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進9月,明年東京奧運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了,滿打滿算,也就還有10個月多一點的時間~而這時,明年奧運前的最後熱身賽:世界女排聯賽的賽程也出臺了。
明年的世界女排聯賽,從5月11日起、至6月27日結束,用時一個半月,常規賽一共5站比賽、每隊打15場,都在中國舉行;總決賽10場比賽,也在中國舉行。
也就是說:中國女排作為東道主,已經提前進入總決賽。
具體的世聯賽賽程為:
1)第一周:北侖站 5月11日-13日
參賽球隊:中國、日本、韓國、泰國
2)第二周:天津站 5月18日-20日
參賽球隊:中國、德國、土耳其、加拿大
3)第三周:澳門站 5月25日-27日
參賽球隊:中國、巴西、塞爾維亞、比利時
4)第四周:香港站 6月1日-3日
參賽球隊:中國、義大利、荷蘭、多米尼加
5)第五周:江門站 6月8日-10日
參賽球隊:中國、俄羅斯、美國、波蘭
6)總決賽: 6月23日-27日
明年東京奧運的開幕時間是7月23日,女排的比賽是在7月25日進行。
也就是說:世聯賽總決賽結束後不到一個月,正式奧運比賽就要開始了,時間非常緊迫,對於每一支女排球隊來說,如何兼顧好「世聯賽熱身」和「奧運會正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以達到最好的備戰效果,就很重要了。
尤其是:對於志在衛冕的中國女排來說,由於對手強大、困難重重,就更需要精打細算了。
1、中國女排對於以前的大獎賽以及現在的世聯賽,在參賽方面的習慣是:讓主力隊員多打常規賽,以達到熱身和演練戰術的效果;而總決賽呢,則往往派出二線陣容參加。
這樣做的目的,可以兼顧「實戰演練」和「體能控制」兩方面,讓主力隊員在保持熱身的同時,不致於身體透支、出現傷病,可很好地保護主力;同時,也能讓替補隊員有球打~這樣,一舉兩得,效果很不錯。
2、但是,明年這個做法就要多加斟酌了~因為:年初,國際排聯對世聯賽出臺了新規則。
這項新規則的主要內容為:
1)進入總決賽的6支球隊,在14人名單中,要至少有10人參加過9場分站賽的比賽,否則,不準參加總決賽。
2)並且,這10人所參加的分站賽比賽,每人的出場時間、不得少於球隊在該場比賽所得分數的30%用時。
也就是說:主力隊員不能象徵性地上去打一打就下來了,而必須要打夠一定的時長:即至少打滿1/3才行~當然了,這個時長的具體標準,還要等每場比賽結束後,由國際排聯綜合計算後再確定。
國際排聯出臺這項措施,主要是為了保證比賽的可看性,不要讓世聯賽成為新人的練兵場、成為雞肋比賽。
即:你想進入總決賽、贏取巨額獎金,那就必須在分站賽中派主力上場,否則,主力就不能打總決賽~主力不打總決賽,想奪冠就難了。
總體來說,這項新規則的出臺,對世界女排強隊來說,影響各有不同:
1、對於特別看重總決賽的女排強隊來說,影響很大。
比如,對於「美國、巴西、義大利」這三支特別想進總決賽拿獎金的強隊來說,就會影響很大~因為:這樣,她前面就不能派新隊員打比賽了,如果想進總決賽,主力就必須一直上。
2、對於不怎麼看重總決賽的女排強隊,基本沒影響。
比如,像塞爾維亞女排這種比較超脫、看淡名利、不想過早暴露實力的球隊來說,打不打總決賽無所謂,所以,也就基本沒啥影響。
對她們來說:愛咋咋地,反正怎麼改我都不參加,只派一幫炮灰過去應付一下就行了,我主要還是在奧運會上發力。
3、對於中國女排來說,影響也不小。
1)首先,我們不看重總決賽,但是,主力又必須在分站賽練兵~這樣,對於如何適應新規則,如何把握好尺度,就要費點腦筋。
2)其次,作為東道主,我們已經提前進入總決賽了,不打又不行~這樣,是派主力、還是派替補,也得仔細考量。
——所以,新規則對中國女排的備戰計劃還是有影響的。
也許有人會說:真正的強隊,不管什麼比賽都要全力以赴、真刀真槍地去打,躲躲藏藏算什麼?
其實,這種說法屬「匹夫之勇」,持這種想法的人,如果真的在戰爭中帶兵打仗,往往會一敗塗地、屢吃敗仗。
因為:如果你不是天下無敵、大殺四方、打遍天下無敵手,那就不要一味逞強,想取得勝利,就要做到「有勇有謀,有輕有重,該打的打,該放的放」,好鋼用在刀刃上、集中兵力打勝仗~只有這樣才最划算。
同樣,對於中國女排來說,我們八年磨一劍,只為東京奧運衛冕,一切的備戰肯定是以「奧運比賽」為核心,其它比賽都是次要的,是為備戰東京奧運服務的。
所以,對於其它比賽,該打的打、該放的放,只要達到預定的目標就可以了,一切都要為奧運會蓄力。
我們肯定不會為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世聯賽熱身賽拼盡全力,那樣,既提前透支了狀態、又提前暴露了戰術、搞不好還會有傷病、而奧運會又要馬上開打……那樣就太不划算了。
所以說,個人認為,對於明年的世聯賽,中國女排可能採取的措施是(純屬個人觀點):
(一)方案一:繼續沿用以前的方法,一隊打分站賽,二隊打總決賽。
1)分站賽:主力打6場,替補打9場。
分站賽一共15場,對於主力來說,只要拼盡全力打好其中6場就可以了,剩下的9場讓替補去打。
這樣,只要全主力陣容全力以赴、拼盡全力打滿6場對抗賽,也就基本能達到熱身效果了~打完後再回去閉關修煉、查漏補缺,再打多了也無益。
同時呢,剩下的9場讓替補打,正好夠資格參加總決賽,這樣可兩不耽誤。
2)主力要挑兩站「沒有直接對手」的小組來打。
奧運小組賽的對手,稱為直接對手,在奧運前最好少碰面,不要過早暴露戰術意圖。
對於中國女排的主力來說,最好要挑兩站沒有直接對手的比賽來打,這樣比較好。
而在世聯賽常規賽中,只有「北侖站和澳門站」這兩站沒有直接對手:
北侖站對手:日本,韓國,泰國;
澳門站對手:巴西,塞爾維亞,比利時。
所以:這兩站暫時沒有直接對手,中國女排的主力就儘量放開打吧,爭取把訓練的東西打出來,力爭達到很好的熱身效果。
(二)方案二:半主力半替補,輪流打常規賽和總決賽。
方案一的熱身效果比較集中:集中打完,集中訓練,比較好保證熱身和訓練的效果,球隊採用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也不排除採用「主力輪換」的方式,採用「半主力半替補」的陣容輪流去打,只要計算好參賽場次、保證不影響參加總決賽就可以了。
這樣主力輪流上陣打的好處為:
1)主力輪流上陣,邊打邊練、邊練邊打,邊打邊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及時修正,這樣效果也不錯。
2)可讓所有主力球員自始至終都有比賽可打,讓每一名主力都始終有比賽可打,這樣,既保持了競技狀態,又不至於出現傷病,是一種比較合理的比賽方式。
3)既摸清了對手的戰術意圖,又不暴露自己的戰術秘密,同時,還能保證比賽的質量,一舉三得。
因為,本次世聯賽,中國女排與主要對手相比,有一個最大優勢就是:
A.我們作為東道主,已經獲得總決賽資格了,所以,可以在分站賽根據規則任意採取參賽方式,即使輸了也能進總決賽。
B.而「美、意、巴、塞、俄、土」等對手則不行,她們沒有東道主優勢,如想進入總決賽,就必須場場派主力拼命。
這樣,我們「半主力半替補的陣容」或者「全替補陣容」與其交手,就能摸清她們的戰術意圖,而她們卻摸不清我們的~所以,這也算是作為東道主的一點不對稱優勢吧。
東京奧運越來越近,中國女排蓄勢待發,而明年的世界女排聯賽,作為最後一次練兵機會,如何使用好則非常重要。
對於中國女排來說,一切為了奧運會,如何利用好世聯賽,也是一門學問~總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加油,中國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