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新聞網報導稱,印度尼西亞一位漁民在西拉亞爾群島附近海域捕魚時,捕撈到一架無人水下探測器,因為機上印有中文,所以外界猜測該探測器或是來自於中國。
我們知道,過去數年隨著我國在海域方面的發展,中國建造了大量的科研工具,其目的是加深對周邊海域乃至世界海域的了解和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且,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表明中國探測器是在用於軍事探測方面。
但這仍然引起了一部分西方陣營國家的反響,他們認為中國很有可能是在印度尼西亞,或者是南海周邊海域秘密地進行水下探測活動。西方輿論認為,這會威脅到南海周邊國家的所謂「國防安全」。
根據中國科學院所公布的消息,中國確實是有著較為先進的水下無人探測器。早在去年12月,就曾經在東印度洋以及南海地區發射了12架水下無人探測器,所以這些探測器有可能會在探測的過程中出現事故,同時被世界南海地區周邊國家所發現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另外中國科學院在南海地區發射水下無人探測器,主要是進行科研,所以來自於西方國家的誣衊,根本上都是毫無依據的。
中國的水下無人機探測器技術目前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早在2017年,中國水下探測技術就可以下沉到超過6000米水深。中國的水下科研探測器,其整體技術水平,甚至已經超過了美國。
中國是目前國際社會中唯二的兩個可以派遣水下大型無人探測器,對海洋進行深入探測的國家,而另一個是美國。這證明了,中國在某些關鍵科學技術領域方面已經可以擺脫來自於西方陣營的限制,而且未來,中國也必然會使用更多的水下無人探測器,對海洋進行進一步的科學研究。
中國也會組建屬於自己的深海監測網絡和相關的資源勘探網絡。所以南海周邊國家應該對此保持足夠克制,中國是為了加強對於自然界的整體研究,這對於人類社會來說也是有好處的。同時,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也長期保持了友善的態度,南海周邊國家不要一味盲目地跟從西方陣營的雙重標準。他們應該對中國的科研研究保持足夠的尊重,也相信中國的無人水下探測技術必然會在未來,推動整體科學技術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