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人生有無數的選擇,但只有一個無法選擇,那就是你的親生父母。這句話對於林黛玉來說,還可以引申一下,除了父母不能選擇之外,還有一個不能選擇的就是她的姥姥——賈母不能選擇。
作為林黛玉最親的親人,賈母在她失去父母的時候,給她伸出了溫暖之手,但奇怪的是,賈母能為林黛玉提供最好生活條件,有能力改變林黛玉的生活際遇,卻最終沒能成全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婚姻大事,不合情理的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01
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是賈母單方面的決定。
紅樓夢第三回,賈雨村給林黛玉當了家庭老師一年光景,賈敏一疾而終,賈雨村打算辭別離開另尋他路時,林如海挽留了他,讓林黛玉一邊跟他讀書一邊守孝。
林如海的做法中規中矩,符合當時的禮法。但是沒想到,賈母沒與他商議,直接派了人接林黛玉去京都,理由也很簡單,就是賈敏死了,林黛玉在家無人依傍教育。
這種做法讓林如海很為難。因為林黛玉此時年紀還小,大約六歲,不易出遠門;林黛玉一身之病不能離家,癩頭和尚明確說過:「若要好時,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林黛玉年少體質又弱,確實不易出行。但是賈府家大業大,賈母輩分又高,林如海縱然安排好了林黛玉的生活,但仍只能服從賈母的安排。
所以,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屬於被賈母強行接進去的。
02
林黛玉第二次進賈府,是賈母強力堅持的。
林如海病重,捎信讓林黛玉回家,賈母非讓賈璉陪同,並強調要將林黛玉帶回來。但是沒想到,林如海竟然一病而亡,在處理林如海後事時,賈璉派身邊的興兒回家,專門向賈母請示,儘管沒有明說請示何事,但從王熙鳳對賈寶玉所說「你林妹妹要在咱們家裡長住了」的話中可知,是專門請示林黛玉進賈府事宜的。
林黛玉此時其實已經不太適合進賈府了。雖然林如海已死,但是林家卻仍然有人。一是林如海原有幾房妻妾,林黛玉可以和他們一起生活;二是林家支庶不盛,子孫有限,但也有幾家,與如海俱是堂族。紫鵑曾經對寶玉說過:「我們姑娘來時,原是老太太心疼她年小,雖有叔伯,不如親父母,故此接來住幾年。大了該出閣時,自然要送還林家的。終不成林家的女兒在你賈家一世不成?林家雖貧到沒飯吃,也是世代書宦人家,斷不肯將他家的人丟在親戚家,落人的恥笑。」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賈母仍堅持把林黛玉接進了賈府。
03
賈母為何兩次堅持將不適合進賈府的林黛玉接近賈府呢?如果她出面成全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婚事,一切都能自圓其說,但恰恰是賈母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成全兩個人。
林黛玉住進賈府,成為賈家的自家人,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婚姻大事成為主要問題,她的好姐妹紫鵑開始為此著急,於是假借林黛玉要回家待嫁之說,嚇唬了賈寶玉。
賈寶玉對林黛玉一片痴情,聞聽此事過後,痴病發作,最終將此事鬧得上下皆知。經過此事過後,林黛玉和賈寶玉的關係成為明牌,但就在這種情況下,賈母卻沒有接林黛玉兩進賈府的那種強勢,為林黛玉的婚事做主,除了安慰林黛玉和賈寶玉之後,就再也沒實質性的舉動。
林黛玉兩次進賈府,最終過的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生活,賈母的安排,讓她誤了婚姻,誤了一生。
賈母這樣做,原因很多。賈元春暗示金玉良緣是原因,王夫人不喜歡林黛玉也是原因,但這一切對於賈母這個老祖宗來說,都不是問題。她遲遲沒能讓林黛玉嫁給賈寶玉,最根本的原因是賈府面臨末世,內囊盡失,她本身出了問題。
04
《紅樓夢》一書未完,很多人認為,林黛玉先死賈母后亡,但事實上,有一種可能是賈母先死林黛玉後亡。
《紅樓夢》第五十七回,紫鵑嚇唬寶玉,探明了他的真心後,晚上回來與林黛玉同宿,夜深人靜之際,紫鵑說出這樣一番話:
「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知疼著熱的人?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俗語說『老健春寒秋後熱』,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稱心如意呢……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所以說,拿主意要緊。姑娘是個明白人,豈不聞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曹雪芹寫書,慣用讖語。紫鵑這一番話,暗示了林黛玉婚姻結局變數的原因是賈母死亡。其實對於賈母之死,王熙鳳也曾經向平兒透露過。《紅樓夢》第五十五回王熙鳳對平兒說:「老太太事出來,一應都是全了的,不過零星雜項,便費也滿破三五千兩。如今再儉省些,陸續也就夠了。」
看懂賈母先於林黛玉死亡的邏輯後,林黛玉不能嫁給寶玉的謎團就能迎刃而解。所以,賈母不死,林黛玉必嫁;賈母死後,寶黛婚姻就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了。
聲明:本文資料重點引自《乾隆庚辰四閱評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胡適藏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蒙古王府本石頭記》《鄭振鐸藏本》【文/小涵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