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普惠:拯救民勤生態 力爭沙漠變綠洲

2020-12-23 MBA中國網

本網12月22日訊 民勤——位於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之間,東西北三面被兩大沙漠包圍,是一個典型沙漠綠洲。但是,在兩大沙漠的夾擊下,這片面積1.6萬方公裡的綠洲因為缺水,現在只能看到漫無邊際的流沙。

本次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萬裡行就帶著來自北京的30餘位愛心出借人,來到了這片幾近被黃沙掩埋的「沙漠綠洲」民勤,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行走之旅,實地體驗防風固沙的必要性。

每年春初,大多北方城市總要被「沙塵暴」席捲那麼幾回。只要看到灰濛濛的天,以及堪比「託尼」老師的土味髮型塑造能力,我們就知道春天到了,沙塵暴也回來了。民勤的沙塵暴又是什麼樣子呢?

印象民勤 沙漠初遇

來到這裡的第一天,從機場趕往目的地的路上民勤的沙塵暴就把我們狠狠的教育了一番。這裡的沙塵暴一旦發作便威力無窮。狂風席捲著沙石以毀天滅地之勢飛速襲來,來不及躲避的同行者裸露的皮膚上,留下了被風沙划過的印記。狂風過後,不少愛心出借人久久無法平靜,震驚的看著車窗外沙塵肆虐之後的沙漠,並陷入了沉沉的思考。這一刻,或許此次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萬裡行的目的就達成了大半。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萬裡行自2009年行走至今,已經走過了10年曆程,行走初衷是組織愛心出借人前往欠發達地區考察信貸助農成果、進行助農體驗,但10年行走下來,宜農萬裡行的目的已遠不止於此。從廣闊草原到茫茫戈壁,大家在了解、見證農村現狀、農戶改變的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貧困地區農民的艱辛,對扶貧、對環境保護、對可持續發展都有了新的認知。

種麥草 固風沙

本次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萬裡行的第一項正式體驗活動是「種麥草」。論起防風固沙,梭梭可是當仁不讓。在荒漠中種植梭梭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梭梭根系發達,每一棵梭梭可抓住10平方米左右的沙土。

而「四周草方格,中間種梭梭」的沙漠植樹方式最能保護梭梭,用麥草堆成的「品字形」草方格沙障,不僅可以固沙保水,與梭梭配套形成有效的防風沙體系,在後期還可成為梭梭的肥料。有了這樣科學的種植方式,頑強的梭梭存活率高達90%。許是昨天沙塵暴帶來的震撼太大,大家都幹的十分起勁。

下午,本次行走的靈魂人物「小馬哥」就出現了。十五年前的一天,一則關於民勤沙漠化的網際網路報導震驚了遠在千裡之外的小馬哥「馬俊河」。報導稱:若干年後,甘肅民勤會因嚴重缺水被沙漠掩埋。當時,20歲出頭的小馬哥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城市的優越生活及工作,回到了民勤,投身防風固沙的工作。

小馬哥作為「拯救民勤志願者協會」負責人,給我們介紹民勤的生態歷史以及近些年民勤的發展與防風固沙進程。雖然如今已經民勤在防風固沙上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資金籌措問題始終是馬俊河和他的團隊一直面對的難題。

除了眾籌及申領基金等方式,農產品銷售的反哺,是他們的經濟來源之一。為此,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貸與甘肅民勤梭梭農莊合作社展開合作,將民勤的農產品帶到外交部「大愛無國界」國際義賣活動。並於今年7、8月份開展「宜農鮮果季」,「民勤金紅寶蜜瓜」上線宜農場,為民勤當地瓜農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實現了公益性與商業性的良好結合。截止目前,宜農場已經與6家合作社合作開發15種產品,實現了600餘萬銷售額。

實地走訪 全面體驗

在「小馬哥」的推薦與引領下,愛心出借人們走訪民勤本地農戶家庭,體驗推磨,紡織;進行助農體驗,下地拔除雜草,體驗農活;參觀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地主莊園之一——瑞安堡,遊覽民勤防沙治沙紀念館,全方位的體驗了民勤當地的風土人情。

經過幾天的實地體驗之後,大家在結束晚宴上舉行了一個小小的拍賣活動。拍品為民勤特產或禮品,拍下後,愛心出借人如約出借相應金額即可。這一期的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萬裡行也在大家此起彼伏的競拍聲中悄悄落下了帷幕。

最後用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貸愛心出借人的一句話結尾

通過親身參與,我們可以把民勤面臨的嚴重生態問題,自身的真實感受和這種適宜的補救方式傳播出去。讓更多人關注到這裡的生態,群策、群力,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拯救民勤。

——宜農貸愛心出借人 蓮子的帘子

金融有溫度,鄉村有未來

宜農萬裡行十年公益行走,未來仍將不斷前行

帶大家去到更多的地方,見見那些意料之外的鄉村

相關焦點

  • 拯救民勤!留守老人沙漠中種植黃金蜜瓜,一起助力民勤蜜瓜!
    村子裡,只有十幾戶人家、十幾棟飽經風沙的房屋聚集在綠洲的中心。再往外走1公裡,就是一望無際的沙漠。這就是民勤人的家鄉,隨時有可能被風沙淹沒的家鄉。抵達的時候正是正午,與此時南方正在遭受暴雨天氣,洪澇災害不一樣,這裡35度的高溫天氣,火辣的太陽,炙熱的土地。
  • 辰頤物語|甘肅民勤沙漠板慄南瓜---甜過板慄,糯過紅薯!守護沙漠中的綠洲!
    東西北三面被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環圍,沙化土地佔94.6%,17萬人口生活在不足6%的綠洲上面。 利用當地的特殊氣候環境大面積種植沙漠瓜果和梭梭樹以防治土地沙漠化,拯救民勤綠洲!民勤板慄南瓜讓更多人知道祖國西北還有民勤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讓更多人品嘗到民勤這片沙漠裡孕育出的純粹農產品;
  • 宜信普惠:宜信公益願為國家「全面脫貧實現小康」貢獻更多力量
    2020年10月17日是全國第7個「扶貧日」,在我國即將實現全面脫貧奔小康的重要時刻,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對於未來的鄉村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扶貧日」來臨之際,「一點善,百分愛」2020財富傳承峰會慈善晚宴舉辦,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秀玲向眾多愛心人士講述了宜信全新的「未來鄉村」計劃,這是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人金科以及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堅持在「金融扶貧」領域第11年的一次重要升級。
  • 沙漠民勤的蜜瓜不甘被吞沒,你絕對想不到,沙漠竟有這般的蜜瓜
    民勤不想成為下一個羅布泊。在西北缺水的地方,一定有風和黃沙。這是自然生態系統惡化的必然結果。綠洲邊緣的風沙線為408公裡。明金縣是美國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粉塵和沙塵暴的主要來源是空中塵埃,塵埃和暴風雨。國土面積1.6萬平方公裡,沙漠面積8144.14平方公裡。解放前一百年來,超過20萬畝的農田受到風沙侵蝕,數千個村莊被風沙掩埋。
  • 守護綠洲!民勤沙漠長出的南瓜,粉中帶糯、味似板慄!秋冬滋補好物!
    有一種產自沙漠地帶的「民勤沙漠板慄南瓜」,天生就足夠甜糯,每一口都軟糯噴香,細嫩絲滑,有南瓜的粉糯
  • 為拯救民勤綠洲,拿出全部積蓄種梭梭林,他是村民眼中的傻瓜,卻種出了最香甜的沙漠蜜瓜
    因為一個預言,又重返沙鄉,花了十年,在沙漠裡搞事情——種梭梭樹恢復生態,種經濟作物富饒家鄉。他是當地人眼裡的「二桿子」(意為「傻瓜」),也是帶著農民們種瓜的「沙瓜先生」。他就是馬俊河,江湖人稱「小馬哥」。講真,有時候人真的需要「傻瓜精神」。馬俊河的家鄉在甘肅民勤,是一個沙漠邊緣、極度缺水的地方。
  • 【改革開放40年】武威民勤 :沙漠文化產業為治沙注入新內涵(組圖)
    隨著摘星小鎮項目在蘇武沙漠景區落戶,一個仿火星環境的科普體驗區將給遊客的沙漠旅遊帶來新感受。  改革開放40年,地處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交匯處的民勤一直將治沙當己任,在兩大沙漠間用心維護著一片事關生態安全的綠洲。
  • 千名馬拉松選手民勤挑戰騰格里沙漠賽道
    運動迸發活力 沙漠點燃激情10月3日,2020騰格里(民勤)沙漠半程參賽選手 高隴鳳:今年,民勤沙漠馬拉松第二屆我又來了解說員在講解賽事的同時,也介紹著民勤的人文歷史及特色產品,更好的向外界展示了民勤秀美的自然景觀和濃厚的地域文化,全面提升了民勤特色文化旅遊品牌影響力。
  • 「多圖」2020騰格里(民勤)沙漠半程馬拉松賽圓滿落幕
    民勤坐落在古絲綢之路的要道上,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翡翠明珠。在河西農耕文化的格局上,民勤就像一個楔子,楔在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之間。因為有了民勤,這兩個沙漠才沒有被連成一片。民勤是一個奇蹟,也是一部詩史。
  • 荒漠化高達94.9%,曾被美國斷言將消失,民勤卻在沙漠種出了蜜瓜
    甘肅民勤,曾經就是一個因為「運氣差」而窮困潦倒的貧困縣。被兩大沙漠「夾擊」,荒漠化接近95%民勤縣隸屬於甘肅省武威市,在民國17年,因「俗樸風醇,人民勤勞」而得到了「民勤」的名字。被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共同「夾擊」,在2006年的時候,民勤縣是中國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也是北方地區沙塵暴的四大發源地之一。2009年,因為缺水,50萬畝人工和天然植被枯死,數萬民勤人被迫搬遷。在民勤綠洲的南部,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已經只有「一路之隔」。
  • 甘肅民勤:水進綠 增沙退
    編者按: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分別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4以上和1/6以上,是我國最為嚴重的生態問題之一。國家林業局監測數據顯示,我國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自2004年出現縮減以來,已經連續10年保持了「雙縮減」。「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保護修復荒漠生態系統,加快風沙源區治理,遏制沙化擴展。  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治理情況如何,沙塵天氣真的變少了嗎?
  • 宜信普惠:宜信公益非常重視扶貧行動,想讓孩子們從容自信的笑
    2020年11月12日至14日,北京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公益基金會隨北大國發院調研團,到彌渡調研扶貧工作。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徐晉濤,黨委副書記邢惠清與北京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呂海燕、北京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秀玲一行人共同去到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
  • 馬俊河:為拯救家鄉做點能讓自己將來不後悔的事 | 公益人
    從地圖上看,處於我國西北內陸深處的民勤,就像一塊楔子,隔在兩大沙漠之間,西邊是內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東面是騰格里沙漠。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這塊綠洲原本就降水稀少而蒸發巨大。早年數據顯示,整個民勤降水量稀缺,年均降雨量僅110毫米左右,年蒸發量卻高達2460毫米,是降水量的24倍。
  • 宜信普惠:為民眾帶來美好,宜信的滿足感即來源於此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教授的這句話,讓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CEO唐寧感慨頗深。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的力量,便是為廣大居民專業地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從高淨值人群手中開拓資金,投向科技創新類等企業尤其小微企業,從而完成金融「最後一公裡」的高效匹配。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更助力數字經濟走向正軌。孔子曰「義以生利,利以平民」。
  • 綠化甘肅民勤:水進綠 增沙退(綠色焦點·走進風沙源)
    風沙源區生態建設,有哪些有效經驗和做法?今後怎樣發展壯大沙產業,協同推進治沙和治窮?在沙塵天氣多發的季節,本報記者走進北方多個風沙源區,探尋答案。  東邊是騰格里沙漠,北邊是巴丹吉林沙漠,西邊還是巴丹吉林沙漠——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就像楔子一樣,深深插入我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和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中間。
  • 甘肅民勤舉辦騰格里沙漠半程馬拉松賽
    2020騰格里(民勤)沙漠半程馬拉松賽10月3日在甘肅民勤騰格里沙漠鳴槍起跑。作為全國唯一純沙漠半程馬拉松,引來了自北京、上海、重慶、廣東等省市的1000多名選手報名參賽。據了解,該賽事由甘肅省體育局、武威市人民政府主辦,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民勤縣人民政府承辦,賽道起點位於民勤縣沙門部落,途經騰格里沙漠、新劉羊圈、魏家羊圈等區域,終點在蘇武沙漠大景區,全程21.0975公裡。
  • 宜信普惠:「未來鄉村 美好家園」,宜信一直為實現這一願景而努力
    活動上,上海市普陀區副區長魏靜,雲南省尋甸縣常委、常務副縣長李東華,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公司創始人、CEO 唐寧,北京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秀玲,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金融科技專委會秘書長張柏琳等嘉賓,圍繞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問題――如何做公益,共同展開探討,共話公益慈善與美好生活。
  • 「沙漠明珠」乾涸成沙漠,51年後「起死回生」,今碧波蕩漾
    青土湖位於石羊川下遊,是甘肅民勤國內最大的湖泊,被稱為「沙漠明珠」,但由於綠洲內時漲水急劇減少,1959年完全乾涸,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個沙漠在這裡相遇,現在乾旱51年的青土湖水面26平方公裡,青土湖再現了當時碧波飄蕩的美景 青土湖顯得特別安靜,在蔚藍的天空下,一眼就看不見邊上的蘆葦叢和湖面
  • 宜信普惠:教育幫扶,點亮未來
    2020年9月,共青團怒江州委、共青團瀘水市委攜手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代表團,為城牆壩小學「520愛心圖書室」進行了揭牌,與孩子們同上一堂課,到學生家庭進行走訪慰問,深入了解學生家庭的基本生活情況。
  • 宜信普惠:唐寧「直播只是一種體現,更多的是宜信要抓住服務線上化...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創始人、CEO唐寧創立公司14年來的工作方式。這樣的直播,兩個多月以來,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唐寧做了 10 場,宜信公司包括宜信財富、宜農貸、傳承學院等具體業務線和部門則做了數百場。這些直播中,有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唐寧和政協委員們對宏觀層面的討論,有同行企業家的觀點碰撞,有投研團隊對投資環境的分析,也有教育專家、學者對全球教育觀的分享。更多的,是宜信高管們通過直播形式,與屏幕前的觀眾實現真誠交流和零距離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