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3日,火箭以120:116戰勝雄鹿隊,在複賽階段迎來兩連勝,這場比賽,兩隊打破諸多紀錄,雄鹿本賽季最後3分鐘領先8分的情況下首次輸球,此前為50勝0負,雄鹿得到116分,贏29個籃板,且對手命中率為39.6%仍然輸球,歷史首次。
從人員的配置,到最近幾個賽季,雄鹿一直是火箭的苦主,哈登每次面對雄鹿,發揮都極其糟糕,為何本場比賽,火箭能逆轉對手,火箭贏球的秘訣是什麼呢?
本場比賽,雄鹿隊布萊德索和康諾頓休戰,雄鹿並非全員出戰,但是從配置而言,雄鹿一直非常克火箭。
雄鹿是全聯盟身高最高的球隊之一,而火箭是全聯盟身高最矮的球員,沒有之一,特別是中鋒的位置上,對比極其明顯。
雄鹿的首發為布魯克·洛佩斯、字母哥、米德爾頓、迪文琴左、馬修斯,從首發的配置而言,只有迪文琴左面對火箭整體的配置中,非常吃虧,其他球員面對火箭均有身高優勢。
從雄鹿的防守類型而言,在最近幾個賽季的交手中,是火箭最懼怕的類型,特別是哈登面對雄鹿的防守,屢屢吃癟,雄鹿在前幾個賽季,主要是米德爾頓單防哈登,在哈登炙手可熱期間,也是單防哈登,當哈登持球突破之際,字母哥迅速補防和協防,洛佩斯過來封堵哈登的投籃路線,促使哈登在持球突破的路線上,被蓋帽的頻率極高,促使哈登在傳球的路線上,被搶斷的概率極高,也就是說,在此前,雄鹿給哈登布置的布袋陣,哈登極其不適應。
從此前的交手履歷來看,雄鹿是最克制火箭的球隊,雄鹿的防守資源,也是最克制哈登的球隊。
但是,本場比賽,火箭在缺陷和弱點極其明顯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本場比賽,火箭的籃板總數36:65,火箭輸掉了29個籃板,其中雄鹿搶到了17個前場籃板,而火箭只搶到6個前場籃板,差距是極其明顯的,所造成的內線得分,雄鹿60分,火箭只有20分,雄鹿足足比火箭在內線多得了40分,這是巨大的優勢。
其中字母哥砍下36分18籃板,洛佩斯砍下23分12籃板,兩人打爆火箭內線。
都知道,籃球比賽,戰勝對手,一定是得分比對手多,得分比對方多的前提是進攻回合比對方多,增加進攻回合的最好方式是,增加前場籃板的爭搶,增加二次進攻,增加搶斷數,增加攻守轉換的機會。
本場比賽,雄鹿增加進攻回合的基礎是增加進攻籃板,增加二次進攻,而火箭與雄鹿的路徑完全不同,增加搶斷的頻率,增加攻守轉換的機會,相比較二次進攻與攻守轉換,明顯攻守轉換得分的難度更低,更輕鬆。
這也是,雄鹿搶到這麼多前場籃板,多了這麼多二次進攻的機會,全場的投籃數為92次,火箭為91次,只比雄鹿少了一次,如果再加上另一個數據,火箭本場31次罰球,雄鹿只有23次,罰球就是進攻回合侵略性的見證,也就是說,火箭的進攻回合比雄鹿還多。
火箭本場比賽,贏球的第一個關鍵詞是搶斷,火箭全場15次搶斷,雄鹿只有6次,火箭還有一些搶斷,沒有計入數據,但是對雄鹿持球者,造成的失誤,火箭本場失誤9次,雄鹿失誤22次,就是這樣進攻體系的最佳見證。
火箭本場在進攻端,其實效率也不高,本場投籃命中率為39.6%,三分命中率為34.4%,三分效率也不高,而雄鹿投籃命中率為48.9%,三分命中率為25.7%。
如果看到這組數據,或許對火箭的進攻沒有什麼印象,那麼,我們再換一組數據,本場比賽,雄鹿三分出手35次,命中9次,火箭出手61次,命中21次,雖然火箭的三分命中率不高,但是火箭的三分出手極其瘋狂,本場火箭三分61次出手,平了歷史紀錄,在歷史紀錄中,三分出手前14次中,有13次屬於火箭。
也就是說,火箭贏球的第二個關鍵詞是三分投射的頻次,不斷的投射三分,一方面容易拉開雄鹿防線,另一方面,三分和罰球,以及在籃下得分,是得分最具性價比的三種方式。
本場比賽,火箭拉開分差,是靠三分,追趕落後的比分也是三分,取得領先仍然是三分。
本場比賽,雄鹿除了字母哥、米德爾頓和洛佩斯,其他球員的進攻狀態並不好,而字母哥在關鍵時刻的犯錯,葬送了此前出色的發揮。
本場比賽,火箭非常均衡,先發五虎,得分全部三雙,替補的傑夫·格林和麥克勒莫也得到9分,雖然哈登本場狀態一般,但是全隊支援,促使火箭的進攻端分散,增加雄鹿的防守難度,而且火箭的進攻端,都有威脅,雄鹿不敢輕易放,洛佩斯放塔克三分,在下半場得到回應。
也就是說,火箭贏球,主要靠增加搶斷數,增加對手的失誤,通過搶斷數和對方的失誤,打快速轉換,增加進攻回合,來提高進攻效率,又通過三分的數量,將空間最優化,將得分爆發力最優化,在防守端,弱點和缺點極其明顯的情況下,對關鍵回合,極其重視,更多的是依靠進攻戰勝對手,比其進攻,整個聯盟恐怕沒有哪支球隊的得分爆發力,比火箭強,這就是火箭贏球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