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從科技以AI守護安全 防疫成果再獲人民日報肯定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今年的疫情,是一場對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考驗。AI的助力,為抗疫提供了豐富且有效的武器,業界也湧現了一批優秀的人工智慧優秀案例。

日前,《人民日報》特別發布了一篇題為《優化營商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報導,著重表揚了雲從科技在抗疫防疫方面所作的貢獻。

報導內外表述:雲從科技則研製出「人臉識別+紅外測溫」一體機,安排在白雲國際機場、南沙區海關等地投入使用。

這是對於雲從科技在疫情期間運用領先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相關抗疫防疫產品,並成功落地的工作表示肯定。而人名日報的點名表揚,也是繼CCTV1、CCTV9等黨媒、央媒紛紛報導雲從的成果落地成果後的又一次肯定。

近年來,雲從科技堅持圍繞產業鏈、創新鏈積極打造「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建設了一批針對行業的優質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真正做到對行業沉得下、留得住、用得好。

憑藉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實力與成功落地場景實踐,雲從科技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雲從科技通過落地多項解決方案,順利助力各領域的復工復學。

雲從科技「人臉識別+紅外測溫」一體機可實現多人同框測溫、預警未戴口罩的人員、實時進行人臉抓拍、還原體溫異常人員軌跡。非接觸式0.1秒快速測溫,降低感染風險,已在上海張江人工智慧島、北京小區、數十所學校等全國各地得到廣泛應用。

雲從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部署在學校

雲從AI智慧防疫檢測方案成功部署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對入境航班乘客進行測溫篩查。準確定位測溫位置,抓住最佳測溫時機,守護國門第一道抗疫防線。

雲從AI智慧防疫檢測方案守護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雲從AI體溫監測疫情防控解決方案測溫精度達到±0.3,提升海關檢驗檢疫防控水平,在廣州南沙海關等地落地,守好重點出入境管控區域的第一道關卡。

目前,雲從科技已擁有包含人臉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關鍵核心技術閉環,業務覆蓋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商業等領域。今後,雲從將繼續推動自主可控核心技術升級,為更多人帶來智慧、便捷和人性化的AI生活體驗。

相關焦點

  • 山能淄礦齊魯雲商:「雲科衛士」守護防疫安全距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本網淄博訊 近日,山能淄礦齊魯雲商自主研發的防疫小助手「雲科衛士」微信小程序,免費向全社會提供「人員出入無接觸登記」等服務,為人與新冠病毒拉開「安全距離」。為此,齊魯雲商研發並免費推出非接觸式訪客進出安全管理系統——「雲科衛士」。使用「雲科衛士」後,訪客和公司員工只需打開微信掃描二維碼,就能在手機頁面登記個人來訪信息,實現登記方式從紙張到雲端的轉變,從根源上切斷紙筆傳播途徑。「雲科衛士」除訪客端外,還設有保安端、數據管理後臺。
  • 雲從科技輕舟平臺加碼升級 全面保障校園防疫
    疫情爆發以來,人工智慧技術在防疫防控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雲從科技作為業界領先的人工智慧國家隊,爭分奪秒地將AI技術運用於處理城市應急事件中,順利部署多項防疫解決方案,與前線逆行者共同守護大家的生命健康。
  • 雲從科技防疫方案入選國家工信安全中心《大數據方案能力目錄指引》
    雲從防疫方案入選《目錄》雲從科技孵化自中國科學院,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核心關鍵技術,是人工智慧國家標準起草與制定企業。憑藉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疫情爆發以來,雲從科技將AI技術運用於城市應急事件中,順利部署了多項防疫解決方案。《目錄》中,特別介紹了雲從海關AI體溫監測疫情防控解決方案。該方案搭載了雲從科技人臉檢測、人臉結構化、ReID人形算法,以及專門訓練的人體額頭部位測溫算法避免現場環境對測溫結果的幹擾,測溫精度達到±0.3。
  • 「作文解析」九師聯盟:科技防疫,守護家園平安
    這種利用科技驅動來實現防控的舉措,引起了世人的點讚和熱議。有人說,它利於人們的安全出行;有人說,它是治理方式的創新;有人說,它展示了中國智慧;有人說,它使生活數位化時代加快到來……對於我國的科技防疫,你有什麼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 獲人民日報點讚,技術創新贏長遠未來
    近日,人民日報發文表達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文中點讚我廠一直以來堅定落實的科研成果和技術創新最近,不少科技企業迎風而上,衝進了社區團購領域。但大家對科技的期待僅僅是如此嗎?近日的人民日報評論引人深思。
  • 兩成果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日,省科技創新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由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彭志平教授主持完成《雲環境下乙烯裂解爐爐管智能健康管理關鍵技術及應用》以及李春海教授等完成《低碳高性能瀝青混凝土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應用》兩個項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智能容器雲平臺及AI中臺,「才雲科技Caicloud」獲火山石資本領...
    36氪獲悉,「才雲科技Caicloud」宣布完成B+輪融資,由火山石資本領投,老股東經緯中國及華創資本參與跟投。此前,才雲科技曾在2018年獲由華創資本領投、經緯中國跟投的B1輪融資;2017年獲經緯中國領投、賽伯樂跟投的4000萬A輪融資;以及2015年獲賽伯樂投資的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 國家科技部副部長王曦蒞臨考察雲從科技
    近期,王曦副部長等一行領導蒞臨視察雲從科技,對於雲從防疫舉措及防疫落地方案,王曦副部長表示了充分肯定,並表示:「希望今後雲從能多參與科技部的項目建設,加強創新基層的社會化治理投入,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發展。」
  • 工業富聯防疫成果獲中國勞動學會徵文活動「十大典型案例」、論文...
    值得一提的是,與工業富聯防疫成果同時入選十大典型案例的,還有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築」)報送的《為民初心鑄就「世界奇蹟」》。另外,為提升防疫工作的高效運作和掌控信息資源的準確性,工業富聯還通過開發內部防疫APP,為全球各地的數十萬員工連接上線、互聯互通提供「軟服務」,實現可管、可控、可追溯,高效推動防疫工作的落實和有序復工復產。
  • 平安科技平安雲獲CSA雲安全能力最高級別認證——CSA CS-CMMI 5認證
    平安雲憑藉完備的雲安全體系和豐富的安全實踐經驗,獲得又一國際權威安全認證——CSA國際雲安全聯盟CSA CS-CMMI 5認證。這是中國首批CS-CMMI第5級認證,目前國內僅4家雲服務商通過該認證,平安雲也是金融領域首家通過該認證的雲服務平臺。
  • 科技賦能 生態協同 海爾生物首創物聯網生物安全雲生態
    作為海爾集團「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孵化出的新物種,海爾生物在集團「人單合一」模式和鏈群合約機制的引領下,經歷了技術創新、產業全球化和物聯網轉型三個階段,從一個創業的製冷小微變身為行業低溫存儲龍頭,目前已成長為基於物聯網轉型的生物安全解決方案服務商,實現了從高端品牌到場景品牌再到生態品牌的轉型升級。去年10月,海爾生物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青島市首家登陸科創板企業。
  • 外媒:中國為防疫付出巨大努力 成果來之不易
    中國在取得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基礎上,實現了經濟穩步前行。各國媒體和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肯定中國為促進國際社會共同抗疫發揮的作用,表示願同中方加強合作、攜手抗疫。「這種團結與凝聚力令人震撼」比利時弗拉芒公共廣播電視公司和VTM電視臺網站報導說,進入秋冬季以來,中國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雲從科技參與制定全國人體測溫標準規範
    體溫篩查是防疫戰鬥中的第一道防線,加快構建疫情防控體系標準對防疫工作至關重要。為此,《人體測溫入口控制系統技術規範》團體標準推動工作研討會於日前召開,雲從科技作為起草單位受邀參會,商討加速規範落地工作。
  • 《亞洲銀行家》頒布2020年度中國獎項:百度智能雲獲最佳數據安全...
    8月28日,在國際權威財經媒體《The Asian Banker》(亞洲銀行家)舉辦的2020年度中國獎項計劃頒獎典禮上,百度智能雲金融安全計算平臺被授予中國最佳數據安全技術大獎,用以表彰百度智能雲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層面的突出表現。
  • 科技賦能,生態協同 海爾生物首創物聯網生物安全雲生態
    作為海爾集團「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孵化出的新物種,海爾生物在集團「人單合一」模式和鏈群合約機制的引領下,經歷了技術創新、產業全球化和物聯網轉型三個階段,從一個創業的製冷小微變身為行業低溫存儲龍頭,目前已成長為基於物聯網轉型的生物安全解決方案服務商,實現了從高端品牌到場景品牌再到生態品牌的轉型升級。去年10月,海爾生物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青島市首家登陸科創板企業。
  • 湖北鄖陽:做實做細校園安全措施守護師生安全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同學們,最近天氣較冷,請大家嚴格踐行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公共場合戴口罩和及時增添衣服等要求,用心守護自身平安......」12月18日,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劉洞鎮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師謝蒼蒼在安全班會上說。
  • 雲從科技:致力AI技術普惠,壯大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生態
    當實驗室的規模無法承載科研團隊取得的成果時,周曦最終選擇帶領團隊辭職創業。2015年3月,廣州雲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後更名雲從科技集團,下稱「雲從科技」)創立於廣州南沙區。如今雲從科技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等領域已逐步實現成熟落地應用。日前,雲從科技完成上市輔導,擬登陸科創板。其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間,公司最近三年營收平均增長率高達358.47%。
  • 青島天安數碼城雲科技智慧防疫 扶持政策及時送達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2月14日訊(記者 張茜 通訊員 苟小妹)作為市區兩級的重點園區,坐落於城陽區的青島天安數碼城吸引和集聚了400多家企業、5000多名科技人員入駐,形成了包含智能製造、節能環保、大健康、現代服務等四大類產業體系,2019年園區企業總產值超過120億元。2月10日,園區企業陸續復工。
  • 喜訊|霄雲科技獲評「2020上海軟體核心競爭力企業(創新型)」
    結合對軟體企業的企業規模、經營業績、研發能力、創新成果、質量保證等各方面的綜合性評價及行業專家評議,上海霄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霄雲科技")憑藉行業領先的分布式存儲技術及產品,獲評"2020上海軟體核心競爭力企業(創新型)"榮譽稱號。
  • 「防」勝於「滅」,藍鳥科技文物安全雲,文物古建的安全守護者
    藍鳥科技自主研發的文物安全雲,是企業深入了解文物保護行業痛點問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提倡,為文物保護行業客戶量身定製開發的一套精細化智慧化消防安全管理的應用系統及解決方案。實現了文物古建對火災隱患的動態監測和秒級預警,正在為千千萬萬個文物古建提供安全守護。文物古建何以成火患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