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市民們出行又多了一個煩惱,外出離不開口罩,但是高溫下戴著又悶,有的引發鼻炎、哮喘,有的臉上長疹子,瘙癢難耐,有的鼻子出現壓痕不舒服…… 近期因長時間佩戴口罩前來求醫的患者增多,他們多是長時間不正確佩戴所致。對此,皮膚科醫生給出了建議,讓市民更好的防範「口罩病」的發生。
佩戴四小時要及時更換
24 歲的市民劉女士自從復工後,過敏性鼻炎越來越嚴重,鼻塞、流涕、打噴嚏輪番上陣。劉女士納悶,出門上班一整天都戴著口罩,幾乎沒有機會讓鼻炎受到外界的刺激,怎麼還是「中招」了?而且越來越嚴重。
周三,劉女士前往醫院就診,結合檢查及劉女士既往病史,醫生判斷劉女士對口罩中的織造布材質過敏,誘發了過敏性鼻炎。隨後,醫生給劉女士進行了霧化、噴鼻等治療,並建議她更換不同材質類型的口罩。果然,劉女士的症狀明顯好轉。
醫生表示,還有不少患者因對口罩中的織造布材質過敏,誘發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病例。患有鼻炎、哮喘的人,一次性口罩佩戴 4 個小時就及時更換。如有過敏症狀,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不同材質類型的口罩。
皮膚病問題不能全「甩鍋」口罩
「醫生,我是不是戴口罩過敏了?」上周日,市民朱女士來到醫院皮膚科,向醫生反映,這兩天鼻子周圍的皮膚出現紅癢,還有刺痛感。
朱女士介紹,疫情發生後,每次外出,都會一直戴著口罩不取。但最近氣溫持續升高,朱女士感覺戴著口罩確實有點悶,但為了安全只能忍著。從一周前開始,她發現自己鼻子、嘴唇周圍長出了一些小紅點,之後就開始發癢,觸碰還有刺痛感。她懷疑是戴口罩引起的過敏,自行塗抹藥膏後稍有好轉,但再次戴口罩後又會復發。
醫生診斷,朱女士臉部症狀為接觸性皮炎,因天氣炎熱,且長時間大口罩捂出來的。經治療,朱女士症狀明顯改善。
專家介紹,這類皮膚問題不能「甩鍋」給口罩,主要是個人膚質和生活因素影響,此時天熱,長時間戴口罩容易出汗,導致皮膚處於悶熱潮溼環境,可能加重皮炎病情。
耳戴式不妨換成頭戴式
除了有些人是對口罩本身過敏,面部溫度溼度變化引發皮炎外,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袁春蓉表示,也有部分人因長時間佩戴口罩引起鼻子、耳朵等部位壓痕,發紅髮癢前來就醫。
25 歲的趙女士在一家企業上班,長時間佩戴 N95 口罩的她,感覺鼻子及耳朵處有些發紅髮癢,前往市一醫院皮膚科求醫,經檢查發現是因其自身皮膚比較敏感,長時間戴口罩勒的過緊導致輕微壓痕。「對於普通市民來說,雖然不至於造成醫護那麼深的勒痕,但一天到晚佩戴口罩特別是 N95 口罩,長期摩擦會引起輕微壓痕,皮膚發紅髮癢等。」袁春蓉醫生解釋,這主要是由於鼻梁、顴骨和耳部等部位皮膚真皮層較薄,且缺乏脂肪層緩衝,所以很容易造成壓力相關性損傷。
對此,袁春蓉醫生建議,皮膚較敏感,出現輕微壓痕的人可嘗試在壓力大的部位墊上紙巾、化妝棉、醫用紗布,或者在口罩上鼻夾處貼上創可貼,以便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同時注意每隔 2-3 小時變換口罩位置。如果衛生條件允許,建議佩戴口罩時間不要過長,每隔 2-3 小時摘下口罩或適度變換口罩位置使局部減壓。另外,還可嘗試把耳戴式口罩換成頭戴式,在低風險暴露時也可以選用綁帶式口罩。
戴口罩不建議劇烈運動
「許多人一天只戴一個口罩,且不能及時更換,這種潮溼、溫暖的環境,卻成了病菌繁殖的溫床。因此這種錯誤的佩戴方式,這樣的口罩不僅不能擋住致病菌,反而會『病從口入』,造成呼吸道的感染。」醫生建議,天熱後一次性口罩佩戴 4 個小時就應及時更換,避免過敏等問題發生,尤其是患有鼻炎、哮喘以及過敏體質的人更應注意。如有過敏、憋悶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天熱後外出運動的人逐漸增多,許多人戴口罩進行長跑。專家表示,戴口罩時不建議進行劇烈運動。市民在戴口罩運動時,要注意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和適度的運動時長,可以選擇相對柔和的運動方式,如慢走、太極、瑜伽等。
另外,有市民求醫時反映,長時間戴口罩後會聞到口罩內有一股異味,專家表示在排除口罩質量問題後,建議市民到醫院檢查是否有口腔或消化道方面的問題。
*聲明:本內容僅代表文章來源方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內容僅供醫學藥學專業人士閱讀,不構成實際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