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12月22日訊 民勤——位於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之間,東西北三面被兩大沙漠包圍,是一個典型沙漠綠洲。但是,在兩大沙漠的夾擊下,這片面積1.6萬方公裡的綠洲因為缺水,現在只能看到漫無邊際的流沙。
本次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萬裡行就帶著來自北京的30餘位愛心出借人,來到了這片幾近被黃沙掩埋的「沙漠綠洲」民勤,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行走之旅,實地體驗防風固沙的必要性。
每年春初,大多北方城市總要被「沙塵暴」席捲那麼幾回。只要看到灰濛濛的天,以及堪比「託尼」老師的土味髮型塑造能力,我們就知道春天到了,沙塵暴也回來了。民勤的沙塵暴又是什麼樣子呢?
印象民勤 沙漠初遇
來到這裡的第一天,從機場趕往目的地的路上民勤的沙塵暴就把我們狠狠的教育了一番。這裡的沙塵暴一旦發作便威力無窮。狂風席捲著沙石以毀天滅地之勢飛速襲來,來不及躲避的同行者裸露的皮膚上,留下了被風沙划過的印記。狂風過後,不少愛心出借人久久無法平靜,震驚的看著車窗外沙塵肆虐之後的沙漠,並陷入了沉沉的思考。這一刻,或許此次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萬裡行的目的就達成了大半。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萬裡行自2009年行走至今,已經走過了10年曆程,行走初衷是組織愛心出借人前往欠發達地區考察信貸助農成果、進行助農體驗,但10年行走下來,宜農萬裡行的目的已遠不止於此。從廣闊草原到茫茫戈壁,大家在了解、見證農村現狀、農戶改變的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貧困地區農民的艱辛,對扶貧、對環境保護、對可持續發展都有了新的認知。
種麥草 固風沙
本次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萬裡行的第一項正式體驗活動是「種麥草」。論起防風固沙,梭梭可是當仁不讓。在荒漠中種植梭梭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梭梭根系發達,每一棵梭梭可抓住10平方米左右的沙土。
而「四周草方格,中間種梭梭」的沙漠植樹方式最能保護梭梭,用麥草堆成的「品字形」草方格沙障,不僅可以固沙保水,與梭梭配套形成有效的防風沙體系,在後期還可成為梭梭的肥料。有了這樣科學的種植方式,頑強的梭梭存活率高達90%。許是昨天沙塵暴帶來的震撼太大,大家都幹的十分起勁。
下午,本次行走的靈魂人物「小馬哥」就出現了。十五年前的一天,一則關於民勤沙漠化的網際網路報導震驚了遠在千裡之外的小馬哥「馬俊河」。報導稱:若干年後,甘肅民勤會因嚴重缺水被沙漠掩埋。當時,20歲出頭的小馬哥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城市的優越生活及工作,回到了民勤,投身防風固沙的工作。
小馬哥作為「拯救民勤志願者協會」負責人,給我們介紹民勤的生態歷史以及近些年民勤的發展與防風固沙進程。雖然如今已經民勤在防風固沙上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資金籌措問題始終是馬俊河和他的團隊一直面對的難題。
除了眾籌及申領基金等方式,農產品銷售的反哺,是他們的經濟來源之一。為此,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貸與甘肅民勤梭梭農莊合作社展開合作,將民勤的農產品帶到外交部「大愛無國界」國際義賣活動。並於今年7、8月份開展「宜農鮮果季」,「民勤金紅寶蜜瓜」上線宜農場,為民勤當地瓜農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實現了公益性與商業性的良好結合。截止目前,宜農場已經與6家合作社合作開發15種產品,實現了600餘萬銷售額。
實地走訪 全面體驗
在「小馬哥」的推薦與引領下,愛心出借人們走訪民勤本地農戶家庭,體驗推磨,紡織;進行助農體驗,下地拔除雜草,體驗農活;參觀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地主莊園之一——瑞安堡,遊覽民勤防沙治沙紀念館,全方位的體驗了民勤當地的風土人情。
經過幾天的實地體驗之後,大家在結束晚宴上舉行了一個小小的拍賣活動。拍品為民勤特產或禮品,拍下後,愛心出借人如約出借相應金額即可。這一期的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萬裡行也在大家此起彼伏的競拍聲中悄悄落下了帷幕。
最後用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宜農貸愛心出借人的一句話結尾
通過親身參與,我們可以把民勤面臨的嚴重生態問題,自身的真實感受和這種適宜的補救方式傳播出去。讓更多人關注到這裡的生態,群策、群力,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拯救民勤。
——宜農貸愛心出借人 蓮子的帘子
金融有溫度,鄉村有未來
宜農萬裡行十年公益行走,未來仍將不斷前行
帶大家去到更多的地方,見見那些意料之外的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