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六位部隊司令員,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如何?

2020-12-14 騰訊網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宣告成立,這意味著我國終於結束了分裂狀態,完成了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大業。面對因為戰火變得滿目瘡痍的神州大地,我國意識到當務之急是儘快進行戰後重建。就在全國人民積極投身於新中國的發展建設事業中時,與中國接壤的朝鮮半島卻爆發了一場民族內戰。美國的幹預使得這場局部戰爭也牽扯了多個國家進來,在我國丹東地區遭到美軍轟炸後,面對執意要越過三八線作戰的美軍,中國毅然組建了志願軍,發起了抗美援朝戰爭。

據了解,中國總共有240萬志願軍入朝作戰,分別下轄了6個兵團,由六名司令員指揮作戰。通過五次戰役後,我軍重創了聯合國軍,為中方籤訂停戰協議贏得了有利條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志願軍的六位兵團司令員,回國後各自都擔任了什麼職務,各自的軍銜又是什麼?

首先來介紹一下楊得志。他於1928年就已經成為工農紅軍的一員,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都做出了巨大貢獻。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他擔任第19兵團的司令員,回國後便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並先後任職濟南軍區以及武漢軍區的司令員。

楊成武,祖籍福建,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第20兵團的司令員,戰爭結束後便任職北京軍區的司令員,獲上將軍銜;鄧華,祖籍湖南,志願軍第13兵團司令員,戎馬一生,收穫了諸多榮譽,獲上將軍銜。回國後也先後擔任了解放軍總參謀長、瀋陽軍區總司令等職務。

宋時輪,祖籍湖南,我國開國上將之一,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創造了成建制消滅美軍的戰績。回國後擔任了軍事科學院院長等職務,被授予上將軍銜。

陳賡,我國著名軍事家,於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第3兵團司令員,歸國後先後擔任了我國軍事工程學院的院長以及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等職務。

董其武,我國志願軍第23兵團司令員,主要負責朝鮮戰場上軍事工程的修建,極大的保障了我國志願軍的作戰以及後勤物資補給。歸國後擔任了第69軍軍長一職,於1955年獲上將軍銜。

抗美援朝是我國的立國之戰,中國至今也還在享受著這場戰爭帶來的益處。我軍將士們則在這場戰爭中打出了我國的國威和軍威,創造了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

雖然人們常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但在實際作戰中,軍隊將領的指揮才能和天賦也發揮著重大作用,有時甚至會影響一場戰爭的發展走向。中國能取得如今的發展成績,離不開這些英雄將士們的犧牲與奉獻。

相關焦點

  • 志願軍六位兵團司令員,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是啥?
    1950年,美國在朝鮮開戰,企圖越過三八線威脅中國安全,中國組建志願軍奔赴朝鮮與美軍展開作戰。據統計當時,中國有六個兵團在抗美援朝期間加入了志願軍的行列。在六個兵團的司令員也帶領士兵英勇抗戰,立下顯赫戰功。一定有人好奇這些司令員回國之後又有怎樣的發展?在軍中擔任何職?他們的軍銜是什麼?
  • 志願軍六位兵團司令員,歸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如何?
    迫於形勢,我國組建人民志願軍,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據統計,當時入朝作戰的志願軍總共有兩百多萬人,分屬於六個兵團。在六位司令員的帶領下,這六個兵團的志願軍通過五次戰役,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回了老家。一支威猛之師自然離不開將領出色的指導,那有人知道志願軍六個兵團的司令員,回國後都擔任什麼職務嗎?誰的職務最高呢?
  • 志願軍五位副司令員,歸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是什麼?
    抗美援朝戰爭對於我國的意義非常重大,甚至直到今天我們依舊在享受它所帶來的好處,在這場戰爭中我國志願軍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戰勝美國,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在整個國際上的影響力。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中國不應該參加戰爭,但是從中國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場戰爭我國義不容辭必須參加。為了確保國家的未來發展,中國只能夠選擇迎戰。而最後的事實也證明我國此舉是非常正確的。
  • 當年志願軍四任司令員,回國後都擔任什麼職務?誰的職務最高?
    我軍的將領也讓西方國家刮目相看,當時為了行動方便我軍把兵力進行了重新整編,組合成了6個兵團參與抗美援朝,每個兵團自然也都有各自的司令員。這些司令員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立下了不少戰功,後來他們都擔任過哪些職務,各自是什麼軍銜,誰的職務又是最高的呢?
  • 陳賡從朝鮮回國,擔任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的是誰?是什麼軍銜?
    在這一時期,陳賡率領部隊先後參加了同蒲戰役、臨浮戰役、豫西戰役、洛陽戰役、宛西戰役、宛東戰役、鄭州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湘贛戰役、廣東戰役、廣西戰役,以及滇南圍殲戰,戰功非常突出。建國之後,陳賡又被派到越南開展支援工作,從越南回國之後於1951年3月出任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繼而率領部隊參加了抗美援朝。在此期間,陳賡還兼任志願軍第二副司令員。
  • 第一批抗美援朝的六個軍長,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誰的職務最高
    那麼,參與抗美援朝的六個軍隊的軍長都是誰呢?回國後又擔任了哪些職務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他又帶領第38軍衝在最前線,在朝鮮戰場上,這支隊伍依舊尖銳無比,其中,在第二次戰役裡,38軍表現得尤為突出,在殲滅德川之敵後,步行包抄,在三所裡,龍源裡兩地圍堵住了敵軍,與主力軍隊一起殲滅敵軍1.1萬人,還將敵人打至「三八線」以外,為韓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第38軍的軍長,梁興初功不可沒,回國後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後又擔任海南軍區,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
  • 志願軍的5名兵團司令員,1995年授銜擔任什麼職務?誰的職務最高
    而創造這一切的就是志願軍戰士們,還有統帥志願軍的兵團司令們。據史書記載,韓戰爆發以後,我國曾經先後派出了數支兵團參戰,前後一共有5位兵團司令員。 他們分別是:第19兵團司令員韓先楚、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第3兵團司令員陳賡、13兵團副司令員,志願軍後勤司令部司令員洪學智、13兵團司令員鄧華。
  • 第一批抗美援朝的六個軍長,都有誰?回國後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在當時,參加抗美援朝的第一批志願軍是由六個軍組成的,分別是第十三兵團(下轄38軍、39軍和40軍)、第42軍、第50軍、第66軍。先輩們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安全,拋頭顱灑熱血,做出了巨大犧牲。那麼有誰還記得,第一批抗美援朝的六個軍長,都有誰?回國後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 抗美援朝,志願軍6個兵團司令員都有誰?都是什麼軍銜?
    他們又都是什麼軍銜呢? 從1952年夏,他代理志願軍總司令,指揮朝鮮戰場全局,1953年後正式出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1955年,鄧華被授予上將軍銜。 1951年3月,第3兵團入朝參戰,由陳賡擔任司令員兼政委,他也是6個兵團中唯一的獲得大將軍銜的人。1952年,陳賡奉命回國,籌建工程學院,第3兵團司令由許世友接替。許世友年輕時曾在少林寺學武,以打仗勇猛著稱,解放戰爭時擔任過山東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六個兵團司令員是誰?後來誰的軍銜最高?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為了保家衛國無數熱血男兒踏上異國的土地,前後共有六個兵團加入了戰鬥,那麼這六個兵團的司令員分別是誰?他們後來又是什麼軍銜?
  • 東野八縱司令員段蘇權,1955年僅授少將軍銜,後來擔任什麼職務?
    在解放戰爭時期,東北野戰軍的12位縱隊司令員,後來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有3位僅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其中就有之前曾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八縱隊司令員的段蘇權。段蘇權是湖南茶陵人,出生於1916年,他很早就在家鄉參加了革命,經歷過湘贛根據地系列軍事鬥爭。
  •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副司令員都有誰,當時年齡多大,最後什麼軍銜
    抗美援朝的勝利,使我國有了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也打出了我軍的軍威,那麼當時我志願軍總部的正副司令員都是誰,當時他們年齡有多大,最後他們是什麼軍銜呢?解放戰爭中他隸屬於第四野戰軍,並且擔任兵團司令。 新中國成立後,鄧華將軍參加指揮了海南島戰役,抗美援朝爆發後,他擔任第13兵員司令員,並且被任命為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兼第一副政委,協助彭總指揮第一到第五次戰役。他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的時候,只有40歲,而且後來他還擔任過志願軍司令員,1955年鄧華將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 1955年,有九大軍區司令員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誰?
    建國後,鄧華調任13兵團司令員,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在朝鮮戰場上,他還曾接替彭老總的職務,指揮千軍萬馬作戰。1954年,鄧華因病回國,後來擔任副總參謀長兼瀋陽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北京軍區,楊成武上將楊成武,1914年出生,福建長汀縣人。
  • 許世友帶出的第27軍,三位師長什麼軍銜,一位當過大軍區司令員
    第27軍是許世友帶出的部隊嗎?當然是了,第27軍是由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改編而成的,而第九縱隊是許世友在膠東地區拉出來的部隊,首任司令員當然是許世友。 不過呀,解放戰爭時期許世友升任山東兵團司令員後,第九縱隊司令員的職務也就由他的愛將聶鳳智接任了。
  •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五個副司令員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在解放戰爭期間,鄧華擔任過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司令員等職務,率部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等重大戰事,戰功卓著。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後,鄧華出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參與指揮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在1955年,鄧華被授予了解放軍上將軍銜。
  • 新中國成立後,12位空軍司令員都是誰?分別是什麼軍銜?
    新中國空軍從無到有,由弱變強,期間經歷的考驗百折千回,但一代代空軍將士百折不撓,12位空軍司令員以身作則,譜寫出一曲曲盪氣迴腸的英雄壯歌。從1949年11月11日中國空軍正式成立,到如今屹立於世界空軍強國之列,短短幾十年間,中國空軍走出12位空軍司令員。那麼這12位空軍司令員都是誰?分別是什麼軍銜?
  • 第一野戰軍四位兵團司令員,在新中國成立後,都擔任過什麼職務
    要知道,大西北環境惡劣條件氣候都不是很好,還比較貧窮,所以在西北野戰軍改編成第一野戰中後,只有兩個兵團,不過後來毛爺爺又把華北野戰軍的18兵團與19兵團劃歸第一野戰軍。這樣一來,第一野戰爭由之前的兩個兵團變成了四個兵團。這四位兵團司令員,在解放大西北戰鬥中,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同時也為新中國成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 趙京民:正師級職務,授少將軍銜,中國首位聯合國維和部隊司令員
    趙京民:正師級職務,領少將軍銜,中國首位聯合國維和部隊司令員趙京民生於1954年12月,山西長治人。山西曆來有「三晉大地」的美譽,自古就有文武兼備的基因。機緣巧合之下 ,趙京民所在部隊政治處相中了趙京民的文化水平。於是,趙京民就有了進入軍校學習提幹的機會。此後數十年,趙京民多次進入專業院校和中高級指揮院校接受培訓,並且也得到了留學非洲的機會。經過多年的雞肋,趙京民精通法語、英語、西班牙語。得益於語言優勢,趙京民自1996年至1997年,在聯合國伊拉克科威特觀察團擔任首席聯絡官。
  • 中國人民志願軍有幾任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7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抽調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兵團(鄧華任司令員,賴傳珠任政治委員,轄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軍)和第四十二軍(後歸第十三兵團建制)及炮兵第一、第二、第八師等部隊共25.5萬餘人,在中朝邊境集結,組成「東北邊防軍」,擔負保衛東北邊防重任,必要時以志願軍的名義出國作戰。
  • 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成立後,現任陸軍司令員都有誰?什麼軍銜?
    那麼,現任陸軍司令員的都有誰?什麼軍銜?司令員、韓衛國、上將軍銜韓衛國出生於1956年,河北井陘人。他是國防大學聯合戰役指揮專業畢業的高材生,研究生學歷,軍事學碩士學位。要知道,在作戰部隊中能夠拿到軍事學碩士學位,是十分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