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疫情,讓多年忙碌於起飛、降落,四處奔波魔都的好基友R瞬間空閒下來了,7月的一天,他直接殺到西安,讓我陪他去青海湖。看他那麼期盼和絕決,我一心軟,就答應了。於是乎,我兩就開啟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對我們民航人而言,背起行囊,這就是異鄉,放下行囊,這就是故鄉。關上一扇門,意味著再次告別一座城。我們於是暫別長安,結伴去往大美青海。
我不知道我的各位大HNA同仁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和同事不是為了因公出差,因私旅遊結伴坐自家飛機多了一種輕車熟路的親切感。我兩登上飛機後,當天的空乘居然是R在西安的老熟人,多年未見,少不了寒暖。R是個熱心人,不停的關心疫情帶來的航班大面積停航,老朋友如何度過的? 依稀記得:那個年輕的小cc,告訴我兩,她們去了關山牧場。然後問乘務長,這兩是同仁?R微微一笑,說:我兩是將青春奉獻給海航的老員工。
熟悉的taxi、takeoff、climb,坐著我們天天研究的boeing 737一路向西,飛向大西北,飛向青海湖。
Day 1
出了青海機場,按耐不住對異域風情的喜悅,我兩就急匆匆趕往西寧市中心取車(再次感謝我在西寧的好兄弟and his wife的大力支援和熱情招待)。一碗蘭州拉麵加牛肉下肚,不辭旅途幸苦,我兩就開車駛往第一個5A景區----塔爾寺。
大美青海的路,都是以百公裡起步計量的,路寬敞,車少。很好就跑上速度來了。我還沒給他講完一個藏傳佛教和平安縣的典故,就來到了塔爾寺。
塔爾寺,地處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城區,創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設的大銀塔,藏語為「袞本賢巴林」,意思就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
塔爾寺,先有塔,後有寺,故名塔爾寺。
來這種地方,不請導遊,基本等於白來,在熙熙攘攘,爭前恐後的導遊大軍中,R拒絕了一個又一個黑黝黝高原紅臉蛋的local大嫂大媽導遊的熱情相邀。
可能是冥冥之中自有註定,也可能是緣分天註定,在我們的漂泊的一生中,上天註定了我們要認識這樣那樣的人。緣分來了,不需要拒絕,緣分盡了,也不必傷悲。無非遁入下一個輪迴。
於是,在佛教聖地塔爾寺前。終於有個年輕漂亮的女導遊深得R和我的心儀,幾乎是同時,我兩那隱藏很久的劈情操技能順其自然就帶出來了。幾番討價還價後deal.我後來發現R,遇到漂亮的女孩,他一激動,原本黑黝黝的皮膚更黑了,那時候他的態度很是溫柔,就是人生初見之人,也是當多年好友那般熱情真誠。我在海口見過,在杭州見過, 在上海見過,在青島見過。在我們一起去過的很多地方見過。
就這樣,又開心又激動,在蔚藍天空之下,開啟了我們的拜佛之行。
導遊姓李,有個好聽的名字,青海西寧本地人。講著很很很標準的普通話在我請教她宗教誕生的原因,發展,存在緣由的交談中,她不經意間摻雜著哲學美學思維的分析。把R帶的眉飛色舞。開玩笑的說,你們佛家講究: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的今生的擦肩而過。我們能這麼開心的請教你佛教的事,是不是說明我們很有緣分?
小李說:佛說:每個人所見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緣。
我問小李,在大西北,在西寧,在塔爾寺,你的普通話,標準的不得了。你的解說,認知極高,像一位大師,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基本在告訴我們很多人生哲理。知識面很豐富,像極了我漢語言學畢業的PKU同學,小李很是開心說:你是這麼多年,第一個看出我是學漢語言學的遊客。
在我多少次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的反覆思考後,那天在大融城書店裡隨手翻看《心靈奇旅》,我終於明白了我的問題所在。
一個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的靈魂,不願意到人間。那是因為他感受不到他需要的人間的溫暖和美。
從魔都回到西安後,我就缺失了這樣的感覺,不論我如何努力,就是缺失了那種感覺。
在西寧,R和小李,我們三人交談中,瞬間點燃了我在魔都的激情。我才明白,不在於環境的繁榮,我們的內心需要的是有趣的靈魂。需要的像R這樣真誠善待每一天認識的每一個人,需要的像小李這樣,心有善心的存在者,智者,交流者。
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背起行囊遠行,一次又一次的思考、請教、學習,希望自己更像一個文明的精英階層。
小李說:佛教起源於尼泊爾, 傳入中國,分成了三支,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的本意在於:慰藉受傷的無法癒合的心靈。佛教博大精深,大乘佛教渡人,小乘佛教渡己。。
談到這來來來往往、熙熙攘攘的遊客。小李告訴我和R:
人生而多煩惱,一生為太多的執念而累。小時候,希望學貫中西,博學多才,希望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走過千山萬水。希望成為強者。
長大了,為了改善生存環境,為了愛。多年如一日的付出,或寄身於繁華大都市,遠離親情,獨自一個人,活的像一支隊伍。
晚年掛念牽掛兒孫。
小李每到一處,總是很虔誠的三鞠躬並祈禱自己的願望。
一鞠躬,願佛祖保佑疫情早日離去。還眾生喜樂平安的人世間。二鞠躬,願佛祖保佑我們偉大祖國繁榮強盛。偉大的星球繁榮昌盛。三鞠躬,願佛祖保佑每個人喜樂幸福、家庭團圓美滿,少些疾苦。
我和R看著小李的虔誠,很是佩服她為天下蒼生計的善心。
塔爾寺是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宗喀巴大師早年學經於夏瓊寺,16歲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創立了格魯派(黃教),成為了一代宗師。傳說在他誕生以後,從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了一株白檀樹,樹上十萬片葉子,每片上自然顯現出一尊獅子吼佛像(釋迦摩尼身像的一種)「袞本」(十萬身像)的名稱即來源於此。
宗喀巴去在西藏六年後,其母親盼兒心切,讓人捎去一束白髮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後,為學佛教而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一副,並寫信:「若能在我出生的地方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面一樣」。
第二年,其母在信徒們的支持下,建設了塔,有了塔爾寺,後來有了現在的了800多僧侶。
菩提本無樹,在佛家:菩提樹本沒有固定的樹種,佛隨身而見的樹即為菩提樹。
我依稀記得:佛乃眾生之佛。佛保佑眾生,眾生皆平等。
在供奉佛像前,遇窮困潦倒的信徒,五碗乾淨的清水,佛亦認信徒之虔誠之心。
恰逢寺中僧侶下午3點做功課。第一次見幾百名僧侶同時默誦經書。
場面很是震撼,可惜聽不懂所默念為何經。
後來默念《金剛經》我聽懂了。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也算是投緣,小李不辭辛苦,陪著我和R,轉遍了塔爾寺群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大金堂、如意塔、菩提塔、主殿所有的殿堂並做了很詳細的介紹。更感動的是專門帶我兩去山頂更遠的地方,帶我們去看了塔爾寺的三寶:壁畫、油酥、堆繡。
返回的路上,R和小李已經熟悉的我都驚訝,像極了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在大美青海,小李算難得的有氣質的姑娘。給我兩講美國匡威漫畫之滅霸。毀滅了整個世界。我也不知道何時,他兩已經互相加了微信,R多次盛情邀請愛旅遊的小李去上海。我能感覺出小李把我兩當好朋友,分享她的擇偶理想:年輕的時候喜歡學航空航天的理工男,一直希望嫁給一個這樣的屬相是豬的理工男。
我和R同時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面對面,暗然一笑。或許這就是人世間的人和人的緣,這也是我們短時間從陌生到熟悉的緣故。我們可以談這麼深入的話題。離開的時候,R很是留戀,多少少少有點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的味道。R來青海之前,多多少少有一些不開心的事,在塔爾寺,我感覺他綻放了,傷療好了、不再鬱悶了。
原計劃回來後就記錄這段旅行。可惜一拖就是2021了。看小李年復一日,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向四面八方來客的介紹佛教,廣結天下緣。
看到小李的朋友圈的一段話,瞬間興起。
《那一天》
倉央嘉措
那一日,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是你,頌經中的箴言
那一夜,搖動啊,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啊轉水轉佛塔
不為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瞬,我已飛,喔,飛成仙
不為來世,只為有你
喜樂平安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