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猶如一條多岔的道路,迤邐不絕。無數的人在這條道路上奔跑,卻很少有人能始終結伴而行。我國兩千多年前的哲人楊子早就給我們講過一個歧路亡羊的故事,他給人的啟迪是深刻的,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有人總抱怨那漂浮不定的命運的原因吧?然而,我認為人的一生固然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影響,主要還是由人自己決定的。
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是進?是退?是左?是右?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怎麼才能正確選擇?許多偉人為我們提供答案。自然選擇學說的創始人——英國的達爾文,自幼對大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當他中學畢業時,遵從父親進入了當時被認為職業很高尚的神學院學習。學非所好,味如嚼蠟。是繼續硬著頭皮學下去,還是棄學從事自然科學的研究?在這一十字路口,達爾文毅然走出了自己的一步:跟隨貝格爾號巡洋艦作環球旅行。正是這一選擇,使達爾文發揮了自己的特長,成為科學史上名垂千古的偉人。同樣,童第周、李四光等大批科學家,放棄了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到了這片可愛而貧窮的土地,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試想,如果達爾文和我國的那些科學精英不做那樣的選擇,他們也許可以成為小有名氣的人,但絕不可能在歷史上放射如此耀眼的光芒。
可是,在今天我們的青少年人中,卻缺少一種敢於選擇的和善於選擇的勇氣。面臨升學、就業乃日常活動,都顯得趑趄不前的情緒。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社會的,有家庭的,有個人的。
青少年,尤其是學生,接觸的社會絕大部分是學校。由於教育體制和古老的文化習俗,我們的社會是不大喜歡「行先於人」的行為的。有一些重點中學,如果一名成績優秀的學生要報考師範學校,那將引起軒然大波。教師、同學出於好意,都會勸他放棄這種選擇,像其他同學一樣去考名牌大學。如此地不尊重一個學生的選擇,又怎能使青少年在人生的這個十字路口邁步呢?
其次,家庭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所謂「四二一綜合症」正在蔓延。「小皇帝」一切都不必管,因為父母已經全部代勞了。然而,父母不能代替他們去考試、去升學、去就業 。終有一天,這些傀儡將要離開父母的保護傘到世上闖蕩。他們將要從頭學習選擇,學習在喧鬧的十字路口穿行。儘管父母給了他們許多,但卻把選擇的權利鎖在了潘多拉的匣子裡,唯恐洩露一點。
至於青年人本身的原因,我無從查考,只是覺得一個民族的心理狀態是由歷史積澱所形成,這就像從猿到人的進化歷程,是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的。
中國畢竟需要發展,而中國的發展必須由全民的努力才能實現。青年就是明日中國的中堅。一個青年,如果不懂得尊重自己,不懂如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走自己的路,那是沒有希望的。世俗的壓力永遠不會消失,而青年的信心卻可從此樹立,不要總是回首,要忘記那些十字路口的紅燈。對於青年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必須「上下而求索」。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可能會感到命運的多舛和生活的苦澀。但是,如果我們堅持自己的目標,在每一個十字路口都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找一條自己的路,那麼,我相信,我們不會再為命運而煩惱,我們的一生也將生活得更充實。
好的文章要記得點讚分享哦!
關注我,我每天都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故事哦! 麼麼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