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我們平時也知道要多讚美別人的道理,有時候對別人外貌上的讚美是因為禮貌和客氣,誇獎的人也沒有放在心上,但是有時候一句誇獎的話,對一個原本自卑的人,產生的影響是很大的。
日本有一檔節目,名字叫做《50天就可以改變女孩長相》,節目常常會找一些長相普通的女孩,然後試著在生活中給予她們稱讚,比如說誇她們漂亮,然後50天後看看她們有沒有什麼變化。
節目中,有一個大三的女生,性格靦腆內向,平時也不愛化妝,整天素麵朝天,甚至還很自卑,帶著口罩,不願意見人,而且平時也不愛收拾屋子,很邋遢。
她接受節目組的"改造"之後,在一位義大利帥哥的誇讚之下度過了50天。誇讚的內容大都是誇她事情做得好,學東西快,眼鏡好看,在生活上是幫助小能手等等。
這些誇讚讓這個女孩開始改變,她開始收拾屋子,而且也不戴口罩了,並且開始學習化妝,這讓她和第一天的自己看起來就判若兩人。
日本一宅女被誇50天後,顏值"解封"判若兩人,網友直言:美到認不出
不被父母肯定的孩子,過得有多苦
《兒童情緒心理學》上說:
"孩子產生自卑的根源多半來自父母的態度。如果父母一味地打擊孩子,孩子很容易產生悲觀、自卑的情緒。"
童年一直被父母打壓,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長大後也很難去認可自己。
記得知乎上有個"從小到大不被父母認可會是怎樣的感受?"其中有一個回答,至今令我心疼不已。
"我從小成績就很好,就因為一次考砸,父母把我貶到谷底,對我的一切都毫不在乎。他們的道歉,我可能一輩子都等不到了。""爸爸一直覺得使我成長最好的辦法就是對我不認可,以為這樣可以讓我堅強。我今年31歲了,依然活得很自卑。""抑鬱症5年,我一度覺得是他們兩個正常人,生出了我一個不正常的孩子。"……
無論哪個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都是渴望被讚美,渴望被肯定的。
如果家長在生活中給予孩子的只是一味的否定,經常告訴孩子你不行的話,久而久之,孩子只會覺得自己很自卑,因為自己的父母都覺得自己不能做到。
試想一個考了九十分的孩子,興高採烈拿著試卷一路小跑回家,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但是得到的只是"隔壁的小剛都考了92,你怎麼這麼差"?孩子的內心該有多難受,他們也逐漸會失去對學習的熱情。
家長的誇讚,是孩子進步的動力,你的孩子比你想像中更在意父母的認可。
誇孩子也有技巧
誇孩子也是有技巧的,不能夠隨便誇,不然會把孩子誇"壞":
(1)誇孩子要"誇對時間"。
父母一定要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對孩子進行讚美和誇獎,當孩子學會了第一次自己完成一件事的時候,當孩子考試拿了不錯的成績的時候,都可以對孩子進行誇獎。還有在孩子嘗試在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中,父母可以視情況而給予孩子誇獎和鼓勵。
(2)誇孩子要"誇得適度"。
我們都說做什麼事情都要把握分寸,有一個度,水滿則溢。所以家長在誇讚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度,不能一頓猛誇,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驕傲,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
(3)誇孩子要注意"誇獎結合"。
有誇就要有懲罰,孩子如果在一些方面犯了錯,父母也不要一味誇讚他,而是要在生活中形成一個獎懲制度,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們說的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的意思是家長要學會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培養孩子的自信,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誇,沒有原則地誇。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有一個積極的教育態度,一定要引導孩子成為一個自信的孩子,不要吝嗇自己對孩子的誇獎,但要把握好誇獎的技巧。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