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母上大學」的貴州孝子劉秀祥,真實的故事最動人,看哭了我

2020-12-23 格桑花談育兒

有些人面對坎坷選擇逃避,有些看不到前路依然向陽而生,這個人就是12年前背著母親上大學,感動了無數人的貴州孝子劉秀祥。

01苦水泡大的孩子

劉秀祥生活在貴州的大山裡,4歲前,父親、母親和他兄妹三個,一家5口過著雖不富裕卻幸福的生活。

4歲那年,秀祥的父親病逝,家裡突然沒了頂梁柱,母親接受不了父親離開的打擊,精神出了問題。

可能面對生活的磨難,「瘋母、幼弟」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成年的哥哥姐姐選擇了逃離,在秀祥10歲那年外出打工,就再也沒回來。

不敢想,10的歲孩子和精神有問題母親要怎麼生活。秀祥沒被困難壓垮,10歲的他選擇了承擔,獨自照顧母親。

秀祥把家裡的地包給了鄉親,作為回報,鄉親每年給秀祥母子500斤糧食。

為了照顧母親,也為了能繼續讀書,秀祥挖藥材、撿垃圾,什麼賺錢做什麼,每天還要給母親洗臉、梳頭、洗衣服,照顧一日三餐。

就這樣,秀祥依然沒忘了學習,因為小小的他深知「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考中學時,全縣第三考入縣城最好的中學。

02艱難的求學路

為了繼續照顧母親,也考慮家裡的現狀,秀祥放棄了縣裡最好的中學,選擇了一所民辦中學讀書。第一次摸底考就考了第一名,學校給秀祥減免了3年的學雜費。

秀祥可以住學校,可沒人照顧的母親咋辦?秀祥想也沒想,帶母親一起。

縣城裡沒住的地方,秀祥就搭了間「房」,簡單收拾成了母子的「家」。

縣城花銷大,秀祥不但要掙出母子的生活費,偶爾還要給母親買藥,空餘時間還要繼續撿破爛、打零工。就是在如此的情況,2004年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安龍縣第一中學。

可能您有所不知,安龍第一中學在貴州是什麼概念,1925年創辦,建校83年的省重點,多少不愁吃穿一心讀書的孩子難考進去,秀祥這個農村孩子,在一邊打工、一邊照顧母親的情況下,硬是靠著自己的拼勁衝了進去,太不容易了。

04年暑假,16歲的秀祥跟著老鄉修水電站賺了600塊錢,拿著這600元錢,秀祥第二次帶著母親踏上了求學路。

03住著豬圈的日子

因為身上的錢不夠,秀祥租下了間廢棄的豬圈,每年給房東200塊錢。就是這個豬圈成了秀祥和母親在高中生活三年的「家」。

雖然住著豬圈,但有母親陪著,秀祥一直堅持著,打工、賺錢、照顧母親,又拼命學習。

常年的艱苦生活,秀祥只有80多斤,一次在工地腳手架上暈倒,險些掉下來……

04人生最黑暗的日子

就是這麼艱難的生活也沒讓秀祥放棄,但生活又一次跟秀祥開了玩笑。

高考前夕,秀祥大病一場,成績優異的他07年高考落榜。

這麼多磨難施加到一個19歲的孩子身上,一般人都無法承受,那時秀祥的人生是灰暗的,為何命運對他如此不公,秀祥想到了一直陪伴他的母親,「是啊,即使什麼都沒有了,我還有母親在」。

秀祥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勁,讓他又一次站了起來。他找到了所私立高中,說服了校長讓他復讀,終於在2008年這個夏天,圓了他多年的大學夢,考入了山東臨沂大學。

05第三次帶著母親求學,人生好像開始甜了

2008年的秋天,心裡火熱的秀祥帶著母親從貴州的大山來到了山東臨沂。

9月山東還很炎熱,秀祥沒有學費,他想著「哪怕要和學校籤訂合同也要讀完這個書」。

秀祥千裡帶母親求學的故事,在那時傳遍了各地,人們為他的孝心和毅力感動要給他捐款,秀祥都謝絕了,接受了學校的臨時住所給母親和學校提供的勤工儉學機會。

那麼多人關心他,要幫助他,感謝社會各界,人生好像開始甜了。

06不忘初心

2012年秀祥畢業那年,很多大城市的企業都邀請秀祥加入,而秀祥卻婉拒了。

因為他得知家鄉認識的一個小妹妹輟學要結婚時,他想到了家鄉的教育,他想讓更多像他一樣的孩子能走出大山,有個求學的機會,所以毅然的回到家鄉——望謨縣當起了一名人民高中教師。

想給家鄉帶來一些改變

回鄉後的秀祥深知大山裡的孩子求學有多不容易,基礎差,條件不好,可當孩子一次次要輟學時,他硬給孩子拽了回來,他告訴孩子們「不要低估夢想的力量,我,你們的老師就是這麼走出來的」。

在秀祥的激勵和教導下,2018年高考,他的班裡全班47名同學全上了大學。

在任教的幾年,秀祥多次參加公益演講,用自己的經歷鼓舞著孩子,孩子們都叫他「秀祥哥哥」,同時又用他的工資資助了很多困難孩子,他想讓和他一樣經歷苦難的孩子,能走出山上看看,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秀祥終於用他的方式,給家鄉帶來了一些改變。

07如今的秀祥怎麼樣了

如今的秀祥,高大自信,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秀祥老師,也是學校裡最帥氣的校長,18年30歲的秀祥成了學校裡年輕的副校長,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道德模範,大孝貴州模範和中國好教師等榮譽。

如今的秀祥,帶著高三畢業班的孩子,也在讀著南京師範大學的在職研究生,無論何時,秀祥一直在努力學習。

就像劉秀祥說的:當我們抱怨雨中沒帶傘時,有些人光腳在雨中負重前行。加油,奮鬥過後就是幸福!

相關焦點

  • 13年前千裡背母上學的貴州孝子感動全國,如今咋樣
    13年前,千裡背母上學的貴州孝子感動全國,如今他怎樣了……劉秀祥,曾是貴州的一名勵志少年因2008年「千裡背母上大學」的事跡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他被稱作「貴州第一孝子」
  • 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如今劉秀祥成為1900多個孩子的「守夢人...
    「千裡背母上大學」劉秀祥是貴州省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的副校長,但他更為人熟知的一個身份,則是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1986年3月,劉秀祥出生於望謨縣弄林村,幼年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因傷心過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樂無憂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
  • 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如今劉秀祥成為1900多個孩子的「守夢人」
    「千裡背母上大學」劉秀祥是貴州省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的副校長,但他更為人熟知的一個身份,則是12年前「千裡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9月7日,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副校長劉秀祥在給學生上主題班會課。「人活著不應讓他人覺得可憐」2008年,劉秀祥的故事被媒體報導後,各種幫助也隨之而來。臨沂大學為他和母親提供了臨時住處,並給他安排了勤工助學崗位。
  • 12年前,那個住豬圈,撿垃圾,背著瘋母上大學的孝子,如今怎樣了
    如今考上大學背井離鄉,由於擔心母親無人照顧,劉霆便將母親背到了學校。 「背母上學」的當代孝行故事固然感人,無獨有偶,劉霆事件過去3年後,貴州也出現了一個相同的「背母上學」少年。並且,跟劉霆比起來,這位少年所承受的要更加艱辛。
  • 撿破爛,住豬圈,背著瘋娘上大學的孝子劉秀祥,如今怎麼樣了?
    都說百日床前無孝子,對於一個久臥病榻的人來說,能夠堅持耐心去照顧他們的確不易,今天要說的主人公,是曾經被媒體報導過的孝子劉秀祥,他帶著自己的瘋娘上大學,讓萬千人感動於他的拳拳孝心,更感動於他面對苦難不屈服不低頭的精神。如今很多年過去了,現在已經32歲的他生活得怎樣了?
  • 他少年撿廢品為生,20歲背瘋娘上大學,如今是全中國青年的偶像!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卻不一樣,他少年撿廢品為生,20歲背瘋娘上大學,如今是全中國青年的偶像!他叫做劉秀祥,出生在貴州一個邊遠貧困山村,雖說生活清貧,但家庭還算是幸福美滿。不過在他4歲那年一切都變了,父親因病撒手人間,留下了母親和三個孩子,母親接受不了這個事實,精神遭受重創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病,從此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
  • 孝子劉秀祥:12年前「千裡背瘋娘上大學」,如今幫了上千個娃
    背母踏上求學之路 小秀祥從小就具有遠見卓識,他認準了只有文化知識,才能改變貧窮落後的生存困境。因此小秀祥學習格外努力,小學畢業時的成績排在全縣第三。可是由於家裡經濟條件的原因,無法去上最好的縣中學,而是去了縣裡的一所民辦中學,以摸底考試第一的成績免費入學。
  • 2020貴州最美鄉村教師|望謨實驗高中劉秀祥:幫助更多學子走向遠方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陸續推出最美鄉村教師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劉秀祥和學生們在一起「我們努力讀書,是為了回來幫助家鄉擺脫貧困。」12月17日,黔西南州望謨縣實驗高中副校長劉秀祥應邀參加了在貴州大學舉行的「我的大學時光」——《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讀書活動。
  • 12年前,那位「千裡背瘋娘」上大學的大學生,如今過得怎樣?
    大家還記得12年前,那個「千裡背瘋娘」上大學的大學生嗎?在08年,他的事跡被多家媒體報導,廣為傳頌。12年過去了,如今他過得怎樣?他在今年的教師節,被評為「最美教師」稱號,他用實際行動感染了很多人,激勵了很多人,成為大家的學習楷模。
  • 他用實際行動詮釋忠孝兩全丨記望謨縣實驗高中副校長劉秀祥
    11歲,對很多人而言還是玩耍嬉戲的年齡,生活的重擔卻一下子壓在了年幼的劉秀祥肩上。他每天都要為母親洗臉、梳頭、洗衣做飯。「那時候母親一犯病就往外面跑,我好不容易找到她,她死活不願意回來,只能硬把她背回來。」生活如此艱難,但他從未向生活低頭。  「我知道只有讀書才能改變現狀,只有讀書才能讓母親過上好日子!」劉秀祥當時心裡就只有一個念頭:好好讀書,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 「中國(貴州)青年五四獎章」 事跡分享會走進清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活動邀請了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劉秀祥、第20屆「貴州五四青年獎章」獲獎集體貴州財經大學「花蕾護航·女童保護」團隊的女童保護志願者代表及第20屆「貴州五四青年獎章」獲獎集體多彩貴州航空有限公司翔雲班組的青年飛行員代表為搬遷群眾代表、安置點小朋友及清鎮市「新市民·追夢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進行分享,講述各自在所在領域奮鬥的心路歷程。
  • 當年,少年因背「瘋母」上大學而感動中國,12年過去他現在如何?
    貴州第一孝子1988年,劉秀祥出生於貴州的一個貧困山區中。為了學業與家庭生計,他自小時候開始就一邊做著繁重的農活補貼家用,一邊發奮讀書。對常人而言,這樣的生活已經非常不易,但劉秀祥卻認為:「這是自己最幸福的一段光陰」。因為在重壓之下,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 千裡背母上學的他曾活得像個「乞丐」 卻喚醒了全縣的希望
    因為自尊心 買下幾百份報導他的報紙  考上大學開心的那股勁兒還沒過去,劉秀祥就到鐵礦廠打工,籌集上學的路費。2008年9月,劉秀祥帶著母親千裡北上,到大學報到。也是在這期間,他的故事被媒體發現,孝子劉秀祥「千裡背母上學」的事跡上了當地報紙的頭版。
  • 那個「千裡背瘋娘上大學」的孝子,現在怎麼樣了?
    好在還有哥哥姐姐們,他們一起種地和照顧母親,維持著最基本的家庭生活。由於受不了捉襟見肘的生活,劉秀祥的哥哥姐姐們相繼離家出走,從此再無消息。其他這樣年紀的孩子,還在父母的庇護下快樂成長,可他卻被迫早早成年了。常常天還沒亮,他就要起床種田和砍柴,為一天的生活早早做準備。雖然並不清楚讀書可以帶給自己什麼,雖然那個希望遙遙無期,可讀書依然是支撐他的全部力量。
  • 他曾千裡背瘋娘上大學,住過豬圈,做過無數兼職,如今怎麼樣了?
    如今32歲的劉秀祥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劉秀祥是誰?他12年前,千裡背瘋娘從貴州到山東上大學,他的這一事跡震驚了網絡。高考成了劉秀祥的人生轉折點,他考入了山東省臨沂市的一所大學,從此踏上了改變命運的道路。2012年,劉秀祥大學畢業,他沒有接受省外的工作機會,而是決定回到家鄉貴州做貢獻。他考上了特崗教師,立志投身到繼承教育工作中。
  • ...父,曾睡豬圈撿垃圾帶母求學...畢業後他回到貴州做一個「守夢人」
    在貴州望謨縣實驗高中,學生們之間有這麼一句話:祥哥來了,趕快奮鬥!「祥哥」就是劉秀祥,在該校擔任副校長。他4歲喪父,靠撿廢品、打零工,帶著母親一路求學,學成歸來後重返家鄉,用自己的故事給學生精神動力。
  • 「仝卓」事件,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試
    這是最經常在課堂上聽到老師講的一句勸勉孩子努力刻苦學習的名言。莘莘學子十二年的苦讀,迎來人生的第一次大考,高考。高考,一個縈繞著多少個家庭的一次大考,一次考試有可能改變孩子一生的考試。但此次的事件是否還能記起那位「千裡背母上大學」的劉秀祥,那句他寫在日記中的:當你抱怨沒有鞋穿的時候,回頭發現別人沒有腳。」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
  • 12年過去了,當年千裡背母求學的劉秀祥怎樣了?如今言傳身教育人
    在12年前,貴州望謨有個叫做劉秀祥的男孩,在4歲時父親病逝,姐姐走丟,哥哥也杳無音訊,母親接受不了這個事實而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劉秀祥沒有辦法,只能一個人撐起整個家,在小小的年齡撐起整個家。而如今,12年過去了,劉秀祥已言傳身教育人,在大學畢業之後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好前途,毅然決然回鄉育人,用自己的經歷教導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不要用現狀來評判自己的未來,因為貧窮限制不了一個人的成長。而他作為一名教師,還經常幫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積極做公益活動,忠孝兩全的他感動了許多人。
  • 孝子莢厚廣的故事
    中華傳統禮儀故事《二十四孝》中,就描述了諸多古人孝奉長輩的典範楷模。如「孝感動天」「埋兒得金」「懷橘遺親」「哭竹生筍」。「嚐糞心憂」「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扇枕溫衾」「聞雷泣墓」「臥冰求鯉」「恣蚊飽血」「親滌溺器」等等。
  • 愛的傳承,我的時尚的母上大人
    下面講講我的母上大人的趣事 。我的母上大人比其她女人都要愛美。一年365天,為了控制體重,早餐,包子、油條、饅頭、雞蛋、糊糊,牛奶、豆漿等輪著吃喝,八分飽;中午米飯、餃子、拉條子、抓飯等飽餐一頓,睡至少30分鐘覺;晚上那一頓飯能少吃就儘量少吃,餓一頓也沒關係。結婚25年,162cm的身高,體重始終控制在52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