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能雖然被國安因為各種原因淘汰出爭冠半決賽,但是球隊上下並不甘心,對陣河北華夏的上半場,主教練郝偉派出了4大外援同時首發,希望能夠打垮對手拿到一場久違的勝利。然而沒想到,上半場卻幾乎被高拉特一個人擊潰。
中場休息時,郝偉果斷做出換人調整,莫伊塞斯替下了高中鋒佩萊,魯能重新回到了「無中鋒陣」。自從郝偉執教開始,佩萊的作用被大大削弱,連續3場比賽,他都成了邊緣角色。
郝偉不喜歡高中鋒的戰術嗎?這個問題目前暫時得不到答案。
執教中國女足的時期沒有參考價值;當年臨時救火國奧隊,他對高中鋒張玉寧的依賴程度非常高,甚至在他傷勢未愈的情況下都要讓其首發,結果導致了張玉寧的重傷,不過那主要是因為國奧當時實在沒什麼優秀的中鋒。
而他現在對佩萊的輕視,也有一些原因,比如佩萊今年長期被滯留時有點樂不思蜀,長期訓練不系統導致狀態一直不興奮;而且義大利高中鋒跟魯能的合同即將到期,傳說續約已經不太可能。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說,郝偉對高中鋒確實沒什麼迷戀。
相比之下,李霄鵬可能是整個中超聯賽與崔康熙並列的對高中鋒非常迷信的教練。李霄鵬在球員時代,魯能從宿茂臻到韓鵬就從沒缺過高中鋒,這或許影響了他的戰術思路。
在執教魯能的兩年半裡,佩萊從馬加特執教時期的苦力中鋒,變成了無所不能的超級射手,進球效率達到了職業生涯的第二高,僅次於當年在荷蘭費耶諾德的超級爆發。而一旦沒有佩萊,費萊尼就會被頂到鋒線,如果費萊尼還不夠,小將郭田雨今年又成為他的新選擇。
佩萊首輪對陣國安的活動熱區
所有這些關於高中鋒的套路,李霄鵬都已經運用得十分純熟,並且留下了成熟的球員配套配置,但是郝偉全部無視。
在他執教之後,佩萊首輪對陣北京國安打入1個點球,踢了70分鐘還算不錯,不過在70分鐘裡他沒有1次關鍵傳球,甚至被迫大幅回撤。從佩萊的活動熱區可以明顯看到,他的跑動區域竟然是一個倒馬蹄形,甚至有點回到過去的馬加特時代的苦力中鋒的感覺。
而對陣國安的第二回合,佩萊被放在替補席上,直到下半場第64分鐘才被換上;被換上幾分鐘後,魯能經歷了先進球被吹、又馬上丟球的命運,之後球隊踢得不順暢,郝偉甚至都沒有再做出一個換人調整,結果導致了佩萊的碌碌無為。
本場比賽,佩萊又是45分鐘沒有作為被匆匆換下。
佩萊為什麼在郝偉執教時期發揮不好?最主要的原因不只是他自己的狀態問題,而是魯能沒有提供相應的支援和配置。
在李霄鵬時代,邊鋒是必須的,吳興涵和劉彬彬至少有一個會留在場上,拉開場上空間,再加上另一側也會要求邊後衛套上,兩個邊路每場都會貢獻大量傳中,佩萊肯定不缺機會。而郝偉執教後,佩萊需要大量的背身做球,做完球也缺少回頭搶點的機會,甚至連邊鋒都經常不存在。
客觀地說,在郝偉執教之後,魯能最關鍵的進攻套路,能夠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幾種:
高中鋒搶點已經不是一個必選項,甚至變得可有可無。
在郝偉的執教下,不光佩萊得不到機會,費萊尼也被完全固定在後腰位置上,不會前插當中鋒使用,而郭田雨更是連出場機會都很難獲得。
連續3場比賽,魯能一直不缺進球,但對陣國安和華夏的射門次數完全不同。對陣華夏,對手無欲無求,領先之後過度鬆懈,結果送給魯能太多射門;對陣國安時,魯能踢出了非常高效的效率,射門次數不多,卻屢屢能夠進球,只是球隊的固定套路一旦被對手防範,還是缺少一些簡單粗暴的戰術打法。
現在糾結於佩萊是否繼續爆發已經沒有意義,重要的是,在他合同結束之後,魯能是否需要引進新的中鋒,還是郝偉真的不喜歡中鋒戰術,更需要一個別的類型的中鋒?
在中超模式裡,高中鋒或者說強力前鋒是每支球隊的必需品,恆大沒有高中鋒但有一個超級無敵的保利尼奧。但山東魯能怎麼辦?球隊現在面對3個問題:
這些問題需要一個明確的思路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