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類院校一直是近幾年高考報考熱門院校,分數線持續上漲。國內最好的5所財經類大學都有哪些優勢學科專業呢?本文給2020高考的考生和家長逐一盤點,提供高考報考參考。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源於1917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創辦的商科,著名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楊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隨著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為基礎建設國立東南大學計劃的實施,商科擴充改組並遷址上海,成立國立東南大學分設上海商科大學,這是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學,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長,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任教務主任。
1932年獨立建校,定名為國立上海商學院,時為國內唯一的國立商科類本科高校。1950年,學校更名為上海財政經濟學院。1985年,學校更名為上海財經大學。2000年,學校由財政部劃歸教育部領導,現由教育部、財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
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和努力奮鬥,上海財經大學已成為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經、管、法、文、理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重點大學。學校佔地818畝,設有三個校區,主校區位於國定路777號。截至2017年9月,學校有專職教師1043人,現有各類在校生20419人,其中全日制15159人。從學生分類看,本科生8041人,碩士生6053人,博士研究生1166,學歷學位留學生826人。
學校共有一級學科17個,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8個學科門類;擁有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統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及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含培育)4個,財政部重點二級學科4個,上海市重點二級學科6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6個,上海高校高峰學科2個。擁有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經濟學創新平臺以及2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會計與財務研究院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數理經濟學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國家漢辦基地: 國際商務漢語教學與資源開發基地
最高人民法院基地:最高人民法院自貿區司法研究基地
學校實施"學科競爭力提升戰略2.0",以創建"經濟學與商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為引領,帶動學校學科建設水平整體提升。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被評為A(全國2%-5%),統計學被評為A-(全國5%-10%),理論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被評為B+(全國10%-20%)。在2019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經濟與計量位列全球101-150,會計與金融位列全球151-200;在2019 U.S.News全球最好大學學科排名中,經濟學與商學位列全球第156;在2019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統計學位列全球76-100,金融學位列全球76-100,經濟學位列全球101-150;在荷蘭蒂爾堡大學全球經濟學研究機構科研排名、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全球商學院科研排名、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全球金融學排名、美國楊百翰大學全球會計學排名中,相關學科已進入或接近全球前100。
|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財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211工程」建設和首批「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
學校始建於1949年11月6日,創辦之初由財政部主管,歷經中央稅務學校、中央財政學院、中央財經學院、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等發展階段,1996年更名為中央財經大學,2000年,學校由財政部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200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6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首批建設高校,2012年成為教育部、財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為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被譽為「中國財經管理專家的搖籃」。
學校總佔地面積1027165平方米,其中學院南路校區佔地面積141962平方米,沙河校區佔地面積789798平方米。
截至2019年9月,全校教職工1801 人,其中專任教師1230人。教授333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27.07%,副教授476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 38.70%;具有博士學位者 931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75.69%。學校現有普通本科生10127人,碩士研究生4856人,博士研究生726人,留學生508人,成人教育學生2781人。
學校形成了以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學科為主體,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學校設有55個本科專業,擁有經濟學、管理學本科專業自主設置權,擁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和7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擁有應用經濟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擁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和會計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擁有工商管理、統計學一級學科,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世界經濟二級學科和經濟信息管理、跨國公司管理交叉學科等北京市重點學科;擁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等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和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和法律等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工商管理、會計、法律等3個專業學位於2010年獲批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經濟學與公共政策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精算研究院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北京財經研究基地和首都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研究基地
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和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理論經濟學為B+,應用經濟學為A+,法學為B,社會學為B-,馬克思主義理論、統計學為B+。在2019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經濟學、金融學位列全球101-15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首批「211 工程」和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前身為高級商業幹部學校,創建於1951 年,受中央貿易部和教育部雙重領導。1952 年,中央貿易部撤銷,學校劃歸對外貿易部,受對外貿易部和教育部雙重領導。1953 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對外貿易專科學校,由教育部委託對外貿易部領導。1954 年,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系對外貿易專業併入北京對外貿易專科學校,以北京對外貿易專科學校為基礎成立北京對外貿易學院。1984 年,學校更名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0 年6 月,原中國金融學院與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合併成立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劃歸教育部直屬。2010 年12 月,教育部與商務部正式籤署協議,共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一所擁有經、管、法、文、理、工六大門類,以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國際經濟法)、金融學、工商管理、外語(商務外語)等優勢專業為學科特色的多科性財經外語類大學。目前,學校下設研究生院及18 個學院,並設有體育部;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2 個,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 個,教育部戰略研究(培育)基地1 個,教育戰略與規劃研究中心1 個,北京市重點學科7 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 個,博士後流動站4 個,一級學科博士點7 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 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2 個,本科專業46 個。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1.6 萬餘人,其中本科生8300餘人,研究生5200 餘人,來華留學學歷生2400餘人。
中國WTO 研究院是全國唯一的研究世界貿易組織的國家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學校於1989 年11 月在國內率先成立了校董會。李嵐清為首任校董會主席,榮毅仁、霍英東等任名譽主席,吳儀為第二任校董會主席。2011 年9 月,校董會第三屆會議選舉施建軍為第三任校董會主席,石廣生、劉鴻儒、陳元為榮譽主席。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高校,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學校現有兩個校區,南湖校區位於風景秀麗的南湖水畔,首義校區位於歷史悠久的黃鶴樓下。
2000年2月,國務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財經大學和中南政法學院合併,於2000年5月26日組建成新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5年9月,學校跨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1年6月,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財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籤署正式協議,共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餘人,碩士研究生8000餘人,博士研究生1300餘人,成人教育學生3500餘人,每年接受來華留學生500餘人次。
學校現有58個本科專業,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後流動站;擁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10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6項,普通高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13個;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養」3個基地,即「複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基地」「西部基層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涉外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
學校現有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111」創新引智基地、2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委智庫、8個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以及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聯合組建的行業研究基地等20多個高水平學術平臺。2018年7月,學校與中國建設銀行籤訂合作辦學協議,成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建行學院,實現銀校強強聯手,構建新型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關係。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與四川省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首批試點高校,為中歐商校聯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國際風險數據分析聯盟創始成員。
學校始於1925年在上海創建的光華大學。1938年光華大學在抗戰烽火中內遷成都辦學,成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為私立成華大學。1952年私立成華大學改為公立,調入部分院校及系科組成四川財經學院。1960年分設四川財經學院和四川科學技術學院,1961年合併更名為成都大學。1978年恢復為四川財經學院。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劃歸中國人民銀行主管。1985年更名為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劃轉教育部管理。
截至2019年10月,學校轄光華、柳林兩校區,總佔地2300餘畝;下設27個學院(中心)等教學單位,35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餘人;專任教師1300餘人;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有5個博士後流動站,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應用經濟學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 、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
省重點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法學
重省點二級學科:人口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保障、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法學、社會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法學、社會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外國語言文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