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反法同盟戰爭雖然已經結束了,但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始終還是很不甘心。1803年5月,英國率先向法國宣戰,並再次開始積極的組建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4月,經過近兩年的籌劃,英國成功地拉攏了俄國、奧地利、瑞典以及丹麥等各國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而在此期間,1804年,拿破崙把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改組成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為皇帝。
1805年9月,拿破崙召集22萬法軍與50萬同盟軍展開了激戰,利用反法盟軍的兵力分散,拿破崙迅速出擊各個擊破,再次打敗了聲勢浩大的第三次反法同盟軍。1806年8月,神聖羅馬帝國被拿破崙要求解散,其領土分裂成了普魯士、奧地利以及萊茵同盟三個政權,因此存在了近千年的神聖羅馬帝國正式壽終就寢了。而藉由這次戰爭,拿破崙掌控了義大利、萊茵聯邦等大片領土,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輝煌正綻放著其最耀眼的光芒。
不過,一個月後,1806年9月,第四次反法同盟再次迅速建立了起來,由英國、俄國、普魯士、瑞典四國組成。而面對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拿破崙再次迅速出擊,在耶拿戰役中擊潰了普魯士,1807年6月,拿破崙又擊潰了俄軍,至此,第四次反法同盟宣告破裂。而這次,反法同盟不僅破裂了,普魯士、俄國還和法國結成了同盟共同對付英國,至此,法蘭西第一帝國實際上已經是掌控了整個西歐和中歐。不過由於在1805年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英國海軍擊敗了法國的海軍艦隊,幾乎掌控了整個海洋的控制權。因此,為了對付英國,拿破崙決定對英國實施大陸封鎖政策,來阻隔整個歐洲大陸與英國的海上貿易,以此來打擊摧殘英國的經濟,從而達到破降英國的目的。
然而,英國卻依託廣大的美洲、亞洲、非洲等殖民地市場死死地與拿破崙作對。1809年,英國還和奧地利組成了第五次反法同盟,這是盟國次數最少的一次,只有兩個國家,實際上真正出兵的只有奧地利一國。因此,此次拿破崙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打敗了奧地利,瓦解了這個虛弱的第五次反法同盟。但實際上,這幾個月的大戰,拿破崙打得並不輕鬆,因為拿破崙佔領下的西班牙、葡萄牙、普魯士等地都紛紛爆發了起義大潮,拿破崙需要疲於鎮壓。而且這次,奧地利軍隊的作戰能力也有了較大的提高,拿破崙發動二十多萬的軍隊也是十分勉強地打敗了奧地利的34萬大軍。而憑著這次艱辛的勝利,拿破崙帝國的權力和版圖達到了最巔峰,幾乎控制了除英國和俄國之外的整個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