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後宮妃嬪大多無孕,為何甄嬛屢次懷上龍胎?太后一語點破

2021-01-07 騰訊網

雍正後宮佳麗三千,但是登基數年,子嗣卻少之又少。在甄嬛生下朧月公主之前,宮裡頭只有三阿哥和溫宜公主,四阿哥因母親身份卑賤,是皇帝意識不清時寵幸地,難以拿上檯面,便一直養在圓明園。除了這三位外,皇上沒有了其他子嗣。宮中嬪妃眾多,大多無孕,即便是得寵的,也生不下孩子,甄嬛卻能屢屢懷孕,這又是為何呢?

皇上跟前得寵的華妃,若不是她顯赫的家世,憑藉著皇上對她的傾心,生下個一兒半女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可她的哥哥勢力太大了,國之重臣,卻不知道收斂。功高蓋主,怎能叫皇上不忌憚。倘若華妃生下年氏血脈的孩子,對於雍正來說是巨大的威脅。她曾經懷過一個孩子,但註定是生不下來的,太后叫端妃端了碗湯藥給她,喝完孩子落了胎。並賜給她宮裡獨一份的歡宜香,以為是莫大的恩寵,卻使得她再也不能有孕。

太后不愧是宮鬥冠軍,一箭雙鵰。讓端妃去做這件事情,一則可以打了華妃的胎,二則端妃也是將門之女,以華妃的個性絕對不會放過她,最終端妃也不能再有孕。通過一碗墮胎藥,剷除了兩個後患,實在是高。宜修皇后也曾有個孩子,但不幸早夭,為了報復姐姐純元,害得純元也胎死腹中。她落了胎之後,元氣大傷再也無孕。這也讓仇恨的種子在她心裡生根發芽,變成了「打胎隊長」。

後宮之中,向來都是母憑子貴,妃嬪一旦有孕便會被其他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甄嬛第一次懷孕時,還不知深宮中的險惡,著了安陵容的道。被貓抓傷後,日日使用安陵容送的舒痕膠。天真以為是姐妹情深,卻不知其濃鬱的香味背後,是為了掩藏大量的麝香。甄嬛使用過多,在華妃逼她罰跪之後落了胎。

有了第一次的教訓,甄嬛之後懷孕都分外小心,得虧是她自己也夠聰明,才能屢次從險境中逃脫。懷朧月公主時,她早已被現實折磨得遍體鱗傷。以為自己在皇上心中有一席之地,最後發現自己不過是個替身而已。父親甄遠道也遭人陷害,流放寧古塔。失去了家庭支持,又失去了皇寵,皇后對她也就放鬆了警惕,這才把朧月公主生下。生下之後,交給敬妃撫養,便遠去甘露寺。

太后作為上一屆的宮鬥冠軍,對於宮中的種種伎倆見得多了,都是她玩剩下的。她知道後宮嬪妃屢屢不孕是因為她侄女宜修在其中作梗,但畢竟皇嗣重要,即使為了烏拉那拉氏的榮耀,也不能一直放任宜修這樣殘害下去。當得知甄嬛懷了雙生子準備回宮後,太后特意叫來宜修說;「哀家希望由你來保甄嬛這一胎,我相信你一定保得住。」一語點破了後宮嬪妃不孕的原因,也藉此警告皇后,宜修做的事,她心裡心知肚明。

有太后這麼一說,皇后自然不能辜負,不敢明面上去害甄嬛的孩子,但是暗地裡依舊想方設法想讓甄嬛自己落胎。甄嬛已經不是從前的甄嬛了,現在是鈕祜祿氏甄嬛,自她決定再次進宮起,便沒有了心,卻要狠。皇后便沒有再找到合適的機會下手,雙生子平安降生。

後宮妃嬪大多無孕,只是有人不想讓她們懷孕,不是送含有大量麝香的物件,就是從飲食上下手。甄嬛的龍胎,有了太后的背書,旁人自然不敢輕舉妄動,這才能平安生下孩子。

相關焦點

  • 難怪後宮嬪妃大多數無身孕,甄嬛卻能屢次懷上龍胎?太后一語道破
    導語:女子的一生無外乎嫁個夫家,生兒育女罷了,後宮女子只是希望得了皇帝的寵幸,有個孩子相伴罷了,一入後宮深似海,後宮嬪妃本就很多,得皇帝寵幸就是一大難事,能懷上孩子的更是稀少,後宮嬪妃大多數無身孕,就是奉為貴妃的端妃和華妃也都無子嗣,甄嬛卻能屢次懷上龍胎?這是為何?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 甄嬛傳:後宮小主都無孕,為何甄嬛能數次懷上龍種?太后一語道破
    《甄嬛傳》中的雍正,雖然坐擁後宮三千,但是卻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子嗣非常單薄。 沈眉莊是第一個侍寢的,本以為自己可以成功懷上子嗣,沒想到卻是華妃和曹貴人的圈套。接著是富察貴人,富察貴人剛有孕就被皇后精心調教的松子撲倒在地,孩子也小產了。
  • 《甄嬛傳》一壺簡單的糙米薏仁湯,為何就消除了太后的疑心?
    皇后做這一切太后是默許的,因太后也不喜甄嬛,當初選秀之時太后還說甄嬛姓甄衝了皇帝名匯,又潑水、拿貓試探,最後不情願地接受皇上賜甄嬛牌子,甄嬛雖也知書達理,但性格卻不似其他妃嬪般順從,直到和皇上決裂離宮,太后都未多說一句。
  • 甄嬛傳:一壺簡單的糙米薏仁湯,為何就消除了太后的疑心?
    甄嬛回宮前皇后設計太后宮裡失火、自己扭腳,欽天監說宮外之人(甄嬛)不祥,皇上顧及前期後宮施壓,只能延緩接甄嬛回宮的意願。皇后做這一切太后是默許的,因太后也不喜甄嬛,當初選秀之時太后還說甄嬛姓甄衝了皇帝名匯,又潑水、拿貓試探,最後不情願地接受皇上賜甄嬛牌子,甄嬛雖也知書達理,但性格卻不似其他妃嬪般順從,直到和皇上決裂離宮,太后都未多說一句。
  • 《甄嬛傳》後宮女人都留「鬢角」,唯獨她例外?
    《甄嬛傳》是一部十分值得考究的一部劇,不僅劇情內容非常的有深意,在服裝妝容髮飾方面也是十分的用心,不知道有沒有細心的人注意到,後宮的妃嬪都留有鬢角
  •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會對華妃的死感到不安!
    之前設計別人也沒有親眼目睹過她們的死法,可這次甄嬛卻親自送華妃赴死,無論怎麼說,心裡多少還是害怕的。從一個單純的大家閨秀,到一個運用智慧計謀去設計人至死的蛻變,這中間經歷了多少痛徹心扉的苦楚。皇帝的失寵與獨寵,來來回回,後宮各種人情冷暖,甄嬛也一一看透,然而華妃的慘烈之死,還是讓甄嬛感到恐懼的。
  • 《甄嬛傳》:溫實初與沈眉莊臥室內度過一夜,太后為啥不除掉他倆
    《甄嬛傳》:溫實初與沈眉莊臥室內度過一夜,太后為啥不除掉他倆? 《甄嬛傳》:太后最注重子嗣純淨,為何沒能發現溫實初和沈眉莊的事情? 甄嬛傳中,當初甄嬛從甘露寺回到宮中,當時肚子裡所懷的孩子也是引起了流言蜚語,畢竟這個孩子當初是在宮外懷上的,所以很多人對於孩子是不是皇上的心中也是存有疑惑。
  • 18歲少女入宮,三次為乾隆懷上龍胎,死後乾隆親自寫詩悼念
    古代社會,受醫療水平限制,女人生孩子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不僅嬰兒成活率較低,就連生育的女人都有很大危險,即便是在太醫雲集的後宮,妃嬪因生育而丟掉性命的,也不在少數,比如說康熙原配孝誠仁皇后,就在生育皇子胤礽時,死於難產。今天筆者要講的是乾隆後宮,一位死於難產的妃子,她就是忻貴妃。
  • 甄嬛傳:甄嬛到死也不知道,為何新帝登基後槿汐會變成這樣?
    甄嬛傳:甄嬛到死也不知道,為何新帝登基後槿汐會變成這樣?
  • 《甄嬛傳》太后明明是皇后的靠山,為何又派芳若保護宮外的甄嬛?
    《甄嬛傳》中,太后,是後宮之中最為明白形勢的人。任何一個后妃,能夠做到太后這個位置,都有著自己的能力,也都看遍了後宮中的各種手段。皇后這些年,在後宮之中的行為,太后都心知肚明,可她卻為了更大的利益,選擇了視而不見。純元皇后的死因,其他人不清楚,可太后又怎麼可能對此一點都不懷疑。
  • 甄嬛傳:難怪甄嬛一定要打掉安陵容的胎,看她在恐懼什麼?
    甄嬛知道安陵容為了爭寵,服食過含有麝香的息肌丸。當時的安陵容沒有退路可以選擇,她只能夠放棄自己日後能夠懷上身孕的機會,讓已經不能再唱歌的自己,重新獲得皇上的喜愛。這一點甄嬛非常清楚,所以在甄嬛看見安陵容以冰嬉復寵時,也絲毫不感到意外。
  • 甄嬛傳中十二位歷史原型:甄嬛活到了84歲,而端妃很得雍正寵愛
    在兒子薨逝的18年後,她才被冊封為皇后,也就是說,這位年輕的皇后在24歲時失去了兒子後就再也沒有懷過孕,可見皇帝對其並不寵愛,在人情冷漠的後宮之中,一個再無希望的女人的絕望之情可想而知,也難怪宜修會機關算盡,不讓任何嬪妃生下皇嗣。 享受了9年皇后待遇的孝敬憲皇后就薨逝了,終年51歲,雍正駕崩後與她合葬在一起。
  • 為何甄嬛只用了一壺簡單的糙米薏仁湯,就徹底消除了太后的疑心?
    《甄嬛傳》中的甄嬛能夠再次回宮,其實最大的幫助者就是太后,如果不是太后的鬆口,甄嬛不可能這麼順利的回宮。
  • 如懿傳: 吉太嬪為何要殺掉太后? 真實身份究竟是甄嬛傳裡的誰
    最近更新的如懿傳中,冷宮吉太嬪下狠心要殺掉太后,太后就是甄嬛傳中的甄嬛,那麼吉太嬪的真實身份在甄嬛傳中究竟是誰?
  • 《甄嬛傳》:出場半小時,甄嬛就得罪了太后,她卻一直不知道為什麼
    文/拈花不語甄嬛受寵後,皇帝跟太后提起,說莞貴人聰明乖巧,太后可以見一見。太后直接拒絕:等她以後升了嬪位再來見我吧。剛開始,太后是不喜歡甄嬛的。而這種不喜歡,從第一集選秀時就露出了端倪。選秀活動是太后提出的。一來,皇帝子嗣單薄,要擴充後宮,為皇室開枝散葉;二來,需要一些年輕貌美的女子分散皇上的注意,減少皇上對年妃的寵愛,制衡年家。所以,面對選秀太后最是積極。她一上來就相中了眉莊,因為眉莊符合她對兒媳婦的所有要求,溫柔賢淑,不識幾個字。
  • 《甄嬛傳》甄嬛冒死生下龍鳳胎,皇帝卻對甄嬛的丫鬟掌嘴,這是為何?
    此前,備受歡迎的電視劇《甄嬛傳》,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這部劇是由孫儷和陳建斌等人主演的,主要講述的是女主甄嬛從一個小秀女一步步成為皇太后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的幾位主演演技炸裂,顏值爆表,口碑和收視率成績都不死,而且豆瓣評分也不低,總體來說,這部劇已經不失為一部良心之作了。
  • 甄嬛傳:才明白皇帝栽在甄嬛手上一點都不冤,不信你看太后說了啥
    甄嬛傳:才明白皇帝栽在甄嬛手上一點都不冤,不信你看太后說了啥導語:《甄嬛傳》中最讓人糾結的一對,莫過於皇帝和甄嬛。明明兩人都對彼此有感情,但卻相愛得不是時候,一度落入反目成仇的局面中。另一邊甄嬛在甘露寺可謂吃盡苦頭,周圍的人各懷心思,甚至還有人想置他於死地。因此太后金口玉言:你們好歹留她一條命。這才讓甄嬛得了喘息之機。皇帝更是想的深遠,早在甄嬛出宮之時,他給的由頭就是「為國運祝禱」,而不是發落罪妃。他完全是想給,氣頭上的甄嬛一個臺階下,也給自己留點顏面。其實還是想跟甄嬛和好。
  • 甄嬛傳:太后一直喜歡沈眉莊,但對她的死不問不顧,原因真扎心
    《甄嬛傳》中除了甄嬛在後宮活得出色之外,還有一個角色讓人不甚喜歡,就是甄嬛的好夥伴沈眉莊。她的知書達理,溫婉親和讓人自愧不如。
  • 甄嬛傳:四阿哥登基後,甄嬛為何還要對宜修這麼狠?太有心機了
    本來是許願能得一人心,結果卻在宮中的各種廝殺下,失去了很多心中的堅持和追求。甄嬛傳:四阿哥登基後,甄嬛為何還要對宜修這麼狠?太有心機了皇后作為這齣戲裡最大的boss,一直以來都是給人一種純良的感覺,她的行為完全是一副通情達理的後宮之主的樣子,說是母儀天下也不為過。
  • 甄嬛傳:你注意到甄嬛頭飾變化了嗎?這才是真後宮,怪不得成太后
    甄嬛傳: 你注意到甄嬛頭飾變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