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23年,深圳「第一爛尾樓」有望破局重生

2020-12-18 房天下

作者: 易安居房產資訊盤踞在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羅湖東門商圈,深圳東門大廈默然度過了近23年的冷清時光。自1993年動工以來,工程被迫一停再停,從未實現過真正意義上的面世,儼然成了深圳爛尾樓典型代表。2020年4月,羅湖區政府經過多次前期評估、調研、協調、統籌後,針對大樓重大安全隱患積極開展「東門大廈綜合整治項目」。

城市擴張與存量改造時代,爛尾樓是每座城市的難言之痛,亦是資本間你來我往的「擊鼓傳花」。

盤踞在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羅湖東門商圈,深圳東門大廈默然度過了近23年的冷清時光。在大量關於東門大廈的資料中,有這樣一番描述,項目地處羅湖黃金地段,坐擁東門、人民南兩大商圈,是業界公認的優質商業項目。

但就是這樣一個被寄予厚望的項目,自1993年動工以來,工程被迫一停再停,從未實現過真正意義上的面世,儼然成了深圳爛尾樓典型代表。

2020年4月,羅湖區政府經過多次前期評估、調研、協調、統籌後,針對大樓重大安全隱患積極開展「東門大廈綜合整治項目」。

至此,標誌著擱淺23年之久的深圳「第一爛尾樓」東門大廈終於迎來希望的曙光。

深圳羅湖加速東門大廈綜合整治

鬧市中的爛尾樓矗立了23年

從深南大道驅車前往羅湖東門商圈,就能看見地王大廈附近矗立著一棟30多層高的「灰黑色」建築,破落的樓體與其「東門大廈」的名字差距巨大。

鬧市中矗立的東門大廈,位於東門中路和深南大道交匯處,項目始建於1993年,後因種種糾紛自1997年底一直停建並爛尾。

漫長的歲月裡,東門大廈一直頂著「黃金爛尾樓」的標籤於繁華處獨自蕭條。

智訊財經現場發現,大樓僅建設至主體封頂、無外牆,地下室常年被積水浸泡,塔樓部分構件偶有墜落,更給周邊人流帶來「如芒在背」般的安全隱患。

東門大廈外景

「我記得東門大廈在蓋的時候,我還念小學,放學就幫父親在這一帶擺攤。」據東門商圈的店主劉女士透露,23年來東門大廈爛尾至今,她的小孩都已上了初中。

二十三年棄置身,病樹前頭萬木春。東門大廈停工23年,究竟因何而起?

大體可以歸結為開發商資金鍊、債務債權歸屬、產權不清等問題導致了相關利益者之間發生難以解決的衝突,最終造成了大廈實際管理上的真空。

深圳東門大廈始建於1993年,由深圳市南方通發實業公司與深圳市物資集團公司合作開發,分別佔開發權益的56%、44%。因原發展商通發公司和物資集團都負債纍纍缺乏建設資金成東門大廈從1997年底一直停建並爛尾。後潮陽公司、洋浦建豐物業、名廈房地產、港豐公司、亞洲置業、嶠華貿易、東海怡景、國融投資等公司先後參與權益變更,利益歸屬意見不一,導致大廈遲遲未能完工。

通過對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資料統計,關於「深圳東門大廈」的刑事判決書、民事裁定書超過百篇。

此後,由於矛盾糾紛不斷,使得工程進度被迫一停再停。

「痛並糾結著」的東門大廈因產權糾紛幾度爛尾,才成就了如今的深圳「氣勢非凡黃金爛尾樓之一」。

深圳「第一爛尾樓」迎轉機

東門大廈「爛尾」已23年

「在東門大廈旁上班的人,最怕颱風天,路過就擔心樓上鋼筋、磚塊砸中自己,是該整治了。」劉女士望向與周圍華麗高樓格格不入的東門大廈爛尾樓,道出了周圍人長久以來的心聲。

沉寂23載,近期其再度以高曝光率出現在市場視野。到了今年4月,國內新冠疫情逐漸被有效控制,深圳市羅湖區委區政府經過多次前期評估、調研、協調、統籌後,東門大廈「爛尾樓」整治問題已提出了「項目安全整治建設與項目法律訴訟糾紛相分離」的處理原則。

即:東門大廈項目安全整治與項目原有權利義務和法律訴訟無必然聯繫的要求,開始對東門大廈進行全面綜合整治,徹底消除公共安全隱患,盤活「爛尾樓」改善市容環境,提升城市空間品質。

至此,標誌曾經冷冷清清獨處一隅的深圳東門大廈重獲新生。

「當然想大樓修好啊,東門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多一棟樓,商業更繁榮,人流大了,生意好做。」賴先生工作的白馬布匹市場與東門大廈相鄰,每天上下班賴先生都要從這旁經過,對大廈的安全隱患,他難掩無奈但也寄希望於項目的重生。

深圳市國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東門大廈現有的產權持有方之一,也是負責此次綜合整治安全維修的企業,該公司負責人黃先生介紹,羅湖區政府在做前期民意調研時發現,大多數業主都認為經濟糾紛不能成為城市建築停滯和安全隱患存在的理由,相信有關部門可以力挽狂瀾,變「危」為「好」。

當前,由深圳市羅湖區政府牽頭,深圳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羅湖管理局負責完善了東門大廈用地手續、規劃設計變更、建設工程用地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變更以及規劃驗收等相關工作。

與此同時,羅湖區相關單位也正在積極的推進糾紛問題的解決。

在城市的高速發展過程中,爛尾樓的形成的確存在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而羅湖區政府對此始終採取積極的態度出面協調。在2019年另一「爛尾」20年的新世界大廈,在羅湖區政府各部門的協同努力下,被佳兆業操刀整改復活。同在羅湖區,蔡屋圍片區爛尾十多年的金利華商業廣場,後來被龍園實業收購,更名為「ONE39」重新面世。

目前,深圳的多數爛尾樓最終都以不同形式獲得「重生」。

「東門大廈」綜合整治項目將啟動

大樓結構風吹日曬腐蝕嚴重,鋼筋裸露,混凝土脫落,單一懸挑和未封閉樓板,樓板沒封邊固定,多處施工遺留鋼管、方木已被嚴重腐蝕風化,樓板大量麻面風化,外部幕牆脫落玻璃碎,根部預埋件未做施工保護……

據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深圳)有限公司出具的東門大廈檢測鑑定報告顯示,東門大廈目前地基基礎、承重結構以及圍護系統承重等方面嚴重不符合《民用建築可靠性鑑定標準》,建築部分框架和框架架梁承載力也不滿足安全使用要求,不滿足7級抗震條件。對此,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深圳)有限公司建議對建築進行加固、修復、除鏽、防鏽等安全處理。與此同時,針對建築物存在的玻璃和幕牆脫落造成的危險要高度重視,設置安全圍擋,避免傷人事件發生,加強建築物日常檢查、維護、安全整治。

為此,深圳市羅湖區統籌組織相關單位,協調深圳市國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深圳市物資集團有限公司,多方聯動,在充分尊重民意、解決民困的情況下,啟動了「東門大廈」綜合整治項目。

羅湖區住建局負責指導、督促建設單位做好房屋結構安全鑑定、施工許可、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管、消防設計審查與驗收、工程竣工驗收等相關工作。東門街道辦則全面推進項目信息平穩發展及民意民調及時反饋。而東門大廈安全整治建設單位也是業主們共同舉薦的深圳市國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深圳市物資集團有限公司,它們將開展項目建設前期準備、資金籌集、進場施工、主體加固、報批報建等工作。

4月17日,綜合整治隊伍進場後對東門大廈的樓宇隱患進行了全方位確認,以進一步確定整治建設方案。

「23年,那是一代人的整個青春。如果真能徹底完工交付,不僅挽回了經濟損失,還能徹底治癒我們這些老業主的心病。」

此前,東門大廈業主代表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東門大廈的盤活將治癒其心病,此外最要感謝的是區政府讓傷痕累累的病人有了「重生」的力量,「這次多虧了羅湖區政府這個『良醫』對症下藥,才有了治癒的希望。」

沉寂23年之久的東門大廈,如今,是否會因再度備受關注及多方力量介入而重獲新生?智訊財經將繼續關注。

本文由《智訊財經》與騰訊新聞聯合出品

相關焦點

  • 深圳「走大運」的爛尾樓,沉寂了23年,終於要「復活」了!
    深圳「走大運」的爛尾樓,沉寂了23年,終於要」復活「了!深圳是經濟特區,成為國家的經濟中心城市。 城市建設也非常用心,加快發展。 發展道路上出現了很多爛尾樓,有些開發商在建設時遇到了資金問題和經濟糾紛,項目無法進行,最終會變成爛尾樓。
  • 「爛尾」23年幾番轉手,廈門第一樓52億作拍,這次花落誰家?
    對於「爛尾樓」這三個字,很多人聽到都表示「痛心」,尤其是那些已經苦苦等待多年的購房者們,這三個字猶如利劍,字字戳心。不過一旦爛尾樓迎來「好消息」,那就另當別論了。就在近日,被稱為「廈門第一高樓」的廈門國際中心,終於再次迎來了好消息,這個已經「爛尾」23年的廈門第一高樓,目前最新總估值52億元左右,正在積極地尋找買家,而這一次,已經是廈門國際中心,第三次被「轉手」了。1997年就通過規劃的廈門國際中心,2020年尚未完工,但是目前這棟樓已經被整體拍賣,估值52億元左右。
  • 深圳「最老」爛尾樓,地處黃金地段23年,如今或將迎來復活
    它在這裡已經冷冷清清地度過了23年,這座樓是在1995年開始建設的位於東門商圈,裡可謂是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在1997年的時候建築工程就完成了這座大樓的封頂工作,其間因為土地產權問題和資金鍊的問題不得不停工,曾經來到這裡我們還是可以醒目地看到它,它與周圍的建築比起來顯得格格不入,這座大樓是由港豐集團籌辦的當時的建築規劃是打算建築一個34層的高樓,其中分為地下建築兩層
  • 瀋陽「復活」的爛尾樓,沉寂8年後復工,有望成為當地新地標
    可是近年來隨著房價的上漲吸引了很多開發商的眼球,但是沒過幾年就支撐不住花銷,最終擱置形成了一棟棟爛尾樓。不過目前在瀋陽有一座即將「復活」的爛尾樓,沉寂8年後復工,有望成為當地新地標,那就是「莫比國際」。
  • 徐州一爛尾樓即將涅槃重生,曾爛尾7年,復活後將成為地標
    文/旅遊沒有目的地 (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慢慢亦漫漫,燦燦亦燦燦,我們旅行的步伐從未停歇人們跌倒了可以重新爬起來,病了可以在治療中恢復健康,落魄了可以重造輝煌,由此可見,人的可塑性是非常大的,但是事物就不一樣了,玩具損壞了很難恢復原樣,植物枯萎了很難再開放花朵,」爛尾樓
  • 南京一爛尾樓,「荒廢」了14年有望復活,將成「寧南第一高樓」
    在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之中,爛尾樓的現象也是非常常見的,城市在治理起來也是有著一定的壓力。在南京這座大城市之中就有一個這樣的地方,從停工到現在也是已經有了14年之久,前期投入大量的資金也是有望修建成「寧南第一高樓」的存在。如今由於爛尾也是被稱作「寧南第一爛尾樓」,顯現的有些悽慘與荒涼。
  • 貴州這一爛尾樓將「重生」,投資2億,有望成「新坐標」!
    貴州這一爛尾樓將「重生」,投資2億,有望成「新坐標」!對農民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可以說有自己的房子,讓自己有睡覺的地方,出去打工的很多人都在為這個套房奮鬥。只是,迎接他們的不是漂亮的房子,而是「爛尾樓」。 今天我們談論的問題依然是「爛尾樓」。我知道貴州省最大的爛尾樓是祥雲國際,你知道嗎? 除了這座建築物,貴州省還很受歡迎爛尾樓。 那是水司府堂,「天下第一水司樓」。 這個地方不是旅遊勝地嗎? 現在還能看到呢,什麼時候變成了「爛尾樓」?
  • 想建「中國第一高樓」卻爛尾23年 巨人大廈能否重生
    從1997年停工至今,巨人大廈已成為城市傷疤。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規劃建「中國第一高樓」卻爛尾23年, 目前多方盤活項目意願強但有分歧 巨人大廈能否重生?從天空俯瞰巨人大廈,兩層造型奇特的鋼筋水泥建築,像一個破敗的迷宮。
  • 深圳爛尾樓東門大廈(港澳8號)
    深圳爛尾樓東門大廈(港澳8號)是深圳最大的爛尾樓,高114米,開始建造時,算非常高大上,也是在深圳最繁華的步行街中,在遺忘的23年後再度重啟。港澳8號原名叫首都大廈,在1993年就開始修建,計劃建34層,總高122.65米,後來改為36層,總高114.1米。1997年遇到經濟危機加上各種問題開始停工,深圳第一爛尾樓就這樣誕生了。
  • 爛尾23年,史玉柱留下的巨人大廈能否重生?
    此後,他赴上海重塑商業帝國,但遺留在珠海的巨人大廈,卻爛尾至今,變為兩家廢品收購站和駕校的天下。今年7月,珠海正式發布《「爛尾樓」整治處理辦法》,出重拳整治爛尾樓。據介紹,巨人大廈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與盤活的曙光同時而至的,還有諸多未曾釐清的疑團:東山再起的「巨人」為何遲遲不重建巨人大廈?項目爛尾23年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這一次,新政能否推動巨人大廈走向重生?
  • 那些「魔都知名爛尾樓」:有的涅槃重生 有的仍在沉睡
    來源:國際金融報那些「魔都知名爛尾樓」:有的涅槃重生,有的仍在沉睡上海地區爛尾樓盤點視頻近日,位於上海閔行區吳中路商圈的愛琴海購物公園迎來開業2周年。當天,商場門前車水馬龍,好不熱鬧。但誰能想到,就在兩年前,愛琴海購物公園還被稱為「魔都第一爛尾樓」,上海虹橋商貿城就是它的第一個名字。事實上,在上海,還有不少爛尾樓盤不似愛琴海購物公園那般幸運,仍藏身於各大繁華地段,成為這個國際大都市多年未愈的傷疤。
  • 特區四十年之際,爛尾23年的東門大廈,此時前景仍不被看好
    深圳特區四十年,依法治國中,東門大廈爛尾23年,前景仍不被看好深圳,是中國經濟特區,也是全力建設中的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輝煌而又揪心的的東門大廈時代東門大廈歷史較久,東門大廈於1993年由深圳市南方通發實業公司與深圳市物資集團公司合作開發,其中南方通發佔56%開發權益,物資集團佔44%,後因該兩公司都是老的國營企業,負債纍纍,無資金開發而爛尾。
  • 南京一爛尾樓,淪為「魚塘」並縮水14年,卻被7183萬接盤重生
    現在看來,在新建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樓盤爛尾。南京有一處爛尾樓,曾經的樓盤現在淪為了魚塘。現在南京的「魚塘」變成了豪華商圈,爛尾並縮水14年,最終卻被7183萬的投資成功救活。這就是一波三折的瑞豐大廈。位於江寧雙龍大道的瑞豐大廈,佔據著繁華的地段,但如今卻爛尾18年。直到2019年,通過法院拍賣的方式被接盤。可能接盤之後,瑞豐大廈將有希望復活。
  • 業主自籌資金1600多萬元 拯救沉寂六年的爛尾樓
    爛尾樓樓梯懸在半空 本來該樓盤約定在2016年12月31日前交房,可是2014年底,樓盤突然停工了。今年,萬星城市廣場5#、6#樓共170戶業主,自籌1600多萬元自救,9月13日,樓盤重新動工。
  • 實拍:廣東深圳寸土寸金,居然還有爛尾樓
    如果有人問,在中國房價最貴的是哪個城市,那一定是北京、廣東深圳、上海,這三個其中的一個。所以這三個城市,只要不是特別偏僻的地方,都是寸土寸金,可遇不可求。11月20日,有網友爆料稱,國際化大都市的廣東深圳,居然還有這種爛尾樓。
  • 繼珠光國際大廈後,另一座爛尾樓有望「復活」,或重生成新地標?
    之前在珠海就有一棟大樓也是作為「地標」而存在的,它是珠光國際大廈,之前因為經濟問題停工了幾年,好在後來又開始建造。然而這次要說的這一座建築物,卻沒能逃過「爛尾」的命運。不過最近又有新聞傳出這裡有望能夠投入使用重新復活了。這個消息一傳出,可以說還是比較振奮人心的。畢竟這座建築物佔據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的寶貴,尤其對於珠海這樣的大城市來說,在地段繁華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是寸土寸金的。
  • 那些「魔都知名爛尾樓」:有的涅槃重生,有的仍在沉睡
    但誰能想到,就在兩年前,愛琴海購物公園還被稱為「魔都第一爛尾樓」,上海虹橋商貿城就是它的第一個名字。事實上,在上海,還有不少爛尾樓盤不似愛琴海購物公園那般幸運,仍藏身於各大繁華地段,成為這個國際大都市多年未愈的傷疤。
  • 陝西一爛尾樓,接盤重生卻二次爛尾,未來或將成為新「富人區「
    西安作為一個陝西的省會城市,在這裡的科教以及工業是十分發達的,它屬於一個十分具有區域優勢的地方,在北邊有著渭河,在南邊依附著秦嶺,同樣也是一個中華人民的發源地,因為在歷史上有十多個王朝在西安進行建都,作為一個旅遊城市,這裡有很多可景點,例如有秦始皇陵和兵馬俑等等,擁有別的地方沒有的景點,由此這裡的旅遊業是十分興盛的,在2019年的時候,這裡已經GDP達到了9321.19億元。
  • 南京8大爛尾樓曝光!周邊居民等哭了!
    河西藝蘭齋美術館,爛尾超過15年 最近,南京有幾家爛尾樓已被拍賣或收購,復工指日可待! 2004年,該項目的開發商瑞爾公司開工,規劃建一棟23層、108米高的建築,被稱為「寧南第一高樓」,投入近億元。
  • 南京最大爛尾樓「復活」,時隔14年,有望成為當地新地標
    談到地段,其實在該市許多人口密集地區都有許多被忽視的黃金地段,這讓人想起該市的房地產事業,雖然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一線城市,但在南京仍有許多破舊建築,最多的是被開發商擱置的「爛尾房」。不過今年,南京市發布了一大批爛尾樓的改造通告,這令當地人非常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