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手機已經進入了燒硬體配置的階段。這家千元機標配4GB運存,64GB起;那家次旗艦從6+128G開始起跳;這也不新鮮,旗艦機已經有8+512GB起的了;更有甚者,採用了10GB+1TB的配置組合。看不懂的同學已經開始追捧這些配置,而忽略了更為重要的CPU和系統,也就讓一些系統很差、入門級CPU,卻純堆內存和運存數據的廠商賺得盆滿缽滿。
其實,手機的系統流暢度和運存、存儲空間關係並不是很大。這就好比,給你一個5馬力的拖拉機發動機,8軸獨立驅動,設計荷載100噸也沒有意義,因為發動機根本帶不動。且不說廠商虛標,即便是貨真價實的真運存、真存儲,拿驍龍450,給你配個8+256GB,也未必跑得動吃雞。只能看見一個現象,運存剩餘4GB,CPU滿負荷運轉,手機燙到不行再自動降頻保護,然後卡得要死,買了的人怨聲載道,沒買的人趨之若鶩,唯恐買的晚了廠家不生產了。
那麼,除開這些華而不實的燒配置,假定有一家手機廠商把所有最頂尖的科技都用齊了,驍龍865(可能855要改成這個名字),16GB運存,1TB存儲空間,6英寸4K全面屏、屏佔比超95%,不要劉海、屏下指紋、超薄便攜、6000mAH電池,系統流暢最好周更、支持100W快充,5分鐘充電90%,2400萬+3000萬+30X光變+F1.2大底大光圈4攝、環形柔光閃光燈、NFC、紅外遙控、無線充電、雙GPS定位,請恕深8君知道的手機技術有限,能說的和不靠譜假想的配置都說了,其實只想證明兩件事,第一:現在手機有些功能,在用到報廢之前,有些功能都未必用過,即便用過,也未必覺得好;第二,這樣一個手機,定價一定超過1萬元,這就與普通人的真正需求存在差異。在深8君看來,上面的這些配置如果都是真的,這手機定價要是在2999元以下,絕對成為史上最強的街機,只要產能跟得上,超過諾基亞1110的銷量冠軍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就暴露了核心問題:在爭配置制高點和心理價位之間,有一個奇妙的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叫做超級性價比。廠家的市場部比深8君更清楚這種奇特的剛性需求,既希望配置高,又希望價格低,於是只能在成本和利潤之間做出平衡。所以,就目前而言,10GB其實已經快接近性價比能承受的極限,作為探索版去探索高端市場是沒問題的,但作為量產版,沒有個實惠的價格,想走量是沒戲的。
一味的堆積硬體,加鏡頭數量,而不考慮系統和CPU研發,最終就是各單項看起來都比IPHONE X優秀的聯想Z5,然並卵。未來的手機,可能需要從簡單粗暴的堆硬體、拼運存和內存配置階段,進階到軟體開發、基於開源系統的深度底層優化以及獨有的個性化技術階段,這才是國產手機能夠繼續往前健康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