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人好月嬋娟|我們的節日

2021-01-14 騰訊網

今天,農曆丁酉雞年中秋節。

「文明江陰」微信在此祝您

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八月十五,秋已過半,是為中秋。「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十五的月亮十七圓

今年中秋,月亮最圓時刻並非農曆八月十五,而是農曆八月十七。「十五的月亮十七圓」出現的機率最少,100年中只有15次。

天文專家提示,今天只要天氣晴朗,並不影響人們目測到一輪皎潔的圓月。因為人們憑藉眼睛目測不了「十五的月亮」和「十七的月亮」哪個更圓。

中秋節傳說

嫦娥奔月

相傳,后羿射日後,從王母娘娘處得到一包成仙藥,交給妻子嫦娥保管。不料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見,趁后羿外出狩獵,逼嫦娥交出仙藥。嫦娥情急之下吞服仙藥奔月。后羿歸來後,只能仰望夜空,對著月中身影呼喚愛妻,並擺上香案、放上果品,遙祭嫦娥。就這樣,中秋節這天祭拜月亮的習俗世代相傳。

吳剛伐桂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漢朝西河人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砍伐桂樹。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幾千年來,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李白有詩云,「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玉兔搗藥

玉兔搗藥,道教掌故之一,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

中秋習俗

祭月、賞月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如今,賞月成為中秋佳節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吃月餅

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人們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玩花燈

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廣東地區將花燈掛於高處,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中秋養生

食養

秋季天氣轉涼,空氣中普遍缺乏水氣,食養應注意防燥攝陰,滋腎潤肺,在飲食上,以少量椒、蔥、蒜等辛散食物,配合蜂蜜、梨等柔潤食品。至於老人,還可以多吃一些米粥來益胃生津。

形養

秋天氣候乾燥,適宜從事舒緩的運動,切忌太激烈的活動,要特別注意水分的補充。堅持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機率,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情緒平和

秋季養生應注重培養樂觀的情緒,保持內心寧靜,收神斂氣,為陽氣潛藏作好準備。除日常生活調攝外,還要進行耐寒鍛鍊,增強機體適應多變氣候的能力。

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

相關焦點

  • 卡其說中秋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盼望著盼望著,中秋節終於要來了!又輪到我,卡其,出場啦!大家還記得我嗎?我就是給大家「說」過端午節和中元節的華族小百科紅人——卡其。在中華文學中,吟詠中秋節的詩詞有很多。
  • 中秋 | 萬裡歸心對月明
    「八月節,天上滿月,人間團圓,拜月」——臧克家《人好月嬋娟》
  • 東坡故裡四川眉山舉行中秋雲詩會 川臺青少年「千裡共嬋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鋪開宣紙,飽蘸濃墨,揮毫而就: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眉山學子書寫蘇東坡名句,向臺灣師生送上祝福9月29日,在蘇東坡的老家——四川眉山市,一場以「兩岸一家親·千裡共嬋娟」為主題的川臺青少年中秋節雲詩會暨在眉臺胞臺屬代表共度中秋佳節的活動在蘇祠中學舉行。來自眉山三所中學的學生代表現場書寫蘇東坡名句,向臺灣師生送上中秋祝福。
  • 詩詞丨中秋佳節: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萬裡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滿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華嶽影寒清露掌,海門風急白潮頭。因君照我丹心事,減得愁人一夕愁。——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讚美中秋的古詩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讚美中秋的古詩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時間:2020-10-02 13:21   來源:閩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讚美中秋的古詩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中秋逢國慶,佳節雙慶。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 千裡共嬋娟,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個中秋之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同日喜相逢。據統計,整個21世紀,這種同日的巧合也只出現4次。在各個歲時節日中,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傳統大節。中秋節的由來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中,就有「中秋」一詞的記載。但真正確定「名分」的時間很晚。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日就是中秋節了,祝朋友們中秋節快樂!中秋節興起於唐朝,最初是衣食無憂的文人士大夫賞景玩月的雅致愛好,後來逐漸推廣到全國。到了宋代,中秋節已經成為了跟春節同樣重要的節日。所以我們今天能讀到很多跟中秋節、賞月懷人相關的古詩詞。
  • 蘇軾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嬋娟是什麼意思?
    蘇軾的《水調歌頭》是千古詠月懷人的佳作,當時蘇軾在密州,和他最愛的弟弟蘇轍相別七年未見,於是在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月圓之夜,蘇軾見月起興,把對弟弟的思念和祝願寫進了詞裡,詞前有小序云:「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我們的節日|這些中秋習俗你知道了嗎?
    今天是中秋佳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就有賞月、拜月、吃月餅等習俗,這種節日的「儀式感」正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寄託。
  • 葛劍雄:我們該如何過中秋?
    (宋 馬遠 《月下把杯圖》)節日的創新和創新節日:我們如何過中秋中秋節,除了依然鋪天蓋地的月餅外,似乎看不到其他節日景象。儘管近年來一些專家學者和知名人士不斷呼籲民眾要重視傳統節日,還要求政府將中秋等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但民眾的反應顯然並不熱烈。特別是城市裡的年輕人,對一些洋節的興致相當高。民俗學家在農曆七月初七也做了一番努力,也吸引了部分年輕人的注意,但與他們過情人節的熱情相比實在不可同日而語。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對待傳統節日?
  • 【中秋快樂】中秋祝福: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過節時別忘養生:抬頭望月預防頸椎病 桂花酒釀化痰散瘀
    【古詩今譯】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裡,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詩詞賞析】這首詞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宋時轄膠西、高密、安丘、諸城、莒縣五縣)時所作。
  • 我們的節日中秋——中秋習俗原來有這麼多!
    「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曆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中秋節寄託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月是中秋明」,賞月古稱玩月,跟其他景物一起觀賞更有韻味。
  • 中秋佳節又要來臨,有哪些我們應該知道的中秋常識呢?
    金秋時節,桂花飄香,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要來臨了,關於中秋是喜慶,是悲涼,是思鄉。有白居易「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的思鄉之情;有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悲歡離合;有辛棄疾「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的悠然情趣,那麼關於中秋節,你又有怎樣的體會與情感呢?
  • 嬋娟、玄兔、玉盤、玉輪,月亮原來有這麼多名字!中秋賞月古詩詞
    例如:陰精、玉兔、夜光、太陰、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圓蟾、蟾蜍、顧兔、嬋娟、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等。比如唐代詩人李賀的《七夕》中曾寫道「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玉鉤指的是彎月。至於滿月,那名字就更多了。
  • 中秋月——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節日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也有很多關於這天的傳說和傳統。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千裡共嬋娟是什麼意思?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所以,嬋娟的原意不單單指嫦娥。蘇軾說的千裡共嬋娟,是祝願天各一方的多年老友,在中秋月明之夜,一起共享這美妙時刻的意思。別忘了,前面還有一句,但願人長久的衷心祝願。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那麼,美妙時刻,為什麼要說是嬋娟呢?首先,按照古人的說法,日為陽,月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所以,日也叫太陽,月也叫太陰。
  • 【網絡中國節• 中秋】圓圓中秋月,濃濃思鄉情!
    八月十五,秋已過半,是為中秋。「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花好月圓 中秋習俗知多少
    又是一年中秋時,今年你準備做什麼呢?除了我們熟知的賞月、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哪些傳統習俗呢?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是在農曆八月十五。
  • 願您闔家團圓 中秋快樂!
    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鐫刻著歷史始見《周禮》,盛於唐宋到明清時期成為最主要的節日之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情滿中秋|林華醫療中秋節敬老院慰問
    回家,團聚,美食,是我們對愛最真切的表達。除了團圓飯或千裡共嬋娟,中秋團圓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為孤寡老人們送去中秋關懷,讓她們感受到濃濃節日情。為進一步踐行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9月28日上午,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林華醫療董事吳文燕女士及公司志願者前往橫塘、木瀆、東山等多家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為老人們送去慰問品和節日的問候。吳文燕女士詳細詢問老人們的健康狀況,囑咐老人們要照顧好自己、保重身體。老人們緊緊握著吳文燕女士的雙手連聲道謝,爬滿皺紋的臉上洋溢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