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產品牌出海還有機會嗎?

2020-12-26 虎嗅APP

兩個月前,我做過一期內容,講中國地方產業集群,提到了莆田的鞋服產業,丹陽的眼鏡產業,新化人壟斷的複印店。

 

但作為髮際線衰退選手,我竟然漏掉了河南許昌的假髮產業。

 

許昌這個地方,不僅是中國假髮之都,更是世界假髮的耶路撒冷。

 




國家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出口36億美元假髮製品,佔據全球市場約80%的銷售份額,而來自許昌本地的出口銷售額佔其中半數以上。

 

有意思的是,在一貫的印象裡,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往往被認為是廉價、低端的形象。就連中國品牌的出海,第一站也總是選擇東南亞、印度、非洲之類的市場。

 

但是假髮出口行業似乎不遵循這個刻板印象,人家就是理直氣壯殺進高端市場,告訴你掌握供應鏈就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如今在假髮需求最為旺盛的非洲、歐洲、北美三大市場,排名第一的高端假髮品牌,都來自許昌。


許昌的假髮商家不僅會在Facebook和Instagram找網紅打廣告,甚至會在海外做帶貨直播。據說連米歇爾·歐巴馬也佩戴過來自許昌的假髮。

 




時光進入2020年,在供應鏈建立了充分優勢的中國品牌,已經到了可以走高端市場,去海外收割的時候了嗎?

 

我先講講我自己的判斷。

 

未來中國品牌出海的機會,一定在中高端領域。而核心供應鏈+高精神價值,才是中國品牌破局的機會。






01  


這兩年的出海賽道中,有兩個案例很值得分享一下。

 

第一個是中式茶飲的出海潮。

 

之前的文章,我說過,像瑞幸這樣把外國的咖啡拿到中國來重新做一遍的邏輯是有問題的,不如好好想想怎麼把中國的奶茶帶到全世界去。

 




其實這件事早就有人在做了。在國內開店開到飽和的奶茶店們,紛紛把甜蜜的魔爪伸向了東南亞、日本和北美。

 

這波中式茶飲的出海潮,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那些本來在國內只能算二線品牌的奶茶,走出國門後往往搖身一變,成為頂流網紅,一舉擺脫低端定位。

 

比如在國內開遍街頭巷尾的CoCo都可,先後在東南亞、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開店,珍珠奶茶與AJ限量鞋、Supreme新款一起成為了美國東西海岸最受歡迎的三件物品。

 




而蜜雪冰城越南河內店,開店不到三小時,就引發了一波排隊狂潮。

 

臺灣茶飲品牌春水堂2013年進入日本市場,每天可以賣出1000杯飲料,排隊成為常態。


還有日出茶太、巡茶這類一開始就盯著海外市場的純出海選手。

 

藉助先發優勢和海外社交網絡的營銷,這些品牌死死地把「網紅」的標籤貼在了自己身上,在海外得到了如同喜茶和茶顏悅色一樣的地位。


對許多二線品牌來說出海不是把國內的業務重做一遍,而是重塑品牌力的一次大好機會。只要能在品牌中融入更具商業價值的文化,就能撐起品牌溢價。




 

另一個案例是前幾年的熱點——網文出海。

 

根據艾瑞諮詢的《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研究報告》,2019年網文作品出海數量已經達到了3452部,海外受眾規模達到3000萬。





而從DT財經的數據來看,譯製網文的讀者大多是來自於歐美地區。


有別於官方的文化出口,網文輸出的主力其實是世界範圍內的譯者和愛好者。

 

到去年下半年,以北美受眾為主的中國網文英翻網站WuxiaWorld的日均點擊量已經達到了480萬。眾多愛好者被中國網文的想像力和閱讀快感所吸引,自發組織搬運翻譯和消費。

 




網文能在世界娛樂產業最發達的美國站穩腳跟,看起來頗有李雲龍「老子打的就是精銳」的氣勢。


但本質上,其實是網文販賣的是「爽感」,而「爽感」是一種全世界人都能get到的,精神價值極高的商品。

 

同理,李子柒在海外的火爆,也正是視頻裡那種直接純粹的中式美,擊中了外國人的嗨點。

 




人類底層的需求是相通的,當商品具有足夠的精神價值,就能聚集足夠多的擁躉,形成牢固消費群體。

 

上面提到的兩個出海案例,具有一個共同點:高精神價值。

 

一般來說,商品的價值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使用價值,也就是產品的功能性能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帶來生活上的便利和好處;而另一種則是精神價值,包括精神愉悅,社會認同,品牌情感價值等等。


人類對美好生活場景的情感往往與產品本身是關聯的,一個好的品牌往往非常依賴於它所傳遞給消費者的精神價值。





當中式茶飲成為海外社交網絡上的硬通貨,奶茶就能為消費者帶來社會認同。而網文的「爽」,為受眾帶來了精神愉悅。

 

因此,高精神價值產品,才是本土品牌出海的關鍵。

 

 

 02

 

那麼,為什麼過去中國企業總是忽視產品的精神價值?

 

傳統的國產消費品出海,往往會遵循一個典型路徑:選擇品類-找供應鏈-拿貨-貼牌-銷售。

 

這個路徑裡,最核心的部分都和供應鏈有關。可以說供應鏈的屬性決定了這些品牌的屬性。而中國的供應鏈,最大的特色就是成本足夠低。

 


在省錢這方面,全球消費者都差不多,只要價格夠低,就沒有什麼錢包是撬不開的。

 

往早了說,國產家電行業就是依賴這樣的模式起家的。


從二十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就成為全球家電生產車間,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廠家貼牌。世界500強的家電企業,有95%都曾經在中國進行過貼牌生產。





往近了說,2000年代的國產手機、國產家居品牌的出海,也都非常依賴貼牌模式。


靠著成本優勢和堅挺的供應鏈,中國出海消費品成功佔據了大量市場份額。


也因為供應鏈的強大,早年的中國企業似乎形成了某種路徑依賴,忽視了精神價值所能產生的利潤。一直到十年前,品牌對中國出海企業似乎都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事情。





分析以後我們會發現,本土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是供應鏈,決定上限的,則是品牌力和精神價值。兩者結合,成為了中國企業出海的破局點。

 

這兩者並不矛盾。相反,強大的供應鏈,才能支撐起品牌的精神價值。

 

大家可能沒有聽說過SHEIN這個品牌,這非常符合它「中國最神秘的百億美元」公司的名號。





近年來,一批創業者開始將目光轉向強設計、高品質的消費品,試圖將中國製造賣出高溢價,攻佔歐美為主的海外高端市場。而SHEIN就是其中之一。


這家位於南京的服裝電商公司,如今估值超過150億美元。去年在海外銷售額達到300億元人民幣,大概是2.5個H&M。今年上半年,它的銷售額逆勢達到了400億人民幣。

 




而就是這樣一個隱形王者,早期起家基本上就是在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找貨,把圖片上傳到網上,有了訂單再找批發商拿貨。直到2014年才有了自己的生產線。

 

而如今SHEIN全年上新15萬款,平均每月上新一萬餘款,大概是ZARA的六七倍。而價格比ZARA低將近一半。而且在國外消費者的口中,SHEIN的質量口碑也要好於ZARA。




 

今年,WPP聯合Google發布的《2020年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報告》,SHEIN作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快時尚品牌,已經排到了第13名。

 




SHEIN的成功,無疑是在於多樣的設計和良好的品質,這是它品牌的核心精神價值。而在背後支撐的,則是強大的本土服裝供應鏈。


近年中國品牌出海最熱門的賽道:消費電子、服裝快消、網際網路遊戲、家電,無不是國內最成熟,最具有產業優勢的品類。


而奶茶、網文、網紅,也都是在國內競爭至白熱化,建立了成熟先進的產業,才有了後來的成功出海。






03


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全世界許多消費品的設計開發製造都依賴中國完成。


中國品牌先天更加貼近供應端。尤其是高端消費品,中國供應鏈所能做到的不僅是生產,還能根據市場需求快速迭代,實現精細化高品質生產。


這樣的優勢,是東南亞,乃至全世界都很難取代的。


如今的中國製造品牌,在技術力,產品力上與海外品牌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在很大範圍的製造業領域,中國的工藝和質量都強於歐美。


在質量保證的基礎下,中國品牌有底氣不經過「下克上」,直接進軍高端領域,在精神價值和品牌力上,和頂級品牌硬碰硬。

 

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國產品牌是一加手機。

 

2014年,一加手機第一代發布。

 




一加1的海外版本,選擇了和全球最大的Android第三方編譯方CM合作打造系統。而和CM的合作,為一加無形中注入了極客精神和發燒友基因。


一加的第一批海外用戶是在矽谷引爆的。早期一加採用邀請碼購買機制,矽谷的科技精英們在自己的圈子裡,通過邀請碼分享一加。





一時間擁有一枚OnePlus Invite成了矽谷的一種潮流。Google、Facebook、亞馬遜的員工構成了一加早期用戶的主體,這為一加品牌注入了精英氣質。

 

隨後就是鋪天蓋地的媒體報導,借著引爆美國高端市場的聲量,一加順勢殺入印度高端市場。

 




可以看到,不同於大部分同行立足本土,以低端機進入海外的做法,一加從創立第一天起,執行的就是海內外市場雙軌並行,主打高端旗艦,主推歐美一線市場的策略。

 

高端品牌向下兼容,降維打擊容易,而低端品牌想要以下克上,非常困難。


一加的品牌策略有一個巨大優勢,就是沒有其他品牌的「低端包袱」,可以直接以高端品牌的形象佔領用戶心智。

  




這一全新的戰略,取得的效果非常明顯。

 

2020年第一季度,一加分別在西歐和北美高端市場排名第三和第四。而在全球智能機第三大消費國印度,一加在高端市場已經超越了蘋果和三星。







傳播學家麥克盧漢有一句名言:媒介即信息。當一個品牌選擇怎樣的渠道和受眾溝通,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品牌的形象。

 

2016年,一加贊助了美劇《紙牌屋》,在劇中植入了不少鏡頭。





和一加聯名過的品牌,也不乏國際頂尖大牌。在一加的合作名單中,我甚至找到了「波蘭蠢驢」。

  




一加的策略,就是高舉高打,用最頂級的營銷資源,豐富品牌的內涵。

 

全球手機銷量前五的品牌,有三個都來自中國;而全球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TOP5中就有兩個中國品牌。





全球五分之三、高端五分之二的機率,都表明了中國手機品牌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那是日益發展的技術創新所帶來的產品力的提升。


除此之外,你看到每一個在海外大殺特殺的品牌,它的背後都是中國本土產業紮下的深厚根基,在足夠成熟的產業鏈上,中國廠商無疑有著更多優勢。


如果說領先全球的製造業,帶來的是供應鏈這端的強大勢能,那麼出海企業能做的,就是通過更好的產品和技術強化背後的精神價值,將供應鏈的勢能轉化為品牌的動能。





過去十年,中國創業者憑藉著模式創新和成本優勢,在海外取得長足發展。而2020年,在疫情影響和政治漩渦的雙重限制之下,中國創業者出海正在經歷一場大變局。

 

當一切開始不受控制,對每一個出海品牌,前途都充滿著未知。

 

在眾多的不確定中,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沒有用戶會拒絕優秀的用戶體驗,尖端的科技,良好的品質,而這正是我們的製造業所具備的特質。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人類對於好產品的需求都是永恆不變的。

 

中國品牌的前途,也許就在這個「永恆不變」之中。

相關焦點

  • 盲箱出海:在潮牌的「黃金年代」,很難有國產品牌
    在國內良好的形勢確認了盲盒營銷的發展潛力後,專注於盲盒產品開發的品牌,如泡泡集市、52玩具、尋找獨角獸、十二樓等,都急於開拓海外市場。廣闊的海外市場意味著新的交通來源和進一步發展的機會。所幸潮玩品牌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除了依賴於獲得國內外知名IP授權外,發力原創IP也成為了重中之重:泡泡瑪特通過舉辦潮流玩具講座、潮玩設計評選活動等方式挖掘有潛力的新生設計師;十二棟文化已手握長草顏糰子、Gon的旱獺、符錄小薑絲、製冷少女等數百個國產原創IP......(時裝表演)設計師們自己來自世界各地,把他們的產品和作品帶到世界各地。
  • 國產手遊出海的「畸形」與「狂熱」
    近日,SensorTower發布了2020年4月國產出海手遊TOP30,其中,騰訊的《PUBG MOBILE》在2月的海外收入達到9280萬美元,再創新高,莉莉絲的《萬國覺醒》和網易的《荒野行動》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 博雅互動榮獲「2020年度十佳出海品牌」獎項
    12月18日,由白鯨出海發起的GTC2020全球流量大會在深圳圓滿落幕。在大會上,白鯨出海舉辦了本屆「鯨鳴獎」頒獎典禮,為本屆全球流量大會「鯨鳴獎」獲得者與獲獎企業頒發各個獎項。其中,經評選委員會嚴格遴選,博雅互動榮獲「2020年度十佳出海品牌」獎項。博雅互動商務總監丁雪茜Snow出席本次會議並領獎。據悉,此屆「鯨鳴獎」共設置了8個獎項,獎項覆蓋遊戲、文娛、營銷等眾多領域。「鯨鳴獎」由行業代表、知名媒體以及相關協會等組成權威評委團,從用戶增量、用戶存量、變現效率、市場佔有率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
  • 跨境電商平臺助中國國產手機疫情下「逆勢」出海
    (抗擊新冠肺炎)跨境電商平臺助中國國產手機疫情下「逆勢」出海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夏賓)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下渠道受阻的國產手機,正開始通過阿里巴巴速賣通等跨境電商平臺尋找海外「新通路」。2020年,整個手機市場在疫情突發中拉開序幕。受關店影響,部分手機品牌線下旗艦店生意慘澹,哪怕開店了也面臨門可羅雀的情況,尤其往常春節假期的大賣「好光景」,今年未能上演。身在成都的經銷商楊明輝是從業10年的跨境電商「老兵」。作為速賣通創建之初就入駐的商家,楊明輝在多年的線上店運營中,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
  • 國潮、出海、新消費,2020品牌營銷新的「關鍵詞」
    2020年1月13日,中國廣告協會開年第一「講」——「品牌營銷趨勢研討會」在京舉行。這次活動由IAA中國共同主辦,由伽藍集團協辦。伽藍集團公關傳播總經理陳涓玲,迪思傳媒集團董事長黃小川,藍色光標傳播集團執行副總裁、藍標傳媒集團 CEO 潘飛,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剛圍繞「品牌營銷趨勢」這一主題分享觀點,國潮、出海、新消費,成為2020品牌營銷新的「關鍵詞」。
  • 中國品牌借體育出海,有一種方式被低估了
    近年來,靠著傳統體育賽事出海的中國品牌逐漸增多。以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為例,雖然中國男足還是未能衝出亞洲,但仍有萬達、VIVO、蒙牛等總共7家中國品牌成為了那屆世界盃的贊助商。商業角度來看,中國還是成了那屆世界盃的主角之一。
  • 2020鯨鳴獎揭曉 ,每日瑜伽榮獲「十佳出海品牌」「優秀出海領軍...
    2020年12月17-18日,由白鯨出海主辦的「GTC2020 全球流量大會」在深圳舉行,2020「鯨鳴獎」在大會現場壓軸公布。作為傑出出海企業代表,每日瑜伽受邀出席本次大會,並憑藉8年來在海外市場的穩紮穩打以及本地化運營成就榮膺鯨鳴獎「2020年度十佳出海品牌」,每日瑜伽創始人兼CEO李祖鵬憑藉10餘年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策劃、研發和全球化運營經驗榮獲「2020 年度優秀出海領軍人物」獎項。
  • 招商銀行:國產品牌強勢崛起,中國工程機械出海競爭新興市場
    中國市場格局:國產品牌強勢崛起,行業向頭部集中。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已由國產品牌佔據主導地位,如國產挖掘機品牌市場份額目前已達60%以上。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格局的另一特點表現為頭部集中,強者恆強。全球格局:中企出海競爭新興市場,已經成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突破成長天花板的不二選擇。展望2030年,屆時中國國內市場中,無論國產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亦或工程機械市場的需求規模都將趨近於天花板。
  • 《有翡》同步出海 國產影視「走出去」升級
    對於國產影視作品而言,出海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內已有至少10餘部影視作品相繼走出國門。但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以往的先國內後國外,現在同步播出的作品數量越來越多,既有《姜子牙》等大銀幕作品,也有《鬢邊不是海棠紅》等劇集。重視海外市場並「走出去」只是第一步,要想出海且出圈,國產影視作品或許還需要在內容創作及發行方面持續優化。
  • 從Netflix、Hulu等流媒體巨頭到韓國TV,誰是國產劇「出海」的大買家?
    如果說2015年《甄嬛傳》作為第一部被Netflix買下版權的國產網劇,還能讓公眾輿論產生一兩分「國產劇新航海時代」的自豪感,那麼到如今,輿論對國產劇全球各區出海的新聞已經見怪不怪。 現在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國產劇出口的實際意義是什麼,這些進入「大航海」時代的劇集們,除了博得了一個看似榮耀的名聲,到底在劇集播放、版權價格等方面創造了什麼價值,或者簡單來講,國產劇出口,是一門好生意嗎?
  • 國產遊戲出海收入快速增長 新興廠商表現搶眼
    出海收入持續增長《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銷售收入保持穩定增長,「走出去」依然是國家、企業關注的發展方向。近年來,我國遊戲企業尤其是新興廠商在海外市場表現搶眼。
  • 2020年Twitter中國出海領導品牌報告&榜單&案例
    報告》),並公布「2020年Twitter中國出海領導品牌榜單」。、更新頻率、曝光量與用戶互動等維度),審核並甄選出「2020年Twitter中國出海領導品牌榜單」——其中不僅有全球知名的出海領軍企業,更有在全球市場中逐漸嶄露頭角的未來之星。
  • 出海菁英齊聚一堂,DEAS 2020 UPDAY圓滿結束
    12月9日,由量江湖攜手獨立出海聯合體、UPDAY在北京富力萬達嘉華酒店共同舉辦的「DEAS 2020 UPDAY 暨2020中國遊戲出海白皮書發布會」圓滿結束。會上,包括Crazy Maple Studio、OHAYOO、量江湖等出海鏈條上知名企業的業內專家,以及專注於遊戲出海合規的知名律師進行了精彩分享;與此同時,本次UPDAY也集結了數家優質CP,攜帶旗下產品進行路演。首先,在本次活動中,量江湖與獨立出海聯合體共同發布了《2020中國遊戲出海白皮書》入書名單。
  • 裝備| 2020年春季國產品牌跑鞋漫談
    國產跑鞋的大好勢頭,會在今年繼續延續下去嗎?文/麥丘山 編輯/睡夢中 圖/李寧&匹克&愛燃燒2020年行進到了3月份,才開始慢慢有了「復甦」的跡象。國產運動品牌也紛紛選擇在這個時節發布2020年春夏新品,但由於「疫情」並未完全結束,所以也沒有如以往那樣進行大力推廣。
  • 網易有道U-Dictionary榮獲「2020年度十佳出海品牌」
    近日,由國內知名泛網際網路企業出海服務平臺——白鯨出海發起的GTC2020全球流量大會在深圳落幕,網易有道公司旗下面向全球的語言學習應用U-Dictionary榮獲「2020年度十佳出海品牌」。
  • 2020款塞納對比奧德賽,塞納國產了還有奧德賽的戲嗎?
    2020款塞納對比奧德賽,塞納國產了還有奧德賽的戲嗎?作者:孫奇很多時候,一個男人的生是否適得體、有沒有面子,有的時候也從一臺車開始說起,座駕不說貴賤的話,也要看它整體口碑和造型。咱們拿兩家汽車品牌中的2020款兩款MPV車型來對比一下,那就是2020款豐田塞納和2020款本田奧德賽,豐田塞納國產了還會有本田奧德賽的戲份嗎?讓我們對比一下見分曉。先來看看2020款塞納,這將是一款中型的7座MPV。從外觀看起來只有兩字形容:真大。它的長寬高分別為5085毫米,寬1984毫米,高1796毫米,軸距為3030毫米。
  • 2020鯨鳴獎揭曉,傳音控股榮獲「十佳出海品牌」
    12月17-18日,由白鯨出海主辦的「GTC2020全球流量大會」在深圳舉行,2020「鯨鳴獎」在大會現場壓軸公布。作為科技出海的代表企業,傳音控股出席本次大會,並憑藉在海外新興市場不斷強化的品牌根基及競爭力榮膺鯨鳴獎「2020年度十佳出海品牌」。
  • 品牌出海是什麼意思?品牌出海需要塑造哪些內容?
    品牌出海是什麼意思?首先來看品牌打造,其實就是一個搶佔客戶心智的過程,通過定位,塑造在用戶心中的形象。競爭始於產品,終於品牌。當用戶對你的品牌有了認知之後,會將產品傳播給更多的人。
  • 盲盒出海:在潮玩的「黃金年代」裡,難有國內品牌姓名
    徵服海外市場,國內潮玩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撰文/孟會緣編輯/楊皓然近日,有一則消息讓國內盲盒愛好者和相關從業者喜上眉頭——據《2020跨境出口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海外盲盒線上消費爆發式增長於是,在國內大好形勢印證了盲盒營銷的發展後勁之後,專注於開發盲盒產品的泡泡瑪特、52TOYS、尋找獨角獸、十二棟等品牌愈發渴望開拓海外市場。畢竟海外的廣闊市場不僅意味著新的流量來源,也是一個讓自身發展更進一步的機會。
  • 以快看漫畫為首的國漫出海 值得期待嗎?
    中國玩家快看漫畫能夠成功嗎?快看漫畫的「哥倫布」計劃據快看漫畫1月4日發布的「哥倫布」計劃顯示,2021年,快看漫畫計劃實現海外流水3億人民幣;未來預計實現海外月活4000萬,再造一個快看漫畫。陳安妮的信心,還有一部分源於2020年快看漫畫出海試水取得的成績。2020年度,快看漫畫累計輸出海外作品101部,實現流水近一億元;漫畫產品覆蓋歐美、日韓和東南亞,共計11種語言數億讀者,其中,《女巨人也要談戀愛》《甜美的咬痕》等作品收入均破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