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和芝加哥公牛隊在「最後一舞」中打得很好

2020-12-12 一文章議世界

周日晚在ESPN電視臺播出的紀錄片《最後一舞》(The Last Dance)是關於籃球的。

也許這應該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這是麥可·喬丹和在20世紀90年代贏得6次NBA總冠軍的芝加哥公牛隊的故事。但你要明白:它其實是關於籃球的。這不是O.J.:美國製造,主要是關於種族、警察和媒體。它不像ESPN的30對30系列紀錄片中的一些紀錄片——這感覺就像一個精神上的親戚——把體育作為談論其他事情的一種方式。

1998年,皮蓬和喬丹坐在替補席上

不,《最後一支舞》是關於NBA籃球的。這是關於為什麼麥可·喬丹會像他一樣有統治力和令人畏懼,以及你如何建立一支能贏得那麼多勝利的球隊。它也講述了即使是喬丹自己也無法贏得總冠軍,以及球隊的動力是如何被這樣一個高大的人物所影響。這是NBA的事情,是老闆和總經理的自負和想法。

《最後一支舞》的結構有點複雜,因為它同時遵循兩條時間線,一條逐漸趕上另一條。第一個是公牛崛起和統治的整個時期,從1984年喬丹被選中到他們的六個冠軍賽季:1992年、1993年和1994年的三連冠;另一次是在1996年、1997年和1998年。第二個時間軸是對上一個勝利賽季的更仔細的檢查,在1997-98年,儘管他們已經一起贏得了五次總冠軍,但喬丹、教練菲爾·傑克遜和工資過低的第二人斯科蒂·皮蓬的未來都是不確定的。(紀錄片一開始就解釋說,在1997-98年,公牛隊和喬丹隊允許攝製組大量接觸,這就是為什麼那個賽季有大量鏡頭的原因。)

前總統歐巴馬

導演Jason Hehir巧妙地利用了視覺線索和屏幕上的時間軸來不斷調整你在故事中的位置。講述上一季的故事,一遍又一遍的回到過去,回顧故事到那一刻是很有效的。但我懷疑,有些人會覺得這樣來回折騰令人沮喪,尤其是如果他們每周都這樣做,而不是大吃特吃的話。

在紀錄片的中心,在公牛隊的中心,在某些方面在世界的中心,特別是在1993年左右,是麥可·喬丹。不知何故,喬丹總是既無處不在又有點難以捉摸。這是迄今為止我所見過的對他最深入、最坦率的採訪;他給了電影製作人很多時間來談論從他和伊塞亞·託馬斯的緊張關係到他父親的去世的一切事情。

順便說一句,公牛隊和90年代初的底特律活塞隊(尤其是託馬斯)之間的不和是公牛隊統治的頭幾年裡發生的最有趣的故事之一。一些對老對手的調查顯示,前運動員們要麼言歸正好,要麼至少在他們的過去中找到了一些幽默(比如步行者隊(Pacers)和尼克斯隊(Knicks)在30分制中獲得了30分的優異成績)。這不是那種紀錄片。在談到託馬斯時,喬丹似乎絲毫沒有失去他的不屑,電影製作人提供了一些巧妙的證據,證明他有充分的理由保持沮喪。

這裡的面試技巧非常聰明;我特別喜歡有時讓採訪對象看別人已經說過的話的錄像。有時你會得到一個扭曲的「這是正確的」;有時你會得到笑聲;有時你會聽到喬丹在嘲笑另一個球員的回憶,也許他曾經戰勝過喬丹,只是那一刻。他向你保證這從未發生過,從來沒有。

事實上,《最後一支舞》中最引人注目的線索之一,就是在喬丹無與倫比的競爭動力(每個人都把他的成功歸因於這一點)和他對輕蔑的極度敏感之間,存在一條微妙的界線。即使在他權力最大的時候,他也不能容忍任何人隨便同他比較,以免他的獨特性受到損害。他一遍又一遍地解釋說,他之所以渴望贏得一場比賽,是因為他需要在別人對他或公牛不敬之後進行報復。(當時他也被自己的名氣搞得筋疲力盡。)他把自己最好的表現之一歸功於想要報復那些在餐館裡沒跟他打招呼的人。麥可·喬丹本可以在任何時候以多種方式擊敗他的大多數敵人,但他真的需要像他似乎暗示的那樣,把事情個人化來激發自己的動力嗎?或者他只是一個傑出的籃球運動員,幾十年來一直懷恨在心,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你需要怨恨才會那麼好嗎?

最後一支舞似乎並沒有改變任何人對喬丹的看法,這一點很重要,不管是好是壞。它返回一次又一次他非凡的天才,他的傳奇職業道德(包括在小聯盟棒球,他發生在公牛的兩個三連冠),他與家人親密,和他的領導——這看起來很像欺凌,但隊友是誰採訪通常堅持是最好的。

但也有很多時間花在了這樣一個事實上,不管喬丹有多好,不管他有多聰明,如果沒有他的隊友,他永遠也不可能贏得6個總冠軍。最後一個賽季,當皮蓬——每個人都同意是瘋狂收入過低,因為他進入一個不明智的七年合同——決定手術在他的腳在賽季的開始,而不是把它用在淡季,部分原因是他覺得受到管理不願協商,喬丹是憤怒的。他抱怨說,皮蓬把他丟在那裡,讓他自己照顧自己。他讓全隊失望了。事實上,這個賽季的開局一點也不好。

和…這不是皮蓬的觀點嗎?難道他不正是在試圖證明,即使有偉大的麥可·喬丹在,人們對他的需要也遠遠大於他們對他的需要嗎?難道他沒有證明他是對的嗎?這一點也很重要:難道喬丹就不能像在菲爾·傑克遜之後那樣,在皮蓬要求重新談判,宣布如果教練被替換,他就辭職的時候,用他巨大的影響力來支持皮蓬嗎?這並沒有明確的探討,但是看著喬丹變得如此憤怒,以至於其他人也試圖讓他的價值得到認可,有時是令人好奇的。

最後一支舞中最大的懸而未決的問題是,怎樣才能在這段時間內再次組建一支如此強大的球隊。你能讓他們在一起足夠久嗎?如果斯科蒂·皮蓬沒有籤下一份糟糕的7年合同(一個你不得不假設年輕球員想要避免的錯誤),讓公牛以低廉的價格留住他,那麼麥可·喬丹會得到成為麥可·喬丹所需要的支持嗎?換句話說:不管勒布朗·詹姆斯有多優秀,他似乎永遠都不可能在同一支球隊的八年裡贏得6個總冠軍。

我想至少需要對NBA或喬丹有短暫的興趣,才會對這個系列賽感到滿意。但是對於那些想知道我們是否會再次看到體育王朝的人來說,這裡有很多值得欣賞的地方。如果沒有別的,你一定會看到一些精彩的扣籃。

相關焦點

  • 永不凋零的最後之舞|喬丹|芝加哥公牛隊|丹尼斯·羅德曼
    ,拋開個人實力,紀錄片中的珍藏畫面更是讓麥可·喬丹的個人魅力和六冠公牛的球隊文化浮於我們眼前。喬丹革新了超級明星的定義。魔術師和大鳥是體育明星,但是喬丹卻是國際偶像。他向世界展示了籃球明星可以成為全球性的影響力和品牌。
  • 「最後的舞蹈」:麥可·喬丹的芝加哥公牛隊的故事
    ESPN的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紀錄片「最後的舞蹈」在星期日第9集和第10集結束。紀錄片系列共有10個部分,通過1997-98賽季最後一個冠軍賽季的鏡頭,深入了解了芝加哥公牛隊的王朝。公牛隊允許NBA娛樂工作人員在整個賽季中跟隨球隊,紀錄片中精選了一些從未見過的鏡頭。
  • 喬丹紀錄片《最後一舞》上線。真正的籃球之神,背後的故事
    今日,2020年4月20日籃球巨星麥可.喬丹把籌備已久的紀錄片《最後一舞》上映了,在紀錄片裡看到喬丹在公牛隊裡如何一步步地走上巔峰,沒有什麼一夜成名,只有臺下十年功夫,背後付出的汗水,才能獲取成功,自己的付出了什麼只有自己才是最清楚的。
  • 《最後一舞》中的隱形配角比爾卡特萊特,喬丹承認的公牛精神領袖
    那麼這位喬丹口中安靜的精神領袖,喬丹紀錄片《最後一舞》中的喬丹身旁的隱形配角,公牛王朝第一個三連冠時期的功勳球員,在芝加哥公牛隊奪冠的三個賽季場均拿下7.7分,5.0個籃板,1.4次助攻。投籃命中率為45.6%。這些數據雖然和當時NBA聯盟的頂級中鋒奧拉朱旺和尤因根本無法相比,甚至在剛被交易到芝加哥公牛隊的時候,受到了喬丹非常刻薄刁鑽的質疑。喬丹認為比爾卡特萊特是一個十足笨拙的蠢貨,甚至給他起外號叫「大藥瓶子比爾」,還把香蕉皮擺出來,以此來嘲笑卡特賴特的笨手笨腳。
  • 《最後一舞》裡的「芝加哥三傑」,沒有他們,公牛談什麼王朝霸業
    最近隨著喬丹紀錄片《最後一舞》的全球熱播,當時那支由喬丹締造的芝加哥公牛王朝再次讓我們感到震撼,史詩級的紀錄片猶如一場視覺盛宴,讓全世界球迷大呼過癮。作為一個體育領域的自媒體人,在欣賞這場視覺盛宴的同時,我一連寫了八篇《最後一舞》系列主題文章(炫耀一下,全部獲得青雲計劃獎勵)。
  • 最後之舞 | 《新聞周刊》麥可•喬丹:內幕故事
    ESPN紀錄片《最後一舞》(The Last Dance),它沒有詳述喬丹自1998年離開公牛隊後的生活。以下是你將從《最後一舞》應該知道的10件事:1.籃球和比賽仍然讓喬丹動力十足:到目前為止,這個紀錄片最好的時刻出現在第七集的結尾。
  • 最後之舞 | 喬丹紀錄片 「最後之舞」完整版
    《最後之舞 The Last Dance》是ESPN影業和Netflix聯合打造的麥可
  • 《最後一舞》裡曾被喬丹抵制的庫科奇,如何在NBA失重後迎回尊重
    一無所知的庫科奇,捲入了芝加哥公牛隊的內鬥當中「我當時對公牛的一切一無所知,不知道皮蓬和克勞奇,喬丹和克勞斯有過節,來到奧運會,我心想著,一切都還好啊。」庫科奇在喬丹紀錄片《最後一舞》裡這樣回憶當時的情況。
  • 最後之舞 | 春節特輯之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大回顧!
    是ESPN影業和Netflix聯合打造的麥可·喬丹紀錄片,共10集,每集50分鐘,(500分鐘完整版分三部分觀賞)。這部紀錄片講述「籃球之神」麥可·喬丹與芝加哥公牛隊的故事。》是以喬丹在1997~98賽季的最後一冠為主線,使用禪師菲爾·傑克遜在當時為這一賽季定下的主題「最後一舞」作為片名,回溯公牛往事,將更加真實的「上帝」以及那支傳奇到無法複製的芝加哥公牛隊再次呈現到球迷們的眼前。
  • 1998,麥可·喬丹的最後一舞 04
    從那時起,一直到1998年夏天,猶他爵士隊在斯隆的率領下已經連續十年打進季後賽了。1997年夏天,爵士隊憑著斯託克頓在西部決賽第六場的一記絕命三分,成功殺進總決賽。但在總決賽的舞臺上,面對不可阻擋的麥可·喬丹和芝加哥公牛,傑裡·斯隆也只得無奈的仰天長嘆。
  • 《最後一舞》紀錄片2:皮蓬與公牛隊決裂,罪魁禍首是克勞斯
    芝加哥公牛隊的全明星前鋒斯科蒂-皮蓬,來自於阿肯色州漢堡,斯科蒂-皮蓬、丹尼斯-羅德曼和麥可-喬丹,他們在公牛時期一直領跑NBA籃球榜,他們在1997-98年帶領了公牛隊奪得了三連冠,成為了芝加哥人民為之而瘋狂的籃球隊。
  • 助喬丹再奪三連冠的科爾,有沒有資格登上《最後一舞》的宣傳封面
    最近隨著喬丹史詩級的紀錄片《最後一舞》全球熱播,曾經公牛王朝的參與者和見證者,現勇士隊主教練斯蒂夫科爾與喬丹、皮蓬、羅德曼和菲爾-傑克遜一起,成為《最後之舞》紀錄片的封面人物。本來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但是在科爾看來這似乎顯得有點尷尬:「即便是今天,我都感覺尷尬。
  • 「最後一支舞」讓人們再次爭吵起來!喬丹:胡說!
    紀錄片《最後的舞蹈》的最後一集播出了。他帶領公牛隊贏得了1998年的總冠軍「最後一擊」。多年來,他一直被懷疑是在逼迫防守隊員。作為回應,這種指責是「鬼話」。在1998年NBA錦標賽的第六場比賽中,芝加哥公牛巨星球員喬丹是否推動他的猶他爵士球員拉塞爾(BryonRussell)進球是體育史上最經典的爭論之一。隨著體育電視頻道ESPN製作的紀錄片最後一舞(TheLastDance)的播出,這一話題再次升溫。《最後的舞蹈》共有10集。
  • 喬丹的「最後一舞」在火光中落幕,喬丹的精神遺產在淚光中永生
    麥可·喬丹站起來,右手夾著長長的雪茄,轉身離去。  最後一舞,就此落幕。  這部長達10集的ESPN紀錄大片,分5個星期播完了。在這段沒有NBA比賽可看的特殊日子裡,《The Last Dance》(最後一舞)是籃球世界最重要的節目。  不必告訴我你根本沒看,或者看了開頭一兩集你就沒再追下去。
  • 芝加哥公牛隊
    1971-72賽季,公牛隊繼續進步,最終拿下57勝25負的戰績。這一戰績還是排在了湖人和雄鹿之後,湖人在這一賽季取得33場連勝,最終戰績為69勝13負,而雄鹿則以63勝19負獲得了中西區的冠軍。在1971年11月份,公牛隊以吉姆·福克斯從辛辛那提換得諾姆·范裡爾,並與斯隆聯手組成了當時最強硬的防守組合。
  • 關於麥可·喬丹的五個故事(5)——最後一舞(下篇)
    上篇回顧:關於麥可·喬丹的五個故事(3)——最後一舞(中篇)【關於麥可·喬丹的五個故事】會有五篇文章,分別是1984,起飛之前;關於麥可·喬丹的五個故事(1)——1984,起飛之前1995,第一次復出;關於麥可·喬丹的五個故事(2)——1995,第一次復出1998,最後一舞(上篇);關於麥可·喬丹的五個故事(3)——最後一舞
  • 喬丹紀錄片《最後一舞》:當你知道「神」也並不完美
    ,很容易引起注意和聯想—— 這位穿球衣的中年男生,大概率也是在看喬丹最新紀錄片《最後一舞》(The Last Dance,又譯《最後之舞》)。美國時間 4 月 19 日,10集紀錄片《最後一舞》在 ESPN 和 Netflix 提檔播出,填補觀眾疫情期間沒有比賽可看的空白,一播出就意料之中地改寫了 ESPN 體育紀錄片的收視紀錄,在 ESPN 平臺上觀看第一集的人數一度來到700萬人,在芝加哥地區,該片更創下了12.1收視率紀錄。
  • 再度感受喬丹的魅力和風採 《最後之舞》春節假期再相見
    2020年國慶假期期間,以講述國際籃球巨星麥可—喬丹率領芝加哥公牛奪取NBA六冠王的紀錄片《最後之舞》,在體育頻道一經播出,廣受好評和關注。為了讓廣大球迷朋友再度欣賞舉行喬丹的風採和這部優秀的紀錄片,體育頻道將在春節假期再次播出《最後之舞》,敬請關注。
  • 《最後一支舞》中未播出的5件事,「郵差周天不上班成」造就經典
    ESPN和Netflix剛剛合作製作了《最後一支舞》(the Last Dance),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紀錄片之一。「這個10集系列賽的出色執行和表現只適合麥可·喬丹和他的芝加哥公牛隊。儘管如此,在整個系列中仍有許多有趣的事情被掩蓋了。下面我搜集了5個主題,都是喬丹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經歷過的經典事跡。
  • 喬丹紀錄片《最後一舞》全球熱播 很多影像資料都是首次公開
    在全世界體育賽事因新冠疫情「停擺」之際,一部以「籃球之神」喬丹為題材的10集體育紀錄片19日在全球首映,引發球迷廣泛關注。這部紀錄片名為《最後一舞》(《The Last Dance》),內容聚焦喬丹和芝加哥公牛隊在1997-1998賽季的奪冠經歷,很多影像資料都是首次公開。在那個賽季裡,喬丹率領公牛隊第二次完成了NBA總冠軍「三連冠」的壯舉,隨後宣布退役。雖然後來喬丹在華盛頓奇才隊復出,為奇才打了兩個賽季,但都沒有此前在公牛隊耀眼奪目,這也是紀錄片取名《最後一舞》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