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樹懶生活編輯部
來源丨樹懶生活Fine
魔幻的2020年終於結束了,但2021年仍然充滿未知。
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2020年都是五味雜陳的,但是越是這種多變複雜的經營環境,越是考驗企業經營者的能力。2020年的家裝產業似乎迎來了一個新的分界點,家裝企業摻雜著各種情緒前行,每一家都不例外。
對於起家於四川的生活家家居而言,2020年恰逢其成立10周年,是極為特殊的一年。作為全國性的連鎖直營整裝企業,過去10年,生活家家居一直在整裝賽道耕耘,面臨2020年這個特殊分界點,生活家家居在發展思路上做了哪些新的調整?對新的5年、10年又做了哪些新的思考?本期我們以生活家家居為例,復盤它過去的發展清單。
全國20億以上規模的家裝企業屈指可數,生活家家居算一家。已經走過10年發展歷程的生活家家居,一直以來的定位都是深耕整裝領域,並且已經在整裝領域站穩了腳跟,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力,都躋身第一梯隊,目前覆蓋25個城市,服務25萬業主,擁有超過100種的嚴選材料類別,超過80000平的全國倉儲總面積,120000平的線下實景展廳面積,從2010年12月的1.0產品發布起,伴隨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生活家家居的產品也在不斷迭代升級,目前已經迭代至7.0系列。
最近幾年,生活家家居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美學與空間,從2018年的「向美而生」生活家家居品牌盛典,到2019年的「讓美好發生」輕奢裝新品發布,再到2020年10月舉辦的「上新了,生活家」新品發布,啟動了美好生活研究院,都是為了探求更美好的居住方式。
「美學」成為生活家家居的升級方向
2020年,生活家家居選擇將全新品牌定位升級成為美學整裝專家,打造「S+life」的全維整裝理念。在新的定位下,區隔不同的消費層級,搭建了新的品牌矩陣,聚焦中高端全屋整裝產品品牌「生活家·輕奢裝」,滿足年輕派全屋整裝產品品牌「生活家·尖貓美家」,以及高端全屋整裝產品品牌「生活家·梵谷國際」,不同產品品牌承擔各自的使命。
與此同時,基於對居住空間的思考以及用戶需求的研究,生活家家居圍繞「美學」的定位,打造出一套涵蓋設計系統、新精緻主義產品系統、貝格工程系統、智慧管理系統、全生命周期服務系統的五維美學生態系統,貫穿了整個家裝服務全流程。
圖丨生活家S+LIFE服務體系
我們注意到,「美學」這個關鍵詞被更多家裝企業提起,這背後或許是因為今天的消費層次逐漸多元且各自的消費差異明顯,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的快速崛起,其個性標籤、價值主張、消費方式、審美方式都發生極大變化,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永遠是最大的變量,過去躺賺的時代結束了,接下來需要比拼硬實力求生存,這也倒逼家裝企業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水準。
基礎設施建設成為行業共識
對於基礎設施,此前我們做過探討,生活家家居從2015--2020開始,在市場浮躁的時候,主動選擇踩剎車,不過度追求規模上的增長,而是轉向了內功的修煉,在數位化技術、組織能力、供應鏈、產業工人四大基礎設施上加大投入,作為重要的發展戰略,經過幾年的努力,慢慢打磨出了一個新的雛形,目前已經開始在整個企業運營中釋放價值。
每次與生活家家居董事長白傑的對話過程,四大基礎設施都是必須強調的關鍵詞。在這一點上,生活家家居一直在堅持,捕捉到了很多關鍵點,尤其是堅持朝著數位化戰略轉型,也願意在這些關鍵能力上傾斜資源,這也慢慢形成了外界對生活家家居的一種標籤認知。
數位化並不是一個容易攻克的難題,需要經驗、資金、人才同步到位,尤其是人才。行業很長一段時間處在手工作業時代,過度依賴人海戰術,技術應用的底子也比較薄弱,數位化無跡可尋,但行業究其根本是對運營效率的低下,依靠人海戰術的低效模式不可能長久,這又是不得不走的一條路。
沒有公司可以一直靠紅利時代和機會主義僥倖發展,只有長期主義才能勇立潮頭。所以,依託數位化技術來提升運營效率也是新的命題。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即便是傳統的家裝行業,今年各大公開場合提到數位化、組織能力這些關鍵詞的頻率明顯提高。頭部裝企必然會在數位化和組織能力上尋求突破口,這是必修課。
生活家家居自己探索數位化家裝企業的同時,也積極聯合外部力量。2020年9月,阿里旗下的躺平設計家開始家裝行業應用時,生活家家居也率先選擇了擁抱,與躺平設計家達成戰略合作。
同時,我們看到加入數位化大軍的企業越來越多,而且企業的體量越來越大。阿里旗下躺平設計家在探索家裝產業全鏈路,紅星美凱龍將家裝定義為第一業務,居然之家最新的發展戰略也提出打造數智化家裝服務平臺,貝殼找房發布被窩家裝平臺,國美也在蓄勢待發,80%控股家裝BIM平臺打扮家,打造家裝平臺。
無論是從巨頭到垂直行業的家裝公司,都將探索數位化與家裝業務的結合尋求突破口,對數位化的重視,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大家對於行業未來走勢的研判越來越接近。尤其是今年隨著疫情的來臨,讓從業者重新認知自己企業經營能力的短板,也將數位化真正提速。在整裝公司賽道裡,生活家家居的數位化轉型戰略雖然還沒有打造到完美,但是已經有了先發優勢。
圖丨生活家家居實景案例圖
價值驅動視角下,什麼樣的裝企值得被關注?
在新的經營環境下,市場對一家裝企的生存必備技能的要求是什麼?什麼樣的裝企更有未來發展前景,值得被看好,什麼類型的裝企必然會被淘汰?對於生活家家居來說,以過去10年的積累和基準,新10年的想像空間在哪裡?
真正聰明的企業都在練基本功。
從產業端看,前面談到的數位化轉型戰略是繞不過去的路。行業未來的格局依然有巨大的不確定性,還有很多矛盾沒有解決,但是不變的是,我們都應該回歸到經營的本質和起點,不要總想出奇制勝,少抱怨經營環境和生意蕭條,俯下身去解決最基礎、最底層的問題,無外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優化體驗。
而且從長遠角度看,通過數位化技術和強大的組織能力來完成企業的升級變革,這也是支撐一家裝企向外擴張的底氣,也給未來更大的業績目標實現提供了有力保障,否則擴張越快,倒的越快,發展不成,反而成了災難。
生活家家居前段時間對外公開透露,三五規劃期(2021-2025年)實現100億元的業績目標。能否實現、以什麼速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幾大基礎設施的輪子之間怎麼形成高效協同,真正打造出敏捷的組織能力。
圖丨生活家家居實景案例圖
從目前的排面和白傑所透露出的未來預期信號來看,生活家家居新的5年、10年,無論是城市擴張、業績增長目標,還是業務邊界的多元豐富,非常值得期待。
從消費端看,未來有發展潛力的裝企一定都在悄悄研究用戶需求,沒有誰能以不變應萬變,而且以萬變應萬變,不同的消費人群在出現,勢必推動著企業也要同頻共振,一招鮮吃遍天的打法很難適配當下的消費人群了。
交付比流量更重要,知易行難。
未來的裝企一定是深度運營用戶,敢於跟用戶站在一起,走上品質交付的正循環,向交付要口碑訂單。如果去復盤網際網路家裝,很多公司就敗在了品質交付的事情上,長期過度依賴營銷,導致「帳」算不清楚,最後慘遭退場。
舉個簡單的例子,業務部門好不容易花錢獲取客戶線索,通過層層篩選獲得一個轉化客戶,如果再服務不好,收穫一個差評,不能帶來轉介紹不說,反而會讓你的下一個客戶的獲客成本更高,ROI越來越低,久而久之,營銷與交付嚴重脫節,就成了負循環。
如果堅持打造正循環,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還是以生活家家居來舉例,2020年,交付中心客戶轉介紹籤單突破2億元,這也很好地印證了注重交付,一定能收穫到市場獎賞。
從2021年開始,對於生活家家居來說,又是一個全新的10年。與以往不同的是,新10年,蓄勢待發,正在從全屋整裝服務者轉型升級為美好生活的提案者,承前啟後的是幾張重要卡牌(基礎設施)已經握在手裡,在此基礎上有可能衍生出新的理念,剛剛提出的,更加關注空間、人、設計的關係的S+life是一個起點,也為未來在整裝產業獲得一席之地打下了根基。
事實上,今天的家裝行業,經過幾年折騰下來,市場準入門檻在提高,獲客成本在提高,想要從0到1開始幹,做大規模,並不是一件容易事。畢竟該玩的概念基本都嘗鮮一遍了,依靠資本助力的網際網路家裝時代一去不復返,很難炒作出新鮮花哨的概念。接下來會是大型裝企之間的正面較量,但是更多是選擇回歸經營的本質,未來裝企的勝利一定是組織能力的勝利,市場還會繼續清理一批競爭力弱、不健康的企業,這跟市場環境好壞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