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的經驗值得借鑑——訪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東帝汶...

2021-01-16 環球網

新華社雅加達1月1日電 專訪:中國發展農業農村的經驗值得借鑑——訪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東帝汶代表劉大耕

新華社記者梁輝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東帝汶代表劉大耕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專訪時表示,中國發展農業農村的經驗在聯合國獲得廣泛肯定,中國探索農業農村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以及新理念,將會得到全世界更廣泛的認同與讚譽。

劉大耕在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工作22年,先後在中國、緬甸、朝鮮、蘇丹、印尼、東帝汶從事糧食安全與援助工作。他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業、農村,設立高級別專門機構,撥劃專項資金,制定進度計劃。這些舉措及背後理念,值得其他發展中國家學習借鑑。

劉大耕說,中國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的扶貧與鄉村振興舉措,比如精準扶貧、農村電子商務等,可以成為中國對外合作援助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介紹,中國長期與世界糧食計劃署保持著良好合作關係,雙方共同致力於提升全球糧食安全水平。他說,中國農業近年來「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中國企業已深度融入全球農產品產業鏈、價值鏈與供應鏈。中國還不斷加強與國際社會的農業生產信息共享、經驗交流、技術合作與政策協同,為全球糧食安全治理做出積極貢獻。

談及中國2020年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劉大耕表示,中國全面脫貧是人類歷史上迄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效果最顯著的減貧創舉,為世界尤其是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豎立新標杆。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國際大宗農產品貿易鏈、產業鏈受到衝擊,農產品市場供給不確定性加大,一度引發對世界糧食安全的擔憂。「中國糧食安全經受住了新冠疫情大考,為中國與世界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支撐。」劉大耕說。

相關焦點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總幹事比斯利感染新冠病毒
    資料圖: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總幹事戴維·比斯利(David Beasley)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羅馬3月20訊 當地時間3月19日,總部位於義大利羅馬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發表該署執行總幹事戴維·比斯利(David Beasley)感染新冠病毒的聲明。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稱: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糧食危機即將來臨
    【南方+11月16日訊】據媒體報導,11月14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秘書長大衛·比斯利(David Beasley)在接受採訪時稱,比今年新冠病毒更嚴重的糧食危機2021年即將到來。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糧農組織(FAO)預測,新冠疫情會引致大規模的糧食危機,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遭受嚴重飢餓的人數將增至2.65億。由於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國農業生產活動受阻,交通運輸不便,歐洲出現農業勞工荒。同時多國對農產品實施出口限制,糧食價格被推高。特別是在葉門、委內瑞拉、南蘇丹、阿富汗等30多個國家,因糧食不足饑荒非常嚴重。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推出微信小遊戲《動物餐廳》
    8月29日消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騰訊微信共同推出了一款「動物餐廳」小遊戲中,這款遊戲旨在鼓勵用戶在娛樂中幫助貧困地區兒童。根據聯合國最新發布的2019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雖然近年來中國在營養改善方面進步明顯,但是仍有690萬5歲及以下兒童生長遲緩和消瘦,而他們大部分都生活在貧困地區。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當地時間12月10日,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上,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幹事戴維·比斯利在義大利羅馬接受了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獎牌和證書。19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國際和平局聯合主席Lisa Pelletti Clark女士代表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頒發了此獎。比斯利在頒獎典禮上發表感言。
  •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為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
    【環球網快訊】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和平獎於北京時間10月9日17時許揭曉,獲獎者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 世界糧食計劃署(英語:World Food Program,縮寫WFP),原名糧食援助政策與計劃委員會,是屬於聯合國的食品援助組織,成立於1961年,總部設於義大利羅馬,為全世界最大的人道救援組織。 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全球擁有超過80個國家辦公處,他們成立的目標是幫助無法生產與獲得糧食的人和家庭。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稱可能會發生全球性大饑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聯合國4月22日報導: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幹事戴維·比斯利表示,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人類未來可能會發生大饑荒。聯合國:到2020年底全球因新冠疫情陷入饑荒的人口或將翻一倍 SPUTNIK / SHAHNEVAZ KHAN世界糧食計劃署4月21日在本部預測中指出,由於發生新冠病毒傳播疫情,2020年末全球將有大約1.3億人會面臨饑荒。
  • 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疫情或致全球近1億人陷入赤貧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機構副代表瑪哈·艾哈邁德6日表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今年將有7000萬到1億人陷入赤貧。當下,世界糧食計劃署正積極調動資源,以滿足多達逾億人口的糧食需求。6日,第二十三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在中國農業大省河南駐馬店啟幕。瑪哈·艾哈邁德在開幕式致辭環節直陳新冠疫情對糧食安全帶來的衝擊,「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以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最快速度收縮,預計今年將有7000萬到1億人陷入赤貧。」
  • 聯合國糧農組織下屬糧食援助機構世界糧食計劃署獲2020年諾貝爾...
    聯合國糧農組織下屬糧食援助機構世界糧食計劃署獲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 | 迎世界糧食日 2020-10-12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糧食計劃署獲諾貝爾和平獎
    12月10日,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了世界糧食計劃署,以表彰其在消除飢餓、推動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貢獻。糧食計劃署執行主任比斯利表示,他代表聯合國秘書長、糧食計劃署、聯合國機構、合作夥伴、捐助者以及全球受援助的1億飢餓人口,感謝諾貝爾委員會授予的榮譽。
  • 奇卡總主教:諾貝爾獎頒給世界糧食計劃署,以期達成零飢餓的目標
    在世界糧食計劃署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之際,聖座常駐該機構觀察員奇卡總主教向本新聞網重申,「飢餓與和平互相關聯」。總主教籲請世人效法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工作人員,化口號為行動,以實際作為終結飢餓。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比新冠更可怕的事即將面臨,陷入糧荒
    疫情在導致各國經濟衰敗的同時,也衍生了一系列不良後果,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再次發出警告,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即將來臨。更可怕的危機或即將來臨由於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全球糧食種植量大大減少,在世界各地農業生產活動皆是受到一定影響,而這也是導致各國對糧食出口做出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 授予世界糧食計劃署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諾貝爾最新資訊 > 正文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 授予世界糧食計劃署
  • 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疫情或致全球近1億人陷入赤貧!張文宏最新判斷...
    據央廣網6日晚間消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機構副代表瑪哈艾哈邁德6日表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今年將有7000萬到1億人陷入赤貧。當下,世界糧食計劃署正積極調動資源,以滿足多達逾億人口的糧食需求。不過,針對新冠病毒何時會滅絕?張文宏也給出最新判斷:必須具備3個條件!
  • 專訪:中國減貧經驗對他國非常有借鑑價值——訪柬埔寨政府新聞發言...
    新華社金邊12月16日電專訪:中國減貧經驗對他國非常有借鑑價值——訪柬埔寨政府新聞發言人機構主席帕西潘  新華社記者毛鵬飛 高炳南  柬埔寨王國政府首相助理大臣、政府新聞發言人機構主席帕西潘日前在金邊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了偉大成就,中國的減貧經驗對其他國家非常有借鑑價值
  • 世界糧食計劃署獲諾貝爾和平獎,疫情下3億人缺糧吃-虎嗅網
    2020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結果於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揭曉,得獎者是致力於消除全球飢餓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頒獎詞中寫道,世界糧食計劃署為消除飢餓發揮重要作用,為改善受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條件作出傑出貢獻,同時致力於阻止飢餓成為戰爭和衝突的武器。世界糧食計劃署原名糧食援助政策與計劃委員會,成立於1961年,是隸屬於聯合國的食品援助組織,為全世界最大的人道救援組織。
  • 全球瀕臨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供應鏈不穩挑戰世界糧食安全
    近日,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聯手編寫的最新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發布。報告提到,2019年,全球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與2018年相比增加1000萬,與5年前相比增加近6000萬。2020年,全球預計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可能新增超過1.3億。
  • 東帝汶舉行帝力法院辦公樓項目奠基儀式
    11月25日,東帝汶帝力市法院項目奠基儀式在東首都帝力舉行,東總統盧奧洛發表電話致辭。駐東大使肖建國應邀出席,使館經商參贊耿協威陪同參加活動。東公共工程部長皮雷斯、世界糧食計劃署代表劉大耕、東總統府、國民議會、總理府、法院等部門政府官員、部分國家駐東使節、駐東中資企業機構代表等300百餘人參加了活動。
  • 東帝汶國家概況
    耕地面積23萬公頃,農業人口佔總人口71.4%。主要農作物為玉米、稻穀、薯類等,糧食不能自給自足。主要經濟作物為咖啡、橡膠、椰子等。【旅遊業】多山、湖、泉、海灘,發展旅遊業具有一定潛力,但旅遊資源尚待開發。國際航班少。除帝力外,其他地區旅遊實施落後。2018年抵達東帝力國際機場的外國旅客共7.4萬人次。【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落後,交通不便。
  • 極飛科技出席聯合國數字農業論壇 打造中國無人化智慧農場
    在氣候變化、貧困與飢餓加劇的全球挑戰下,要為未來90億的世界人口提供充足、安全、多樣化的食物,人類必須要改變整個農業生態系統的運作模式。當前,全面打造『無人化』的智慧農場,是極飛構建可持續農業生態系統的關鍵之戰。」
  • 聯合國:中國經驗值得借鑑
    在對易地搬遷脫貧工作進行總結時,國家發改委強調:「這是繼土地改革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在我國貧困地區農村發生的又一次偉大而深刻的歷史性變革,堪稱人類遷徙史和世界減貧史上的偉大壯舉。」聯合國秘書長:中國經驗值得借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度關注脫貧致富的民生問題,以精準扶貧的方式提高扶貧效率與成功率,先後令數億中國人走出貧困,令世界為之讚嘆和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