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馬拉卡納球場的冠軍喜悅依然歷歷在目,而這支充滿嶄新力量的德國戰車如今即將踏上衛冕徵程。看上去,今夏俄羅斯世界盃的賽場已然布滿荊棘,但是迎風向前無疑是衛冕冠軍的唯一方法,而過往四年所經受的洗禮與磨練則預示著此番道路的盡頭,或許仍然會是一片美麗的晴空。
【國家綜述】
德國的全稱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位於歐洲大陸的中部,領土面積近36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八千萬,是歐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如同經濟、科學、哲學、藝術等領域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現代足球進入20世紀後在德國也有著快速發展。自1934年獲得世界盃季軍後,德國國家隊便始終屹立於世界足壇的頂峰,並憑藉深厚的底蘊、優異的成績以及先進的理念長期引領世界足壇的潮流,進而受到了業內的一致好評。
縱觀歷史,德國隊曾8次殺入世界盃決賽,其中的4次奪得冠軍;6次殺入歐洲杯決賽,且有3次奪得冠軍,這讓德國隊於1999年被法國《隊報》評選為「20世紀歐洲最佳球隊」,並曾被《法國足球》13次評選為「年度最佳國家隊」,可謂名副其實的歐洲足壇霸主。
不過,德國足球縱然在世界足球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是經歷了太多的潮起與潮落。特別是1998年世界盃黯然出局後,隨著克林斯曼等黃金一代球員的先後離去,德國足球自此進入了一段黑暗期。面對此時青黃不接的困境,德國人終於意識到:他們的足球需要重生!於是,一場大刀闊斧般的改革在德國足壇掀起了風暴,其中首要重點便是加強青少年足球培訓系統。
你能認出這兩位孩子嗎?
近十年來,德國足協及俱樂部在發展青訓方面平均每年的總花費已超過9600萬歐元,全德先後建立了超過52座青少年訓練中心以及366個地區性青少年教練基地,幾乎遍及到國家的每個角落。同時,他們還培養了28400名擁有B級證書的教練、5500名A級證書教練以及1070名頂級證書教練,而這些教練多數專注於青少年訓練事業,由此為德國足球培養未來棟梁提供了關鍵基礎。
在各項措施的推動下,全德現已擁有630餘萬名註冊球員,其中多達180萬為青少年球員。對此,德國足協於2002年啟動實施了「青年球員擴展發展計劃」,每年篩選22000名11至17歲的優秀球員進行重點培養,進而為俱樂部提供了尋找和培養天才球員的載體。如今,德甲球員的平均年齡已從世紀初的27.1歲下降到24.5歲,而本土球員所佔比例則從50%上升到了66%,與此相伴的是德國俱樂部和國家隊的競爭力得到不斷提升。
這是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革工程,德國人在十餘年間秉持著嚴謹的作風、堅定的信念以及嚴格的執行,最終收穫到如今的累累碩果。2009年,德國U21、U19和U17三支青年隊同時包攬了各年齡段的歐洲賽事冠軍,而這無疑最好的解釋了德國人為何成功笑傲2014年世界盃賽場。再看看德國隊本屆世界盃名單,較之四年前更是出現了14張嶄新面孔!
【歷史戰績】
如上文所述,德國隊早在1934年便開啟了世界盃的腳步。不過,德國因為二戰後的政治原因而分裂成為東德、西德以及薩爾保護領,一度分別成立各自代表隊參加國際大賽,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後才以「德國」的名義回到國際賽場。
在這期間,西德隊在世界盃賽場的戰績無疑最為突出。1954年,西德隊在著名的「傘兵隊長」瓦爾特和傳奇射手拉恩的率領下締造了不可思議的「伯爾尼奇蹟」。面對不可一世的匈牙利隊,西德曾在小組賽中以3-8的比分慘敗;然而來到決賽後,表現出強大意志品質的西德在兩球落後的情況下連扳三球逆轉奪冠!
來到1974年世界盃,又有一位足壇英雄站了出來,那就是「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在西德隊小組賽遭遇失利(負於東德)且主帥舍恩與球員決裂後,貝皇在這關鍵時刻彰顯英雄本色,一人承擔起教練、隊長和球員三種身份,並對球隊進行了鐵血般的改造。最終,西德隊在貝肯鮑爾的帶領下於決賽中成功逆轉另一位「絕對雙驕」克魯伊夫領銜的荷蘭,歷史上第二次舉起了世界盃。
得益於球員時期的「臨時教練」經歷,貝皇在退役兩年後便接過了西德隊的教鞭,哪怕此時他尚未取得主教練證書。而在接手國家隊後,他重整隊伍、嚴肅綱紀,在傳統德式足球風格中對352陣型進行了完善與提升,進而復甦了德國足球的王者之氣。雖然他們在1986年世界盃上成為了馬拉度納的配角,但是以「三駕馬車」為核心的球隊於1990年成功復仇並勇奪冠軍——貝肯鮑爾由此創造了首位以隊長和主教練不同身份捧起世界盃的紀錄。
此後在歷經24年的蟄伏後,迎來嶄新黃金一代的德國隊於上屆世界盃再度實現加冕,而這個鏡頭早已為廣大球迷所熟知——在以5勝1平的不敗戰績闖入決賽後,德國與梅西領銜的阿根廷隊於常規時間戰成0-0,隨後替補登場的格策接到許爾勒的傳中,用一記漂亮的凌空抽射完成了制勝進球……
【預選賽之路】
回顧德國杯在本屆世界盃預選賽中的表現,完全可以用「十全十美」來形容。面對同小組北愛爾蘭、捷克、挪威、亞塞拜然和聖馬利諾這5個對手,強大的德國隊在全部10場賽中不僅保持全勝戰績,更是瘋狂打入43球且僅失4球!正是憑藉著如此強勢的進攻火力,德國隊用十場全勝和39粒淨勝球的表現創造了世預賽歐洲區的歷史最佳成績。
相比較場均4球的「最低消費」,德國隊在此次預選賽中所展現的更強大之處在於球隊「全民皆兵」的進攻能力——德國隊的43粒進球是由多達20名球員所完成的,其中貢獻最多的是完成5粒進球的穆勒和華格納。此外,球隊邊後衛基米希還以9次助攻榮獲世歐預的助攻王,穆勒則以6次助攻位居第4位,赫克託、厄齊爾等人也在助攻榜上位居前列。由此可見勒夫主教練麾下充足的人員力量,而如此多點開花的德國隊無疑顯得更為恐怖。
【戰術特點】
現年56歲的德國隊主教練勒夫在球員時代曾效力弗賴堡、斯圖加特、法蘭克福等隊,並在瑞士聯賽闖蕩多年,最終在弗勞恩菲爾德掛靴。退役後,勒夫於1995年自斯圖加特開啟執教生涯,曾帶隊打入歐洲優勝者杯決賽,此後又執教了費內巴切、卡爾斯魯厄、阿達納、蒂羅爾因斯布魯克、奧地利維也納等俱樂部。
不過,勒夫真正在世界足壇嶄露頭角還是2004年出任德國國家隊的助理教練,並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童話後接替克林斯曼成為了德國隊主教練。如今,勒夫已經在德國隊耕耘長達14年,放眼足壇可謂鳳毛麟角,故而如今的德國隊早已打上了深深的勒夫印記。
從執教哲學來看,這位2014年度「世界最佳主帥」格外重視整體足球的培養,並把麾下的德國隊漸漸打造成一支運轉嚴密、磨合精細的高效機器。在這其中,雖然德國足球從來不乏天賦秉異的球星,但是勒夫從不會依賴個人的表現,並始終要求無論再強大的個體也要在國家隊實現團隊協同作戰。所以,如今的德國憑藉紮實的足球根基不斷培養出能力出眾的球員,而這些球員則在先進的打法設計和嚴明的戰術紀律下與國家隊組合為一個更為強大的整體,再加之日耳曼人與生俱來的鋼鐵般意志,由此形成了一支始終令人敬畏的王者之師。
而在戰術領域,勒夫始終追求漂亮足球與優秀結果的完美統一,不僅突出攻勢足球、高位壓迫的摧枯拉朽,同時推崇將其與效率至上、極簡主義的風格實現有機融合。在此基礎上,勒夫還格外懂得借鑑當今足壇的先進理念,並積極把各支俱樂部的成功打法吸納到德國隊中。例如在2014年世界盃中,瓜迪奧拉的傳控足球便在德國隊的戰術中得到了很好利用。此外,勒夫近年來還進行過無鋒陣、三中衛體系等嘗試。
當然,勒夫麾下的德國隊最為擅長,也為外界最為認可的戰術體系莫過於4231陣型。本屆世界盃德國隊的23人名單,雖然僅有9名球員是參加過上屆世界盃的「老兵」,但是這些球員依然是目前球隊陣容的中流砥柱,並搭配去年聯合會杯冠軍隊中成長起來的諸多新人,以此形成了本屆國家隊的核心框架,這讓德國隊的世界盃主力陣容已經幾無懸念。
德國隊世界盃主力陣容預測及存在的兩處懸念
在後防線上,諾伊爾、基米希、博阿滕、胡梅爾斯組成的「拜仁幫」加之來自科隆的赫克託有過2016年歐洲杯的洗禮。在雙後腰的使用中,克羅斯無疑是球隊的節拍器,老將赫迪拉和京多安將競爭另一個主力位置。而在前場,厄齊爾與穆勒的位置牢不可破,終於實現世界盃夢想的羅伊斯有望贏得主力左邊鋒的位置,而以隊長身份帶隊贏得聯合會杯的德拉克斯勒也是一個重要選擇。在鋒線上,近年來湧現出的超新星維爾納將承擔起攻城拔寨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