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炬
前段時間,有大量煽動性信息說,一旦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被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將對中國經濟造成致命打擊。
PS. 「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通過疾病的國際傳播,構成對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風險,以及可能需要採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的不同尋常事件。
於是很多人表示很失望,痛心疾首,為什麼在中國正面臨如此嚴峻的疫情考驗時,世界還要來撒桶鹽?
巧的是,美國剛好爆發季節性流感,登上微博熱搜。美國這次流感季 ,估計已造成了2200-3100 萬人感染,1.2-3 萬人死亡。相比起來,是新冠肺炎的 356 倍,死亡人數是新冠病毒 10 倍。
兩件事看下來,大家不禁憤怒發問:
為什麼 WHO 在 1 月底把中國的疫情列為「PHEIC」,卻對美國季節性流感的嚴重性視而不見呢?這明明就是在針對中國!
噓……息怒息怒。首先,新冠疫情被列為 PHEIC 並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然後,美國的季節性流感也並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嚴重。
單從統計數據上看,它們倆甚至都沒有可比性。再者,新冠病毒作為一種幾乎完全陌生的病毒,在傳播能力、死亡率等方面都遠超美國季節性流感。
下面我們就從兩者在數字統計上的不同說起。
01
///
統計方式完全不一樣
很多人看到美國季節性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數後震驚了,覺得一個流感季會有這麼多人喪生?!
但其實這個數字並不是直接的感染和死亡人數,而是基於美國 CDC 建立的動態模型評估出來的結果。
沒錯,這個數字是通過算法估計出來的。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某些感染流感的人不會被統計到,如果不能通過一種方式把他們包含進來,就可能低估流感的傳播情況和危害。
比如,有很多感染者會因為病症較輕,而不去醫院,自己買點藥吃吃就好了,這些人就不會被統計到。
另外,一些死亡病例是由於流感引發的併發症導致。
假設 A 得了流感,身體非常難受,誘發了心臟病死亡,那醫院開具的死亡證明不會寫 A 死於「流感」,而是死於「心臟病發作」。
所以,才需要一個模型來推算當季流感對人們的影響。
但中國這次突發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大家看到的統計數字都是直接的疑似、確診、死亡人數,並不是一個估算值。把估算值和真實數字放在一起比較,非常不科學。
PS. 關於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估算值,目前尚未見到官方數據,但有部分學術論文有建立模型來統計。但新冠病毒的危害和嚴重性,相信大家已經在封城、延長假期、居家隔離等等事情中感受到了,估算值在突發疫情面前對人們的警示作用,相對已經沒那麼明顯了。
把這個誤會弄清楚之後,我們再來對比一下其他數據和信息。
02
///
新冠病毒傳染能力更強,死亡率更高
1.傳染能力更強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流感病毒的「基本傳染數(R0)」為 1.3。
R0 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平均每個感染者能把流感病毒傳染給多少人。
PS. 基本傳染數(R0)是一個用來評估病毒傳播難易程度的值,它並不是一個固定常數,會因地區而異,具體取決於人們相互接觸的頻率,以及防疫措施的強度。
而在 1 月 29 日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的一項研究估計,新冠病毒的 R0 值約為 2.2,其他研究則認為高達 3.77。
無論參考哪個值,新冠的傳播能力,都比流感更強。
1.症狀及嚴重程度
美國的季節性流感,典型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咽喉痛、肌肉酸痛、頭痛、流涕和鼻塞、渾身乏力。嘔吐和腹瀉症狀偶發。
症狀很多,但是因此需要住院的人有多少呢?再來看下這張圖:
計算下來,在美國 2019-2020 年流感季中,大約只有1%的感染者,因症狀較為嚴重需要住院。
而新冠病毒的症狀最普遍的是發熱、咳嗽,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從目前的數據看,5 萬多名現存感染者中,有20%為重症患者。
和美國季節性流感相比,高出太多了。
3.死亡率
最後,看死亡率,這個也是大家最關心的。
我們可以從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NCHS),找到美國季節性流感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數。
從上表可以看到,從 2019 年 10 月 5 日開始(第 40 周)至 2020 年 2 月 1 日(第 5 周),共 4 個月,流感(Influenza)造成的死亡人數為2479人。
根據美國 CDC 的數據,流感的死亡率在 0.05%-0.1%之間。
而中國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經造成了2348人死亡,死亡率在2%-3%之間,是美國流感的 20-60 倍。
湖北以外的省份因為醫療資源相對充裕,死亡率相對更低,約為 0.16%,但仍然高於美國季節性流感。
03
///
美國流感年年有
第三個美國季節性流感不比新冠病毒嚴重的原因,是美國流感非常常見——每年都會來一次。從秋冬到春季,這段時間內都是流感的高發期。
人們對它已經司空見慣,它造成不了什麼恐慌。
(美國季節性流感往年的估算數據,2017-2018 流感季估算死亡人數達到了 61000 人)
然而這一次爆發的新冠病毒,是人類目前不了解的傳染病,幾乎沒有任何防備措施。
04
///
美國對流感有完備的應對體系
由於流感每年都來,所以美國早已針對這種「常見疾病」,找到一套防範措施。
只要上美國疾控中心網站,就可以看到專門針對季節性流感非常詳細的科普,包括:流感的介紹、疫苗接種等等各方面信息,內容非常全面。
(美國疾控中心網站「流感」頁面)
就算流感每年都會變異,但是人們對它已經有了基礎認識,科研人員也能在很短時間內研發出疫苗。可以說,季節性流感完全在人們的監控範圍內。
但是出現在中國的新冠病毒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對它非常陌生,再加上它本身自帶傳播快、隱蔽強、潛伏長等特質,導致醫護、科研人員幾乎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有新聞指出,要研發出一支新冠疫苗,至少要等到明年才能上市,在那之前,所有人都只能期待神藥,或是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統。
對比完之後,相信大家都知道美國季節性流感 v.s. 新冠病毒,哪個更嚴重了。
///
結語
抗擊疫情這段時間以來,大家經歷了太多的「魔幻現實」事件。有人半夜排隊搶雙黃連、有人聽說 75% 酒精能殺滅病毒就去喝高度酒……
一些為了賺取流量的自媒體,刻意誇大美國季節性流感疫情,又何嘗不是一件魔幻現實事件呢?
前段時間,某些自媒體還散播「PHIEC 會毀掉中國經濟」的恐慌情緒。利用信息不對等,輕輕鬆鬆就激起了網友的情緒,讓網友沸騰起來。
新冠病毒是物質世界裡的病毒,而疫情期間的種種不理智,容易被點燃,就變成了精神世界的「病毒」。
關鍵時期,除了科學防疫,還需要冷靜防疫、知識防疫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