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難重現的八九零後童年,不可被遺忘的臺灣兒童武打片

2020-12-18 王孫歸不歸

在錄像廳和碟片盛行的八九十年代,有一類電影也曾風靡一時,它就是兒童武打片。

兒童武打片,顧名思義,就是以小童星為主角的武打動作電影,主要講述小英雄們懲惡揚善的故事。該類電影以搞笑、武打為主,老少鹹宜,孩子們尤為喜愛,也因此曾陪伴過無數人的成長。

一、時裝兒童武打片《好小子》

1985年,臺灣導演張美君執導兒童武打電影《好小子》,後因肝癌去世,該電影由朱延平接手完成,影片上映後轟動一時,在香港、臺灣、日本等東南亞地區掀起了功夫片狂潮,也成了兒童武打片的開山之作。

《好小子》主要講述深山中的三位武術高強的孩子阿國、小虎、小胖來到繁華的城市中懲奸除惡的故事。該片上映後風靡一時,三位小主演顏正國、左孝虎和陳崇榮也因此而走紅,成為當時最火的童星。

《好小子》為此後的兒童武打片構造了基本模板,此後各類型的兒童武打片大都是在這種模式下進行創新。

首先,主角一定是武藝高強的孩童。人小鬼大的兒童保持著純真的天性,這樣就和紛亂的世俗產生了矛盾衝突,而他們又憑藉高超的武藝來打敗強大的對手,極具觀賞性和趣味性,讓人直呼過癮。

其次,影片一定要搞笑,而這種搞笑元素也是建立在兒童純真的天性上。生活中活潑好動的孩子們本身就會因為「好奇」和「懵懂」而讓人捧腹大笑,兒童武打片中融入這些元素也讓觀眾們在笑聲中有著熟悉的親切感。

《好小子》上映後取得不俗的票房,隨後三位小主演又一連出演了多部續集,而「好小子」系列電影也前前後後拍攝了十多部。其故事上既有溫情篇的《苦兒流浪記》,也有穿越篇的《跨時空小子》,還有體育運動篇的《萬能運動員》,而番外篇《新七小福》也頗有……雖模式上大同小異,卻也別具風味。

《好小子》系列雖讓顏正國、左孝虎和陳崇榮走紅,卻也在風光下為他們帶來了沉重的包袱,幾位童星此後命運不一,最火的顏正國更是鋃鐺入獄,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二、特效兒童武打片:《桃太郎》

1980年臺灣著名導演陳俊良決定將《西遊記》搬上熒幕,此項目籌備一年後於1981年9月正式開拍,並定名為《新西遊記》。

原本陳俊良計劃用真人結合動畫的形式來拍攝該片,但因技術尚未成熟,最終還是選擇真人拍攝的方法,等到拍攝完畢,再到日本去製作特效畫面。

影片中的孫悟空由英俊小生劉尚謙扮演,其他主演還有梁修身、楊惠珊、茅瑛、陳觀泰等,還有凌波、夏玲玲、許不了等客串,演員陣容也算強大。故事上也算飽滿,講述了取經四人組的形成及大戰金角、銀角大王再到受阻火焰山。

該片在當年的春節檔上映,對打成龍的《龍少爺》、林青霞的最後一部瓊瑤電影《燃燒吧!火鳥》及狄龍的《楚留香之天雷行空》等,最終票房上僅次於《龍少爺》,遠遠超過預期。

《新西遊記》的大賣掀起了特效片狂潮,陳俊良趁熱打鐵,推出該片續集《孫悟空大戰飛人國》。誰知影片上映後票房遠不如前作,於是他就放棄了第三部《女兒國》。

此時正值《好小子》掀起的兒童武打片熱潮,陳俊良就將兒童武打片中加入特效,推出了改編自日本民間童話故事的《新桃太郎》。

《新桃太郎》直接將小主角林小樓捧紅,林小樓的反串形象深入人心,以至於多年來許多觀眾都不知那武藝高強的「桃太郎」其實是女生所扮。

與時裝兒童武打片《好小子》系列相比,《新桃太郎》不僅延續了搞笑風格,其魔幻、特效元素也成了影片最大看點。

《新桃太郎》的成功催生了一系列特效兒童武打電影,比如《鳳凰王子》《靈幻童子》《新十二生肖》《魔界怪談》等。

「桃太郎」林小樓也曾是無數人的偶像,她一身男裝帥氣十足,打鬥起來更是虎虎生風,少年英雄的形象讓人津津樂道。

三、靈幻殭屍兒童武打片:《殭屍小子》

就在《好小子》引領的兒童武打片盛行時,別一種題材電影也掀起了爭拍狂潮,它就是靈幻殭屍電影。

1985年,由劉觀偉執導,林正英、許冠英、錢小豪等主演的《殭屍先生》在臺灣上映後引起轟動,一時間片商們爭拍靈幻殭屍電影,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兒童殭屍電影《殭屍小子》。

《殭屍小子》系列以活潑可愛的驅魔小童星為看點,其主演劉致妤也因此而走紅。

該系列電影中純真而美麗的小主角們深受日本觀眾的親睞,影片在日本上映後甚至比林正英的殭屍電影更加火爆,女主角劉致妤也因此而打開了日本影市市場,其後來在赴日發展後的第一個藝名正是《殭屍小子》中的角色名「恬恬」。

四、笑林小子:《新烏龍院》

對於九零後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兒童武打童星則是釋小龍和郝邵文這對活寶。

在《好小子》系列完結後朱延平又發掘了另外兩個武打童星,他們就是釋小龍和郝邵文。

1994年朱延平執導的《笑林小子》熱賣,讓釋小龍和郝邵文這對組合大紅大紫,隨後二人又合作了《新烏龍院》《中國龍》《龍在少林》《黃金島歷險記》《十兄弟》等電影。

影片中釋小龍常常飾演武藝高強的少林小子,而郝邵文則在影片中插科打諢,製造笑點;二人一文一武,成為無數九零後觀眾童年的回憶。

如今,電影業蓬勃發展,可兒童武打片卻越來越少,實在是令人感到遺憾,其主要緣由大概是再沒有能夠勝任的武打小童星吧。很感謝那些陪伴我們一起成長的小童星們,儘管他們有些已經消失在熒幕前,但他們留給我們美好的記憶卻是永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80年代的香港武打片讓人念念不忘
    香港80年代,從《大俠霍元甲》到《陳真》,從《霍東閣》到《再向虎山行》,香港武打電視劇席捲整個香港,東南亞和大陸,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看武打片。為什麼時至今日,仍然那麼多人喜歡80年代的武打片呢?因為當時的演員的功夫一招一式全部都是真功夫的,而不像現在那些花拳繡腿。
  • 被人遺忘的童年經典特攝片,誰還背的出掛逼蜻蜓隊長的名臺詞
    說起特攝片很多人都知道日本最著名的三大特攝片:奧特曼系列、假面騎士系列、超級戰隊系列,這三大特攝片都是歷經很多歲月後依然光彩不減的作品。但除了這最廣為人知的三大特攝片外,我們小時候也播出過很多好看的片子,雖然如今大部分已經被我們遺忘了。
  • 吳京已經轉型,甄子丹也57歲,釋小龍不溫不火,武打片恐後繼無人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發展的黃金時期,香港電影中又以武打片為主,當時的大陸影視發展還很落後,影視資源基本都是來自香港,無論是粵語還是國語電影,在大陸都被統一稱為「香港片」。進入21世紀,中國改革開放獲得實質性發展,大陸市場經濟開始活躍,影視也開始崛起,與此同時香港電影業開始進入低谷,基本在2005年以後,香港很難再有經典之作,相反很多經典作品開始來自大陸拍攝,很多香港明星也開始轉戰大陸影視圈。
  • 那些童年遺忘的回憶,都在電影裡
    童年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印象不夠那麼深刻,卻會時常懷念起來的一段時期。畢竟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童年沒有什麼過多的煩惱。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會漸漸不那麼頻繁地想起童年的事情,然而,總有那麼幾個瞬間,會激發腦海中並沒有遺忘的童年記憶。
  • 李小龍後的中國三大武打明星!
    1988年被評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2003年當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04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成龍能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功夫巨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的創新和變通 。1991年主演徐克動作片《黃飛鴻之壯志凌雲》也成為李連杰演藝事業的轉折點,奠定其在影壇的地位,1992年憑藉武俠片《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獲得更多關注。
  • 《南拳之英雄崛起》上映,陳浩民再出好片,經典武打片的老味道
    很明顯,在這部電影裡,並不是武打神話,而是讓觀眾看到,再好的身手,也架不住槍的速度。同時,該片還堅持80年代和90年代武打片的精髓,與鴉片作鬥爭,救亡圖存。對武打電影來說,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要決定為什麼要打。打字題材必須具有時代感才行。救亡,放在當年,其實是一種民族的普遍心態。而且放在現在,更像是一種國人要實現科技崛起的宏圖大志。
  • 他童年經常和外國人打架,如今憑藉武打電影多次進入好萊塢
    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有著自己不堪回首的經歷,成龍性格在童年時期完全暴露出來,喜歡打架,還時常崇拜當時的武打巨星于素秋。他的夢想就是長大之後做一名武打明星,時常告訴自己的父親不喜歡念書,想學習武術。 童年吃過的苦,為成龍今天的事業奠定了基礎,因為成龍就是憑藉武打影視劇闖進影壇從而闖進好萊塢,他曾經還憑藉電影《十二生肖》獲得了兩項吉尼斯認證。
  • WWE摔角是假打,為什麼難度一點不遜色拍武打片?
    為什麼他們表演下來,全身都是傷,而且難度一點不遜色拍武打片?先來了解WWE這種賽事,它奇特在何處?WWE以戲劇式的風格進行摔角表演,為目前世界最大的職業摔角上市公司。主要還是需要高超的技能和擂臺駕馭能力,做出震撼的打鬥動作,要比電視劇裡的武打替身困難得多,因為都是現場直播,如果出現一點問題觀眾就能夠看出來,不像拍武打片,幾秒鐘時間要拍幾個小時,而且拍錯了還可以重來,更可以把不好的片段剪掉,把最好的東西展現給觀眾,但是WWE就不行,沒有犯錯的機會,正是這樣有很多明星受傷,包括美女選手佩奇就是因為兩次脖子受傷,永遠告別賽場。
  • 快手獨家最猛武打片 快手搜索怒火鳳凰 即可觀看
    快手獨家最猛武打片 快手搜索怒火鳳凰 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導演:王亞龍 張維仁 演員:阿龍蘇 王子睿 項陽藺 涼都小涼妹 劇情簡介 善良正直的武館教練阿蘇
  • 80年代的武打片女明星,各位還記得哪些呢?
    同時更掀起了一股趕拍武打片的熱潮。一大批武打明星應運而生,像主演《少林寺》的李連杰、主演《武當》的趙長軍、主演《武林志》的李俊峰等。這其中,一大批優秀的女打星,也受到了觀眾們的熱烈歡迎。她們的共同特點是——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個個身手不凡。
  • 《旺扎的雨靴》:藏地兒童片的誠意之作
    童年是諸多文學和電影作品中時常探討的經典母題。《聖經》裡面多次提到「小孩子」,認為人若不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歐洲古諺語也稱「兒童是人類之父」,而尼爾·西納德(NeilSynard)的《電影中的孩子》的核心觀點則是「童年是偉大的宇宙主題」。
  • 他是香港最靈活的胖子,也是最有面的武打明星,更是成龍的大哥!
    洪金寶可以說是香港最有面子的武打明星,更是成龍大哥的大哥,對於很多的八零,九零後來說,這個名字更是童年的回憶!可能記憶最深的就是那個身材肥胖,卻身手矯健,始終穿著一個背帶褲的胖子,他陪伴了兩代人的成長!
  • 武打明星陳惠敏,曾與成龍鬧過矛盾,他說成龍的功夫很像耍雜技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最為繁盛的時期,特別是武打片,都是真材實料,很少有用替身,很多武打明星就是靠「打」,成為了一代人的經典回憶,例如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其實還與有一位人物要比他們厲害,他就是永遠的「14K」雙花紅棍陳惠敏。
  • 15歲成香港第一武打女星,24歲退圈至今單身,55歲是永遠的霸王花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也是明星匯聚的時代,在這個時期,香港娛樂圈確實誕生了不少武打明星,比如說成龍、李連杰、甄子丹,但是相對於男明星來說,武打女星是少之又少,在大家的認知當中,楊紫瓊算是公認的武打女星之一,當然,在她之前,還有一位女星被稱之為頭號武打女星,她就是楊賽鳳
  • 林正英:一力帶火香港殭屍片,他離世後再難有殭屍片佳作
    前言鬼片是很多觀眾的心頭好,離奇詭譎的故事再加上動人心魄的配樂,直接讓腎上腺素狂飆,但可惜國內鬼片處境尷尬,產量低不說,故事也讓觀眾食之無味。曾經我們也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優秀鬼片,但是現在只剩一群瘋子在胡言亂語,而國外的鬼片大多數不符合國人的審美,無奈很多人只能翻翻故紙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中尋找童年驚險刺激的感覺,尤其是林正英開創的殭屍題材電影,成為不少人的網盤必備。
  • 豆瓣9.4《遙望南方的童年》:被遺忘的農村留守兒童,請赤腳奔跑
    2007年,一部根據江西農村真人真事改編的影片《遙望南方的童年》上映,讓人們看到了留守兒童更鮮為人知的生活形態。這部由當地村民主演,拍攝只用了19天的江西宜春方言版的電影,在豆瓣顯示只有1.5萬人看過,卻獲得高達9.4分的推薦,逼近國產巔峰影片《霸王別姬》的評分。
  • 首位華人武打男明星王羽,為何跟臺灣社團「竹聯幫」扯上關係?
    前言:提起武打動作片,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李小龍,因為李小龍名揚天下,開創了功夫片的先河,但其實第一位華人武打明星,並不是李小龍,而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一名人物,他就是王羽,成名先於李小龍,曾經獲得了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終身成就獎。
  • 那些武打明星,你為誰尖叫過
    甄子丹1982年甄子丹從北京學武返回美國,贏得美國當年的武術冠軍,武打電影演員專業戶啊。1992年,甄子丹相繼出演電影《新龍門客棧》、《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並憑藉此片獲得當年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04年憑藉電影《千機變》獲得第四十屆臺灣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將。2006年憑藉電影《殺破狼》獲得第二十五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 甄子丹大秀肌肉,57歲再拍武打片,麒麟臂八塊腹肌實在惹眼
    甄子丹曬健身照,大秀好身材5月7日,甄子丹在社交平臺上罕見地曬出健身照,大秀自己的好身材,並在文案中宣傳了一波自己的新電影:幾年前極限特工的狀態會在下一步"怒火"重現?像他這樣的身材,看得出平時沒少做力量訓練,如果不是長期堅持訓練,是很難達到這種效果的,看來甄子丹作為一位武打明星,即使已經57歲了,但是還是一直保持常年健身的習慣,時刻保持這樣的體力去做高強度的訓練,背後一定也是下了狠功夫的。
  • 六一兒童節怎麼過?這七部冰球動畫片帶你夢回童年
    六一兒童節怎麼過?這七部冰球動畫片帶你夢回童年 2020年06月01日21:04 來源:中國網體育頻道 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又與我們如期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