現資本項目收入結匯即可直接支付使用。此舉不僅節約了資料準備、傳遞、審核、補充等環節產生的費用及時間,並且由於一次性結匯金額大,按照優惠中間價收取企業手續費,節省企業費用100餘萬元。
搭平臺 建生態
打造更開放蓬勃的濱海新區
「煙臺中日產業園分兩期規劃,一期面積2.7平方公裡,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園、科技創新園、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三部分,已落戶外商投資企業20多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約6億美元。」近日,煙臺片區傳來最新消息,繼中韓(煙臺)產業園後,正規劃建設中日產業園。
隨著自貿區建設的全面鋪開,聚焦拓展建設平臺、集聚人才優勢、推動貿易便利化等方面,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改革的腳步越走越快!
圍繞打造國家科技成果和國際技術轉移轉化示範區定位,推動創新平臺集聚。落地中韓科創孵化合作基地,打造中韓經貿合作前沿陣地、韓資企業創新孵化基地和區域經濟升級發展的加速器。落地中俄海洋技術創新中心,推動包括先進材料與應用化學、海洋生物醫藥、先進光學應用、水下智慧機器人等八大領域的中俄雙方技術轉移、合作和人才引進、培養等。落地中加生物科技創新中心,持續深化與加拿大各類高校院所、科技企業、高端人才的交流合作,搭建跨國專業技術轉移平臺,推動更多創新成果產業化,加快打造中加兩國合作的示範區。
制度創新的力度、領域和層次不斷深化。
「拿地即開工」跑出項目建設「自貿區加速度」。對符合條件自願參加的項目,在確定項目用地後,形式上視同取得土地批文,提前為其提供相關政策和技術諮詢服務、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以及建築許可等審批手續預審,在項目取得土地後完成正式手續辦理。預審手續通過的項目,從取得使用土地批准文件,到獲取建築許可證,用時不超過10個工作日。目前,分兩批共11個項目納入試運行,已開工項目4個。
優化服務改革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煙臺海關作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兩步申報」試點單位,率先開展了改革試點,山東朗越國際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向海關申報進口一票挖掘機用配件貨物時,1分鐘後貨物即被放行,比以往節省幾天的時間,實現了山東省「兩步申報」首票海運通關落地。在「兩步申報」模式下,青島中遠海運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申報進口一票光學鏡頭貨物,報關員僅填寫了9項報關單申報項目,海關審核放行通關單證後2分鐘即可以提貨過關,半個小時後貨物就進入國內市場或者企業生產加工現場,並完成了全國「兩步申報」首票空運進口全流程申報。
①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建設動員大會
②煙臺開發區城區
③煙臺開發區海濱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