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華夏之家,何其榮幸!濮陽醫學博士韓攀利講述她的抗疫故事

2020-12-14 印象濮陽

醫學博士韓攀利講述她的抗疫故事

我是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張果屯鎮前王落村的一名大學生韓攀利,現在蘇州大學攻讀基礎醫學博士。

像往年一樣,滿心期待的寒假如約而至,甚至放假前的很多天已把這個短暫的假期安排得滿滿的,做好了新髮型,買好了新衣服,跟閨蜜商量好了要進行連續20年的每年一拍寫真合影,好為很多年後留下一份人生的軌跡,跟小夥伴約好了年後的旅遊,我們安排了西安-重慶-成都的七日遊,搶好了票,存好了錢,甚至已把每日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的,回到家後還沒來得及做些什麼,新冠肺炎蔓延全國各地,內心雖感恐慌但扔抱有僥倖心理以為會很快過去,以為不會影響行程,以至於不捨得把來之不易的車票退掉,可終於武漢封城的消息來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黨中央下達命令後,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抗疫情,又一次向世界證明我們中國體制的優越。一線白衣戰士們紛紛挺身而出,他們放下自己的小愛,肩負著重任,日夜奮戰在一線,逆戰而行。全國各地基層幹部日夜奮戰在一線,不忘使命,日夜排查監管,聽從安排,做好疫情防控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環。

魯迅有句名言:「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作為一名基礎醫學專業的博士生,我覺得自己應該去做些什麼。所以當早晨睜開眼看完疫情新聞後,我打電話給村主任決定報名參加防疫管控志願者工作,儘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領了紅袖章,消毒液,詢問了自己要做的工作,每天在村口負責測量體溫,村子進出人員的信息登記工作,同時告誡他們一些隔離期間所需要注意的事項,看似簡單的工作,其實卻面臨了很多阻礙,一開始很多人對於封閉式管理還是很不能理解,不願配合工作,要一次次耐心地給他們解釋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們待在家裡就是給國家做出的最大貢獻。

另外就是挨家挨戶的上門登記信息,關注務工外來人員的回家時間,以及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身體情況是否對當地的疫情安全造成影響,這是責任,更是使命。

「您好,請開下門,我是村裡志願者,需要您配合調查一下家裡的人口情況,打擾了」。

"哎呀,你們辛苦了,這麼冷的天還要挨家挨戶地跑,現在外面疫情怎麼樣了,快解除封閉了不?"

「目前情勢還不容樂觀,不要隨意走動,正好平時家人都東奔西走的,趁這個機會可以好好團聚一下,也算是因禍得福了,放心,我們這裡餓不著,物資糧食國家都會放在心上,及時調控解決的」。

令人感動的還有基層幹部們每天的跑來跑去,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村裡的黨員及先進分子也踴躍輪崗值班,有了他們的守護,讓宅家的人們感覺到無比的安心,謝謝他們的日夜奔波,謝謝他們的兢兢業業。

生華夏之家,何其榮幸。越是在這樣的危難時刻,越是能感知來自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力量,越是在無情的災難面前,越是能感受來自「中國」這兩個字帶來的溫暖與希望,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覺得慶幸,慶幸生在這樣一個有執行力,有愛,有精神的國家。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能夠帶領群眾匯聚起堅不可摧的力量,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內容來自:濮陽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強國徵文】延安市實驗中學王鐸霖:何其有幸 生於華夏家
    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遼闊,還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夏商西周,從春秋戰國到秦的統一,再從漢的輝煌到大唐盛世……歷史的長河百轉千回,一次次的家國興衰鑄就了華夏兒女的責任與擔當。而今天,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我們的中國速度同樣令世界驚嘆。讓身為中國人的我們不由的感嘆,何其有幸,生於華夏之家!醫者仁心,恪盡職守,是鍾南山院士的責任與擔當。
  • 我,生在種花家,何其榮幸!
    當腦海裡蹦出「偉大」二字的時候,我不再覺得它只是一個形容詞那麼簡單,而是我會新生仰慕,會為之觸動,會不禁溼了眼眶。04我,倍感榮幸中華文明五千年得以薪火相傳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愛國情懷。生在種花家,倍感榮幸!請收下我的」謝謝「!
  • 致敬每一位抗疫英雄!原來十米長圖《濮陽記「疫」》是這樣誕生的……
    濮陽日報社攝影記者僧少琴站在舞臺上,手捧著「濮陽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的表彰證書,看著舞臺上循環播放的自己製作的《濮陽加油》視頻,回想起過去的幾個月,她在抗疫工作一線的所見所聞,心中五味雜陳……一天前,也就是11月29日下午6時,僧少琴從電腦前抬起頭,如釋重負地喘了一口氣……用40多個小時精心製作的十米長圖——《濮陽記「疫」》終於完工,這是僧少琴給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獻上的一份賀禮
  • 「何其有幸,生在華夏」——籃球插畫師戰勝新冠病毒的自述
    魏歆逸在微博上的名字叫「AceBang_」,在他的微博裡,置頂的一條是他去年9月參加曼巴之夜科比新書發布會時的照片。那一天,他就站在科比的身邊,聽自己的偶像講述關於籃球和人生的感悟。「何其有幸,生在華夏」,是魏歆逸在講述這段難忘的經歷之後留下的一句感嘆。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他用以插畫的方式記錄了病區裏白衣天使的點點滴滴,每一張畫裡都寫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在3月14日最新的一條微博裡,魏歆逸紀錄了更加動人的一幕。
  • 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20報考指南,招生計劃、歷年分數...都...
    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校國際代碼:14597招生代碼17603891276學校網址:http://www.pyyzh.cn  學校地址: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開州街道衛都大街與文巖街交叉口向北500米學校概況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 榕臺青年創客職工交流分享會舉辦 講述兩岸同心抗疫故事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據東南網報導,「在新聞上看到醫務工作者在抗疫第一線不顧生命安危,我深受感動,就想為他們送去一杯咖啡。」8日上午,以「同心抗疫•助力發展•綻放青春」為主題的榕臺青年創客職工交流分享會活動在福州市職工創新創業創造中心舉辦,在榕創業臺灣青年郭屹凡在現場分享了他為福州市各大醫院一線醫生護士們送出1100多杯咖啡的暖心故事。
  • 省立援鄂隊員走進福建省福州實驗小學,講述戰疫故事
    道德講堂,向全體教師分享了援鄂期間的感人故事。作為福建省立醫院感染科的副主任醫師,以及福建省福州實驗小學校友、福建省福州實驗小學現任家長,魏碩在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時刻,義無反顧報名福建省第一批援鄂隊,投身抗疫一線,參加武漢中心醫院、金銀潭醫院兩個定點醫院的戰疫工作。△福建省立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魏碩在戰疫最艱難的時期,魏碩與隊員們一同克服物資短缺、體力透支等困難,奮力挽救生命。
  • 《最美距離》首演 講述朝陽區平房地區真實抗疫故事
    該劇自4月起籌備、調研,歷時7個月,將朝陽區平房地區的真實抗疫故事以紀實戲劇的形式,用一個個真實、鮮活的人物故事串聯起來,展現了黨和人民群眾在這場戰疫中眾志成城、不畏生死、戰之必勝的決心與風採。話劇《最美距離》以北京朝陽區平房地區基層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為背景,講述了社區黨委書記兼婦聯主席馬紅梅和她的「戰友們」一起,從「傳統摸排」到科學防控,打響了一場屬於他們,更屬於所有人基層群眾的一場「防疫保衛戰」。
  • 北京通州:弘揚抗疫精神 講述身邊的「抗疫故事」
    重溫抗疫鮮活事跡,聆聽西集人戰疫故事,致敬西集最美抗疫英雄,12月9日,北京通州西集鎮「同心協力,抗疫有我」主題百姓宣講活動在文體活動中心舉辦。通州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劉磊,區委宣傳部宣教科科長王明珠及西集鎮黨委副書記高龍川,鎮黨委委員、組織部長鄭立霞,鎮黨委委員、宣傳部長林鵬參加活動。
  • 在日留學生講述抗疫故事:疫情會過去靜候春暖花開
    為了解在日中國留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近日《法制日報》記者分別採訪了部分留學生,請他們講述各自的「抗疫」故事。  常久洋是大阪大學醫學系研究科心內科專業的4年級博士生。同時,他還是西日本地區中國留學生學友會的成員。
  • 強健體魄 ,讓夢想發光——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運動會開幕!
    今年,各系部教職工帶領學生組成的方陣成為本次開幕式的新亮點,他們口號響亮、步伐有力,與學生一同組成了濮陽醫專最亮麗的風景線。  校黨委書記張運海宣布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20年秋季運動會正式開幕。運動會的舉辦是對全校師生體育水平的檢閱,是對師生競爭意識、團隊精神、頑強意志的考驗,也是全校教職工生精神風貌的一次全面展示。我們要以此次運動會為契機,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健康觀,在校園內營造好重視健康、熱愛運動、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 抗疫,女性力量不容小覷!滬婦女界優秀代表今天講述精彩戰「疫」故事
    8月24日下午,由市婦聯、市科技工作黨委主辦,市三八紅旗手聯誼會與市科技婦工委承辦的「紮根祖國大地,巾幗科技抗疫」她力量講壇在上海中心舉行。 作為2020年上海科技節的重要活動,今天的講壇邀請了來自科研院所、政府、企業的6位女性,講述她們在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流行病學、數字經濟等領域支撐疫情防控的故事,展示80後上海女性戰疫成果,匯聚科技抗疫巾幗力量。
  • 【抗疫英雄譜】蕭正升:講述抗疫故事 讓中華精神世代相傳
    【抗疫英雄譜】蕭正升:講述抗疫故事 讓中華精神世代相傳 2020-04-15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洛龍區衛健系統選手聲情並茂講述抗疫故事
    9月29日下午,洛陽市洛龍區衛健委舉辦了「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爭做出彩健康衛士」主題演講比賽。比賽現場,來自全區衛生健康系統的20餘名選手,圍繞「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爭做出彩健康衛士」這一主題,結合自身的工作經歷和生活感悟,聲情並茂地講述著自己或身邊感人的抗疫故事,集中展示宣傳了我區衛生健康系統廣大黨員幹部勇於擔當、樂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感染了現場每一位觀眾。
  • 白衣戰士講述逆行「抗疫」、救援故事
    中新網上海7月31日電 (陳靜馮穎袁虹)31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山故事分享會上,勇敢的白衣戰士們分享了他們各自不同的「逆行」故事。馳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呼吸科副主任蔣進軍,率領中國醫生支援摩洛哥的泌尿外科專家王國民教授;赴普吉島參加印度洋大海嘯救援、馳援武漢的護士長鄭吉莉分別講述了各自的心路歷程。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是第一位出徵武漢的上海專家。
  • 瓦德曼和她講述的疫苗故事
    瓦德曼和她講述的疫苗故事 還是《自然》期刊記者的時候,《疫苗競賽:人類對抗疾病的代價》一書作者梅雷迪絲·瓦德曼,在2012年的《科學》上讀到一封生物學家倫納德·海弗利克的來信。
  • 《人民日報》暖心講述:川妹子的抗疫故事,溫暖的光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四川官微溫暖的光(抗疫一線的故事)《人民日報》2020年04月15日20版01從報名那一刻開始,佘沙就很忐忑,不知該如何跟父母說。她來到武漢抗疫前線,帶著她曾感受過的陽光和溫暖,去守護同樣需要幫助的人們。02佘沙是四川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年齡最小的隊員。
  • 浙商大研究生思政課堂:用英語視頻講述中國抗疫的感人故事
    「這也是我們思政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一份課堂作業,老師策劃開展了『以專業為基,講好抗疫的中國故事』主題的時政評論和『海外看中國』的課堂展示環節,從多個視角講述抗疫的中國故事,傳遞中國好聲音。」  劉露雅是英語筆譯專業研一學生,她說,現在正是需要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的時刻,面對疫情,中國政府採取了切實有效的防控措施。
  • 《向陽而生》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講述了什麼故事劇情
    《向陽而生》是一部非常暖心治癒的電視劇,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大家已經熟知的熊頓,根據真實故事經歷改編,那麼,《向陽而生》講述了什麼故事?  《向陽而生》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向陽而生》這部劇是根據熊頓真實經歷改編,講述了青年漫畫家熊頓在遭遇情感與職場雙重挫折時,身處逆境,卻勇敢與病魔抗爭,堅持笑對人生,感染身邊每一個人的故事。
  • 瀘州老窖攜手央視《故事裡的中國》 講述年輕一代的戰「疫」故事
    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有近一半是「90後」「00後」,他們以心為燈,穩穩地拿住了時代的接力棒。  讓故事照進現實,讓世界品味中國。12月5日晚八點檔,由瀘州老窖·國窖1573攜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播出《戰「疫」中的青春》,這也是繼《鍾南山》之後,節目對戰「疫」英雄和戰「疫」精神的再度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