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11月26日訊 為貫徹落實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發展理念,強化金融服務功能,加快推進我國金融改革創新發展,打造量化金融國際交流平臺,培養、挖掘量化金融領域高校人才,提高高校學生量化投資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打造橫琴特色的量化金融產學研創新體系,第二屆中國(橫琴)國際高校量化金融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成功舉行。
大賽自2019年4月拉開序幕,來自北京、上海、廣東、山東、四川、浙江、安徽等不同地區以及港澳臺和海外地區約300所院校將近2000名高校學生組成了700+支隊伍。經歷年餘,歷經初賽、複賽等層層角逐,最終共15支隊伍進入決賽。11月21日,第二屆中國(橫琴)國際高校量化金融大賽決賽(以下簡稱「決賽」)於珠海橫琴圓滿落幕。
決賽由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中國風險量化研究院協同創新中心、橫琴金融服務局主辦,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金融創新中心、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量化投資研究中心、橫琴新區金融服務中心、青島協同創新金融研究院、橫琴創新金融研修院、金證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水木大數據實驗室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決賽現場有橫琴新區、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參賽團隊、評審團、金融機構、高校學生、新聞媒體等代表共同出席。
本次決賽有幸邀請到原北京大學金融數學系主任、西交利物浦大學教授王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教授、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量化投資研究中心主任林健武,廣西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何誠穎,北京大學金融數學系主任吳嵐,同濟大學風險管理研究所金融工程特聘教授、國際金融工程雜誌主編袁先智,蘑菇人工智慧科技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陸晨,復旦大學珠海研究院教授韓立巖,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孫運傳,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助理、教授王蘇生,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數學學院副院長李金權,深圳大學研究員王雄等擔任決賽評委。
(決賽評委合照)
近幾年來,隨著金融創新與發展的不斷深入,量化金融在證券、保險、銀行以及政府監管部門中廣泛應用,並迎來了迅速發展的大好時機。在這個過程中,必然需要一大批熟悉國際市場運行規則,了解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特點,既具有理論知識,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專業的金融人才。大賽的舉辦培養、挖掘量化金融領域高校人才
賽後,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教授、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量化投資研究中心主任林健武對選手的綜合表現總結道:「同學們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在量化研究這個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多創新的想法。從期權、股票、衍生品等各類產品,以及各方面投資策略的豐富性、創新性都值得我們後面很多同學學習。他們將來會成為我們中國量化投資的精英,也會為我們橫琴的量化投資和金融投資方面做出很大貢獻!」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教授,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量化投資研究中心主任林健武)
為創新而來,以實力著地。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獲得一等獎的隊伍是來自深圳大學的「順勢而為」隊伍;獲得二等獎的是來自西北大學的「飛翔的雲」隊伍、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lucky」隊伍、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青龍量化小組」隊伍;獲得三等獎的分別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隊伍、來自武漢大學的「Alassea lóme」隊伍、來自廣西財經學院的「青金雲對衝基金」隊伍、來自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的「飛馳基金」隊伍、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Algo-RUC」隊伍、來自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的「Consumer Price Index」隊伍。
(決賽選手競演現場)
本次大賽是打造橫琴特色的量化金融產學研資創新體系的重要嘗試,推進高校金融投資實訓發展,搭建人才培養、選拔和使用的快速通道,對吸引海內外量化金融領域優秀企業、團隊、高端人才集聚並落地橫琴,打造量化金融國際交流平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11月22日,由中國橫琴高校量化金融大賽組委會、廣西大學中英區塊鏈產業研究院、橫琴金融服務局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橫琴)量化金融高峰論壇邀請地方政府代表、金融與投資管理業內專家、金融教育行業代表嘉賓等,就全球金融行業的行業趨勢、新興機遇與挑戰、金融教育發展作深入探討與分享。該論壇致力於為國內外頂尖量化金融專家和從業人士搭建一個國際化的交流和學習平臺,吸引人才在珠海創業及就業,提升量化金融領域高端人才的專業能力,推動行業的整體發展和人才引進,增強橫琴新區量化金融學術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