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關注體育
城市 · 賽事 · 品牌 · 傳播
2020年11月29日,是一個值得近千名體育經理人校友銘記的日子,對於中國體育產業發展而言,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日子。體育經理人校友會成立大會暨文體旅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五湖四海的校友們齊聚一堂,分享各自的發展成果,暢想未來的發展脈絡。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火苗重新簇擁成一團熊熊烈火,為體育產業的發展照亮未來之路。
公眾號 | 網際網路+體育
作者 | 紀寧
以下為紀寧演講全文(有刪減)
庚子年依然沒有過去,伴隨三大問題拷問大家,還有多少「黑天鵝」?前幾天,馬拉度納去世了;美國大選現在還不清楚狀況;新冠疫情,什麼時候能消失?體育產業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這個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言歸正傳。我想找一個字最能形容2020年的體育產業,大家覺得是什麼字?有的人說「死」,有的人說「亂」,有的人說「變」,有的人說「傻」,還有的人說「呆」。
我想的這個是「新」,萬象更新。對於體育產業和所有體育從業者來說,我認為這是一個百年新局,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在所有地殼變遷,熔巖噴發的地方才有新的山峰出現,有新的海洋出現。所以我們所有體育人會面臨「新」字。
今天我的演講就用10個「新」:新問、新生、新政、新局、新商、新城、新品、新賽、新場、新維,這10個詞來試圖帶領大家回顧一下2020年的體育產業和文體旅創新融合發展的趨勢。
第一,「新問」。體育產業什麼時候迎來重生的拐點?回答這個問題非常關鍵,我認為有三個指標:
一是全球的體育正常了,大型萬人賽事可以進場觀看了,才象徵著疫情的結束,正常生活秩序的開始。二是人們都參加戶外運動了,才象徵全民健身的回歸。三是體育消費井噴,才象徵經濟發展的繁榮。
我今天來帶大家判斷一下,我認為在2021年7月份,東京奧運會體育產業、體育消費和體育營銷開始全面的進入快速的啟動期,這是一個節點。第二個節點,2022年的2月份,北京冬奧會會進入到迅猛的發展期。第三個節點,2022年9月份的杭州亞運會,會恢復到高峰期,恢復到以前的水平。
我們很多人都在憋著一股勁。我相信,憋著的這股消費的勁,憋著的這股創業的勁,憋著的這種體育產業的勁,一定會在2022年得到全面的釋放,當然明年其實就有可能飛速的釋放,這三個節點請大家記住。
第二,「新生」。「生」的反義詞是什麼?就是「死」。某研報說目前中國的體育企業只有千分之五保持活著。一個非常有名的券商做了一個「新冠衰退」給行業的衝擊排名,排在第一的是教育,排在第二的叫文體娛。教育、文體娛、住宿、餐飲受創最嚴重,房地產製造業、金融業相對免疫,但是網際網路產業相對井噴,智慧行業也相對井噴。
我們自己的課程也有豐富的6個模塊,叫開源、節流、減員、增效、創新、融資。我們所有的體育企業在這6塊當中,至少做成三件事,才能保持活著,完成危機自救。我們在座的各位還活著,這就是最大勝利。
那麼下面我講三個大趨勢。
第一點,現在已經進入到人聯網時代。其實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是從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今年是直播網際網路的元年,大家都從超級用戶到超級個體到超級品牌。
為什麼薇婭一個人賣貨的額度超過一個企業全年的額度?為什麼李佳琪能夠比過馬雲?為什麼羅永浩能利用人聯網時代的超級個體、超級品牌完成逆襲,李子柒在YouTube上已經超過千萬粉絲,超過了CNN、BBC這些美國最權威的媒體。以前是internet,現在是「personnet」。大家問問自己有沒有進入到人聯網時代?
第二個叫數位化蝶變。楊學成教授在年初寫了一本書叫《蝶變》,他提出了四個蝶變的方式叫升維、變道、刷新、深潛。傳統企業失去了數位化能力,就意味著失去了活著的能力。
第三個文體旅融合。文化、體育、旅遊實現跨界破圈、創新融合是一個大勢所趨,也是未來體育產業的一個全新的商業機會。
第三,「新政」。我將體育產業的十四五規劃總結為7件事:第一,場地建設。第二,體教融合,這是巨大商機。第三,競技體育。第四,反興奮劑鬥爭。第五,產業的總目標,到2025年5萬億產值,到2035年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國民生產GDP要佔4%,這個意味著什麼?
美國的體育產業已經超過了汽車工業,超過了農業,超過了石油,超過了化工,超過了手機,超過了保險等等。我們可以想像疫情之後,老百姓能不健身嗎?能不體育嗎?能不鍛鍊嗎?孩子們的思想能不變化嗎?所以體育產業在未來可以看得到的大市場和大前景是必然的。
第六,體育文化,大力弘揚女排精神。第七,體制改革。今年年底,國家體育總局和各省體育局的所有單項體育協會,都已經跟官方脫鉤,變成了實體化和社會化。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四大部委認為體育產業是新興產業,是新的戰略增長極。
第四,「新局」。全球都在面朝大海靜等春暖花開,什麼時候我們可以隨便再去國外旅行?現在全靠中國和日本夏奧會和冬奧會這兩屆奧運會才能徹底的扭轉局面,這兩屆奧運會能不能順利的實施,對於體育產業來說也是一個指標性的一個事件,非常關鍵。
最重要的是我認為行業五大門派掀開了巨大的變局。
體育產業那麼多類公司,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天、地、人、物。天派就是花大錢買頭部IP的,像萬達體育、蘇寧體育等等。地派就是有本土資源來做體育營銷的,像盛開體育等等。人派就是做人的服務,比如健身或者培訓公司,像維寧體育、動因體育等等。那麼物派就是運動鞋、服和智能裝備製造,包括像萬聚福、安踏等等。
那麼我認為「天地人物」現在不全了,最重要是這幾個字:天、地、人、物、網。
網是特別關鍵的。我在5年前創辦維寧體育的時候,我們提出一個口號叫網際網路+體育。從今年的融資就能看到趨勢,健身物聯網的全面崛起,今年在健身行業一共發生16起融資事件,其中只有三個,超過了1億元,而這三個全都是跟網際網路和智能化有關。
第一,keep在5月份融資8000萬美金。第二,金史密斯,融資2億元。第三,一個家庭健身網際網路品牌叫 FITURE,獲得了騰訊領投的6500萬元的A輪融資,這是健身行業有史以來全球最大的一筆A輪融資。這些企業都與網有關,所以健身物聯網和網非常關鍵,它們是決定未來命運的一個核心指標。
第五,「新商」。普華永道發了一個報告,給大家指出了三大機遇:一是提升數字媒體的粉絲體驗;二是創建數字資產並實現盈利;三是媒體版權包裝和發行的創新。它還提出了十大最具收入成長潛力的項目,排名第一的是電子競技,排名第二的是足球,排名第三的是籃球。都與網絡和數位化有關係。
之後是新商業整合。我把天、地、人、物、網是如何整合的,跟大家簡單梳理一下。
比如萬達體育,就是基於「文體旅」做新的商業整合,屬於天派。今年它只做了成都馬拉松這一場賽事,但是卻有19個贊助商,相信明年會在城市落地深耕賽事IP的整合營銷;第二個地派。一定要想辦法做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產品的創新;第三個人派,對新時期的用戶服務,一定要具備大品牌、大資本和數位化能力,才能保證你在這個時代活著,而且可以去整合別人;第四個物派,舒華體育、泰山體育、好家庭和南京萬德等都瞄準了一個方向,就是智慧體育公園和智慧戶外,這個行業充滿了巨大的商機;第五個網派,抖音、快手等紛紛成立體育公司,快手體育籤約C羅,成為其形象代言人,這都是風向標,意味著直播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跟體育內容和消費在做深度的融合。
這是我判斷的未來的新商業趨勢。我看好這幾個賽道:第一,家庭健身賽道;第二,智能穿戴;第三,戶外運動;第四,青少年體教融合;第五,文體旅。
第六,「新城」。8月25日,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公布了25個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一共有40個城市入選。這些城市需要把握全新的歷史機遇,導入新品牌、新IP、新活動、新地標、新基建、新市場、新消費和新產業。
紹興是我們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的一個新型樣板。紹興的吳海明局長也在與我共同策劃,在紹興舉辦全國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的現場工作會和交流會,我們希望把各個城市消費的新動能內循環充分調動起來,給所有的體育行業者文體旅提供新的動能和機遇。
第七,「新品」。像萬聚福的液態節能運動冰,在北京冬奧會的風口下,可以打破所有的時空限制,並且與真冰的成本相差無幾。這種科技革命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其實帶給了體育產業很多新的動能和新的機會,所有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都能在這個時代為大家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第八,「新賽」。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國際大型賽事基本都來到亞洲,明年7月份的日本東京奧運會,2022年2月份的北京冬奧會,然後是9月份的杭州亞運會,成都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以及卡達的世界盃足球賽等等。未來三年是中國與亞洲賽事產業全面崛起之年,這個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體育產業的影響力將持續擴大。
在各個城市和各個地區,只有主辦這些大型體育賽事,體育產業和經濟才能有活力,部門的各個方面才能形成相關利益,所以主辦權就是發展權,影響力就是生產力。
我認為有許多特別好玩的賽事可以去舉辦,比如說定向,特別適合改造傳統的城市公園。尤其是智慧定向,可以把中國所有的體育公園重新刷新。第二,劇本殺,它屬於智力運動,非常受年輕人歡迎。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劇本殺做培訓,交1000塊錢的學費,幾千人迅速報名。針對新的人群,新的消費群體,我們完全可以有新的玩法。
第九,「新場」。場地新政我認為是今年一個巨大的看點,9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文件,每新建一塊標準足球場發改委補貼200萬元,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公眾開放,這兩個是非常關鍵的節點。
我認為,我們並非缺新場地,而是缺新場景。說到新場景,我必須提到一件事,關鍵點打造超級流量場,我們不缺用戶,我們缺的是用戶互動。
流量這個概念意味著每個用戶的一次互動才是一次流量,一個用戶可以產生n個流量,真正的從用戶互動的角度來做流量的新的認知。
第十,「新維」。意思是新的思想維度。今年我們推出了三個變革:一個是教育模型的金字塔和在線化,一個是搭建了文體旅的大平臺。第三是我們開始著手做新個體職業在線大學,用人的維度來衡量這個行業的發展。今年國家提了一個概念,七月份提出了新個體經濟,內容原創者、直播帶貨的都是新個體經濟從業者,所以我們打造一個專門為新個體經濟服務的在線大學。我們的願景是用教育激勵一代人,服務億萬網際網路新個體勞者,維寧正在做跨界、破圈和升維。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你好,2021!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能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