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交出令人滿意的冬奧建設答卷——北京市冬奧工程進入完工衝刺期

2020-09-20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題:努力交出令人滿意的冬奧建設答卷——北京市冬奧工程進入完工衝刺期

新華社記者張驍

自2017年3月31日北京市下達冬奧工程建設「開工令」以來,數萬名北京冬奧建設者以首善標準和昂揚鬥志投入到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建設工作中。在迎接北京冬奧會倒計時500天之際,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於德泉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北京市冬奧工程已經進入完工衝刺期。

(小標題)北京賽區、延慶賽區今年年底將由「全面建設」轉入「測試就緒」階段

於德泉介紹,截至目前,由北京市負責組織建設的57項北京冬奧會工程已開工建設54項,總體開工率近95%。今年年底前計劃再開工建設2項,分別是奧林匹克接待中心和北京冬奧村運行區,屆時累計開工建設56項,總體開工率達98%,僅餘臨建的北京頒獎廣場計劃將於2021年開工並於當年完工。

截至目前,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首鋼滑雪大跳臺、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等27個項目已經完工,總體完工率接近50%。按照計劃,北京賽區及延慶賽區競賽場館年內將全部完工。到今年年底,北京市冬奧工程將密集收官,總體完工率將達89%。

於德泉說,北京賽區及延慶賽區今年年底將由「全面建設」轉入「測試就緒」階段。北京賽區新建的15塊冬奧會競賽、訓練冰面將於今年年底前全部具備製冰條件,首都體育館計劃於今年12月迎來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兩項測試賽;延慶賽區明年將迎來系列測試賽。

(小標題)北京市冬奧綠色低碳公共運輸網絡建設成型

於德泉介紹,北京市冬奧工程落實「綠色辦奧」理念已取得多項成果。例如,北京賽區建設綠色場館、健康建築,首次大規模使用目前世界最環保的二氧化碳製冰技術;延慶賽區建設生態賽區;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使用綠色清潔電能等,讓綠色成為北京冬奧會最鮮明底色。

此外,綠色低碳公共運輸建設也成為北京冬奧會「綠色辦奧」一大亮點。目前,北京市冬奧綠色低碳公共運輸網已經建設成型,觀眾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可通過多種公共運輸方式便捷抵達賽場。

於德泉介紹,在這張交通網中,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兩條主幹線路將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張家口賽區相連,打造出「兩地三賽區1小時交通圈」;北京賽區所有場館實現地鐵覆蓋。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場館區域有地鐵8號線、15號線到達,首都體育館周邊有地鐵4號線、9號線和16號線到達,五棵松體育館有地鐵1號線到達,首鋼滑雪大跳臺有地鐵6號線、11號線、S1線到達;在延慶賽區,隨著京張高鐵延慶支線建成,觀眾從北京北站至延慶站的車程不到30分鐘,從延慶站乘擺渡車30分鐘內直達延慶賽區各賽場。

(小標題)可持續發展為北京留下寶貴冬奧財富

於德泉介紹,北京市新建冬奧競賽場館建成後可為運動員提供更專業的訓練場地,為觀眾在國內觀賞高水平冬季賽事創造條件,更為群眾冰雪健身提供大量空間。工程建設中形成的標準、培養的專業人才,也將為國內外場館建設提供可複製、可參考經驗。

充分利用北京2008年奧運會場館建設遺產,是北京冬奧會可持續發展特色之一。於德泉說,北京賽區15塊冰面在規劃建設之初就思考如何服務城市發展,現在每塊冰面都有一張發展藍圖。國家速滑館擁有亞洲最大的全冰面設計,平日可接待2000多名市民同時開展冰球、滑冰等冰上運動。五棵松體育館提出「城市會客廳」設想;延慶賽區積極謀劃春賞花、夏避暑、秋觀山、冬嬉雪的「城市後花園」設想……這些都將為奧運資產可持續、可利用提供有價值的「北京方案」。

北京2008年奧運會深刻促進城市發展,北京冬奧會將打造城市更新升級新標杆。於德泉說,在北京市57項冬奧工程中,基礎設施工程佔31項,主要集中在交通、電力、水力、通信等領域。

「以今年6月投用的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為例,既為北京冬奧會提供綠色清潔電能,同時還併入北京電網,為北京市提供十分之一的年用電量,為京津冀三地大氣治理髮揮積極作用。」於德泉說,這些工程賽時為北京冬奧會提供必要服務保障,賽後將成為提升北京民生保障和城市管理能力、促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小標題)科技創新成為冬奧建設最強動能

「北京冬奧工程在3年多時間裡建設、改造17個場館,完成31項基礎設施建設。」於德泉表示,在令人驚嘆的冬奧建設速度背後,科技創新發揮出重要作用。大到國家速滑館8500噸鋼結構,小到國家體育館擴建工程一塊玻璃,都可以實現精準設計、工廠化生產和現場快捷裝配。

例如,國家速滑館由於採用世界體育館建築跨度最大的馬鞍形單層索網結構,屋頂重量僅為傳統屋頂的四分之一,大幅降低場館用材量和建設複雜程度。作為北京市今年在建規模最大的工程項目,北京冬奧會主新聞中心國家會議中心二期能提前76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主要是依託「智慧建造」技術實現建設速度和質量成倍提升的結果。

先進創新技術還將體現在冬奧場館運營中。於德泉說,目前國家速滑館已著手建設智慧場館,在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支撐下,建立集成賽事和運動監測、場館運行檢測、效能管理於一體的智慧管理信息技術系統,為場館內各客戶群提供創新服務。

國家速滑館將容納12000名觀眾,通過建立三維可視化地圖,首次進入場館的觀眾可以迅速熟悉場館結構布局,準確找到指定座位;國家會議中心二期計劃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大量應用智慧會展場景,例如餐飲機器人等「無人化」智能服務、媒體記者體驗24小時在線的便捷餐飲服務。

於德泉表示,北京市冬奧工程建設者已向全面完工發起最後衝刺,將不辱使命,以高水平、高質量建設,努力向全國人民、國際社會交出一份滿意答卷。(完)

相關焦點

  •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北京冬奧建設進入衝刺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彭延媛):根據計劃,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的場館建設將於今年年底全部完工。目前,建設工作已進入衝刺階段。其中,比賽場館都將具備舉辦冬季和夏季運動項目的「兩棲」能力,所有冰場都充分考慮賽時需求和賽後利用。在場館建設和製冰等過程中,也朝著低碳環保雙向發力,讓綠色成為北京冬奧底色。
  • 北京冬奧籌備進入實戰演練
    相關籌辦工作進入到全新階段。此前一天,北京冬奧組委在延慶舉辦了「北京冬奧會倒計時500天長城文化活動」,以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北京冬奧組委副秘書長何江海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全面進入測試就緒階段,所有競賽場館將於今年內完工,符合測試要求,各項計劃完善定型,將進入實戰演練的關鍵時期。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首鋼滑雪大跳臺、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已經完工。
  • 一片丹心共築家國冬奧夢——國慶堅守崗位的北京市冬奧工程建設者
    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記者張驍、盧星吉)當家庭團圓與國慶的日子「撞個滿懷」,各界歡慶之時,仍有上萬名北京市冬奧工程建設者堅守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建設崗位,衝刺年內全部競賽場館完工目標。國家速滑館推進冰面建設在北京賽區國家速滑館,場館內部構造已經整體顯現,近千名建設者熱火朝天推進場館機電工程、裝飾裝修工程和製冰工程建設。
  • 北京張家口崇禮三地總工會慰問冬奧項目一線職工
    ,積極開展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助力冬奧會,經兩市總工會友好協商和共同努力,10月26日,北京市總工會、張家口市總工會、崇禮區總工會深入到中鐵建工集團北京2022年冬奧會奧運村及場館群工程項目部和太錫鐵路太崇段項目部一線工地,慰問堅守在一線、辛勤工作的冬奧工程建設者們,為每個項目部送去了米、面、油、防寒物資等價值五萬元的慰問品,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工區長以及項目部工會相關人員陪同慰問。
  • 首都體育館改擴建工程等4個冬奧項目完工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張驍)記者26日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首都體育館改擴建工程、首都滑冰館、首體冬奧賽事中心和運動員公寓等4個冬奧項目25日完工。新華社發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首都體育館於1968年建成,曾舉辦北京奧運會排球比賽等眾多國際、國內賽事和重大活動,改造後將承擔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比賽任務。
  • 黨旗飄揚在冬奧場館建設現場——匠心精建冬奧村
    「我們把生態環保可持續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在凸顯冬奧村『山林場館,生態冬奧』設計特色中,把『綠色辦奧』理念貫穿工程建設始終。」延慶冬奧村項目黨支部書記劉雲龍說。針對賽區內生態環境保護和動植物資源保護要求,為了減少工程建設對區域物種的影響,在還未正式開工前,項目黨支部就提前入手,為表土剝離、現場樹木保護展開各項技術準備。
  • 北京冬奧組委召開主席辦公會 研究部署冬奧籌辦重點工作
    會議對過去五年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給予肯定,指出,未來一年多時間是冬奧籌辦全力衝刺、全面就緒、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會議強調,要高質量完成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所有競賽場館年內完工,所有非競賽場館建設改造於明年7月前完工。深化賽事組織,細化完善競賽日程。按照「一館一策」原則推進場館運行管理。各場館團隊瞄準賽時加強演練,為賽事如期舉辦打下堅實基礎。要靈活舉辦系列測試活動,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 冬奧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冬奧監察專員辦對57項冬奧...
    記者從北京冬奧組委獲悉,目前,冬奧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家速滑館已實現結構封頂和立面完工,「冰絲帶」形象整體顯現;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及供水、供電、索道、造雪等配套設施全部完成,達到測試賽要求;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賽道完工並進行造雪系統測試;北京、延慶
  • 北京冬奧延慶賽區900米塘壩主體工程完工
    北京冬奧延慶賽區900米塘壩主體工程8月31日完工。北京市重大辦供圖北京冬奧延慶賽區900米塘壩主體工程8月31日完工。 北京市重大辦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 於立霄)記者31日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900米塘壩泵站施工完成,標誌著900米塘壩主體工程全面完工。至此,延慶賽區造雪引水系統已具備全功能運行條件。延慶賽區主要承擔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賽事。
  • 冬奧監察專員辦對57項冬奧工程開展分類監督
    記者從北京冬奧組委獲悉,目前,冬奧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家速滑館已實現結構封頂和立面完工,「冰絲帶」形象整體顯現;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及供水、供電、索道、造雪等配套設施全部完成,達到測試賽要求;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賽道完工並進行造雪系統測試;北京、延慶
  • 兩項北京冬奧測試賽年底在首體舉辦 10個冬奧場館年內完工
    來源:北京青年報兩項北京冬奧會「相約北京」測試賽年底將在首體舉辦10個冬奧場館年內完工本報訊(記者 劉洋)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賽區冬奧場館建設2020年攻堅收尾部署會上獲悉,北京2022年冬奧會北京賽區所有競賽場館將於年底完工。
  • 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五周年之際,蔡奇檢查冬奧籌辦工作,研究部署重點...
    會議對過去五年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給予肯定,指出,未來一年多時間是冬奧籌辦全力衝刺、全面就緒、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會議強調,要高質量完成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所有競賽場館年內完工,所有非競賽場館建設改造於明年7月前完工。深化賽事組織,細化完善競賽日程。按照「一館一策」原則推進場館運行管理。各場館團隊瞄準賽時加強演練,為賽事如期舉辦打下堅實基礎。
  • 北京冬奧組委召開主席辦公會
    會議對過去五年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給予肯定,指出,未來一年多時間是冬奧籌辦全力衝刺、全面就緒、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  會議強調,要高質量完成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所有競賽場館年內完工,所有非競賽場館建設改造於明年7月前完工。深化賽事組織,細化完善競賽日程。按照「一館一策」原則推進場館運行管理。各場館團隊瞄準賽時加強演練,為賽事如期舉辦打下堅實基礎。要靈活舉辦系列測試活動,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單項賽事組委會和場館業主單位要履行好責任,組織實施好各項測試活動,努力實現測試目標。
  • 10個冬奧場館年內完工
    本報訊(記者 劉洋)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賽區冬奧場館建設2020年攻堅收尾部署會上獲悉,北京2022年冬奧會北京賽區所有競賽場館將於年底完工。今年年底,北京將舉辦兩項北京冬奧會「相約北京」測試賽。據北京市重大項目辦介紹,北京賽區將承擔北京2022年冬奧會所有冰上比賽項目。2022年冬奧會北京賽區場館建設項目共13項,其中,新建場館4項,改造場館7項,臨建場館2項。
  • 北京賽區10個場館年內完工(走向冬奧)
    、國家體育館等8個項目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加上此前已經完工的首鋼滑雪大跳臺中心、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兩個項目,預計到今年年底,北京賽區累計有10個場館完工,承擔北京冬奧會比賽、訓練的15塊冰面年底前將全部具備製冰條件。
  • 立足低碳環保 打造綠色冬奧(走向冬奧)
    來源:人民日報核心閱讀 2022年冬奧會北京賽區場館建設已經進入衝刺階段。在場館建設過程中,低碳環保成為主要發力方向,綠色成為北京冬奧建設底色。北京賽區將為世界各地運動員提供國際一流的訓練、比賽場館,也將為北京留下一份可持續利用的寶貴財富。 2022年冬奧會北京賽區場館建設已經進入衝刺階段。
  • 《致敬特殊的你》梁鋆:參與冬奧建設 人生高光時刻
    今天我們來到延慶的冬奧建設場地,認識一位轉業軍人——梁鋆。他把軍人刻苦耐勞的優秀傳統和作風融入到冬奧建設當中,用他自己的話說,參與冬奧建設是人生的高光時刻。 陳妺 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記者 梁鋆現任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延慶場館建設處副處長
  • 《致敬特殊的你》梁鋆:參與冬奧建設 人生高光時刻
    今天我們來到延慶的冬奧建設場地,認識一位轉業軍人——梁鋆。他把軍人刻苦耐勞的優秀傳統和作風融入到冬奧建設當中,用他自己的話說,參與冬奧建設是人生的高光時刻。陳妺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記者梁鋆現任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延慶場館建設處副處長
  • 北京冬奧組委召開主席辦公會 蔡奇主持會議
    會議對過去五年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給予肯定,指出,未來一年多時間是冬奧籌辦全力衝刺、全面就緒、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會議強調,要高質量完成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所有競賽場館年內完工,所有非競賽場館建設改造於明年7月前完工。深化賽事組織,細化完善競賽日程。按照「一館一策」原則推進場館運行管理。各場館團隊瞄準賽時加強演練,為賽事如期舉辦打下堅實基礎。要靈活舉辦系列測試活動,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 北京冬奧世界轉播商大會舉行
    在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通過視頻說:「本次會議原定在北京召開,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著對參會各方健康的考慮,經與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國際奧委會深入協商,在各轉播商的積極配合下,會議調整到馬德裡召開。對大家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