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裝助力打造「風電產業之都」 繪就海上風電發展新藍圖

2020-12-15 中國能源報

6月8-9日,2020中國(南通)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大會在江蘇南通成功舉辦。作為國內海上風電領域的先行者和最早落戶南通的整機廠商,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應邀參會。

會上,中國海裝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滿昌在講話中表示,中國海裝參與並見證了中國海上風電從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發展和壯大的全過程。未來,中國海裝亦將充分貫徹中國船舶集團的戰略發展方向,依託「雙子星」科研平臺(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做優做強風電產業鏈,助推地方經濟發展,助力南通市打造「風電產業之都」,同時為國家能源轉型、綠色發展作出貢獻。

我們致力於成為海上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

作為中國船舶集團四大產業之一——應用產業的支柱企業,中國海裝依託集團海洋工程領域的深厚底蘊,在海上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作為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雙子星」科研平臺,中國海裝在海上風電自主創新領域持續引領,創造了一系列全國和全球第一。

早年間,在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面臨一系列掣肘因素的背景下,中國海裝率先打開局面,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5MW海上風電機組,並在南通首次批量化應用,運行數據持續領跑整個風電場。其中H171-5MW海上風電機組更是創造了當時三類海上風區3900小時的世界紀錄。而目前國內已投產的最大容量海上風電場——如東H3海上風電項目,首批5MW機組已於近期成功併網發電。

當前,中國海裝正在由單一的設備製造商,向「以最佳內部收益率為目標」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轉變。

機組開發方面,中國海裝現已擁有5MW、6.2MW平臺系列機組,8MW機組和10MW機組即將下線。同時,依託「雙子星」平臺,中國海裝在海上前沿技術和浮動式海上風電機組領域也已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海洋工程方面,中國海裝與大型造船廠合資設立了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公司,致力於打造行業領先的海上風電施工技術,通過先進的海上風電施工船和運維船,形成一體化的設備安裝能力。

此外,中國海裝與國家氣候中心聯合打造了風資源評估系統——LIGA平臺,具備風資源評估、運維服務、全生命周期智能健康管理功能,為整體方案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大數據支撐。

我們具備全產業鏈配套體系顯著優勢

當前,風電行業發展面臨轉型,可靠的供應鏈體系成為了行業發展的關鍵突破口之一。在中國船舶集團的戰略引領和大力支持下,中國海裝在系統內打造了風電葉片、齒輪箱、發動機、塔筒和控制系統等關重部件在內的全風電產業鏈,並持續鍛造產業鏈核心硬實力。

目前,中國海裝已集成了中國船舶集團優質稀缺供應鏈資源,實現了跨平臺零部件通用化、系列化、模塊化設計,具備了完善的技術同源、產品同線的全產業鏈配套體系,形成了具備競爭力的完備供應鏈體系。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疫情之下,面對風電搶裝潮,中國海裝的全供應鏈體系優勢突顯。中國海裝打通內部體系,全力保障生產交付,從計劃、採購、交付、質量管理等方面,對從供應鏈到客戶端的產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集成管理,確保交付。

「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國5MW及以上大型海上風電機組裝機及併網規模中國海裝位列第一,目前我們車間主制的就是H171-5MW機型。」 會議當天,與會嘉賓前往中國海裝江蘇公司生產車間參觀時,工作人員介紹道。

日前,《南通市打造風電產業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印發。《通知》明確,將南通市打造成為風電產業之都,形成千億級風電產業集群。中國海裝有意願有實力更有責任助力南通市打造「風電產業之都」,攜手繪就海上風電新藍圖,共同推動海上風電產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國海裝助力風電後市場及海上風電運維創新引領、提質增效
    在專題論壇中,中國海裝大數據專家以「中國海裝診斷預警微服務平臺」為題,同與會者做精彩分享。 以需求為導向,以創新運維提質增效 我國海上風資源豐富,風電開發空間大,近兩年國內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呈現突破性增長。隨之而來的海上風電運維相關問題也備受關注。
  • 禾望電氣亮相中國海上風電大會,智慧變流助力海上風電揚帆遠航
    風電變流器龍頭企業禾望電氣相關管理層受邀參加了本次大會,風電產品部總監廖小松作了《智慧變流 助力海上風電揚帆遠航——大功率海上風電變流器解決方案》主題演講。   廖小松指出,面對平價時代的成本壓力,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無論是在提高海上風電能效還是提高經濟性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海上風機容量大型化趨勢將愈發明顯。
  • 海上風電搶裝的背後 我們應該做什麼?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很多風電企業緊鑼密鼓地搶裝海上風電工程進度,多個海上風電項目開工,呈現一片繁忙的景象。而在搶裝與即將實現平價上網這段時間,海上風電應如何平穩、高質量發展,平價上網之後,海上風電又該如何穩步發展呢?
  • 如東海上風電產業基地獲評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2010年,我縣建成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試驗場,中船重工、上海電氣、廣東明陽等8家國內知名風機製造企業,在此對其研發的各類型海上風機進行運行測試。近年來,如東積極打造全產業鏈的風電產業。如東規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超過400萬千瓦。國家2014至2016年海上風電開發計劃總量為1053萬千瓦,其中如東開發項目超過10%。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滿昌:從...
    過往,海裝迎難而上,十年磨一劍,突破了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的困局;未來,中國提出的碳中和目標,為風電產業發展描繪了壯闊前景。中國海裝將不忘初心、潛心耕耘,持續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引領行業進步,助推國家能源結構向深度 「脫碳」轉型。
  • 成本仍是海上風電最大痛點大基地是解決之道?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成本仍是海上風電最大痛點大基地是解決之道?在日前舉辦的2020中國新能源高峰論壇上,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曹志剛一針見血地說出了海上風電發展的關鍵。根據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海上風電分會的數據,目前即便是在風電發展較好的廣東、江蘇、山東等省份,海上風電的電價還不能完全達到脫硫煤標杆電價,即便按照每年8.30%的降本速度,也要到2023年以後才能真正實現與脫硫煤標杆電價進行競爭。
  • 海上風電:搶裝潮引發棄風隱憂(能說會·壇)
    會議以「如何在海上風電平價時代乘風破浪」為主題,邀請製造企業代表探討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創新思路,助力海上風電成功降本,走向平價。  網源不協調問題開始浮現  海上風電行業受2019年「5·24」風電電價新政影響,大批的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提速,併集中計劃在2021年底前併網,較原規劃投產時間整體提前了2-3年。
  • 海上風電概念股有哪些?海上風電上市公司一覽表
    10月30日訊,中國石化新聞辦昨日披露,中石化所屬新星公司將參與開發位於陝西大荔的分散式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20兆瓦,這將是中石化首個風電項目。由於需求端大量的風電存量訂單需要在2020年底以前實現併網,下半年將迎來更密集的風電搶裝。
  • 薛盛堂:大豐將打造國內領先海上風電裝備基地
    大豐區把海上風電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大豐區委宣傳部供圖人民網鹽城9月7日電(翟玉標)作為2020中國新能源高峰論壇重要組成部分,9月7日下午,由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海上風電分會和鹽城大豐區承辦的海上風電論壇開幕,來自新能源領域國內外機構
  • 海上風電加速發展 福建邁向「清潔能源大省」
    如今,沿著福建海岸線從北到南遍布發電風車,一條綠色能源鏈躍然成型,成為助推福建發展的強勁動力源。7月12日,中國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福清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這是目前中國自主研發的單機容量在亞太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中國海上風電單機容量新紀錄。
  • 禾望電氣亮相中國海上風電大會
    禾望電氣亮相中國海上風電大會,智慧變流助力海上風電揚帆遠航  12月10日,「2020第五屆中國海上風電大會」在廣東汕頭召開。
  • 海上風電正迎來新風口
    面對這個巨大的機遇,12月4日至6日,在「2020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上,來自風電行業的專家、學者、企業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思考和心聲。堪當重任還需繼續前行「海上風電開發是我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背景下,面向『十四五』和『2035』遠景目標的一項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 ...帶隊拜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滿昌一行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中國風電新聞網訊:9月1日下午,中廣核新能源執行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亦倫帶隊拜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董事長王滿昌一行,雙方圍繞2020年度工作及十四五期間合作等事宜進行會談
  • ...黨委書記王滿昌:從「乘風破浪」到「御風逐海」 中國海裝助推...
    ·2019十大重慶經濟年度人物專訪感言: 在中國船舶集團漫長的軍工發展歷程中,大量案例表明科技創新決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過往,海裝迎難而上,十年磨一劍,突破了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的困局;未來,中國提出的碳中和目標,為風電產業發展描繪了壯闊前景。
  • 平價時代漸行漸近 海上風電該如何前行?
    風從海上來。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海上風電實現了規模化發展。但隨著風電進入平價上網時代,發展海上風電面臨去補貼的考驗。海上風電如何應對去補貼,實現降本增效?  因此,有業內人士希望補貼能夠延續到2025年,為海上風電發展營造穩定的政策環境,助力其儘快走完關鍵成長期。據預測,到2025年,海上風電上網電價將降至0.5-0.55元/千瓦時。
  • 助力風電產業加速建設!小洋口風電母港為「大型化」機組出海提供有...
    助力風電產業加速建設!為適應海上風電發展規模化、大型化趨勢,我縣歷時4年建成了國內首個海上風電母港。通航運行一年多以來,小洋口風電母港為全縣沿海風電項目加快建設以及風電裝備製造企業「大型化」機組出海遠航提供了有力支撐。
  • 江蘇鹽城射陽國際海上風電產業新城建設路徑回眸
    當零距離觸摸這片土地脈動時,才真切地感受到這裡有著「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創新」的精神,並一路比學趕超,持續注入守正出新、追求卓越的時代內涵,聚焦成如今射陽國際海上風電產業新城發展的「高光時刻」。隨風起舞——打造海上風電發展「聚寶盆」挖掘潛在資源,提升現有優勢。
  • 十年裡程碑 華銳風電推動中國海上風電實現跨越式發展
    攻堅克難 華銳風電首立中國海上風電裡程碑在東海大橋風電場項目之前,國內海上風電尚無成熟可以借鑑的發展路徑,項目建立之初,曾面臨著選址工作是否科學、風電機組能否適應海上環境、施工和維護成本高怎麼解決、上網渠道是否順暢等問題。
  • 日本艱難重啟海上風電
    事實上,自2011年福島核事故後,日本政府曾多次表示將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但時至今日才重新開啟海上風電招標,不禁令業界質疑,日本海上風電產業能否真的藉此迎來轉機。此次日本政府重新啟動海上風電招標一時間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有業內人士將其視為日本「海上風電產業的轉機」。《日本時報》撰文稱,自2011年福島核事故後,為彌補電力空缺,日本重新開始大量使用煤電,進而招致諸多批評。
  • 金風科技福建研發中心成立 助攻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江陰管委會副調研員吳雲錦、三峽福建能投公司副總經理彭亞、三峽福清產業園總經理金海軍、福建電力設計院副總經理黃文勇、工程公司副總經理方孝伍、迅暉科技公司副總經理黃申磊 、廈門中集信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邱雁雁、金風科技風電產業集團副總工程師寧巧珍、福建 省發改委能源處有關同志共同出席研發中心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