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追夢人|建設者:我們當好「開路先鋒」

2020-12-15 河北新聞網

3月22日,塔吊林立的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正在建設者汗水的澆灌下「拔節生長」。河北日報記者 趙海江 攝

編者按

河北雄安新區目前已轉入大規模開工建設階段。在這片承載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使命的熱土上,聚集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建設者、創業者,他們和當地幹部群眾一起,為將新區打造成高質量發展的「樣板之城」而拼搏奮鬥。

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新時代的「追夢人」,聽一聽他們的建設和創業故事。

閱讀提示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進入承軌層結構施工收尾工作和高架候車廳及屋面鋼結構施工,即將全面進入裝修階段;

容東片區綜合管廊RDSG-4標段項目已進入2020年管廊主體全面施工環節;

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進行主體施工;

……

這個春天,每個熱火朝天的項目工地上,可見千年大計「開路先鋒」——雄安建設者們忙碌的身影。

不同崗位,一樣的忙碌

「現在的工程一天一個樣兒!『長』得太快了!」3月20日,站在中鐵建工集團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二標段前,43歲的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指揮部總工程師吳亞東說。

在她身後,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房工程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從2018年12月1日開工至今,雄安站已進入承軌層結構施工收尾工作和高架候車廳及屋面鋼結構施工,即將全面進入裝修階段。

在眾多建設隊伍和人員中,作為「女將」的吳亞東,聲音細細的,說起雄安站,言語裡滿是欣慰。

自項目開工,吳亞東的工作與生活便緊緊地與雄安站的建設交疊在一起。一年前的這段時間,吳亞東正經歷著項目最忙的時候,白天不是開會就是跑現場,很少有時間能坐在辦公室裡看資料,「光籤材料都籤不完。」

雄安新區每個建設者都是忙碌的。

在容東片區綜合管廊RDSG-4標段項目現場,上口最大近100米寬、10多米深的基坑裡,挖掘機「嗡嗡」作響,釺探機「噹噹當」地向下檢驗地基承載力,在它們後面,高8.8米、寬14米的雙層地下綜合管廊雛形已現。

該標段的2.5公裡廊道裡,12個這樣的工作面正在同時施工。

「為以最快的施工速度推進工期,我們現在採用的是『大平行、小流水』的施工方式,多開工作面,同時優化作業流程。還儘可能多地採用裝配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32歲的張樂,是容東片區綜合管廊RDSG-4標段項目的總工程師,他腳上一雙土黃色膠鞋顯得頗為扎眼。

「披星戴月」,是張樂的微信籤名。簡單的4個字,是自去年9月底開工以來,對他生活狀態的寫照。

「現在管理人員幾乎沒有在晚上十一二點之前回去睡覺的,工人則是24小時倒班。」張樂介紹,建好管廊才能修路,建房子,「不論是從完成我們自己的工期還是從大局考慮,都要盡力往前趕。」

容東片區綜合管廊RDSG-4標段項目主要包括2.5公裡管廊工程、9.3公裡道路工程和8座橋梁的修建,要求今年6月底管廊結構完工,現在正是吃勁兒的時候。

工作量有多大?張樂打了個比方:折算成混凝土澆築,100多天要澆築20多萬立方米混凝土,相當於每天要澆築一個標準遊泳池,還不考慮風雨等惡劣天氣。「而且是線性澆築,不是大體積集中澆築。」張樂補充道。

不斷創新,別樣的自豪

吳亞東(中)在中鐵建工集團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二標段現場指揮工作。 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項目部供圖

雄安新區的建設不只是現有領先技術的集成和應用,更意味著創新和引領。在這裡,建設者們不僅要克服高工作強度,還要隨時準備解決各種新問題。

在中鐵建工雄安站智能鋼筋加工廠,有一個高13.85m,柱截面尺寸由2.7m×2.7m漸變為1.9m×1.9m的巨大水泥柱。走近一摸,水泥柱竟像鵝卵石一樣清涼光滑。仔細查看,柱子上分布著很多灰度不同的色塊,觸感的光滑程度也略顯不同。

「這個柱子叫清水混凝柱,是我們半年前花100多萬元打造的雄安站一樓候車大廳清水混凝柱的1∶1樣品柱,試驗了好幾種工藝。」吳亞東說,清水混凝土,主要是通過石子、沙子、水泥配比的不同,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呈現出自然的「高級灰」,建成後表面基本不再進行修飾。

雄安站在一樓候車大廳設計了很多這樣的清水混凝柱。「這樣的設計意在追求返璞歸真的藝術效果,也是對結構施工如何達到裝飾效果,以及鐵路總公司提出的新型鐵路站房新要求中『經濟藝術』的探索和嘗試。」

吳亞東解釋,目前,這種技術雖有應用,但像雄安站這樣的大規模應用還是首次。為了讓做出來的清水混凝柱光亮又結實,吳亞東帶領團隊進行了上百種對比試驗,脫模劑甚至試過色拉油、雞蛋清。

身為總工程師,吳亞東負責的主要是解決施工中的各種技術問題。最初,被安排擔任總工時,她「很意外」。

當時,作為中鐵建工下屬分公司的工程技術部部長,她已經有8年不在現場具體負責項目。不過,最令她擔心的還是正在上初三的孩子。「當時我正想著把孩子接回家住,高中三年也不再住校了。」新的工作安排打亂了家裡的計劃,吳亞東一時陷入兩難境地。但孩子卻全力支持母親參與「千年大計」的建設,「一升入高中,自己就主動辦理了住校手續。」

在雄安站建設中,吳亞東帶團隊攻克的技術難點,既包括諸如裝配式站臺的新探索,也包括勁性結構中縱向受力鋼筋連接方式這樣的技術完善,總共申請了8項專利。

而對於張樂來說,挑戰同樣不少。

容東片區綜合管廊主要包括E1、N6兩部分,N6是單層管廊;E1是雙層管廊。管廊一層變兩層的節點轉換就在張樂所負責的標段。

「這個節點處,基坑兩邊的跨度達100多米。」張樂說,面對這麼大的基坑開挖,選擇什麼樣的基坑形式,基坑開挖深度多少,吊裝機械如何選型,場地作業平面怎麼布置都需要仔細研究。不同的機械型號有不同的特點,「比如,履帶吊花費高,移動性強,塔吊雖然移動性差,但效率高,一上午,塔吊能吊100多次,履帶吊只能吊十多次。」

另一個難點,是N6管廊最北段部分——短短150米的距離內,N6管廊要完成3次下穿,分別是下穿現有S333省道、一座橋梁,還有現有津保鐵路。張樂說,最難的是下穿津保鐵路,「淨高4.5米、寬8米的物流通道要在兩個距離30米的橋身之間穿過,穿越深度為地下12米,此外,為保證現有高鐵運行安全,施工不能擾動高鐵地基。」

除地下管廊外,容東片區綜合管廊RDSG-4標段項目還包括建設8座橋梁、5條道路等,張樂邊說邊計算,「目前正在施工的工作面近30個。」每個工作面碰到的難題,最後都要匯總給他來組織解決。「每天光電話不下三四百個。」張樂說,這在別的工程中是從沒有過的。

「領導說我們年輕人除了經驗少,其他的都是優點,膽大、心細、敢幹,有闖勁兒,有想法,有思路。」雖然才走出校門9年,但容東片區綜合管廊RDSG-4標段項目已經是張樂第二次擔任總工程師。他第一次擔任總工程師的湖北黃石體育場項目,去年榮獲「魯班獎」。面對眼下的繁忙和壓力,張樂說,「雖然累,但我們是第一批進來建設,貢獻了『千年大計』的開端部分,那種自豪感是不一樣的。」

不留遺憾,最樸實情懷

寧傳紅(中)在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項目現場指揮工作。 李 野攝

對雄安新區的建設,每位建設者都傾注著不一樣的感情。

對於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項目經理寧傳紅來說,參與雄安新區的項目像是一位老建築人面對新標準的考驗。

寧傳紅今年55歲,從1989年畢業來到中建八局,31年裡,寧傳紅從實習工長、工長、技術負責人、總工,一直到擔任項目經理。在漫長的建築生涯中,他參與了眾多項目,也一路見證著建築標準的變遷。

「雖然建築單體造型獨特,異形結構多,但這個建築真談不上有多麼高大精深,但按照綠建三星的標準來做,創優的挑戰不小。」寧傳紅介紹,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項目是北京交鑰匙工程,他們不僅負責施工,還要負責「精裝修」。

在該項目開工前一個多月,規範和引領我國綠色建築發展的技術新標準——新版《綠色建築評價標準》開始實施,寧傳紅說,「不出所料的話,我們的項目將是第一批按照新標準驗收的。」

寧傳紅分析,與以往相比,「新標準」更強調節能、智能、綠色。「玻璃透光率、五金件開合次數、地磚防滑等級、潔具節水效率等統統都要被納入考核指標。」

「外牆保溫必須使用120mm厚的巖棉板,還要配套能源監控系統,每個房間的用電、用熱情況都會隨時掌握,連地暖都會裝上智能測溫閥。」寧傳紅一一列舉道,「很多材料可能需要定製或國外採購。」

雖然挑戰不小,但獲得過多項殊榮的寧傳紅卻信心十足,「新標準代表著建築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老建築人遇上新標準,照樣能繼續創優。」

對於吳亞東來說,這裡有著一份對工匠精神的堅守。

如今,雄安站一樓候車廳清水混凝柱的工程量已完成80%。回想起施工中碰到的種種難題,吳亞東依然難掩激動。

「柱子不僅大,而且柱頭還是開花結構,梁還是漸變造型。」吳亞東一邊在紙上畫圖演示,一邊解釋。

吳亞東說,雄安站一樓候車大廳設計的清水混凝柱都是大截面,垂直的柱子單柱體積達63立方米,不鏽鋼模板就重達3噸多。這麼大的柱子,設計什麼樣的模板能保證澆築時不變形,還能順利地拆下來?「我們反覆設計了很多種方案,最後選定了一種U形模板方案,拆模板時,連千斤頂都用上了。」

每個建設者說到工程難點,大家總會歸結為——「這就是『雄安標準』」。

得知清水混凝柱上的小小的凹槽花紋設計帶來了極大的施工難度時,設計師曾不好意思地對吳亞東表示,「早知道這麼難,當初就不設計了。」

「最終方案肯定是反覆比對後最漂亮的,既然如此,再難我們也會盡力一試。」聽設計師這麼說,吳亞東卻有自己的堅持,「盡己所能把千年工程的遺憾降到最低,這是我們的夙願,也是一種情懷。」 (河北日報記者周聰聰 張偉亞)

相 關

按下復工快進鍵 確保工程高質量

「堅持安全生產建設477天,抗疫建設兩不誤,一絲不苟書寫千年大計宏偉藍圖。」

3月22日,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指揮部黨工委副書記、項目書記王星運,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張「國企復產者聯盟」海報。海報背景照片上,雄安站建設現場熱火朝天。

疫情之下,為工期緊張的雄安重點項目建設,增加了一道「附加題」。春天裡的雄安新區,各種工程車忙碌穿梭,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派火熱的建設場面。據新華社消息,截至3月18日8時,雄安新區已有67個重點項目復工。

如何奪取「雙勝利」,需要克服的困難很多。

對於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項目部來說,首要解決的難題是返崗工人從哪兒來。

「我們這個項目主體結構施工總共3支隊伍,有兩支是湖北籍,疫情嚴重時工人無法返崗怎麼辦?」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項目經理石成剛介紹,中鐵建工集團第一時間緊急從其他項目調配勞動力,採用大巴車點對點接送的方式,全力保障雄安站項目用工需求。截至3月19日,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項目部已有2472人復工。「在集團所承接的項目中,雄安站不是最大的,但意義重大,始終被列為中鐵建工集團的一號工程。」

對於容東片區綜合管廊RDSG-4標段項目來說,工人的食宿問題是復產復工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這個項目的工人平時大多數都住在周邊的村裡,但當時封村,工人食宿需要解決。為此,項目部決定緊急搭建了一批活動板房宿舍,解決700多人的住宿問題。

面對大量人員返崗,如何最大限度防止交叉感染情況發生,也是安全復工面臨的一大考驗。

在項目現場,我們看到每個項目都積極落實雄安新區的管理規定,將無接觸且隔離14天以上返工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類管理。

中建八局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項目部專門購置了電子測溫門,保證進場工人接受快速、準確的檢測。

正是這樣的「硬核」操作,才保證了這片熱土在春天裡迎來火熱建設景象。 (河北日報記者 周聰聰 張偉亞)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300個工地塔吊林立 10萬名建設者熱火朝天——聚焦雄安新區高標準...
    新華社石家莊12月16日電 題:300個工地塔吊林立 10萬名建設者熱火朝天——聚焦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進展  新華社記者曹國廠、安蓓、高博  初冬時節,在雄安新區177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近300個工地塔吊林立,10多萬名建設者晝夜奮戰——  「開路先鋒」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年底將投入使用
  • 雄安建設者之家一號營地建成 可容納7000餘名建設者入住
    中新社雄安10月25日電 (記者 崔濤)由中國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雄安新區建設者之家一號營地25日正式開園。該項目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可容納7000餘名建設者入住。圖為雄安新區建設者之家一號營地剪彩儀式。
  • 看建雄安丨建設者揮汗如雨!京雄高速SG5標段最新進展來了
    看建雄安丨建設者揮汗如雨!中國雄安官網記者高盟 攝當日上午10點,在京雄高速公路白溝河特大橋施工現場,數百名建設者揮汗如雨。「主筋間距15公分,合格!」負責京雄高速工程質量的檢測員們一邊忙活,一邊報出檢測數據。他們背著黑色掛包,包裡裝著捲尺、筆、記錄本、圖紙等,這些都是他們每天必須隨身攜帶的工具。「我們30多名技術員倒班進行工程質量檢測,只要是有成品需要報檢了,我們隨叫隨到。
  • 來源:雄安官網
    中國雄安官網12月27日電(記者封俊龍、崔利傑)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雄安新區考察期間,通過大屏幕連線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工地現場,向施工人員揮手致意,稱讚他們是「千年大計」的開路先鋒。河北省委、省政府,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以及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的一線建設者鄭重地向習近平總書記承諾,要如期完成京雄高鐵和雄安高鐵站的建設,確保2020年底開通。
  • 當好龍江振興的「開路先鋒」
    統籌加強生產組織調度,加快區域總部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推進在建的鐵路、地鐵、公路、水利、房建、礦產資源開發等項目建設,努力為地方穩經濟、穩產業鏈、穩就業、保增長、保民生添磚加瓦,當好新時代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開路先鋒」。
  • 全力以赴衝刺全年目標任務 奮力當好高質量發展開路先鋒
    全力以赴衝刺全年目標任務 奮力當好高質量發展開路先鋒 陳勇赴開發區調研時提出要求 來源:海門日報 發布時間:2020-11-18
  • 當好建設者傳遞正能量 央媒聚焦"我是建設者"大討論
    當好建設者 傳遞正能量    中央媒體聚焦「我是建設者」大討論    湖北日報訊 (記者邊伴)4日、5日,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中央媒體,紛紛推出長篇通訊,配發評論,密集報導由我省發起的「我是建設者」大討論,盛讚這場源自湖北、擴展到全國的大討論活動
  • 我們都是追夢人!寶安團區委舉辦青年思享會為特區建立40周年獻上...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丹 通訊員 羅君 陳婉瀅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現寶安青年奮鬥形象,傳播寶安青年聲音,9月5日, 「我們都是追夢人——寶安各界青年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思享會」在寶安青少年宮舉行。
  • 中國銀行:成為雄安這片試驗田上的「金融主力軍」
    從傳統金融業務起步,中行雄安分行開始融入雄安整體建設藍圖中。「如何有效服務新區當下的土地徵遷和住房租賃,如何建立適合新區的投融資模式,這都是我們當時探討的重點。」杜雅紅強調,從第一筆業務開始,中行雄安分行就圍繞多項業務數字系統的開發管理與雄安新區各個部門機構進行試行對接。
  • 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
    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三論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光明日報評論員  「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
  • 京雄城際具備開通條件 雄安高鐵站同步完工
    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同軍,省委副書記,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參加活動。京雄城際鐵路是北京至雄安新區的重要鐵路交通幹線,經過廣大建設者晝夜奮戰,目前已經具備開通條件,雄安高鐵站也已同步完工,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
  • 在融入雙循環中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當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開路先鋒
    希望廣大溫商全面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當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開路先鋒,在融入雙循環中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在奮進新徵程中攜手續寫好新時代溫州創新史。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出席活動並講話。他說,回首過去,砥礪奮進的25年,鋪展了一幅異地溫州商會快速發展的生動畫卷,書寫了一部在外溫商激情創業的傳奇故事,折射了異地商會和在外溫商情系故土的精神氣脈。
  • ...雄安的故事㉘丨梅中連:發揮工匠精神 為雄安新區建設盡微薄之力
    我和雄安的故事㉘丨梅中連:發揮工匠精神 為雄安新區建設盡微薄之力 2020-11-05 2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雄安明日有場文化盛宴!
    雄安明日有場文化盛宴!12月25日19:30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多功能廳舉辦。本次大會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謳歌雄安新區建設者,繁榮發展新區的文化事業,助力新區發展大局。大會將以詩歌朗誦的形式,搭配交響樂伴奏、古箏合奏,結合新區實際、圍繞新區建設、歌頌新區建設者,展現徐徐鋪展的雄安畫卷。
  • 2020雄安馬拉松強勢回歸,今日預報名開啟
    10月15日下午4點,2020年中國銀聯雄安馬拉松預報名正式啟動!闊別了15個月的雄安馬拉松強勢回歸,將於11月1日火熱開跑。  「最美逆行者+新區建設者」領跑,傳遞科學健身理念  賽事當天主賽場擬邀請雄安當地抗疫醫護人員和雄安建設者為活動領跑,以此致敬在今年新冠疫情抗疫過程中「最美逆行者」和「新區建設者」的奉獻精神,傳遞正能量。同時邀請醫務人員指導廣大市民和跑者科學、安全地進行體育鍛鍊,傳遞科學健身理念。
  • 2020雄安馬拉松強勢回歸,今日預報名開啟!
    10月15日下午4點,2020年中國銀聯雄安馬拉松預報名正式啟動!闊別了15個月的雄安馬拉松強勢回歸,將於11月1日火熱開跑。>5.預報名成功,靜候抽籤通知雄安馬拉松,自2017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成為河北地區具有具有代表性的路跑賽事之一,並獲得多項榮譽。
  • 「智慧藍圖」輪廓漸明——河北雄安新區加快建設「未來之城」見聞
    7萬多名河北雄安新區建設者與時間賽跑,熱火朝天地奮戰在塔吊「叢林」裡;夜色下,建設現場則是一幅「燈光璀璨、壯美如畫」的景象。在這片希望的熱土上,「未來之城」正在拔節生長……「未來之城」上演「速度與激情」起重機巨臂高擎、工程車輛穿梭忙碌、建設者埋頭奮戰……秩序井然的雄安新區建設工地上,在保障質量的同時,建設者們揮灑汗水、全力以赴,展現出新時代「未來之城」的「速度與激情」。
  • 讓生命綻放在最美的時刻——追憶因公犧牲的雄安新區掛職幹部劉戴維
    劉戴維,住建部科技促進中心在雄安新區掛職幹部。這一天,他因急性白血病住院,搶救無效後因公犧牲,永遠離開了親人和戰友,離開了他摯愛的雄安新區,年僅28歲。28歲,人生最燦爛、最壯美的花季。然而,他卻倒下了,倒在為之傾灑全部熱血的雄安大地上。雄安,他不願離開。99天,這是劉戴維在雄安工作的時間。與來自五湖四海的雄安新區建設者一樣,他在這裡揮灑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