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級燒餅大全

2021-02-17 四個小土豆

中國人對燒餅的喜愛好像是不分南北的,據史書記載,燒餅最早是班超出使西域時帶來的《續漢書》中就有記載:靈帝好胡餅。這「胡餅」,指的就是今天的燒餅。儘管這幾乎是生活中最平凡的食物,但是在中國人手中,也因各地加以不同的配料、烹飪方法,而被賦予不同的靈魂。

吊爐燒餅

吊爐燒餅,始創於二十世紀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其製作工具「吊爐」,頗有特色。一般製作燒餅的工具是燒餅在上面,火在下面烤,而吊爐則是燒餅在下面,火在上面,先用火將爐烤熱,然後利用扛杆將火爐吊起放入燒餅,上燒下烘而成。其外觀呈圓形,比一般燒餅直徑小很多。

選用精白粉、精油、核桃、花生仁、肉丁、芝麻鹽及各種佐料面精製而成。出爐的燒餅個個金黃色的透著誘人的清香,燒餅貼著爐膛的那個部位微微焦黃,嚼頭和香味格外爽,兩頭翹起來的邊像匹薩的圓邊邊一樣比較厚,吃起來挺肉頭的。吊爐燒餅的妙處在於出爐就得吃,一邊燙得直吹氣一邊狼吞虎咽地吃,才能領會其真諦。

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因產於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而得名。源於漢代,成於晚清,是山東省名優特產之一。周村燒餅歷史悠久,以傳統工藝精工製作而成,為純手工製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點,富有營養,老少皆宜。其外形圓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酥孔羅列,薄似楊葉,酥脆異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滿口腹,若失手落地,則會皆成碎片,俗稱「瓜拉葉子燒餅」。周村燒餅燒餅有鹹、甜兩味,甜的香甜可口,久食不厭;鹹的開人食慾,令人不忍釋手。

曹州燒餅

曹州燒餅是山東省魯西南漢族名吃之一,其狀圓如月,紅中透黃,外焦裡嫩,香酥可口,選用小麥精粉,經和、發酵、盤、揉等道工序,按扁包上用香油、食鹽、花椒、茴香面等多種佐料而成的油瓤,再經切花盤沿,塗上一層糖稀,表面沾上芝麻仁,貼入爐內烘烤而成。烤成的燒餅表面黃中透紅,用手揭開,底兒、蓋兒、芯兒層層分離,香氣撲鼻,吃一口保準外酥裡嫩,不硬不粘,老少皆宜。並且燒餅品種繁多,有糖燒餅、淡燒餅、鹹燒餅,也有火色不同的焦燒餅、烤鍋貼、燒餅片,有用面不同的老面燒餅、嫩面燒餅,更有一絕的外形各異,經熟練的刀工切成魚背、盤花、提花等花形,大大增添了燒餅的異彩及特色。

兗州大燒餅

如果問兗州人出門探親、在外求學、長途旅行會帶什麼特產出門呢?半數以上的人都會說兗州大燒餅,如果問兗州人,兗州有什麼特色小吃,所有人都說「兗州大燒餅」。

兗州大燒餅有兩個特點:一是大,二是有哲學意味。兗州大燒餅,圓圓的,形體大如盤,蠻有山東人的豪氣,一看就有一種坦蕩、真誠、落落大方的感覺。大燒餅是外圈厚、內芯薄,中間抹糖漿粘芝麻。烤制起來,薄的內芯酥了,厚的外圈正好熟了。內芯吃起來香甜酥脆,外圈吃起來鬆軟可口,脆軟相同,相得益彰,脆的更脆,軟的更軟,真好吃也。

博山肉燒餅

博山肉燒餅起源於明清時期,以製作工藝複雜,味道鹹香走上了人們的餐桌,它的特點集中了餅皮香脆、餡味鹹香、芝香味美。博山肉燒餅從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用火烤,而是用爐內的高溫熱氣炙,所以會特別酥嫩,剛出爐的燒餅即有芝麻和面的香氣,更有鮮肉的鮮美。而且由於新鮮調製肉餡的原因,使得形成一面酥嫩,另一邊卻是柔軟。

淄川燒餅

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淄川肉燒餅是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的一種漢族傳統美食,具有餅皮香脆、餡味鮮美之特點。淄川肉燒餅製作首先將和好的面撮下饅頭大小一塊包上肉餡,然後在面板上揉一揉,接著放到一個光滑的凸形瓷器上,用手沾著水壓得更加薄一些,這時往早已鋪好密密一層脫皮芝麻的板子上一沾,一個直徑20多釐米的燒餅就放進爐內烤。烤爐的直徑約有一米多,裡面是燃燒的鋸末,無煙,無火焰,火上方約40釐米是一塊鐵板,用笤帚將不帶芝麻的那一面往板上用力一貼,5分鐘一個又大又香的淄川肉燒餅就出爐了。

萊蕪燒餅

凡在濟南住上一年兩年的人,沒有不知道萊蕪燒餅的。萊蕪燒餅發源於泰安範鎮的徐家燒餅,後來此技藝在泰萊交界處的範鎮、楊莊一帶廣為流傳。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萊蕪吊爐燒餅呈「橢圓型」,上層「灑著細細的芝麻」,薄且香脆,當中有「很大的空心部分」,下層「軟中帶脆」,「百吃不厭」。鹹的「夏天是韭菜餡,冬天是白菜餡」,咬下去「滿口溢香」,「味道那叫棒」!

黃山燒餅

黃山燒餅,又名「蟹殼黃燒餅」、「救駕燒餅」,「皇印燒餅」,是安徽徽州漢族傳統名吃,盛行於古徽州地區及周邊部分地區。以上等精麵粉、淨肥膘肉、梅幹萊、芝麻、精鹽、菜油等手工分別製作皮、餡,經泡麵、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餡、收口、擀餅、刷飴、撒麻、烘烤等10 餘道工序製成,其烘烤系在特製爐中進行,內燃木炭,將餅坯貼於爐的內壁,經烘烤、燜烘、及將爐火退淨後焙烤,前後在數小時而成。

因經木炭火焙烤後,形如螃蟹背殼,色如蟹黃,故得此名.其燒餅層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外形看似厚實,咬上去先是清脆有聲響,接著是油香撲鼻,再是稍有辣味,馬上感覺鮮甜可口,破碎的餅皮酥脆,肥膘肉的油多已析出,不凝固有光澤,泡軟有顆粒感,油脂浸入梅乾菜中,香酸有回味。有葉氏詞為證:"薄如秋月,形似滿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

長涇燒餅

長涇燒餅是江蘇江陰長涇的美食,溯其源,長涇燒餅的大致成型始於清朝,至今三百年。老街小巷深處的燒餅店,浸潤了數百年的水橋纏綿,光影流年,被列入了江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燒餅的外殼是麵粉發酵再包以油酥,用擀麵杖卷出層次,餡是一半薺菜一半豆沙,面上撒上芝麻,放入烤箱一烤,在春節期間遠遠就能聞到燒餅的香味。輕輕咬上一口,薺菜的爽、豆沙的糯、豬油的香、餅皮的脆,讓人回味無窮。薺菜的季節性也導致燒餅也就春節期間有的供應,長涇人走親訪友也都會帶上兩籠燒餅。

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產於江蘇泰興黃橋鎮,它之所以出名,與著名的黃橋戰役是緊密相連的。據《隨園食單》載稱,燒餅的製作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屑、脂油和面炙之。」黃橋燒餅吸取了古代燒餅製作法,保持了香甜兩面黃,外撒芝麻內擦酥這一傳統特色,並在花色品種上不斷改進,已從一般的 「擦酥餅」、「麻餅」、「脆燒餅」等大路品種,發展到蔥油、肉鬆、雞丁、香腸、白糖、桔餅、桂花、細沙等十多個不同餡的精美品種,燒餅出爐,色呈蟹殼紅,不焦不糊、不油不膩,形色香味俱佳。

南京鴨油酥燒餅

在南京這個六朝古都,「鴨油酥燒餅」,都是老百姓津津樂道的傳統美食,它們有著悠久的歷史,伴隨著鴨子的副產品鴨油的產生,很久以前便有了「鴨油酥燒餅」。過去鴨油是不被食用的,因為這種油有種鴨臊味,一般都被遺棄或做他用,但南京的「鴨油酥燒餅」的產生,使得鴨油得以很好利用,而且使之成為「鴨都」南京的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

鴨油酥燒餅,先將鴨油做成油酥,按對半的比例與麵粉摻和;再反覆揉咼,做成大小均勻的面劑;蘸滿芝麻,下爐烘炕,達到兩面澄黃十成酥方可出爐。掌握火候全憑功夫,夾生或焦糊都是不允許的。正宗的「鴨油酥燒餅」是皮黃殼脆,內軟餡酥,一口咬下去,咬口齊整,不掉渣,不粘牙,唇齒留香。

顧山燒餅

顧山燒餅,顧名思義是江陰顧山鎮所產的燒餅,又因其始制於每年的春天,且其餡所用之薺菜,也是春天之物,故顧山燒餅亦名春餅。

顧山燒餅是取優質的薺菜剁成末,和切成丁的板油加糖做餡,出爐後,碧綠的薺菜和著融化的板油,鮮綠油亮,清香四溢。在江陰,人們凡去顧山,都會帶回幾簍用竹絲扁簍包裝的顧山燒餅,讓全家人品嘗。

建德燒餅

建德燒餅原名嚴州乾菜燒餅,又名嚴州酥餅、建德乾菜燒餅,是建德傳統的名點小吃。建德燒餅以上等麵粉用不同溫度的水和素油拌和,擇肥膘肉與上等乾菜拌勻為餡,在外面塗抹一層糖汁和油,以黑白芝麻撒粘,在特製的燒餅爐中用炭火烤熟。餅形小巧飽滿,呈蟹黃色,芝麻撒面,餡多殼薄,集松、酥、脆於一體,清香撲鼻。

縉雲燒餅

縉雲燒餅也稱為桶餅,是浙江省縉雲縣傳統小吃,據傳已有650餘年的歷史。在縉雲,賣燒餅是千百年來人們賴以謀生的手段。父攜子、夫攜妻,人們挑著烤桶遠赴他鄉,以烤餅為生。以麵粉、鮮豬肉和縉雲菜乾為主要原料,再經燒餅桶炭火烘烤而成的「縉雲燒餅」,正是幾代人匠心傳承的結果。

一隻小小的燒餅,其實並不簡單。標準的縉雲燒餅一般會用到一兩到一兩二的五花肉,所用梅乾菜都是大麻山出品,香味十足,鹹淡適中。燒餅所用面為老面發制,再經精心揉制,方能外脆裡柔。待燒餅烤成金黃色,還要刷秘制的糖油,才能使得色澤鮮亮,口味更是上了一個層次。也只有如此用心做出的燒餅,才能餅色金黃、外脆內糯、油而不膩、鮮香滿口。

湖溝燒餅

湖溝燒餅又名馬蹄酥,是安徽省固鎮縣傳統名點,因產於湖溝鎮而得名。湖溝燒餅是固鎮縣獨特產品,有著幾百年的悠久歷史,與外地的製作工藝和風味迥然不同。正宗的「湖溝燒餅」巴掌大小,厚薄只有半寸,以酒酵麵餅為原料,麵粉用酒酵發酵而成,拌以正宗驢油、黑芝麻及上等黑胡椒等原料用小火烘烤而成。

燒餅裡面拌上當地小香蔥餡,外邊是焦黃的芝麻,外黃裡軟,不焦不糊,不油不膩,香氣四溢。餅內層若盤絲,層層不粘,味道別具特色,被譽為膳食珍品。湖溝燒餅需要趁熱吃,最好是坐在爐子邊現烤現吃,拿到手裡還很燙,用兩手指尖撮著捧著,一陣濃濃的香味蒸騰著撲面而來,兩塊餅中間再佐以蒜泥椒油,更是香縈口齒,感覺這小小的一個燒餅,味道就如醍醐般的滋美。

揚州草爐燒餅

在揚州各地老街深巷裡,有那麼一種焦香的味道,給我們的味蕾以實在、質樸的感受,那就是——「草爐燒餅」。沈括在《夢溪筆談》對這種手藝就有了記載:「爐丈八十,人入爐中,左右貼之,味香全美,乃人間上品。」

草爐燒餅之所以得名,在於它是用稻草和麥秸稈做鍋塘裡的燃料,使燒餅有一股秸稈的清香。草爐燒餅味美價廉,響名於揚州,被人們形容為「金頂銅底玉鑲邊,鬆脆綿軟味甘甜」。草爐燒餅的製作方法,是一個很古老的手藝。做草爐燒餅的爐子是用一隻鍋腔子「嵌」在牆壁內,砌好,約一人高。先用草把在鍋腔裡燃燒,爐壁燒燙了,面坯子才貼得上去。接著再用小火把慢燻細烤,反覆烘焙,待到燒餅熟了,必須左手持一根長柄搭罩子,右手抓一把扁嘴火鉗,鏟一隻,等一隻;等一隻,鏟一隻。目前無人做草爐燒餅,也許與費工費時有關。

如此操作做出來的草爐燒餅,香噴噴,軟綿綿,內瓤鬆柔花白,外殼油亮金黃,餅底狀如薄脆。最好的搭配,乃是草爐燒餅陪雞湯或者豬肝湯、牛肉湯。素有「餅王」之稱的草爐餅浸泡在金黃黃、油燦燦的雞湯裡,越泡越酥,越浸越香。咬一口餅,脆中帶軟,喝一口湯,鮮而不膩,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南通缸爿

南通人叫做缸爿、草鞋底的點心,都屬於燒餅一類,所不同的是前者無酥,後者擦酥而已。缸爿,原意是水缸被打破後的碎片,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或許是因為缸爿的「斜角烙兒」(菱形)形狀吧。

缸爿低脂低鹽,混雜著的芝麻和蔥花的香味是淡淡的,不同於與它同出一爐的親戚油酥燒餅那般流油溢香。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缸爿燙的酵好,石鹼水適當,火候足,底不焦,面不白,雖然沒有餡料,初食或覺口味清淡,細品之下,三層滋味各有不同:面層,顏色火黃中有點棗紅,既香又酥微甜;中層像薄薄的海綿,咬在嘴裡綿軟易化,有蔥香,味微鹹;底層微焦,別有一種香脆。有面香、油香、蔥香、芝麻香,香氣誘人,食後齒頰久久溢香。

呂四缸爿餅

在南通,呂四缸爿的名氣最響。說起缸爿餅的由來,相傳是由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傳授給呂四人民的,所以正宗的缸爿餅都被貼上了呂四的標誌,暱稱「洞賓大餅」。

缸爿餅做得好不好,發麵最關鍵,一般都用拼酵(酵面和新面分量相當,稱為拼酵)和面方法。把麵粉倒入麵缸,中間扒開,倒入七十度熱水,,快速用大鏟子拌勻,再攤到案板上,切開成小塊狀,用風扇吹涼,加入頭天預備的酵面,對鹼、揉透、醒面待用。切下一塊麵團,揉搓成長條,用木走錘擀扁,麵皮中間一條線澆上熟油,撒上椒鹽,抹勻,再撒上蔥花,麵皮疊成三層,用走錘擀開,用刀切成一段段長方形的餅胚依次擺放在案頭,用刷子刷上糖稀,撒上芝麻。掌爐人雙手蘸水,一手託起餅胚,一手在餅胚底面抹上水後,快速伸入爐內,把餅胚挨著排貼在爐缸壁上,貼好後爐火稍加旺,待到面胚表面鼓起、顏色金黃時,用長鐵鉗一一夾出。剛出爐的缸爿餅,外焦黃而不糊,內鹹香而軟韌,當地人早餐喜歡在兩塊缸爿餅間再夾一根油條,戲稱這叫「呂四三明治」,品嘗後更加令人回味無窮。

如東蝦籽燒餅

早就聽說如東有個名小吃——蝦籽燒餅。蝦籽的原料,選用的是紅毛蝦的蝦籽。洗紅毛蝦的時候總會掉下來大量的蝦籽。把這些蝦籽撈出來曬乾,和上蘿蔔絲、油、蔥花做成餡料,做出來的燒餅,當真是要能鮮掉眉毛!

身處海濱小鎮的掘港人民,自然是要在這撒滿芝麻的麵餅裡加上灶臺爐邊不可或缺的紅蝦籽,再切一些白蘿蔔絲和蔥花兒調和下海味的鹹氣。掰開看看,有點韌韌的,乾乾的,芝麻鮮香,蘿蔔水靈,蝦籽的味道已經充分被麵團吸收,整個燒餅散發著一股海洋的味道。

常州大麻糕

說起常州的美食,第一個想到的是「常州大麻糕」。常州大麻糕,是具有獨特口感和風味的一種橢圓形大燒餅,也是常州人最喜愛吃的家常傳統食品。常州大麻糕選用上等豬板油、上白麵粉和脫殼芝麻、白糖、精鹽等原料經熟練人手精製,然後用傳統的桶爐烘製而成,頗具傳統風味,有甜、鹹、椒鹽三味,圓、橢圓等形狀,色澤金黃,皮薄酥重,油而不膩,香脆鬆軟,層次分明。甜餡鮮甜爽口,鹹餡噴香味美,因其老少皆宜而深受人們的喜愛,成為饋贈親朋的名點佳品。

如皋燒餅

如皋人都說:「自己的早晨是從一個熱氣騰騰、香脆可口的燒餅開始的。」如皋燒餅,頗多考究。正宗的如皋燒餅有碗口大小,面色金黃,不厚不薄,口感酥脆。燒餅的做法也很講究,要求擦酥均勻,時令包餡,草爐烘烤,現烤現吃。開春以鮮嫩的薺菜包餡,秋冬以蘿蔔刨成的龍鬚絲拌上蔥花作餡,也有餡中加入蟹黃的。出爐後豬油和酥向外滴灑,香脆異常,別具一格。

宿遷葉家燒餅

宿遷葉家燒餅是江蘇省宿遷市的特產,早在唐代就很有名氣。乾隆貢酥是葉家燒餅的別稱,地方官府每年把葉家燒餅作為貢品送往京都獻給皇上,所以「乾隆貢酥」就因而得名。1989年,著名詩人丁芒到皂河乾隆行宮遊覽,吃過葉家燒餅後,他欣然題詩一首以贊:「一縷香酥出皂河,徵夫收進縱棹歌。葉家爐畔人論巧,八代芳華獻萬搓。」 

乾隆貢酥有四絕:香、脆、酥、透,所謂香,即餅香、油香、芝麻香三者合一。特別是芝麻香,據說芝麻皮苦且澀,芝麻仁才是真香,葉家用的全是上等的芝麻仁。所謂脆,即沾唇即碎,該餅需輕拿輕放,夏天放置3-5天香脆依舊。若是用塑膠袋包裝,脆皮可保持2-3個月以上。所謂酥,就是鬆軟,不但皮酥,內裡如一。所謂透,就是玲瓏剔透,外形美觀。剛出爐的燒餅白生生、黃澄澄,一顆顆晶瑩閃亮的芝麻仁鑲嵌期間,如精美的藝術,誘人食慾,卻又不忍下口。 

豐縣燒餅

豐縣燒餅是江蘇省別具特色的地方傳統名點。其他地方只要是帶芝麻的烤餅,統叫燒餅,唯獨豐縣,將兩口大黑鍋扣在一起,中間燒木炭烤的圓圓的餅,才叫燒餅。

豐縣燒餅選用優質麵粉、芝麻、植物油、糖稀、五香佐料為主要原料,手工製作,做成圓餅後將背面貼在倒扣的鐵鍋內,用木碳文火烘烤。一般三四層,邊上打有花刀,上面一層塗有糖稀,沾上芝麻,中間層有調味的佐料。剛出爐的燒餅外脆裡內,香鹹可口。由於燒餅分層,所以可在邊上撕開,往裡面夾些其他的食物一同食用,譬如夾上面所說的狗肉,夾羊盤腸(一種羊雜碎),早飯的時候還可以夾油條。外形美觀,光亮微黃,食之鬆脆,香甜可口,色香味型俱佳,食用方便,冷熱皆可,既可做主食,也可做副食,老幼皆宜。

蒙城薛家油酥燒餅

對於蒙城而言,油酥燒餅已經不單單是普通的早餐了,這個有著150年歷史的小吃,在不斷地傳承與創新中,不僅讓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大飽口福、酥潤心田,也讓外地人讚不絕口、慕名而來,提升了蒙城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蒙城薛家油酥燒餅1997年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以小麥麵粉為原料,用水麵團製成薄皮抹入板油茸泥,卷壓成餅,烤熟而成。

油酥燒餅選料要非常精良,麵粉要上等精白麵粉,豬油要上等豬板膘油,食鹽、大蔥、麻油、芝麻等佐料也要最好的,面要和得不軟不硬,佐料的用量和搭配都有嚴格的標準。製作時,餅坯要拉到大約一米長,餡要抹得均勻、適度,抹餡後放置一段時間才能用手壓扁、上爐。經過道道手工製作,在爐上烤約三分鐘,香噴噴的油酥燒餅就出爐了。油酥燒餅的最高境界就是外酥內柔,出爐後是橘黃色,用火剪一挑,層層疊疊,薄如竹紙,汪著油,透著香,看一眼就讓人口水直流。

麻醬燒餅

所謂家常,意味著咱們日常的飯桌上總能見著它。在北方,麻醬燒餅就家常到這麼個程度。麻醬燒餅不僅僅表層粘滿了芝麻,還以芝麻醬為餡,色澤誘人、外酥裡嫩、香味濃厚。用手掰開,層次分明,吃後齒頰留香。尤其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一家人坐在一起涮一鍋羊肉,最後來一碗湯,一個剛出爐的麻醬燒餅,那是真絕了!

鹹甜酥燒餅

北京的炸、烙、烤小吃,常以"酥活"為貴。酥燒餅味有鹹、甜之分,形有圓、方之別。鹹酥燒餅起酥恰到好處,所以層次分明,酥香利口,春、秋、冬三季涼食較為適宜。《故都食物百詠》中有詩說:「幹酥燒餅味鹹甘,形有圓方貯滿籃,薄脆生香堪細嚼,清新食品說宣南。」鹹甜酥燒餅對於製作技術要求很高,起酥要好,層次要多而均勻;食用時要酥香利口,一咬掉渣,酥而不硬。

明順齋什錦燒餅

「明順齋」什錦燒餅,是天津飲食業的名特小吃,其創始人叫呂鳳祥,80多年前便在今日緯路浦善裡「唯一齋」經營燒餅。1925年,山東人王樹倫拜呂為師學習製作技術,經過他多方努力和創新,使該品成為名揚四方的名特小吃。「明順齋」什錦燒餅是以麵皮裹豌豆黃、紅果、棗泥、白糖、大油、豆沙、火腿、蘿蔔絲、梅乾菜等10餘種餡料,用小烤爐烘烤而成。造型美觀,皮酥餡鮮,味美適口。

豆餡燒餅

豆餡燒餅又稱蛤蟆吐蜜,是天津、北京一帶傳統小吃中的常見品種,該小吃歷史久遠,早在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已有「燒餅做法」。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

缸爐燒餅

缸爐燒餅是京津冀地區特色小吃之一。主要流行在河北地區,其中以石家莊地區的缸爐燒餅為代表,以缸橫臥,內壁貼餅,外溫內烘是其獨特的製作方法,缸爐燒餅呈圓鼓形,色焦黃、味鮮美,香酥可口,別有風味,是外地遊人極喜愛的食品。

缸爐燒餅做法獨特,在建國前遠近聞名。首先要做爐燒餅用的「缸爐」,即把一個盛糧用的陶瓷在甕下部鑿去底的「二鬥甕」,使之上口收小,爐肚較大。其次,備好爐燒餅用的碳,一般用煙煤燃燒後無煙的乏炭,俗稱「蘭炭」,以使火力適中切無煤煙味。第三要和好面,用「頭籮」或「二籮」面,以適量食用油把面拌成饊子狀,加入食鹽和溫水和成硬面,在面案上做成麵團兒,擀成圓餅,折成方形,再擀開折起,反覆三至五次,最後折成長方形,光面向上,抹上清水,撒上脫皮的白芝麻,翻轉微拍使芝麻粘牢在面上,即可貼到「缸爐」壁上烤熟食用。和面時適量減少水的比例,增加食用油的比例,即成這「油酥燒餅」,食時鹹香酥脆。擀燒餅片時折擀次數越多,燒餅內的層數越多,食用時也就越酥軟可口。

安國馬蹄燒餅

馬蹄燒餅是河北安國傳統名點之一,歷史久遠,相傳在清乾隆年間就已享有盛名。雖然其他地方也有叫「馬蹄燒餅」的,但做法及外形都與安國燒餅有較大不同,可以說,安國馬蹄燒餅在全中國都是獨一份,因其外形似馬蹄而得名。

馬蹄燒餅是由麵粉、食用油、五香粉、芝麻等原料經過爐子的燻烤而成的。剛出爐的馬蹄燒餅呈圓形,鼓腔內空,一側開口,分底、瓤、蓋三層。上層為蓋,蓋上沾滿芝麻;中層為瓤,軟軟地像舌頭;下層為底,因為貼在餅鐺上,揭下後是硬烙餷。從上中層之間夾上香腸、燜子、豬頭肉等熟食,放在盤子上,活脫脫的就像個馬蹄。民間素有「燒餅卷肉,吃了沒夠」之說。

曲陽燒餅

河北曲陽傳統名點之一,據考已有千餘年歷史,堪稱中國北方麵食中的一絕。曲陽燒餅配料有專制秘方,製作精巧,入口薄而脆,香酥怡人,且久放不疲、風乾不硬。其外形方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光滑,薄似楊葉,酥脆異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滿口腹,若失手落地,則會皆成碎片。曲陽燒餅還具有不油汙、久藏不變色不變味、易攜帶等特點,是旅遊充飢和饋贈親友之佳品。 

雞窩燒餅

雞窩燒餅是因烤制燒餅的爐子形似雞窩而得名。雞窩燒餅爐子的製作是有講究的,先要將一口鐵鍋倒扣下來,上面要附三五層紙或麥秸,然後再糊上約一寸厚的紅泥。這樣,整個形狀就儼然一個雞窩。鐵鍋上面須貼點紙或麥秸,烤熱後它就成了灰,這樣熟了的燒餅才容易揭下來。名字雖不雅,燒餅卻好吃。此餅多以發酵面製作,擀片包芯,砍花攤圓,然後單面沾芝麻貼烤。成熟後外酥裡嫩,可單食,但河南民間多視豐儉,或夾食牛羊肉;或夾食油條饊子;或夾食炒涼粉,均是美味。

登封燒餅

登封燒餅又稱焦蓋燒餅,是河南登封傳統名點。傳說源於宋代,為了表達對秦檜的忿恨,登封飯莊用麵團製成烏龜形,放在火爐裡烤,名曰火燒秦檜,後來逐漸演變成了圓形。黃焦酥脆,圓形厚墩,表面黃焦,底面幹酥,內層鬆軟,焦面上全是脫殼芝麻仁,焦蓋可以揭起,吃起來,酥脆馨香,香味撲鼻,味美異常。

恩平燒餅

有人說,來到恩平,如果沒有吃過「恩平燒」,等於沒來。恩平燒餅之所以讓嘴刁的恩平人津津樂道,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既好吃又好看。但要做出一隻風味地道的「恩平燒」,絕非想像中那麼簡單。

恩平燒餅俗稱「恩平燒」,已有500多年製作歷史,餅皮主要原料為糯米粉,還要加糖水發酵(有黃糖和白糖兩種),配以冰肉、芝麻、豆沙、叉燒等餡料製作而成。燒餅靚不靚,餅皮是關鍵。製作餅皮的糯米粉,一定要放在陶缸裡發酵,才會有一種傳統燒餅特有的酵香味。發酵的時間,要根據氣候的變化做適當調整,通常在3天至7天左右。時間不夠,餅皮就會發硬;時間太長,就會有一股酸味。至於火候,那就更不能有絲毫的馬虎。要將其置於平底的圓鐵盆中,上下都要放木炭,這樣「上下其手」,以猛火煎烤的燒餅才能「三路分明」,色澤金黃,餅邊露白。這樣烤出來的恩平燒餅形如圓月、外脆內綿,入口軟滑鮮美,香而不俗,甜而不膩,風味獨特,馳名遠近。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愛味精選,編輯整理,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愛味精選。歡迎加入廚影美食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按住下圖關注小編

盤點全球頂級食材

探索珍奇饕餮盛宴

相關焦點

  • 全國最好吃的5大燒餅,全吃過的走了半個中國,是個頂級吃貨
    ,是咱大中國的傳統美食之一,它種類繁多,各有各的獨特風味,味道實在是絕,小編是吃美食愛好者,我吃過的燒餅可謂是數不勝數了,但這根本不算什麼,因為中國最美味的五大燒餅我才吃過3種,這就說明我還是個不合格的吃貨,被評為全國最好吃的5大燒餅,全吃過的走了半個中國,那才是個頂級吃貨!
  • 灌湯燒餅做法大全帶圖解配方二代這裡好吃
    這灌湯燒餅做出工藝獨特用精製麵粉加上添不熱不涼的水、家用鹼面同豬網油拌和,揉成面糰,和成條,捲起成這個餅。灌湯燒餅做法大全帶圖解配方二代這裡好吃足可在如今形形各色地絕大多數餅店內具有個性,讓你恆久持續不變的進入眼前市場比較大場所,開店有錢賺,輕鬆賺不停。你盼望開個鋪子投入創業是麼,你盼望有一家可謂算是自個的門市店面是麼,上班還不如獨自創業。灌湯燒餅,算大眾化的烘烤一下烙到面點,品種尤為多,覆含非常大的餅烘烤餅子、縉雲燒餅,早期老面這個餅諸多一百大多名目。
  • 細說博山燒餅、蕉莊燒餅、周村燒餅...
    淄川肉燒餅因是餡類食品,不宜長期保存。淄川燒餅也有無肉配方,和面揉摻五香粉和精鹽,故稱「淄川素燒餅」,其製作烘烤工藝與肉燒餅相同。淄川燒餅一般配喝本地產的青石山小米稀飯或棒槌糊度(音),口味重的配碗豆腐腦,地方風味特濃。燒餅流入淄川已有千餘年的歷史,燒餅的創始人姓名已失考。
  • 淄川燒餅、蕉莊燒餅、周村燒餅、金嶺燒餅,淄博四大燒餅你最愛吃那個?!
    淄川肉燒餅一般是手推車載爐現做現賣,固定店鋪少一些。在淄川城裡「譚家肉燒餅」算是比較有名的店鋪了。現在環保要求高,不允許使用有煙燃料,多數使用電或液化氣烘烤,燒餅味道比以前略遜。淄川肉燒餅因是餡類食品,不宜長期保存。淄川燒餅也有無肉配方,和面揉摻五香粉和精鹽,故稱「淄川素燒餅」,其製作烘烤工藝與肉燒餅相同。
  • 2016中華小吃技術配方視頻教學大全
    ----小吃技術教程目錄----原價3980元全套 今天只限今天特價 98元 讓您特超所值,開小吃店賺翻天微信號:xdcai88 -八大菜系視頻--國內地方名菜教學視頻--中國家常菜視頻歐式脆皮蛋糕生產配方工藝煎餅甜麵醬製作技術紅油煎餅和黃河夾肉餅製作技術視頻西安宮廷牛肉餅技術視頻麥多餡餅技術視頻臺灣手抓餅製作視頻西安八寶玫瑰鏡糕視頻資料水晶缽仔糕製作工藝口口香韓國烤饅頭土家燒餅技術視頻印度烙餅視頻水滸三絕之武大郎燒餅製作秘方驢肉火燒(正宗河間「張果老」配方及製作工藝)西安臘汁肉夾饃技術
  • 其貌不揚的燒餅,憑什麼參加《追光吧哥哥》?
    《追光吧哥哥》是一檔男團選秀節目,成為男團的必要條件之一應該是長得帥吧,德雲社中帥哥如雲,卻偏偏選了其貌不揚的燒餅,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先來看看燒餅哥哥的幾個精彩瞬間吧,在剛開始的「魅力測評」環節,燒餅的魅力值是「不及格」。只見燒餅不僅不氣惱,還來了自嘲一句:「那能怎麼辦那?
  • 特色推薦 | 邯鄲孫大媽小吃培訓學校 老北京芝麻燒餅培訓
    邯鄲孫大媽小吃培訓學校,老北京芝麻燒餅培訓,可做成甜的、鹹的、五香的、豆沙的、棗泥的、果醬的等多種口味。
  • 棋子燒餅
    【燒餅大餅系列】培訓項目:油酥燒餅,鍋魁,椒鹽燒餅,千層肉餅、老北京麻芝醬燒餅,南京油酥燒餅,荷葉餅,龍鬚金絲餅,河間火燒,蔥花餅,蔥油餅,千層餅,香掉牙千層餅,白丹餅,家常餅,獨一味雞蛋餅,新式熱狗,蛋撻燒餅等棋子燒餅是河北省唐山地區的特產,因狀如小鼓、個似棋子而得名。
  • 說說博山燒餅、蕉莊燒餅那些道道
    詩已無從查考,燒餅製作技藝卻代代相傳,「蕉莊燒餅」從此美名遠揚。蕉莊燒餅製作技藝精湛,用料的考究,餅皮酥、個大、餡多。剛出爐的燒餅兩面有點鼓,正面黃如蟹殼,芝麻一層,咬一口,肉、油、芝麻、蔥花的混合香氣撲面而來,令人百吃不厭。
  • 江蘇燒餅大PK,安豐草爐燒餅頂呱呱
    對於燒餅這樣平凡又家常的食物,也能像西方的麵包一樣,加以不同的配料,賦予它們不同的靈魂。安豐燒餅,遠近聞名。據史書考證,安豐的草爐餅是漢代班超時從西域傳來的。安豐燒餅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蘿蔔絲餡、大蔥餡、韭菜餡、豬油渣餡、糖餡以及鹹甜合一的龍虎鬥。民以食為天,靈巧的安豐人把這小小的燒餅做足了文章。
  • 據說燒餅有100多種,井陘人最愛吃的還是缸爐燒餅
    關於燒餅的種類大概有:大餅、烤餅、縉雲燒餅、溫縣古麵坊傳統(老面)燒餅、傳統燒餅、瑚溝燒餅、芝麻燒餅、油酥燒餅、起酥燒餅、發麵堆、掉渣燒餅、糖麻將燒餅、爐幹燒餅、缸爐燒餅、蘿絲轉燒餅、油酥肉火燒、什錦燒餅、爐粽子、牛舌餅、狗舌頭等  清河縣的武氏燒餅,始於北宋景佑年間,始稱「炊餅」後改稱「武大郎燒餅」。因在《水滸傳》、《金瓶梅》兩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述而名揚四海。
  • 超好吃的燒餅
    不過我覺得換成圓面應該也很好吃還有一些其他的配料搭配在上面也算是很豐富的一碗麵 性價比很高「鍋貼」沒有遇上剛出爐的鍋貼 只能吃溫熱的…吃完嘴巴有一股的韭菜味吳家燒餅在小吃街轉了一圈 之後選擇了這家燒餅店~店面不大 卻看著很溫馨都是現做的 所以等了一會「牛肉小燒餅」買了一份他們家的招牌牛肉小燒餅一份裡面有四個 個頭一般大小
  • 閒聊黃橋燒餅
    名揚海內外的黃橋燒餅雖說得名於1940年10月那場著名的戰役「黃橋決戰」,黃橋鎮當地群眾在戰役打響後冒著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慰勞子弟兵,軍民共同譜寫了一曲永載史冊的黃橋燒餅歌,不過黃橋燒餅之名氣其實古已有之。  燒餅的歷史由來已久。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有「餅法」一章,清代劉鶚的《老殘遊記》中也有關於燒餅的描寫。
  • 趙老四燒餅
    趙老四燒餅智慧財產權受國家保護不受侵犯,有了「學名",這張來之不易的證書是趙老四充滿心血苦心經營三十多年的碩果,辛勤勞動凝聚的結晶。五十五歲的趙老四,中等身材,方臉略黑,給人第一印象就是聰明的實幹人,他的燒餅歷史是從他二十歲開始的。那時他在博山給一家燒餅店看大門,他是個心靈的人。
  • 棋子燒餅哪家強?-五種熱賣棋子燒餅評測
    喃樓棋子燒餅觸角生活將從價格、外形、色澤、口感、餡料等幾方面進行評測。看看唐山的棋子燒餅究竟哪家強?          總結:九美齋棋子燒餅被認為是唐山最正宗的棋子燒餅,相傳周總理出訪波蘭時專門派人來九美齋購買棋子燒餅作為禮品。它的棋子燒餅外形統一,整體感好,不易掉渣,芝麻不易脫落,部分色澤稍重,口感「外脆、中酥、內軟」,餡料大,肉質好,肥瘦適中。
  • 老北京麻醬燒餅技術培訓 老北京麻醬燒餅小吃技術培訓班 老北京麻醬燒餅培訓要多久 老北京麻醬燒餅培訓學費多少錢
    老北京麻醬燒餅技術培訓 老北京麻醬燒餅小吃技術培訓班 老北京麻醬燒餅培訓要多久 老北京麻醬燒餅培訓學費多少錢老北京麻醬燒餅培訓
  • 羊湯配燒餅,一味冠中原
    如果你來承德,除了參觀,最主要的是要吃羊湯燒餅。如果不吃羊湯燒餅,可以說是白來承德了。羊湯燒餅,是承德的一道特色早餐。承德原名熱河,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多民族歷史文化內涵。據考證,這裡早在中原龍山文化時期就有人類活動遺蹟。承德地處塞北,周邊地區多草原,畜牧業發達,牛羊成群,羊雜原料是很充足的。且天氣較寒,吃了羊湯會很暖,又多滿、蒙、回等少數民族,很有吃羊湯的範圍。
  • 南昌燒餅研究報告:一份你要趁熱打開的燒餅測評.
    35℃的驕陽連續打卡兩天走遍大街小巷和你一起嘗嘗我們南昌的燒餅~先來感受一下燒餅店鋪的海洋燒餅界的王者,很多南昌人都慕名來買~ 據說小程燒餅已經開了十幾年了,老南昌人都很喜愛,很符合大眾口味。每隻燒餅現做現賣,最大程度地保證了酥香的口感,燒餅咬下第一口,夾裹著油酥烤制後的外皮鬆脆可口。緊接著,芝麻香充斥齒間,伴隨著梅乾菜餡兒帶來的滿足感,好吃極了。
  • 德雲社曹鶴陽生日宴,隊長燒餅缺席,原來燒餅去做「追光哥」了
    從曹鶴陽發布的照片中,能夠看到五隊的眾人已經齊聚哈爾濱,唯獨不見隊長燒餅的身影,演出就要開始了,燒餅人去哪了,燒餅可是出了名的愛熱鬧,怎麼沒有和自己的隊員一起為搭檔過生日呢?就在曹鶴陽狀態發布後,燒餅也在社交平臺發文回應。
  • 油酥燒餅的做法
    昨天的燒餅夾肉發出來以後,發現其實好多小夥伴都對這個燒餅更感興趣,其實這個燒餅很簡單啦!就是發麵的油酥燒餅。今天就把燒餅做法分享給大家!還有一個題外話,通過最近一段時間練習,我發現我做的中式麵食有很大提高啊!真是可喜可賀!小夥伴們就跟我一起練習起來吧,多年以後我們都是麵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