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自計算機誕生以來,人們就一直夢想著創造出一種程序,賦予其超越人類的智慧,甚至打敗最強大的人類棋手。
1996年2月17日,一場著名的西洋棋大賽落下帷幕,當時的世界棋王卡斯帕羅夫對陣IBM「深藍」計算機,最終,卡斯帕羅夫以4:2戰勝「深藍」,一舉奪得40萬美元獎金。
加裡·卡斯帕羅夫被認為是西洋棋史上最偉大的棋手之一,他於1963年4月13日出生於亞塞拜然。1985年,22歲的卡斯帕羅夫擊敗阿納託利·卡爾波夫,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他不僅精通西洋棋,還是一位數學家、計算機專家,並且精通15國語言,可謂天縱奇才。
卡斯帕羅夫棋風活潑,思維非理性,有異常敏銳的感知判斷力,能通過一些戰術性的接觸出人意料地改變棋局的自然進程,甚至經常採取大膽棄子、疾進反擊的策略去贏得比賽。曾在1999年7月達到2851國際棋聯國際等級分,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在1985年至2006年間曾連續23次獲得世界排名第一。曾11次獲得西洋棋奧斯卡獎。他是西洋棋史上的奇才,被譽為「棋壇巨無霸」。
IBM「深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5年,當時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博士生許峰雄開始開發一種名為「晶片測試」的西洋棋電腦。這臺電腦後來被稱為「深思」(Deep Thought),來源於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中的一臺機器。
許峰雄和他的同事默裡·坎貝爾和託馬斯·阿納塔拉曼後來被IBM聘用,繼續從事西洋棋的研究工作。1989年,加裡·卡斯帕羅夫(Gary Kasparov)在兩場比賽中輕鬆擊敗了Deep Thought。IBM團隊繼續改進他們的超級計算機,1993年將其重新命名為「深藍」,這是Deep Thought和IBM暱稱「藍色巨人」的組合。
1996年2月10日,在費城的賓夕法尼亞會議中心,卡斯帕羅夫和「深藍」之間激烈的六場比賽開始了。儘管「深藍」能夠每秒計算出1億個不同的西洋棋位置,但IBM團隊並不確定這臺電腦在比賽中的表現,因此卡斯帕羅夫獲勝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令他們意外的是,世界象棋冠軍在第一場比賽中輸給了「深藍」。不過,頑強、才華橫溢的卡斯帕羅夫很快捲土重來,贏得了第二場比賽。第三和第四場比賽以平局結束,第五場比賽以卡斯帕羅夫獲勝。經過連日膠著,2月17日,卡斯帕羅夫終於在關鍵的第六局中戰勝了「深藍」,以4-2的比分贏得了比賽。
1997年5月3日,又一場人機大戰開始了,媒體宣傳消息鋪天蓋地。自1996年輸給卡斯帕羅夫後,IBM團隊一直卯足了勁升級「深藍」,升級後的電腦每秒可以檢測2億個不同的西洋棋位置。
卡斯帕羅夫贏了第一場,深藍贏了第二場。第三、第四和第五局以平局告終。5月11日,深藍以3.5比2.5的比分贏得了第六場比賽。這次勝利對IBM來說是一次巨大的宣傳攻勢。不滿的卡斯帕羅夫暗示,「深藍」在比賽期間得到了某種形式的人工協助,IBM否認了這一指控。卡斯帕羅夫要求重賽,但IBM讓「深藍」退役了 。
卡斯帕羅夫的西洋棋世界冠軍頭銜一直保持到2000年。2005年3月,他宣布退出職業棋壇。
當年,「深藍」戰勝棋王的意義不亞於人類首次登上月球,自此也開啟了一片新的天地,人工智慧就以戰勝人類為樂趣。2011,IBM「沃森」在著名的智力競賽節目「Jeopardy」中擊敗了對手布拉德·拉特和肯·詹寧斯,成功贏取了100萬美元的大獎。
而在此後的數年裡,谷歌接棒IBM,在人機大戰上創造一個又一個裡程碑。2016年3月,谷歌AlphaGo對戰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這場世紀人機大戰毫無懸念以谷歌靠著自我學習AlphaGo4:0拿下了李世石。更為可怕的是,此後的進階版AlphaGo Zero僅僅36小時後,達到了與李世石九段對戰的AlphaGo v18的相同水平。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