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舉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集中銷毀一批郵寄進境的日本核汙染地區食品、農產品和飼料。
待銷毀的食品。
待銷毀的食品。
紅網長沙4月14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劉容 實習生 何青 通訊員 林俊)消費者們要注意了,來自日本核汙染地區的食品、農產品、飼料仍不能郵寄入境,購買時須謹慎。在第二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4月14日上午,長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集中退運、銷毀了一批郵寄進境的日本核汙染地區食品、農產品和飼料。
這批被退運、銷毀的主要是嬰兒奶粉、卡樂比麥片、大米、大麥茶、魚肉腸、動物源性飼料、飲料水等,價值約13.2萬元人民幣。其中,退運199批次、1.32噸,銷毀78批、0.28噸。
2011年日本福島核洩漏事件發生後,國家質檢總局隨即發布公告,禁止從日本福島縣、群馬縣、栃木縣、茨城縣、宮城縣、新瀉縣、長野縣、琦玉縣、東京都、千葉縣10個都縣進口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到目前為止,該禁令一直沒有解除。
「消費者在購買日本境外產品時,要仔細觀察食品包裝,比如這包卡樂比麥片包裝袋上的產地代碼標註的是KI,它是栃木縣的代碼。」長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郵檢辦事處主任陳桂林表示,日本的食品產地5%為日文「漢字」標識,95%為代碼,如:K代表福島縣,A代表群馬縣,Z代表千葉縣,T代表茨城縣,F代表福岡縣,KI代表栃木縣,KS代表琦玉縣,消費者購買時需了解清楚食品的產地,看它是否是日本核汙染地區。
為有效維護國門安全和消費者健康,近年來,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加強對日本輸華食品的檢驗監管,對自日本進口的蔬菜及其製品、乳及乳製品、水產品及水生動物、茶葉及製品、水果及製品、藥用植物產品,必須要求提供官方出具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證明,在口岸進行核查。所有自日本進口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飼料,必須提供官方出具原產地證明,在口岸進行核查。按照口岸傳染病排查處置及核輻射事件監測處置等技術方案的要求,採用口岸現場監測與實驗室檢測相結合的方式,對疑似問題食品,增加放射性物質檢測項目。
長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加強重點布控,對日本進境郵件100%過X光機、100%篩查面單信息、100%開包檢查可疑郵件。對截獲來自日本核輻射汙染地區生產的食品、農產品和飼料一般實施退運處理,減少國內消費者損失。對於退運物品二次寄遞或者採取隱瞞方式寄遞的,一律予以銷毀。對於日本非核輻射汙染地區生產的食品、農產品和飼料,憑日本官方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報告和原產地證明予以放行。
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透露,今年來,湖南省個人寄遞日本核輻射汙染地區生產的食品、農產品和飼料的行為有所減少。1-3月,長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累計截獲來自日本核輻射地區進境食品農產品268批、2200.5公斤,同比分別下降6.2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