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鄉村新畫卷——「市民考察團·2020」如期舉行第十一期活動紀實

2020-12-23 澎湃新聞

碩果回報播種,美味饋贈汗水,五彩裝扮大地,收穫映襯笑臉……9月22日,祥符區西姜寨鄉成為河南人民關注的焦點。作為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西姜寨鄉令所有來過這裡的人感到無比震撼——從遠近聞名的「髒亂差」變身成令人驚豔的「潔淨美」,並強勢奪得「中國最美村鎮」榮譽。

9月22日下午,「市民考察團·2020」如期舉行第十一期活動,考察團成員一行47人來到西姜寨鄉,飽覽這場彰顯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三農」盛會,真切感受這個「交通便利、道路平坦、綠意盎然、朝氣蓬勃」的「中國美麗村鎮」。

鄉村巨變繪振興藍圖

秋分日,豐收節,正是一年最美時。9月22日,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活動在祥符區西姜寨鄉西姜寨村舉行。

豐收,是千百年來中國農民最大的期盼。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定在每年秋分日。9月22日秋分日,我國迎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此時的中國大地,夏糧十七連豐已入倉,秋糧陸續收割、瓜果飄香,全年豐收在望。各地慶豐收,迎小康,一張張笑臉見證倉廩的充實,滿足寫在臉上,幸福留在心裡。

作為農業大市,今年我市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不誤農時抓實抓牢糧食生產,夏糧總產達194.2萬噸,較上年增加2.12%,單產增加1.73%。同時,上半年全市畜牧業平穩發展,生豬產能恢復持續向好,肉、蛋、奶產量分別為17.64萬噸、15.76萬噸和9.97萬噸,超過去年同期水平,為全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農民臉上。

這是一場熱烈的盛典。豐收節上除開幕式慶典活動外,還以「豐收成果展」和開展「10+N」項活動為重要載體,全景展現中原大地和古城開封蓬勃的時代氣息、火熱的生活激情、濃鬱的黃河農耕文化、美麗的振興圖景及廣大農民的時代風採。

在前往西姜寨鄉的路上,市民考察團一行47人均懷著激動的心情。行駛在寬闊平坦的開港大道,看著兩旁充滿生機的田園美景,考察團成員一邊拍照,一邊熱議開封城鄉的新變化。「舊貌換新顏,大美西姜寨。我早就想來這裡,好好感受一下美麗鄉村建設。」考察團成員張玉民不停地向其他人講述自己對西姜寨鄉的嚮往。「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中原大地共慶豐收。能夠來西姜寨現場感受豐收的歡慶氣氛,我非常激動。這份豐收的喜悅,來之不易,也更具特殊意義。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確保農業豐收、農民增收直接關係到全面小康的質量與成色。」考察團成員宋秀蘭深有感觸地說。

車輛駛入會場附近的停車場,沿途設置的景觀彰顯著豐收喜悅,豐收的農產品隨處可見,熱情的農民們早已把廣場擠得滿滿當當,談笑風生。多家農業經營企業也紛紛展示土特產品、工藝品,吸引了不少遊客搶購。

來之前,考察團成員對於西姜寨的巨大變化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是一下車,眼前的節日盛景還是讓考察團一行吃驚不小:人們印象中那個「地處偏遠、道路坑窪、經濟落後、環境髒亂」的西姜寨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交通便利、道路平坦、綠意盎然、朝氣蓬勃」的西姜寨鄉。

前些年,祥符區委經過深入調研,決定調整西姜寨鄉班子成員,用黨建引領西姜寨各項事業發展。隨著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提升攻堅戰的打響,黨員幹部像飛速運轉的機器,人人幾乎沒有節假日,不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黨員幹部每天都深入農戶噓寒問暖訪民情,解決村民在生產生活中的各類難題。在黨建引領下,該鄉形成了「四隊三會一社」「青年創業基地」「夕陽紅志願者」等發展力量,湧現了「孝善愛心」餃子宴、戰區化管理、黨員積分制考評、「四摸五進」等一大批黨建品牌。

為了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西姜寨鄉在下轄村修建衛生室、超市、黨員活動幫扶室、文化娛樂室、黨員多媒體教室、愛心家園之家、便民服務站和群眾文化廣場。這些場所的修建,不僅給群眾提供了購物、就醫、政策諮詢、娛樂等一站式服務,還滿足了黨員活動開會、孤寡老人休閒娛樂、留守兒童遊玩等需求。每天傍晚來臨,西姜寨鄉群眾就會在這些場所聊天、跳舞、敲盤鼓,一片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新畫卷讓人沉醉其中。

清理了「垃圾山」,迎來了「金銀山」。多年前的西姜寨,在當地人們的記憶中是交通閉塞、發展滯後、垃圾遍地,幹群關係緊張,有些村黨支部名存實亡或陷入癱瘓,是一個窮得要拿鄉政府大院樹木抵債的偏遠鄉。如今,西姜寨鄉作為開封市鄉村振興「1+6」示範帶試點之一,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和「農文旅融合發展戰略」雙輪驅動, 先後榮獲「中國最美村鎮生態獎」「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中國最美村鎮治理有效獎」「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等。截至目前,多個高技術含量、高投資密度、節能環保、擁有高附加值的項目,向西姜寨鄉拋來「繡球」。

打造現代都市農業樣板

今年豐收節主會場活動頗多亮點和特色。與往年相比,今年的主會場活動不僅設立了民俗節目展演、農產品市集、豐收餃子宴等,實現傳統意義上的「慶豐收、曬豐收、話豐收、享豐收」,更通過開封鄉村振興「1+6」示範帶的實踐探索,向廣大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展示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前景。

在豐收節現場,考察團一行看到,這裡設置了四大展區。通過特優新農產品展、智慧農業農機展凸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現代農業展深化農旅融合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為核心,以鄉村振興成果展充分展現美麗宜居新農村,文明和諧新鄉風,三部曲奏響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來到佔地390畝,投資4.8億元,建築面積約6萬㎡的農業嘉年華。考察團一行看到,該項目打造以高科技展示,農業觀光旅遊,研學基地為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樣板,包含蔬匯高科、汴州糧倉、花開盛世、扶正本草、果趣農樂、汴都水韻6個主題場館,打造13條現代農業產業鏈,展示2000餘種現代農產品,300餘項高新農業技術,200餘項產業模式,100餘項先進農業裝備。

在蔬匯高科館,考察團一行看到,該場館以蔬菜科技為載體,著眼於蔬菜的生產、加工、流通等產業鏈環節,融合開封本地名優產品如杞縣大蒜、杞縣辣椒、八裡灣番茄等,展示推廣優新品種、先進設施、栽培技術。同時,以宋代蔬菜品種等相關文化為脈絡,設置了10項互動體驗活動,帶動休閒旅遊,為開封乃至河南蔬菜產業提供發展思路。該館展示蔬菜品種550種,其中新奇特蔬菜品種200種,展示栽培技術51項,栽培模式81種,主要打造番茄、大蒜2條產業鏈。「蔬菜是城鄉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農產品,保障蔬菜供給是重大的民生問題。」考察團成員李樹友手持單眼相機,邊看邊認真拍照。

隨後,考察團一行來到汴州糧倉館。該館以宋朝農耕農政為文化主線,在糧食安全、品種技術、加工產品、以及農耕文化生活等方面古今對比,展示了國家農業政策改革以及人民對農產品需求的進步與發展。在場景打造及體驗上結合《清明上河圖》,以情景融入的方式,呈現歷史上開封城內城外農業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該館佔地面積7400㎡,展示植物品種150種;動物品種5種,栽培技術和模式60種,打造花生、小麥、肉牛3條產業鏈,以糧食安全、情景式科普、智能糧倉為關鍵詞,展示宋朝以後傳入中國的作物或宋朝後得到良好發展的玉米、棉花、土豆、紅薯等的不同品種以及其他新奇特品種的種植結合科普展板、視頻互動並融入官家微服關心良種繁育事業場景雕塑等形式科普玉米及棉花的良種繁育技術。

花開盛世館則以北宋時期的京都皇家花園為主線,立足河南主導花卉產業的三產融合發展模式,致力於以鮮切花卉、芳香花卉和食用花卉為主的產業發展,結合現代藝術表現手法,展示河南主打花卉產業——牡丹、菊花、月季和桂花的發展優勢,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引領開封當地人們探索與研究花卉產業發展。扶正本草館佔地面積7400㎡,展示植物品種300種;動物品種15種,栽培技術和模式50種,打造蒲公英、山茱萸2條產業鏈,以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為文化主線,以河南地道藥材為特色,融入中醫藥生產、加工、保健等內容,展示中醫藥治未病、藥食同源的獨特魅力。果趣農樂館以果樹為主題,重點展示南果北種技術,以西瓜會友之旅為故事主線,從開封的上河嘉果市穿越到新奇歡樂的異域果王國、經過溜溜蜜工廠參觀了蜜餞加工,來到蕉香遊樂園探討了香蕉行業的商業銷售模式、最後回到西瓜部落族重新審視自己的部落發展模式,帶領水果從業人員探索水果行業的發展商機。汴都水韻館則以水為主題,以農業水科技為支撐,突出本地著名的黃河鯉魚和新興的魚菜共生產業,推廣水產優良品種、智能節水灌溉技術、循環、高效水產養殖模式等,應用性展示現代智能節水灌溉技術和高效水產養殖技術等,為開封乃至河南農業水科技及產業發展提供思路導向。

在這些場館,考察團成員們看得仔細,遇到感興趣的還用筆做好記錄,有時還認真進行拍照,與親友分享。「全市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業發展欣欣向榮,農民群眾團結勤奮,到處充滿生機活力。這是我此行的最大感受。」考察團成員宋秀蘭高興地說。

盛會花落開封的背後

慶豐收,迎小康。參觀著這場涵蓋豐富性、現代性、文化性、特色性、銜接性和牽引性,彰顯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三農」盛會,「市民考察團」成員在激動之餘,紛紛表示,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主會場設在開封,有著充分的理由。

近年,我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圍繞「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業農村改革」等重點任務,守正創新、奮勇爭先,推動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打開新局面。開封市鄉村振興「1+6」示範帶建設榮獲2019年度全國「三農」創新大獎,高標準農田建設獲得省政府激勵表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經驗被「全國農村人居環境」公眾號推廣,非洲豬瘟防控保持「零疫情」等……一系列驕人成績的取得,使我市成功爭取到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活動承辦權。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考察團一行了解到,今年我市夏糧總產達194.2萬噸,較上年增加2.12%,單產增加1.73%。今年以來,全市畜牧業平穩發展,生豬產能恢復持續向好,為全市應對新冠疫情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全市超額完成2018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23萬畝;高標準完成2019年度18萬畝建設任務,並受到省政府1500萬元激勵表彰;7月30日,開封市高標準農田建設經驗被省農業農村廳全省印發推廣。今年以來,全市已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121個,累計承擔制修定各級農業標準和技術規程115項,先後創建無公害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181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18個。

我市結合「村莊清潔行動夏季戰役」和「村莊清潔行動秋冬戰役」,全市普遍開展村莊垃圾「清零」行動,重點清理房前屋後、田間地頭、坑塘溝渠、河邊橋頭、道路兩側等地方堆棄的垃圾及雜物。同時深入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實現常態化管理和維護,確保保潔機制長效運行。各縣區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市場化運作,村莊保潔人員配備均超過0.3%,村莊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100%。我市還有序開展「廁所革命」,全市累計完成衛生廁所改造52萬餘戶,創新開發了人居環境信息管理系統,對戶廁改造進行信息化管理,一戶一檔。

「通過實地考察,我真切感受到,我市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擺在鄉村振興戰略的突出位置,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改善農民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順應廣大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努力建設生態宜居的幸福美麗鄉村。」結束當天的考察活動時,考察團成員劉元河感慨地說。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市堅持農業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產業扶貧與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相結合,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攻方向,託起群眾致富夢。我市開展「十鏈百園千基地」建設。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全市打造10個以上以小麥、花生、大蒜、蜜瓜、菊花、紅薯、食用菌、生豬、牛、羊、雞、鴨等為主導的全產業鏈,100個扶貧產業園和1000個扶貧產業基地,力爭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提升帶貧能力。到2020年底,全市在原有產業疊加度基礎上再增加1個產業疊加度,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中產業收入再增加3000元。去年以來,全市依託3個省級、3個市級和20個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現代農業產業園累計帶動貧困戶7800戶。

我市還通過項目傾斜和資金支持,發展優質小麥、大蒜、花生、果蔬、草畜等生產基地60萬畝;在全市範圍內積極推廣「兩瓜一菜」種植模式,發展帶貧設施農業2.44萬畝,大棚9112座,帶動貧困戶7000戶。我市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化經營方式。截至目前,已培育63個帶貧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13000戶。我市深入推進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創建,重點向貧困村和帶貧作用大的合作社傾斜。

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農業產業化達到新高度。截至目前,全市有效期內「三品一標」總數達254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定163個,綠色食品標誌許可85個,新增通許小麥、尉氏桃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我市27個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數量位居全省第一;目前我市獲得了5個省級區域品牌、4個省級企業品牌、22個省級產品品牌、6個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全市現有1家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33家省級農業產業化企業(含蘭考),143家市級農業產業化企業(含蘭考)。我市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合格7家;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5家,總數達到7家。我市還穩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培育市級產業園3個,培育縣級產業園20個。

在我市農村大地,興旺發展的產業、生態宜居的鄉村、幸福滿滿的農民,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卷。

開報集團全媒體記者:康冀楠

圖片:開報集團全媒體記者姜菡

視頻:開報集團全媒體記者殷允鵬

配音:開報集團全媒體見習記者李茜

原標題:《【市民考察團】喜看鄉村新畫卷——「市民考察團·2020」如期舉行第十一期活動紀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市民考察團】做好黃河文化大文章——「市民考察團·2020」探訪...
    11月3日,「市民考察團·2020」舉行探訪黃河文化活動,由市委黨校教師、退休幹部、市民代表組成的市民考察團走進位於鄭州的黃河文化公園、花園口,中牟縣趙口閘以及開封市黑崗口,探訪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 開封示範區杏花營農場開展市民考察團考察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梁姍姍)為決戰決勝2020年脫貧攻堅、助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6月1日,開封市示範區杏花營農場開展市民考察團考察活動。農場黨委書記禹文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長時愛林等班子成員,農場市民考察團全體成員參加了考察活動。
  • 2020委辦局長年終訪談推出第十一期
    內容提要:12月22日上午,海河傳媒中心《公僕走進直播間》特別策劃「十四五 開新局──2020委辦局長年終訪談」將推出第十一期節目,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沈超走進津雲中央廚房直播間,總結「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回應社會關注的人才引進、海河英才行動計劃、社會保障、第三代社保卡發放等熱點問題
  • 2020 長春市民讀書節頒獎活動在長舉行
    長春市民讀書節頒獎現場 九月的長春天高雲淡,碩果纍纍,值此收穫的季節,2020 長春市民讀書節頒獎活動於 2020 年 9 月 19 日在長春市圖書館庭院如期舉行。廣大市民讀者朋友、領讀者代表、志願者代表、各級圖書館館員代表及媒體記者等百餘人齊聚市圖,以 " 閱讀 " 為主題,弘揚城市文化精神,共同回顧 2020 長春市民讀書節活動期間文化惠民、閱讀推廣活動,表彰工作突出的集體及先進個人,鼓勵更多的市民加入閱讀行列,從而推動全民閱讀事業蓬勃發展。
  • 文明之美的新時代畫卷———福建省三明市文明創建探索紀實
    當前,社會上思想活躍、觀念碰撞,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新媒介日新月異,我們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創新內容和載體,改進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設始終充滿生機活力。  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誌。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的目標與要求。
  • 【鄉村新畫卷】走進川島甫草
    【鄉村新畫卷】走進川島甫草 2020-05-13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之美的新時代畫卷——福建三明文明創建探索紀實
    當前,社會上思想活躍、觀念碰撞,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新媒介日新月異,我們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創新內容和載體,改進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設始終充滿生機活力。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誌。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的目標與要求。
  • 文明之美的新時代畫卷———福建省三明市文明創建探索紀實_國內...
    當前,社會上思想活躍、觀念碰撞,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新媒介日新月異,我們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創新內容和載體,改進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設始終充滿生機活力。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誌。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的目標與要求。
  • 黃陵考察團赴浙江考察學習鄉村振興工作
    黃陵考察團赴浙江考察學習鄉村振興工作 發布時間:2020-12-03 09:14:55
  • 冬日踏青感受鄉村之美,韶關武江舉行新年徒步活動
    2020年的第一個的清晨,太陽升起,暖暖地照耀著南水河畔的武江區龍歸鎮。「十美衝下、十足農味」,如今走進龍歸鎮衝下村,眼前儘是寧靜、樸實的田園生活圖景。瀝青小路乾淨平整,路旁綠化層次分明,鄉味民居質樸整潔,無論是花海田還是農家院,在冬日裡更顯生機勃勃,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在這裡徐徐鋪開……
  • 引導市民健康出行,南京舉行「世界步行日」活動
    現代快報訊(記者 王衛)10月9日,2020年南京市第十八屆「世界步行日」活動繼續進行,近500名參賽選手在浦口水墨大埝美麗鄉村休閒旅遊區,參加了健步行活動。本次活動由南京市體育局主辦,浦口區體育局、南京浦口城鄉建設集團協辦,與南京市第十八屆「世界步行日」活動一併舉行的還有「我們的小康生活」金秋美麗鄉村健步行活動。
  • 梅縣區黨政考察團來蕉嶺考察鄉村振興工作
    4月29日,副市長、梅縣區委書記吳澤桐率黨政考察團來蕉參觀考察鄉村振興工作。兩地表示,要加強溝通交流,相互學習借鑑,取長補短,共同譜寫鄉村振興華章。縣委書記、蕉華工業園區黨委書記陳偉明、縣長劉彩波陪同考察。
  • @所有人,您有一封來自臨夏市冬春季鄉村文化旅遊活動的邀請函!別忘...
    全體市民: 臨夏市冬春季鄉村文化旅遊活動,將於12月28日在折橋鎮隆重開幕,主會場設在全國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一一折橋鎮折橋村,屆時將有數十場活動在折橋村隆重舉行。時 間:2020年12月28日 上午10:30地 點:折橋村文化廣場主要內容:市領導宣布活動啟動;領導嘉賓體驗拾童趣傳統民間競技活動;參觀新時代新農村紀實展覽;文藝演出。
  • 空中看蝶變 | 江西興國:留龍村精心描繪鄉村新畫卷
    空中看蝶變 | 江西興國:留龍村精心描繪鄉村新畫卷 video 空中看蝶變
  • 大同│特色鄉村遊展富民新畫卷
    大同│特色鄉村遊展富民新畫卷 2020-07-09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儋州大成鎮黃皮美食文化鄉村遊暨消費扶貧活動舉行
    儋州大成鎮黃皮美食文化鄉村遊暨消費扶貧活動現場設立了扶貧農產品一條街,圖為村民在賣黃皮等農產品。儋州市大成鎮黃皮美食文化鄉村遊暨消費扶貧活動啟動儀式現場。儋州米爛、粽子、煎堆、白饃、鹼水饃等美食小吃供不應求。
  • 重慶璧山打造「菜園」「果園」「花園」 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新華網重慶5月13日電(熊浩)當前,重慶市璧山區積極對接「雙城經濟圈」市場需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在打造「菜園」「果園」「花園」建設上持續發力,描繪出鄉村振興美麗新畫卷。
  • 西藏山南市考察團到我市考察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
    12月6-7日,西藏山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農技推廣中心主任胡朝霞率考察團到我市考察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袁海林,相關縣(市、區)分管副縣長、農業農村局局長陪同考察。考察團一行首先來到武穴市,先後到刊江街道朱木橋社區調研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到武穴電子信息產業園調研三產融合工作,到梅川鎮希爾寨、川源生態有限公司分別調研能人回鄉創業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情況,到餘川鎮徐衝村、龍門衝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旅融合等工作
  • 大陸「新農人」第六期臺灣現代農業考察團紀實
    7天的新農人臺灣現代農業考察活動。在該牧場,先由總經理特助徐白龍先生為考察團進行座談講解及提問解答,之後考察團坐上牧場特色拖拉機——「飛牛一號」進行遊園參觀,最後再有徐特助帶領大家進行考察點詳細講解。通過考察飛牛牧場,考察團成員領略了該休閒農場的環境教育、動植物常識教育和擠牛奶、餵食巴貝多黑肚綿羊、蝴蝶園等體驗經濟的生動性,午餐中的牛奶火鍋也為考察行程增添色彩,味道俱佳。
  • 2020年儋州市「奮進自貿港 美好新儋州」迎國慶暨中國農民豐收節...
    2020年儋州市「奮進自貿港美好新儋州」迎國慶暨中國農民豐收節、調聲節主題活動在市民文化廣場舉行。圖為千人調聲現場。出席活動的領導共同啟動2020年儋州市「奮進自貿港 美好新儋州」迎國慶暨中國農民豐收節、調聲節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