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因為一年前的一段談話,快本主持人何炅「接受應援禮物」被推上風口浪尖;
隨後杜海濤清空*魚二手店,疑似「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行為,讓事態持續發酵;
接著網友實錘,快本工作人員指定購買高價應援餐,儘管官方出來闢謠,但並沒有控制住事態的發展,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22號,評論稱「別人不正之風荼毒年輕人」;
23號,官方回應「如查證屬實、將嚴肅處理」;
那麼,這場滾雪球般「快本工作人員收取高價應援禮」的事件就能收場了嗎?
02正文
粉絲給偶像送花送小禮物,藉以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這很正常;
偶像收到禮物後送人甚至扔掉,這也很正常,畢竟每件都保存也不現實。
但「快本工作人員收高價應援禮」爆出後,我震驚了,我真的是out了。
原來,粉絲應援早就不是個人行為,而是有計劃,有組織的「飯圈」行為。
應援對象可以從藝人擴展到周邊工作人員、甚至合作方及周邊人員;
應援物品從麵包飲料到大牌奢侈品、古玩玉器,甚至還有金條;
更有甚者,原本應該自發自願的粉絲應援,似乎成了行業潛規則,還滋生出灰色產業鏈。
上節目得「上貢」,沒有粉絲應援就會被輕視;
讓粉絲去指定商家買餐飲,所購商品比知名品牌貴1倍;
把錢交給指定人到指定店代買,價格比外邊貴數倍;
收到的禮物按照二手商品出售變現,收益落入個人口袋。
03何炅引出話題
真假難辨,愈演愈烈……而這一切的起源是2019年何炅在錄製某節目時提到「粉絲應援」的話題。
何炅原話是:「各應援團的小朋友,你們買的不乾膠,不要買那麼死的好不好,貼的真的很死、真的撕不下來,你們所有買的東西,都只能自己用……」
「彭昱暢的粉絲送我的一個按摩椅,我覺得實在太好用了,我有點心疼,在家利用的次數太少,就把它搬到了湖南臺的化妝間,現在我們所有的主持人……」
相信當時看節目的人,肯定也不會多想,只當成何炅的調侃,核心意思是呼籲粉絲們不要再送應援禮物,太多用不完,還造成浪費。
但是現在被翻出來重新解讀,被賦予新的涵義,並在網絡上持續發酵。
比如:「不貼標籤怎麼知道是哪家粉絲送的?」,「粉絲送的禮物貼了標籤,主持人們就不好轉手了」……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何炅這番話到底什麼意思,只能是越解讀越深入,越品味越覺得暗含深意。
何炅因為此事,特意在其社交平臺發聲明道歉,表示自己言辭不妥,遭到誤讀。
04快本集體「滾雪球」
粉絲們之所以會對此事如此激憤和敏感,那是因為「韭菜」被割的次數實在太多了,量變引起質變,而何炅無意間做了導火索。
沈夢辰在某節目花絮中說過這樣一番話:「當初和海濤再交往的時候,海濤還經常會把一些應援禮拿來送給家裡人,有的時候連上面的貼紙都沒有撕掉。」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聯繫到杜海濤突然清空在*魚上賣出去的寶貝,不免讓人多想。
杜海濤入住*魚多年,共計賣出去數百件二手商品,衣物服飾護膚品,種類繁多,不一而足。
由於售價合理,每次上架都會被搶光,杜海濤收穫頗豐,粗略統計大約21萬左右。
那麼這些五花八門的商品是哪裡來的呢?結合沈夢辰說過話,有人認為杜海濤把粉絲送的禮物直接拿出來賣了。
除了杜海濤,據說吳昕也喜歡把粉絲的東西拿出來賣掉。
比如鍾漢良的禮物,何炅的衣服、饒雪漫的書,朱一龍的品牌水晶等,都是後援會送的禮物,累計近9000件。做主持人就這麼缺錢嗎?
更誇張的是,還有網友爆料,張雲雷粉絲給快樂家族送金條、金條、金條……。
不過圖片只能證明粉絲們有此計劃,實際送沒送,收沒收就不好說了。
05快本周邊「薅羊毛」
「不僅主持人「極度缺錢」,快本工作人員及周邊店鋪都因為沾上了「快本」的名頭,積極參與「薅羊毛」。
比如:粉絲提供下午茶,要對接快樂粉絲會,由他們去專門的店代買,原本需要2895元的下午茶套餐,在指定店鋪裡高達8500元。
再比如:快本的公益項目被曝光是向粉絲們要的,根據網友查詢的明細和價格也基本能對應上。
之後,快樂粉絲會發文回應:「純屬造謠,會保留追究法律責任」,可惜網友並不買帳。
06結語
《快樂大本營》開播23年,一直佔據著娛樂時代最大的流量入口,在其強大的宣傳力、影響力、號召力以及造星能力下,能上《快樂大本營》,意味著優質資源的傾斜,試問,哪個藝人不是趨之若鶩?
但僧多粥少怎麼辦?於是各種見不得光的操作浮出水面。不要說「盛情難卻」,如果不想收,辦法多的是,噁心的是「欲拒還迎」,「得了便宜賣乖」……
現在,點名批評,官方表態後,被和轉發,下一步將何去何從,全國人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