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喇叭與手搖電話

2021-02-13 聽老綏遠韓氏講過去的事情

聽舅舅說,得勝堡是在開展「四清運動」那年,安的有線廣播。正式播放那天,大隊部門前人山人海,喇叭裡放著「走西口」。有人說:「日怪呀,莫非有人在喇叭裡頭唱?」別看那個喇叭頭子,真讓人開眼界。

開始時,有線廣播是用杉杆架線,從廣播站連接到大喇叭的是裸露的鐵絲。遇到颳風下雨,喇叭裡只聽見斷斷續續的「嗞嗞」聲或呲啦呲啦的噪音,大喇叭罷工歇菜也是常事。

沒有廣播電視的時代,高高矗立在電桿上俯視眾生的大喇叭,就成了堡裡的信息發布中心。喇叭一響,大人娃娃都要支稜起耳朵來聽聽喇叭裡在說什麼。什麼四清運動搞社教、階級鬥爭天天講、學習雷鋒好榜樣、大寨精神代代傳、風霜雨雪天冷暖、說古論今劉蘭芳。上至國家大事、下到聚眾開會,下地勞動、上河挑渠,事事離不開大喇叭。隊幹部在大喇叭裡發號施令,社員們在大喇叭的指揮下春種秋收。天天聽著「東方紅」出工,日日伴著「日落西山紅霞飛」收工,成為老一輩記憶中永不消逝的聲音。

文革中,大喇叭更是自早至晚地鳴響。那鏗鏘有力的男女高音播送著「兩報一刊」社論和大批判文章,令多少「地富反壞」心驚膽顫、魂飛魄散。大喇叭的確成了「鼓舞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成了「播種機」和「宣傳隊。」

那時,大喇叭是階級鬥爭和政治的風向標。發布最高指示、宣讀大批判文章、造反派互相攻訐……無不通過鄉村廣播站這塊灘頭陣地。人們幾乎每天早晨都是被大喇叭震醒,在炕頭上一睜眼,就能聽到毛主席語錄。山呼海嘯一般的聲音,仿佛連大喇叭的鐵皮都熱得發燙。

得勝堡的社員每天下地都需要隊長在大喇叭上吼喊。堡子的隊長不說出工,而是喊:「社員同志們,下地動彈了!」

1968年,大喇叭有時半夜也會響起,那是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發表了。社員們奇怪的是:「毛老人家黑夜咋不睡覺?老在半夜三更發指示?」「不讓我們受苦人好好睡覺,明天下地勞動咋能有了精神?」

1971年林彪事件後,得勝大隊組織社員在大喇叭上批判林彪,有幾句話非常精彩:「林彪這個賊圪泡,每天好吃好喝,騎上洋車到處瞎毬轉悠,還不滿足,還要反對毛主席。林彪帶著一群(葉群)老婆跑了,在溫都那個地方把三叉骨(三叉戟)也跌斷了。」

那年,得勝堡有個地主分子病危,安在他家房頂上的大喇叭驚擾的他晝夜不得安寧。地主婆去找生產隊長,乞求把她家房頂的那個大喇叭關了。隊長說:「日他媽的!一個地主死就死毬了哇,我們還因為他別宣傳毛澤東思想?」地主婆臉色灰白地走了。

還有一戶人家,在大喇叭的杆子底下刮除鍋灰,鍋灰濺在了喇叭杆子上,被大隊「群專」的人看到,定為「壞分子」。批鬥十幾次,拘禁半年。說他是在「故意抹黑社會主義的宣傳陣地」。

大喇叭除了聲嘶力竭的政治腔,當然也有溫情的一面。農村最熱鬧的時節莫過於趕集唱大戲了。「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手拉著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門口……」一曲《走西口》,道盡了民間戲曲的魅力。早先的戲班沒有麥克風,全憑演員一副好嗓子。有機會一飽耳福的,僅限於場子裡的觀眾。後來不知道誰靈機一動,把村裡的大喇叭和無線電連在了一起,於是鑼鼓一響,大街小巷從此飄滿了曲調悠長的韻味。

記得那年得勝堡有個從大同來的知青非常會𠴼古,於是隊長讓他在大喇叭上講《三國演義》,為此給他記最高的工分。雖然那些年破四舊是時代的潮流,但在得勝堡那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隊長是一手遮天的。

在得勝堡村民眼裡,生產隊長就是大官了,大人哄小孩子睡覺時總說:「快點睡,再哭隊長就來了!」可見隊長是何等有權威。

1979年,每天午間大喇叭都要播放劉蘭芳的評書《嶽飛傳》。有人為了不耽誤收聽,端著飯碗就出來了,蹲在大喇叭下邊吃邊聽。吃完飯,電桿下的空碗擺下一片,家家戶戶的女人們還得出來收碗。

得勝大隊有一個能說會道的婦女,喜歡張家長李家短地議論,也擅長傳播一些道聽途說的新聞,人們就給她起了個諢名「小廣播」。據了解,各地有「小廣播」諢名的不在少數,大喇叭的傳播功能被認可程度由此略見一斑。

「得勝堡廣播站,剛才說的都不算。」得勝堡人經常這樣調侃村裡的廣播站。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去過得勝堡廣播站,它設在得勝大隊隊部辦公室旁邊的套間裡。站內靠牆處放著碩大的鐵殼電子管擴音機;靜臥的四速電唱機旁有不少彩色薄膜唱片和黑色膠木唱片;話筒頭用紅綢布包裹的送話器,置於播音桌的正中;年輕的女播音員正在整理「自辦節目」的文稿……

隨著農村土地承包到戶,大喇叭漸漸失去了忠實的聽眾。聽廣播看電視成為農家人新的信息渠道,昔日喧囂一時的大喇叭開始安靜下來。有一個時期,大喇叭淪為村幹部催收各種稅費提留的傳聲筒:「××社員,趕緊去交電費!」「××社員,趕緊去交水費!」「二隊的社員們,該交春播費了」等等,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內容有時也穿插其間,令人既忍俊不禁、又不勝其煩。

後來大喇叭又成為廉價廣告充斥的樂園。小商小販們再也不用走街串巷地吆喝了,只需掏上幾塊錢,就能在大喇叭裡滾動播出:「城門口賣沙子水泥!」「大隊部門前賣沙瓤西瓜,八分錢一斤,不甜不要錢……」

村幹部娶媳婦、聘閨女、給孫子過滿月,也都在大喇叭上吼喊:「村支書給孫娃子過滿月,一會有車來接。搭禮的到村長家門口集合!」人情是債,扒了鍋也得賣。可去可不去的人,最後也都去了。

有時它還成了一部分鄉村幹部宣洩內心不滿、威嚇不同觀點群眾的舞臺。聽說得勝堡的村長就在大喇叭裡罵道:「日你媽的!天天說擁護黨擁護黨,黨在你家吃了兩碗麵條還有意見!」

那年,得勝堡一個育齡婦女有親戚在新榮區礦上當個小官,因此不把村幹部放在眼裡,和村民吹噓道:「額才不管村幹部同意不同意,過幾天額就去取掉節育環生二胎。」消息傳到村支書那兒,村支書很生氣,當下就打開大喇叭喊開了。先講了一通計劃生育的重要性,接著就開始敲山震虎:「有的人仗著大同市裡有靠山,就想去醫院取環生二胎,我實話告訴你,別說你大同有人,就是中央有人,只要爺不吐口,你想取環兒?毬門兒也沒有!」

還有一天,一大早,村裡的大喇叭開始被人使勁地「呼呼」吹了一氣,緊接著就有人罵開了:「誰家的親爹啦,一大早跑到街上轉悠,還到處拉屎,趕緊出來領回家去!」

那天,正好鄉黨委書記在得勝堡蹲點,聽見後很生氣,罵村長說:「他媽的,人家爹在街上轉悠,也值得開大喇叭吆喝嗎?不過到處拉屎就不對了,這人可能精神有問題!」 

村長苦笑著說:「這不是罵人,是罵豬呢!不知道誰家的豬從圈裡跑出來了,村幹部怕影響村裡的衛生。」

「他媽的,大喇叭還有這功能?」鄉黨委書記搖搖頭,再沒說啥。

得勝堡的社員愛聽天氣預報。但播音員用普通話播時,老人們聽不懂。比如播音員說「有間斷的雨」,人們常常聽成「有簡單的雨」。有一次,天氣預報說「雨量比較大」,有一個老太太說:「廣播裡淨鬼嚼呢,既然老天爺下大雨,咋還『月亮比較大?』」引起人們一陣鬨笑。

六七十年代,得勝堡「出門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性生活基本靠手。」那時通訊也很落後,電話遠沒有普及。只有大隊部才裝有一部電話,以保持與公社的聯絡。那時用的電話都是手搖磁石電話機,在打電話前,需先將手柄「呼呼呼」地轉動幾圈。本公社的可直接搖,如想打到其他地方,還需公社總機轉接。即使這樣,電話也常常不能一下打通,令人鬱悶不已。

那些年,有線廣播和電話共用一條線。如到早中晚的定時廣播時間,電話就會被掐斷,不能使用。待到廣播結束後,才會恢復接通電話線路。有時電話打得好好的,突然斷了,原來是廣播時間到了。所以打電話時,還得時刻注意時間。

據傳,一次堡子灣公社書記欲給得勝堡大隊某隊長打電話,撥至公社總機後喊道:「喂喂喂,話務員,給我接下面!」話務員:「我下面沒空!」書記:「甚啦?我著急著呢!趕緊把別人的拔出來,把我的插進去!」哈哈!

得勝堡大隊部的那架搖把式電話機,表哥領我去看過。那天我們沒敢進屋,只是隔著玻璃窗往裡眊了眊。那東西黑黑的,有搖柄,機子還拖著一根長長的線……表哥神秘地對我說:「那是『會講話』的機器。那個東西,這頭說話,那頭就有聲音傳過去。」令我感到非常神奇。還有一次,隊長的兒子領我去大隊部搖那個玩意兒,當聽到公社那邊在「喂!喂!」時,我笑的喘不過氣來。

小時候被管電話的人嚇唬過,說這種手搖磁石電話機千萬不能摸,高壓很危險。後來才知道,手搖電話確實可以產生瞬間高壓。因為文革中,得勝堡的「群專」就用此來刑訊折磨「地富反壞右」。一次他們審訊五舅,就動用了「電刑」。所謂「電刑」,就是將手搖電話機的電話線纏繞在人的手臂上,然後猛搖把子,產生電流。五舅被折磨得死去活來,呼天喊地,也沒有審出個結果。幾天後,只好將遍體鱗傷的五舅釋放。

相關焦點

  • 從手搖電話到大哥大、智慧型手機
    從一九七八年到今年,四十年過去了。四十年前,電話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還是稀罕物品。一個單位就一部電話,只有大單位才有分機。雖然四十年前打電話已經不用再請接線員轉,可以直接撥號,但是,使用電話的人不多,以至於有的人接到電話,緊張得說不出話來,如果接到長途電話,更是心驚肉跳——沒有要緊事情,誰會打長途電話呢?
  • 手搖機械式計算器的發展歷程
    用一支專用的鐵筆,像撥電話號碼那樣把數字撥進去,再輸入另外一個加數,讀數窗就會顯示出兩數之和。他用一種特製的棘輪解決了最難的進位問題。這是世界上第一款不需要知道原理、口訣等就能直接使用的計算工具,雖然只能做加減法,但計算過程不再依賴人的大腦,因此意義重大。 1674年,德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Leibniz)在他28歲這年製造出一個長1米的「乘法器」。
  • 《DNF》如何屏蔽大喇叭喊話 屏蔽大喇叭消息教程
    導 讀 DNF怎麼屏蔽大喇叭消息?
  • 手搖升降桌的優缺點分析
    手搖升降桌是升降桌的一種,它的優缺點有哪些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一、優點1、升降方便。能夠滿足於不同身高的人群,為使用者提供一個合適的使用高度,提高工作或是學習的效率。2、有利於身體健康。將升降桌採用手搖的形式調節成適合自己的高度,能夠讓我們的坐姿標準,也能夠站立使用升降桌,既保護了使用者的視力,又避免了頸椎和脊柱的問題,還能解決久坐的問題。
  • 首次大興體培中心手搖車互動
  • 升降之間,卡貝手搖晾衣架測評
    升降之間,卡貝手搖晾衣架測評 2020/12/18 17:29 來源:廠商供稿 瀏覽:732
  • 臺灣好喝的手搖飲料,不只有1點點
    我湊過去看了看,覺得菜單上飲料的名字怎麼和臺灣的50嵐(手搖飲料店)那麼像呢?再加上,自己在臺灣的時候,早就發了毒誓,不再喝任何飲料了,所以心一橫就沒有買。 回去一查,我才知道原來在大陸非常火的1點點就是臺灣正宗的50嵐,因為在大陸「50嵐」這個名字早就被商家註冊過了,所以只好改成了1點點。名字雖然改了,可是名氣到大陸依舊沒變。
  • 貴港市港北區:「大喇叭」服務千萬家
    廣西新聞網港北1月7日訊(通訊員 陸宏夏 李希業)為進一步夯實基層組織設施建設,打造宣傳輿論陣地,2020年貴港市港北區投入430萬元推進「村屯通」大喇叭系統建設工作,在1個區級、7個鄉鎮級、94個行政村以及282個自然屯共383個點各安裝一套村屯通大喇叭系統,並將大喇叭接入綜治中心運轉及時發現突發事件
  • 忠縣288組「大喇叭」讓疫情宣傳不留死角
    有問候,電話聊。出門前,戴口罩。回到家,要消毒。」「個人衛生勤注意,門窗打開多通風,發現熱度要上報,咳嗽感冒上醫院,疫情防控靠大家,身體健康最重要。」…………1月30日上午,東溪鎮永華村的「大喇叭」又響了起來。「這段時間,村民都習慣了通過廣播收聽有關疫情防控的知識和抗擊疫情的情況。」該村黨支部書記王自求說。
  • 禮縣:大喇叭「喊話」,新思想「入心」
    助脫貧 大喇叭響徹村村寨寨「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產業發展為槓桿的扶貧開發過程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的有效途徑……」在禮縣的所有行政村,每天早晨7:30分都會準時響起鄉村大喇叭。
  • 這就是山東丨曲阜村村掛起「雙響炮」 900多個大喇叭築起疫情防控...
    ……」這兩天,在姚村鎮西孔村村口的勸導站點,村黨支部書記孔德國正通過手機遠程控制村裡的大喇叭提醒村民。據孔德國介紹,為了方便特殊緊急消息的下達,前些年專門為村裡添置了一臺遠程智能無線廣播系統,「這套系統的好處就是即使人不在村裡或是離廣播點很遠,也能通過電話撥號遠程操控村裡的大喇叭傳達通知。」
  • 港北區累計建成大喇叭系統379個
    人民網貴港1月7日電 為進一步夯實基層組織設施建設,打造宣傳輿論陣地,2020年貴港市港北區投入430萬元推進「村屯通」大喇叭系統建設工作,在1個區級、7個鄉鎮級、94個行政村以及282個自然屯共383個點各安裝一套「村屯通」大喇叭系統,並將大喇叭接入綜治中心運轉及時發現突發事件,為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發揮重要作用
  • 特克斯縣:維修大喇叭 讓黨的聲音傳播到千家萬戶
    對此,特克斯縣提早動手,對轄區內235個大喇叭進行巡查維護、服務保障工作,確保零故障、村村響。  每天特克斯縣各鄉鎮場的大喇叭就會準時響起來,廣播聲會伴隨人們進入新的一天。這兩天, 特克斯縣齊勒烏澤克鎮齊勒烏澤克村的大喇叭因為線路故障停止播出,而居住在這裡的村民們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茶餘飯後收聽大喇叭廣播。
  • 農村大喇叭 傳遞「好聲音」
    原標題:農村大喇叭 傳遞「好聲音」   「我年齡大了,不會用智慧型手機,每天都是通過聽廣播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惠農政策。」
  • 樂陵「鄉音大喇叭」助力文明實踐
    記者 張海峰 通訊員 郝坤 馬明普 報導本報樂陵訊 「大喇叭上說了,垃圾要及時放到垃圾桶裡。這確實有必要,街面上和家裡比以前清爽多了。」日前,樂陵市胡家街道孫明剛村村民孫延池扔垃圾時,和其他村民聊了起來。
  • 貴港港北區:379個「大喇叭」構築「大平安」
    央廣網貴港1月8日消息(記者 張壘 貴港臺覃信源 李希業)2020年12月,貴港市港北區委政法委投入430萬元推進的「村屯通」大喇叭系統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這是目前廣西唯一一個實現村屯通大喇叭系統的縣市區。
  • 大名交警:大喇叭喊出「肇事者」
    大名交警:大喇叭喊出「肇事者」 2020-09-14 0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喇叭:把新時代聲音播進農民心田
    30年前,大喇叭在鄉村幾乎消失。如今,在賓縣永和鄉大喇叭又火了起來——72個大喇叭組成的喇叭陣,將5個村、67個自然屯全覆蓋。黨的十九大剛剛勝利閉幕,伴著大喇叭每天有節奏的播報,新時代的聲音響徹村舍田野,初冬的鄉村沸騰起來……  「你看院裡木桿挑著喇叭,多像一桿旗,這旗咱必須扛好!」
  • 義烏蘇溪鎮「大喇叭」開講 鄉音傳播黨的「好聲音」
    現在是蘇溪鎮鄉音『大喇叭』講學習的第一期,歡迎大家收聽。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7月10日傍晚6點,義烏市蘇溪鎮5個社區、43個行政村550個鄉音「大喇叭」準時響了起來,這是蘇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出的「逢五鄉音講學習」的第一期,也是這一距離老百姓最近的宣傳陣地繼防疫知識宣講後再度發聲。
  • 江津區50名殘疾人用上手搖式三折病床
    筆者走近一看,他們正在把一張張專供重度殘疾人使用的手搖式三折病床裝上一輛大貨車。當問及他們運到哪裡時,他們回答說,運到艾坪山耀文山莊殘疾人託養院,跟著還要運往先鋒、柏林等鎮(街),並要負責安裝好,教會他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