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公布關愛共享計劃 派4000津貼280萬人受惠

2022-01-03 全國港澳研究會

《財政預算案》被批評派糖不均,相隔近一個月後,政府宣布名為「關愛共享計劃」的方案以回應社會要求。財政司長陳茂波宣布,將向今年內年滿18 歲、2017 至2018 年度無繳交薪俸稅、在港無物業、無領取政府援助、持香港身分證且通常居港的人,發放4000 元津貼。而如果薪俸稅退稅及差餉寬免不足4000 元的巿民,亦可獲補足差額。政府估計有280 萬人受惠,涉款約110 億元,目標是在下個財政預算案前發放款項,預計明年2 月開始接受申請。

外界關注今次派錢方案類別眾多,或涉及高昂行政開支。陳茂波昨日被問到派錢方案涉及的行政費時稱,稍後到立法會申請撥款時再作交代,稱「會儘可能節省點」,並說需增聘人手處理。據悉,或需數以百計人手處理。

對於今次是否受政黨壓力才派錢,陳茂波昨指,主要是聽到社會的聲音,同意預算案中關愛共享措施可覆蓋得更闊。至於為何決定發放4000 元,陳回應指,政黨有不同意見,政府認為4000 元較合適, 是一個「平衡的數字」(balanced figure)。被問到往後預算案會否繼續派錢,他說須視乎每年情況。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午試坐高鐵時,否認派錢的做法等同於向政黨「跪低」,並指計劃回應了社會期望,盼社會、立法會議員會支持。

陳茂波與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昨交代「關愛共享計劃」內容,合資格領取4000 元的條件包括,今年12 月底或之前年滿18 歲;持有香港身分證且通常居於香港;在港無擁有物業;無領取綜援、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或傷殘津貼。此外,他們需在2017 至2018 年度無繳交薪俸稅並就此作出聲明,或退稅少於4000 元並出示稅單作證( 見表)。此外,有3 類特定人士可獲發放差額,包括持有自住物業,無交薪俸稅並享有的差餉寬免少於4000 元;須交薪俸稅,但退稅和差餉寬免的得益共少於4000 元; 在預算案獲發「三糧」(如綜援、長者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不足4000 元。

陳茂波昨無交代「通常居港」定義。財政司長辦公室其後回復,非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如符合資格亦可申請。若在海外升學工作或升學、需短暫離港但預期會返港生活港人,亦符合資格。來港工作、求學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及其受養人,則不合資格。

政府初步估算約280 萬名合資格市民,估計發放金額約110 億元。換言之,今次財政預算案一次性「派糖」的開支,由524 億元,增至634 億元。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負責今次派錢的申請及發放工作。羅致光指,過往類似計劃需聘用額外人手及為辦事處找地方,及需要電腦系統,盼在下個財政年度預算案前開始發放金額,暫未能提供時間表。政府其後補充預計明年2 月開始申請。

被問到為何不交由關愛基金派錢,陳茂波解釋,社會有意見認為關愛基金成立目的是扶貧紓困為主,今次計劃以關愛共享為目標,經考慮後認為此做法「最乾淨利落」。

阿雪一年前放下在職母親身分,全職做家庭主婦,她與從事裝修工程的丈夫及兩名年幼兒子同住公屋,每月靠丈夫給的一萬元家用維生。由於毋須交稅、交差餉,她將受惠於計劃,獲得4000 元現金。她表示,原本財政預算案她無法受惠,對於新計劃下可以收到數千元津貼感到開心,雖然對改善家庭生活幫助不大,但收到款項後,仍會為兩名兒子報讀心儀的興趣班。

她又認為,家庭主婦的收入靠另一半維持,有限的收入下「主婦有更好的用錢概念」,相比起一些將錢放到旅行等消費上的人,笑言派錢予她們更好, 「識將錢放返在家庭」。

另一名家庭主婦王太表示,在預算案下,就讀小學的女兒可獲2000 元基層學生津貼,自己原本未有受惠;在昨天公布的新計劃下,她可獲4000 元現金津貼。她表示,自己有時會兼職工作幫補家計,但不用交薪俸稅,加上與家人同住公屋,無需繳付差餉,故可獲4000 元現金津貼,對此十分開心。

個案二 大專生準備去旅行:即刻衝去申請遊臺灣或日本

不少年滿18 歲的學生如非持有物業,都符合資格獲派4000 元。有大專學生笑言,打算運用津貼來旅行, 「去臺灣或者日本」。

今年18 歲、在職訓局就讀大專生課程的文同學指,知道自己有資格可獲4000 元時感到「幾開心」,並提到正儲錢去旅行,若獲得津貼,便可去日本或者臺灣,更笑稱若到申請日期, 「即刻衝去申請」。

上次派錢未成年耿耿於懷


22 歲的黃同學即指,符合申請資格,昨下午更與同學一起看電視新聞直播,得知將獲4000 元津貼時, 「大家都好興奮」。黃同學憶述,2011 年政府公布滿18 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可獲6000 元時,他距離成年還有2 年,對此一直耿耿於懷,是次終有份獲4000 元, 「好開心」。被問會如何使用4000 元,他指因自己在償還學債,預計將一半用來還款,另外一半則會儲起來。

亦有學生對今次派錢安排不滿,24 歲張同學認為,是次推出新措施「兒戲」,批評政府一開始未有聽取民意,至後來「人哋話唔好就改」,但作為巿民,自己仍會申請津貼。

個案三 80 後父母:二人收8000 元無法改變現狀

28 歲的Ben 與太太育有一名5 歲兒子,一家三口與父母同住公屋單位。Ben 任職議員助理,從事地區工作,與妻子合共收入約2.5 萬元,有時下班後會接一些補習工作以增加收入。他坦言,雖然想自立門戶,但難以負擔租樓、買樓的開支,現時與父母同住,如果收到數千元款項,他計劃用作換電器、買禮物予兒子等,形容「是一時的快樂及開心」。而因為生活拮据,兒子曾表示想參加興趣班,自己負擔亦吃力。

Ben 認為,年輕人嘗試改變現狀的方法包括置業、租樓,同時裝備下一代,即使兩夫妻可獲得8000 元,都不能成為改變現狀的轉捩點,錢花完都是無以為繼,無法改善生活。

盼政府控制樓價


對於「80 後」的一代能否在香港看見希望,他認為未來發展只能「見步行步,唔好咁差」,政府希望真正解決青年人的困難,就要著手要控制樓價,幫助他們向上流動,增加收入。

文章轉自明報,圖片轉自網絡,原文請參見

http://www.mingpao.com/

相關焦點

  • 低收入N無每人派$4000 主婦公屋戶也受惠
    點擊上方獅子山下關注香港最新時事名下沒有物業而未能受惠退差餉的家庭主婦,今次亦可受惠派錢
  • 香港特區政府派錢4000蚊,下月1日至4月30日接受申請 280萬人受惠
    香港文匯報訊特區政府於去年3月宣佈推出「關愛共享計劃」,向未在財政預算案中受惠的市民派發
  • 香港全民派錢!2021年最新政府津貼,最高可領50萬!
    1. 2021「非公屋、非綜援住戶生活津貼」(N無津貼)勞福局局長兼扶貧委員會轄下關愛基金專責小組主席羅致光召開記者會宣布,關愛基金推出第2輪非公屋、非綜援低收入住戶的一次過生活津貼。他亦表示,基金預留約14億元,預計13萬7千個住戶、即逾35萬人可受惠。
  • 港府向輪候公屋逾3年住戶派津貼,9萬人受惠
    政府在2020年《施政報告》提出,提供為期3年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為輪候公屋超過3年、無領取綜援的基層家庭,派發現金津貼。房屋署署長王天予強調,有關現金津貼並非租金津貼,未有限制申請者的津貼用途。當局會於今月下旬向9萬名合資格申請者寄出申請表,申請人只需填妥表格後交回即可。為防止濫用,當局會向申請者作出抽查。房署又指,申請表不可轉讓,否則作廢。
  • 【港府派錢4000蚊】下月1日至4月30日接受申請 280萬人受惠
    ,向未在財政預算案中受惠的市民派發4,000元,料280萬人受惠。■基層將受惠派錢。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珈琋 ) 有別於2011年「全民派錢」時,只要持身份證便可取得6,000元,是次「派錢」透過關愛基金向三類得益較少的市民「補漏拾遺」,手續較複雜。
  • 香港政府發的4000塊你收到了嗎?
    哈?你不記得是哪4000港幣? 就是去年3月政府公布《財政預算案》後,加推的「關愛共享計劃」呀!去年財政司長陳茂波剛宣布「關愛共享計劃」不久,各家媒體就不淡定了:圈妹先是在「關愛共享計劃」的官網上找到了熱線電話,然後向工作人員描述了自己的情況(非永居港漂),當時接電話的人明確告知「可以申請」!
  • 香港教育局提供約6億元紓困津貼 幼稚園及私立中小學受惠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教育局提供約6億元紓困津貼 幼稚園及私立中小學受惠中新社香港12月30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30日宣布,將向學校發放新一輪「防疫抗疫基金」下的紓困津貼及資助,涉及總開支約6億元(港幣,下同),預計有約1000所幼稚園和約180所私立中小學日校受惠
  • 香港全民派錢1萬!新移民也可申請,須滿足這些條件……
    新移民可透過關愛基金申請1萬補貼,9月可申請政府周一(8日)公布18歲或以上的永久性居民本月21日起,可申請政府派發的1萬港元,最快7月初可望「有錢落袋」,而新來港人士卻未在此列。不過最新消息指,新移民可透過關愛基金申請1萬元,最快9月可申請!
  • 香港政府派一萬元,留學生的我有份嗎?
    在修例風波及新冠肺炎疫情雙重打擊下,政府加大力度派糖利民紓困,動用1200億元推出「逆周期」措施,紓解民困,回應市民期望。不過各位寶寶們看到這邊先別太興奮,有沒有看到關鍵字?是要香港永久居民才行哪,除非你是「資深港飄」,已在香港住滿七年成功申請到永久居民,否則像小編這種資淺戶或只是來港就讀的學生們都是沒有錢拿的(´;ω;`)但也別灰心,除了派一萬元的利多外,政府還同時公布了其他利民措施,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政府派錢$4000明年2月起可申請 資格一貼睇曬
    政府在財政預算案公布後「補鑊」派發4000港元。
  • ​ @香港市民,7種失業津貼或援助可申請,至少攞1,875元!【11月最新】
    關愛基金:失業或開工不足現金津貼特區政府在2020年公布多項紓困措施,計劃透過關愛基金,向為失業或開工不足人士提供支持。申請資格:1.由今年4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間,如市民失業一個月以上,並在今年4月前曾領取在職家庭津貼或各項學生資助計劃的人士,可申請最多3個月現金津貼。2. 開工不足的人士,政府建議今年在4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12個內領取在職家庭津貼的人士,符合較少的每月總工時時數,即可申請相關月份的現金津貼,最多3個月。
  • 林鄭月娥:特區政府將進一步落實多項改善民生措施
    新華社香港11月25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發表2020年施政報告。她表示,特區政府將繼續投入資源關愛社會,照顧弱勢群體,進一步落實多項改善民生的措施。林鄭月娥指出,特區政府用於社會福利和醫療的政府經常開支由2017/18年度的653億港元和626億港元,分別上升至2020/21年度的939億港元和871億港元,年均增幅為12.9%及11.6%。除了經常開支,還將增加非經常撥款,包括額外提供3000億港元用作公營醫療和醫療教學設施,200億港元用來購置私人處所作福利服務用途。
  • 澳門又全民派錢了...
    澳門政府昨日(15日)宣布推出新一輪「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下月提前開始現金發放,澳門永久居民每人可獲派1萬元,非永久居民每人6千元。另外,澳門還推出一系列針對性的消費優惠、支援無薪假人士及惠民惠商措施。
  • 香港非公屋非綜援住戶生活津貼本月底截止申請
    關愛基金「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項目,將於本月31日截止申請。項目於年初推出,旨在紓緩低收入住戶的經濟壓力,津貼金額為一人住戶4500元、二人住戶9000元、三人住戶12500元、四人住戶14500元,及五人或以上住戶15500元。指定入息限額和租金上限如圖。
  • 港府重磅關愛基金津貼9000元明日起申請,附申請條件及攻略!
    政府在《2019年施政報告》提出透過關愛基金,於2020至2021年先後發放兩輪俗稱「N無津貼」的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關愛基金推出「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項目,向「N無人士」(即非公屋住戶和沒有領取綜援的低收入家庭)先後發放兩次生活津貼。
  • 在惠州居住香港老人可申領長者生活津貼
    最快畢業  學位先到先得近日,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以下簡稱「社署」)宣布,將於2020年1月1日在「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推行長者生活津貼,2019年11月1日起接受申請。這意味著,在惠居住的香港老人,這項津貼不用再回香港領了。
  • 香港幼稚園及私立中小學日校將獲發3萬至8萬港元津貼
    香港幼稚園及私立中小學日校將獲發3萬至8萬港元津貼新華網  作者:  2020-10-06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5日宣布,將向每所幼稚園及私立中小學日校(即走讀學校),發放3萬至8萬港元不等的一次性津貼。
  • 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力求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穩住經濟和信心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力求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穩住經濟和信心中新社香港4月12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官員12日分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香港特區政府於上周推出了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涉及總額1375億元(港元
  • 香港特區政府2019年扶助近39.3萬人脫貧
    香港特區政府2019年扶助近39.3萬人脫貧  新華社香港12月23日電(記者朱宇軒)香港特區政府23日發布的《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特區政府恆常現金政策讓近39.3萬人脫貧,使2019年貧窮率降幅達到5.6個百分點
  • 香港老人津貼有多好?
    隨著長者人口增加,香港「高齡津貼」所涉及的人數及公帑將會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