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演離職潮 數十名高管職務發生變動:房企年終換將謀變

2020-12-23 騰訊網

本報記者 劉頌輝 上海報導

時至年底,在房地產企業,當大多數高管在搶收業績之時,有些明星職業經理人卻選擇離開,掀起一場高管離職潮。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過去的11月份,共有40餘名房地產企業高管的職務發生變動,其中離職(包括辭職、卸任、免職和退休等)高管的數量超過20名,涉及萬科、中鐵建和弘陽地產等知名房企。

12月7日,信達地產股份有限公司(600657.SH,以下簡稱「信達地產」)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董事長、總經理丁曉傑申請辭去職務。而在此半個月前的11月22日,弘陽地產集團有限公司(01996.HK,以下簡稱「弘陽地產」)發布公告,公司執行總裁張良辭職,同時辭去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成員職務。辭任後,張良不再擔任弘陽地產及其附屬公司任何職務。

房地產行業步入深度調整期,出於降負債的壓力,企業需要匹配更擅長營銷或者財務的高級管理人才。對於個人而言,快速擴張的成長型企業發展空間更加廣闊。在近期離職的高管中,不乏來自營銷和財務條線。

對於張良的離職,弘陽地產方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張良任職的三年裡,已幫助公司搭建好組織架構,並帶領公司走向全國,搭建好了完善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其離去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作,公司暫未另設他人替代張良的職位。

弘陽作別「良將」

公開資料顯示,在弘陽地產任職之前,張良曾在旭輝集團擔任高管,用5年時間將該公司的業績翻了10倍。

牽手弘陽期間,其也在公司組織能力、發展戰略、管理和治理模式、組織架構、企業文化等方面進行優化,助力弘陽地產走出了江蘇市場。

弘陽地產方面也對其極為重視。有市場傳聞道,集團實控人曾煥沙為了力邀張良送了輛奔馳S,並把辦公室設在自己的對面。

張良到了弘陽之後,曾煥沙就提出「2020戰略」,表示要在2020年完成千億目標,即地產實現「千億規模」,商業完成「百店計劃」,物業成為品質領先的社區綜合服務商。

弘陽地產方面表示,張良的辭任是欲分配更多時間於個人事務。集團對其為公司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感謝。目前,其仍以首席顧問的名義繼續不定期參與弘陽管理工作。

在2018年上市之前,弘陽集團是一家典型的區域性房企,深耕於江蘇南京。而一系列招攬高管團隊,開啟全國化布局的操作背後,無疑是企業追求彎道超車的決心。

可是,完成千億規模並不容易。在防控疫情以及監管層「三道紅線」的影響下,2020年,弘陽地產的業績目標已調整為750億元。

業內有觀點指出,今年的人事變動,除了正常的人事更迭以外,疫情讓房地產公司和個人的職業規劃發生了改變,企業戰略調整、經營壓力以及個人職業生涯等因素加劇了人事變動的速率。

於近期離職的丁曉傑是在2017年9月接替了當時信達地產董事長賈洪浩,擔任信達地產董事長兼總經理,其此前有過在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體系內履職的經歷。

相比上述兩家房企的人事變動,總部位於南京的高力地產顯得更為轟動。據媒體報導,高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地產板塊的董事長李剛於近日辭去職務,副總裁劉敬傑、助理總裁吳慶、助理總裁夏陽也已悉數離職。

記者在高力控股集團的官網看到,原來「管理團隊」的欄目,目前已被刪掉。對於記者的疑問,高力控股集團一工作人員未作出正面回應。此前曾稱,地產公司在改革,人員的流動性很大。

營銷和財務崗變動大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分析指出,一位能力強的或者說旗幟性的職業經理人,對企業在資源獲取、市場拓展、內部管理穩定以及團隊的穩定性方面有非常大的益處。其離職對於正處於上升期和成長期的民營房地產企業,產生的負面影響會比較大。

柏文喜也表示,年底一般是房企高管變動的高頻率時期,尤其在行業形勢劇烈變動或者行業形勢不明朗的階段。

年報顯示,2017~2019年,弘陽地產分別實現銷售額257.3億元、473.4億元、651.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21億元、14.12億元、14.68億元。

同期,弘陽地產的行政開支逐年遞增,分別為3.05億元、6.86億元、10.9億元。2020年上半年,行政開支約為5.4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61億元,增加50.3%。

弘陽地產方面回復道,管理費用的增加主要是公司目前處於規模快速成長階段,完成全國化布局,人員費用、租賃費用均有所增加。按照籤約計算的管理費率有所降低,大部分項目處於籤約階段未到結轉交付,待後期結轉交付及糧倉型項目的獲取,管理費率將有所下降。

此外,今年基於疫情的影響,房企的營銷壓力不容忽視。中房網監測的42家房企銷售情況顯示,包括九龍倉、佳兆業、濱江集團、越秀地產、中國恆大、時代中國和中國金茂在內的7家房企提前完成了全年銷售任務。整體上,1~11月份,房企銷售目標完成率均值為93.74%,還有一部分房企完成全年銷售目標仍然存在一定壓力。

近日,以外貿起家的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計劃退出房地產行業,據該公司發布的集團五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將逐步退出房地產行業,積極轉型布局大健康產業。

與戰略規劃綱要一同發布的還有一則人事變動公告,廈門國貿財務總監吳韻璇、副總裁王象紅向董事會請辭原有職務,吳韻璇將繼續擔任公司常務副總裁職務,王象紅不再擔任公司其他職務,其職務由曾源繼任。

業績壓力或為主因

「房企發展到一定規模,個人跟不上了、企業文化不夠先進,部分高管在派系鬥爭中失敗、業績目標無法完成被犧牲、人到中年想做更能體現自己能力的事情……」明源地產研究院在研究報告中分析表示。

多數房企是從一個比較大的項目開始發家,在同一個城市發展多年,依靠個人能力管控。一旦布局的項目「走出去」,城市擴大到3個以上,特別是超過500億以後,此前的管理模式就會顯露弊端。

據研究機構統計,最近幾年持續的行業變化,創始人選擇多元化,來自民營房企的「激進系」高管佔據了總裁、戰投總等位置,其餘幾個副總陸續離職的案例時有發生。

博勢智庫曾對房企高管離職做過統計,個人原因、工作變動和政策規定是三大主因。其中因個人原因離職的比例最高。一方面,房地產行業整體進入下行周期,不少房企高管都承受著巨大的經營壓力;另一方面,數位化轉型的興起加大對跨行業人才的需求,部分房企高管基於對自主創業的渴望或者由於創新行業發展機遇的吸引而離開原來的公司。

柏文喜直言,一種是績效考核可能沒達標,面臨著完不成任務,在這種壓力之下離職而去,還有的是高管與公司實際控制人對行業的判斷和走勢發生比較大的分歧,才出現了離職現象。

「要擺脫一個企業組織、管理組織對某個人的依賴,讓企業內部管理和運營制度化流程化,是防範職業經理人變動風險的重要措施。正常的成長型企業裡,平時需要做好幹部儲備,做好雙崗備份、做好替代的幹部儲備工作,這樣如果有個別少量高管變動,不至於讓企業運營工作停擺。」其表示。

相關焦點

  • 房企年終上演離職潮 數十名高管職務發生變動
    原標題:房企年終上演離職潮 數十名高管職務發生變動   上演離職潮數十名高管職務發生變動房企年終換將謀變
  • 上演離職潮數十名高管職務發生變動:房企年終換將謀變
    時至年底,在房地產企業,當大多數高管在搶收業績之時,有些明星職業經理人卻選擇離開,掀起一場高管離職潮。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過去的11月份,共有40餘名房地產企業高管的職務發生變動,其中離職(包括辭職、卸任、免職和退休等)高管的數量超過20名,涉及萬科、中鐵建和弘陽地產等知名房企。
  • 地產雜誌 2019年房企高管離職路徑:抱團走依然盛行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9年有超過90家房企的高管職務發生變動,人事變動多達213起。這其中原因多樣,撇開調任、委任、退任等客觀因素,主觀下的跳槽和離職佔據半壁江山。《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了這其中典型房企和明星經理人的作別,他們有些再出發,另尋他就,有些辭別後尚無近況。
  • 開年11天,地產行業高管密集變動
    據樂居財經不完全統計,開年11天,15位房企高管崗位發生變動,涉及10位董事長/總裁/副總裁,其中上坤佔了兩席。1月11日,樂居財經獲悉,旭輝集團武漢區域總經理周青,已經提出離職申請,將加入上坤地產擔任執行總裁。就在3天前,有消息稱,上坤副總裁、主管營銷工作的佟文豔已提出辭職,目前她還在上坤工作,或將於春節前後正式離職。
  • 18位高管開年密集變陣:中小房企的野心與職業經理人的「焦慮」
    多位房地產行業受訪人士對此表示,在高管人事變動潮的背後,是中小房企無法掩飾的「規模渴求」以及職業經理人的「現實焦慮」,有滬上獵頭公司負責人就表示,在戰略變更、組織調整等說辭背後,職業經理人業績達標與否,仍是房企考量高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管變動潮延續僅僅3天時間,有「2020年港交所最年輕的上市房企」之稱的上坤地產,就再次迎來新的高層人事變動。
  • 9個月,516位房企高管人事變動,背後藏著哪些趨勢?
    房企對於人才的需求也日新月異,無論是老闆還是職業經理人都身處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之中。 「鐵打的房企,流水的兵」,繼2017年房地產業出現很多重磅地產大佬的職位變動後,年年「江湖仍不平靜」,多家品牌房企接連爆出高管離職,職位涉及執行董事、總裁、總經理等。 房地產高管人事動蕩之勢,猶如秋風掃落葉般,席捲大江南北。
  • 金融壹帳通回應「高管離職風波」:個別高管變動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
    中國網財經6月18日訊(記者楊暢)昨日,金融壹帳通發公告稱公司聯席總經理邱寒女士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職務。值得關注的是,有消息稱,包括邱寒在內,金融壹帳通2020年上半年已有5名高管離職。此外,黃紹宇,劉暉並未離職,屬崗位調整和交流。金融壹帳通擁有成熟的公司治理、完備的經營管理決策機制和健全的人才培養與梯隊建設,個別高管的變動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金融壹帳通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聯席總經理邱寒女士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職務,自2020年7月15日起生效。邱女士的離職並不是因為與公司運營、政策或做法有關的任何事項與公司存在任何爭議或分歧。
  • 房企高管流失名單,普遍任職僅一年左右,為何房企人事變動頻現?
    2019年以來,地產界無論是中基層員工,還是高管,均出現了大量的流動,離職率居高不下,普遍任職時間僅為一年左右,能在一個企業待夠3年,那絕對是元老級人物了。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2019年7月到2020年2月地產界的高管變動情況。
  • 佳兆業集團副總裁許焰林入職半年後離職 近期該公司高管變動頻繁
    4月16日,有媒體報導,佳兆業(01638.HK)集團確認副總裁許焰林已於近日離職。截至發稿時分,佳兆業尚未在港交所網站發布相關公告。2019年9月,許焰林加入佳兆業,先後擔任深圳區域高級副總裁、地產集團高級副總裁等職務。據此計算,許焰林在位不過半年。據財聯社報導,一名佳兆業人士透露,「許焰林雖然名義上是集團副總裁,但實際僅負責深圳區域的工程和採購,職權不是很大。」
  • 家族企業龍光集團高層人事再變動 執行董事吳劍離職
    來源:GPLP犀牛財經作者:芊芊新年之際,龍光集團(03380.HK)高管人事發生變動。2020年12月31日,龍光集團發布董事變更公告,吳劍因決定投入更多時間處理個人事務,辭任龍光集團執行董事及所有職務,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 金融壹帳通核心高管再變動:副總經理離職,營運長等崗位缺人
    日前,中國平安旗下金融壹帳通(NYSE:OCFT)發布公告稱,其執行副總裁黃宇翔因個人原因辭職,將不再擔任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及營運長,該職務變更將於8月22日開始生效。同時,金融壹帳通還宣布了兩項新的人事任命。
  • 國有大行高管變動頻繁傳遞什麼信號?
    2021剛開年,已有兩家國有大行「官宣」行長變動,目前國有六大行中,有三家銀行行長職務正虛位以待。 三家行長待補位 因工作調動,近兩月間,已有三位國有大行的行長調離崗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行長職務正待補位。 2021年1月5日晚間,工商銀行公告稱,近日,谷澍向工商銀行董事會提交辭呈。
  • 2020年房地產行業薪酬出爐 某些房企高管平均年薪超5000萬
    眾所周知,房地產行業以高薪著稱,但很多人還是選擇了跳槽,究其原因擇仕誠獵頭合伙人吳江對鳳凰網房產天津站記者表示「房地產行業跳槽頻繁其實主要是隨著住宅市場周轉率和利潤率的變化,企業運營模式也發生了變化,自然而然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那麼人才更新和迭代的速度必然會加速變快。」
  • 佳兆業集團副總裁許焰林辭任,月內3名高管離職
    出品 | 搜狐財經作者 | 黃海4月16日,有消息稱佳兆業集團副總裁許焰林已於近日離職。佳兆業內部人員向搜狐財經證實該消息屬實,不知曉其離職原因以及後續去向。公開資料顯示,許焰林於2019年9月加入佳兆業,先後擔任深圳區域高級副總裁、地產集團高級副總裁等職務。加入佳兆業之前,許焰林還曾於2016年從萬科跳槽至華夏幸福,任孔雀城住宅集團總裁。一年後,其又跳槽至河北房企隆基泰和。許焰林此次辭任是4月以來佳兆業集團發生的第3起人事變動。
  • 雲南城投高管「辭職潮」來襲:同日3名高管辭職 今年累計6名「董高...
    繼前幾個月三名高管或董事先後離職後,雲南城投(600239)再現高管辭職。近日,雲南城投披露的公告顯示,三名高管於同日提交了辭職申請。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網)  高管「辭職潮」來襲:三名高管同日辭職  12月14日,雲南城投披露兩則關於高管辭職的公告。
  • 金融壹帳通核心高管再變動:副總經理離職
    2020年7月24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被告單位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善林金融公司)、被告人周伯雲等12人集資詐騙一案:對善林金融公司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罰金人民幣15億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對周伯雲、田景升以集資詐騙罪分別判處無期徒刑,並處罰金7000萬元、800萬元;對翟中奇等其餘10名被告人以集資詐騙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至六年不等刑罰
  • 廣發證券高管換屆 高管團隊人事變動不大、康美利刃壓頂
    原標題:廣發證券高管換屆,高管團隊人事變動不大 康美利刃壓頂 摘要 【廣發證券高管換屆 高管團隊人事變動不大、康美利刃壓頂】據6月9日晚間廣發證券連續發布的多份公告顯示
  • 今年離任券商高管知多少?高管及重要崗「玩快閃」,入職離職最短僅3...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今年以來,從券商董事長、總裁到一些重要崗位的人選更換屢有發生,原因多方面,其中一個變化,是不少券商高管及重要崗位的「閃電」離職。今年以來至2020年12月3日,8家券商董事長職位發生變動,其中換屆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東方證券董事長潘鑫軍、中泰證券董事長李瑋因個人原因離職,受到行業較大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