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高潮之後不是戛然而止,而是再振餘波

2021-01-19 騰訊網

[摘要]在飽覽了武松打虎的驚險場面和勇武搏鬥後,讀者已經在欣賞的心理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優秀的小說家在處理故事結尾時,常常採用一種高潮之後拖上一條尾巴,使情節發展餘波蕩漾的方法。

金聖歎在《讀第五才子書法》中將這種方法稱之為「獺尾法」,他說:「有『獺尾法』。謂一段大文字後,不好寂然便住,更作餘波演漾之。如梁中書東郭演武歸去後,知縣時文彬升堂;武松打虎下岡來,遇著兩個獵戶;血濺鴛鴦樓後,寫城壕邊月色等是也。」這種結尾就好象是樂章高潮後的尾聲,大浪後的漣漪。

毛宗崗說:「凡文之奇者,文前必有先聲,文後必有餘勢。」就是這個意思。《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後,又有劉琦三請孔明為餘勢;諸葛亮出師後,又有姜維伐魏為餘勢;《紅樓夢》中寶玉挨打後,又有寶黛等人探視,黛玉舊帕題詩,寶釵勸薛蟠等「餘波演漾」。

《水滸傳》中的這種「獺尾法」更是出色。金聖歎列舉的三件事都是如此。第十三回梁中書東郭城校場比武后,作者筆鋒一轉,寫了一小段鄆城縣知縣時文彬升堂的場面。金聖歎認為這就是「獺尾法」,因為「雖是知縣衙門,亦必要敘,然亦特地寫此一番小小景象,與前教場中大鋪排作映耀也。」在火暴熱烈的高潮之後,如若戛然而止,突然進入平緩之境,讀者心裡會感到陡然跌落的不適,影響審美效果。第三十一回寫武松血濺鴛鴦樓後,路過城壕邊的月色描寫,也是這種效果(參見《為〈水滸傳〉「不善寫花月」一辨》一篇)。當然,書中「獺尾法」處理較好的還是武松打虎後的一段。

在飽覽了武松打虎的驚險場面和勇武搏鬥後,讀者已經在欣賞的心理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可是作者好比是一位服務周到的餐廳主人,在客人酒足飯飽之後,再給你遞上一顆牙籤,斟上一杯好茶,讓你享受一下全方位服務的滋味。書中這樣寫道:「(武松)尋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隻大蟲來時,卻怎地鬥得他過?且掙紮下岡子去,明早卻來理會。』一步步挨下岡子來。」故事到此本來就可以結束,但作者又以突兀之筆忽作餘波,在武松下岡途中,「只見枯草中,又鑽出兩隻大蟲來」。這一轉折不僅與前面第一次大蟲出現形成呼應和對比,使小說中的武松「啊呀」大吃一驚,就是讀者也會跟著嚇出一身冷汗,給讀者的心理造成一個巨大的懸念。只見武鬆手腳已經「蘇軟了」,又如何對付得這兩隻大蟲?況且這兩隻大蟲又與其他大蟲不同,竟然「在黑影裡直立起來」。這情景,簡直令人毛骨悚然!但作者好比一個嫻熟的鬥牛士,在使盡了全身解數之後,又從容不迫地把讀者引入一個平靜的天地,「武松定睛看時,卻是兩個人把虎皮縫作衣裳,緊緊繃在身上」。這才使讀者長長地籲出一口氣,把緊張的心鬆弛下來。金聖歎稱這段文字為「奇文」,奇就奇在高潮之後不是戛然而止,而是再振餘波,如「曲終一划」,使人感到餘音嫋嫋,回味無窮。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武松最大的成就是什麼?不是打虎活捉方臘!而是斬了一位「皇帝」
    《水滸傳》中描寫了一百零八將的風採,但是若是說其中誰最有血有肉,那一定是武松。武松雖然不是主角,但是作者對其下的筆墨遠比其他人多得多。很多人認為武松最大的成就是打虎捉方臘,實則武松最大的成就是斬殺了一位「皇帝」。
  • 武松打虎(1526)
    武松打虎(1526)老虎居住景陽岡武松三碗不過崗虎要吃人必須打不打吃你沒商量
  • 武松:赫赫有名的打虎英雄,一輩子光明磊落,嫉惡如仇
    武松:赫赫有名的打虎英雄,一輩子光明磊落,嫉惡如仇武松是家喻戶曉的大英雄,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在很多人的心中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在還沒有上梁山之前,武松有很多英雄事跡,比如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怒殺潘金蓮和西門慶、大鬧飛雲浦、火燒快活林等等,武松這些事跡紛紛流傳到了後世,被世人所讚揚。武松從小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在武松很小的時候,武松的父母就已經去世了,武松從小就跟著自己的哥哥武大郎一起生活。
  • 武松和李逵都殺過虎,為什麼武松成了打虎英雄,而李逵什麼都不是
    《水滸傳》中打虎的場景有三處,一是最著名的武松景陽岡打虎,二是李逵接母親回梁山的路上在沂嶺殺四虎,三是解珍解寶在登州除害。當然還有一個綽號「打虎將」李忠的,僅僅是綽號而已,施老先生也沒解釋為什麼叫打虎將,從實力看來不具備打虎能力,暫且不表。
  • 不是武松,勝似武松,拼命三郎石秀這一跳,堪比武松打虎
    石秀這樣勇猛無畏、一往無前、拿命不當命,卻不是為了一己私慾,而是因為急公好義,在向楊雄解釋這一諢名的由來時,石秀便說是因為「平生執性,路見不平,便要去捨命相護」,因此被人喚作「拼命三郎」。不是我!」【金夾批: 石秀狠毒,句句都畫出來。不是你勸的事,又是你幫的事耶?】金聖歎每次針對石秀的修改,都是刪長就短,故意突出石秀的狠絕無情,第二處修改最是觸目驚心,讓石秀拿出裴如海人頭之前,先發出「嘻」的一笑,活畫出一惡毒刻骨之人來,不得不讓人讚嘆,最狠絕老道的不是石秀,而是金才子對文字的把控!
  • 武松飾演者丁海峰拍武松打虎時那些我們不知道的拍攝花絮
    丁海峰飾演的武松還記得《戰狼2》裡的那個艦長嗎?他就是1998年武松的扮演者丁海峰,據丁海峰迴憶拍攝武松打虎時的場景,他差點就為藝術獻身了,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呢?丁海峰飾演的武松原來在拍攝武術打虎這場戲時,裡面的那隻老虎並不是特效合成的,而是真實的老虎,對於老虎這種動物相信很多人都只能是遠遠地看著,更別說是去接近它和它一起拍戲了,即便是放到現在估計也沒有多少演員願意和真正的老虎去演戲吧
  • 武松打虎有功,知縣賞錢一千貫相當於現在多少錢?武松為何不要?
    除了天災人禍以外,猛獸也是危害古人生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現代社會人類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大,留給這些自然猛獸的生存環境就越來越小,想要在現代社會看見老虎、獅子這種猛獸,一般來講還是要去動物園,而古代就不是這樣了,在古代人口較少,生存的面積也少,而猛獸生存的面積很多,因此經常會發生猛獸傷人的事件。政府為了避免這一事件的發生,常常會組織「驅虎活動」。
  • 為拍戲逼真,花十萬買保險和真老虎拍武松打虎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其實,丁海峰的好身材並不是一蹴而就,他經過了長時間的健身訓練。而這一切,得從他飾演98版《水滸傳》武松一角說起,在扮演武松之前,丁海峰接受了幾個月的專業健身訓練。而這一習慣,一直保留至今,算下來已有二十餘年。
  • 《水滸傳》之武松打虎,真可謂是: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
    寫武松的故事很多,景陽岡打虎無疑又是其中最獨特的一場好戲,為什麼說它獨特呢?至少有三個理由,第一、別的故事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爭鬥,而唯有打虎是人與老虎的爭鬥;第二、別的故事都有正邪之分,而唯有打虎沒有,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三、武松打虎的影響遠超過別的故事,沒看過《水滸傳》的人往往也知道武松打虎。武松為什麼要打虎?
  • 打虎英雄哪家強?武松?李逵?還是解珍解寶兄弟?
    《水滸傳》中出現了三次打虎場景,產生三位「打虎英雄」,一個是武松景陽岡的拳打吊睛虎,一個是李逵沂嶺的刀殺子母四虎,一個是解珍解寶兄弟登州射虎。那麼誰是真正的打虎英雄呢?2、從打虎原因看,武松是去找兄弟武大路過景陽岡,聽說山上有老虎,然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主動打虎;李逵是發現老母親被老虎吃掉的屍骨,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殺虎報仇;解珍解寶兄弟是獵戶出身,官府限期交虎,被動打虎。
  • 家喻戶曉的打虎英雄——一位酒器收藏家眼中的武松(1)
    潘金蓮試圖勾引武松,被拒絕,被當地富戶西門慶勾引,姦情敗露後,兩人毒死了武大郎。為報仇,武松先殺潘金蓮再殺西門慶,殺人後,武松到陽穀縣縣衙自首,由於案情重大,武松被押到東平府審判,東平府府尹陳文昭憐惜武松是個有義的漢子,便把案卷改得輕了,判了個刺配孟州。  血濺鴛鴦樓  去孟州的途中,武松路過十字坡酒店,識破了母夜叉孫二娘的蒙汗藥酒,並與其大打出手。
  • 還原武松打虎的真實細節
    武松打虎的故事歷來被人們所津津樂道,是《水滸傳》中最精彩的橋段之一,也是武松的成名之戰,從此「打虎英雄」的美名威震江湖。話說武松從柴進處回陽穀縣,走到景陽岡的時候,喝了十八碗,吃了二大碗熟牛肉,然後不顧店家的勸告獨自趕路,不料遇到猛虎並與之博鬥,最終打死老虎故事。
  • 當年武松打虎,打的是只「大老虎」!
    宋義士武松之墓說起武松,童叟皆知。景陽岡打虎、血濺鴛鴦樓、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夜闖十字坡,那都是千百年來關於這位奇男子的熠熠生輝的故事,讓無數人神往感嘆。《水滸傳》裡說,徵方臘之後,武松不願回到汴京,和魯智深一起在杭州六和寺出家,直到年八十歲,壽終正寢。而其實,在杭州,真的有一位俠肝義膽的武松。
  • 武松打虎後拒絕的那1000貫賞錢,放到現在值多少?說出來有點心疼
    而在《水滸傳》裡,武松景陽岡打完餓虎後,陽穀縣知縣為了感謝武松的貢獻,特意讓其做了負責治安的都頭。在這之前,武松只是一介草民,通過打虎,他成功晉升成一名公務員。
  • 林衝買刀用一千貫,武松打虎知縣賞一千貫,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他就是人稱天傷星的行者武松。武松在水滸中的故事頗多,最為出名的一定就是打虎的故事。 武松打虎 相信武松打虎的故事,大家一定都聽說過。
  • 武松打虎時不富裕,不接受縣官賞的一千貫錢,因以英雄好漢自居
    大蟲兇猛異常,武松也不遑多讓。雖然武松剛見大蟲時也有些驚懼,但事已到此種地步,也只有打就完了。 縱然武松打虎時耗費了不少氣力,但好歹最終是把老虎拿下。這時該好好的休息一下了,畢竟他確實很累。這時若在來一隻老虎,那就慘了。好在並沒有第二隻老虎出現。
  • 《水滸傳》武松打虎真沒有買保險,李雪健因討厭角色而拒演
    當年拍攝《水滸傳》時,武松打真虎沒有買保險,李雪健因討厭宋江而拒演。於是1996年央視開始籌備拍攝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導演張紹林臨危受命,扛起的水滸傳影視化的重任,接下來這任務之後,張紹林導演愁眉不展,他們學術圈的時候有個說法;「改編名著等於挖人祖墳,就直接準備挨罵吧」,思來想去張紹林定下了《水滸傳》劇組的拍攝標準,一切為了不挨罵。
  • 武松為何不要打虎後賞賜的一千貫,這錢放給鎮關西能幹啥?
    二、武松為啥不要錢?古人常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武松將危害百姓的大老虎打死之後,官府上給他1000貫為何不要呢?武松打虎的故事我們聽的版本已經很多很多了,大致就是說武松再去找自己老哥武大郎的路上,路過陽穀縣,景陽岡,醉酒出行,導致他碰到了大老虎,絲毫不懼,竟然將老虎給打死了。所以武松在這裡也給大家提了一個醒,沒有本事就不要喝酒,這也就是換做武鬆了,換做其他人,喝上幾大碗酒,喝醉能走直線就不錯啦,還打老虎?在夢裡打老虎吧。
  • 阿衰:小衰版武松打虎上線,喝酒玩出四種花樣,和大臉妹洞房亮了
    導語:武松打虎,這是大家都熟知的一個故事,當武松變身成小衰的時候,又會擦起怎樣的火花呢?首先自然是喝酒了,作為武松,這個酒一定得喝得開心啊。三碗不過崗,對於武松來說,三碗酒不還是和喝水一個概念?但是那是真武松哈,現在的主角是衰松閣下,對於小衰來說,還是喝奶更加合適一點,興許還能再長高一點。不過在外面的氣勢還是要有的,小衰到了酒樓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招呼小二喝酒。畢竟三碗不過崗都寫在那了,不喝豈不是很沒面子。
  • 武松打虎得到賞銀1000貫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難怪全部分給獵戶
    武松打虎」的事跡在後世廣為流傳。老虎一死,本地的老百姓是發自內心開心,由於她們無需有生命威脅了,因此七裡八鄉的老百姓都去看看武松的威武;獵戶們也開心,她們無需拼了命去達到目標了,因此自發性宰了一隻羊招待武松,歸還武松披紅掛彩;官衙更開心,武松打虎不但解決了縣衙的難點,並且這還是一大功績,因此縣官很高興,時下就需要獎勵給武松一千貫錢。這一千貫錢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