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國內市場多年,靠名字「偽裝」成國產,26年前就已被外資收購

2020-12-14 舒莫財經

事實上國內市場一直都是外資眼中「香餑餑」般的存在,由於國內市場人口眾多,因此在消費潛力上也一直排在前列。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不少外資願意在國內建廠,這樣一來產品也可以直接在市場消化掉。

當然也有些外資並不是直接在國內建廠,而是將一些國產品牌悄悄收購,然後「偽裝」成國貨,繼續在市場售賣。說起「偽國貨」的產品,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金龍魚、養樂多、高露潔等。這些品牌由於在國內多年,因此很多人想當然地會認為是國產品牌。

事實上還有一些品牌,偽裝得更加厲害。因為原本這些品牌確實是國產,只不過在後來的發展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結果就淪落為了外資。只不過在收購之後包裝、名稱都沒有進行任何的更改,這樣一來國人會誤認也就不奇怪了。

而中華牙膏就屬於後者,在日化用品這一市場,其實有不少都是外資品牌。在超市購買這些商品時,經常會有人誤以為是國產。像中華牙膏這種名字,一聽就是地道的本土品牌,然而事實卻出人意料。中華牙膏早在1994年的時候,就已經被聯合利華收購了,也就是說26年前就不是國產了。成為聯合利華旗下地道的「洋品牌」,靠著「偽國貨」的噱頭每年賺翻了。

簡單點來說中華牙膏其實是「藏」華外資旗下的,當時聯合利華收購這一品牌時,原本是打算「雪藏」的。同時大力推廣自家旗下的「潔諾」這一品牌,只不過在市場並沒有起到什麼效果,因此聯合利華只能重新重用這一品牌。

其實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不少外資收購國產最終的目的都不是為了壯大這一品牌,而是將市場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收購,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廣自家品牌。像樂百氏、益力這2大品牌,就是因為被達能收購之後逐漸衰落的。

原本中華牙膏也是要走這一路線的,誰知道國內消費者都比較認可中華牙膏這一品牌,所以中華牙膏也就逐漸進入了國內牙膏市場第一梯隊。

當然相信大部分選擇中華牙膏的消費者,基本都誤以為它是國產,秉承著「支持國貨」的想法,所以才格外信賴這一品牌。看完才知道,原來很多人都被蒙在鼓裡。然而要說牙膏市場真正的國貨品牌,黑人牙膏算是其中一個。

與中華牙膏相似的是,光聽名字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外國品牌,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品牌才是地道的國貨。早在1933年的時候,這一品牌就已經創辦了。當然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過於強調國產品牌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就像現在大部分人都在使用的蘋果手機,還有不少家庭喜歡的日系車和德系車,只要產品好用,其實哪國生產的並不重要。

並不是說一定要用國貨,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支持國產。因為一旦這樣做了,也會造成很多好的產品被埋沒。

相關焦點

  • 國產牙膏難有一口好牙,兩面針連虧12年,中華牙膏已被外資收購
    中國消費者曾經十分熟悉的田七、小白兔、聖蜂、牙博士、草珊瑚等一大批牙膏品牌,漸漸已淪為二三線品牌,不僅在線銷量慘澹,在一線城市的大賣場中也難覓蹤跡。狼來了「四大天王」在牙膏市場上的跌宕起伏,只不過是國產日化品牌近年來衰落的縮影。和它們一樣走下坡路的,還有無數個曾經膾炙人口的名字。每一個逐漸被淡忘的名字背後,都有一段風雨飄搖的辛酸史。狼來了。
  • 中國巧克力市場已被洋品牌瓜分 國產巧克力難覓
    記者近日走訪南京多個超市發現,國產品牌的巧克力難覓蹤影,貨架上幾乎全是好時、費列羅、德芙、雀巢和瑞士蓮這樣的洋品牌。1月初,中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食品對外宣布,2015年12月31日,將旗下金帝食品公司以6.11億元人民幣出售給中糧地產。與此同時,雀巢帶著擁有80多年歷史的奇巧巧克力進入中國市場。這一進一出,也是國內巧克力市場的真實寫照——國產品牌節節敗退,進口品牌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
  • 常見的4大啤酒,其實都是「外國貨」,年賺30億的它,也並非國產
    國內由於人口眾多,各個行業的前景都是不容小覷的。正是因為如此,也讓不少外資都「盯」上了中國市場,想要從中分一羹杯。前十多年各個領域都不乏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包括在日化、服飾以及酒等眾多的行業。
  • 諾大的中國一支牙膏,外資佔比近六成,國產牙膏正在崛起!
    如今,建國70多年,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後,中國已經今非昔比,已經擁有完備的工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鏈。然而,在我們的日化用品行業中,國人每天都在用的小小一支牙膏,如今仍然為外資所盤踞。根據2017年中國市場排名前十的銷售品牌,有六家為外資品牌,分別是黑人、佳潔士、高露潔、中華、舒適達、竹鹽;國產品牌僅有雲南白藥、冷酸靈、納愛斯、舒客。
  • 外資收購中國品牌後做了什麼?6大民族品牌,2個已被「遺棄」
    通訊的華為、小米,汽車企業的奇瑞、吉利,白色家電的格力、海爾,紅酒企業張裕解百納等等……一個個本土品牌離開了生於斯的中國市場,走向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也正是他們,造就了中國本土品牌近年來爆發式的輝煌。然而在這些輝煌之下,我們也應當看到部分國產品牌,乃至已經深值於國人心中的民族品牌卻已經悄然被「變賣」,成了徹徹底底的外資企業。
  • 中國人的牙膏戰爭:叫「中華」是外資,叫「黑人」卻是國產
    據悉,由於黑人牙膏涉嫌「種族歧視」被限制出口,為此黑人更全新升級了品牌英文名字及商標頭像等,此後,黑人更加專注於國際化之路。 但隨著國內消費水平提升,1992年之後,世界最大牙膏品牌高露潔進入中國市場,由於價格在本地品牌3倍以上,高露潔第一步打進的是中國沿海大中型城市。隨後,寶潔旗下的佳潔士也進入國內市場。 1995年,在東南亞市場和港臺地區聲名遠揚的黑人品牌選擇重返中國大陸,在廣東省中山市籌建全球生產基地。
  • 國產小家電巨頭「淪為」外資,法國資本持股81%,很多人以為是國產
    過去二三十年的時間裡,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內市場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國產品牌,比如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格力與華為。然而,隨著我國逐漸融入全球經濟這個「大家庭」,有很多外資也開始進入了中國市場,並對國內的一些企業進行了收購與兼併等商業行為。事實上,在全球經濟逐漸「一體化」的今天,這種收購行為已經非常普遍了。
  • 國產牙膏重回巔峰!打敗佳潔士、高露潔,銷量拿下第一
    但是我們在購買這些商品時,難免會誤把一些國外洋品牌當成國產貨,比如曾經風靡全國的「大寶」SOD蜜,原先確實是實打實的精品國貨,不過在2008年時被美國強生公司收購,成了外資企業旗下的品牌。而說到牙膏這個細分領域,那就被外資影響得更大了。這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消費觀念轉變,國內牙膏市場需求也在進一步擴大。
  •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到來,金融市場邁上新臺階
    在全球金融市場變化的環境下,外資券商市場格局也將發生變化,布局中國市場對於發揮外資券商的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性作用。從中國政策面來看,自今年4月1日證監會宣布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後,不少外資券商積極申請新設立公司或變更股權。
  • 國產吸塵器不如外資品牌?萊克定義高端國產
    一切的源頭都源自外資品牌「暗嘲」國產吸塵器品牌,引發了一系列國產清潔品牌的「反抗」。而萊克電氣作為國貨之光在此為我們重新定義高端國產吸塵器。    1.立式設計體驗輕便,重新定義吸塵器    國內吸塵器市場前景無限,但滲透率卻處於較低水準,在未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萊克作為吸塵器行業標杆挺身而出,萊克專注家居清潔領域26年,自2004年起已連續16年吸塵器產銷量遙遙領先,產品更暢銷100多個國家及地區。
  • 恆瑞或成醫保談判大贏家 國內PD-1/L1市場加速洗牌
    談判落地後,市場對於創新藥的預期悲觀轉向樂觀,資金會湧入確定性更強的龍頭。」12月17日,上海某私募機構投資總監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恆瑞或成大贏家PD-1/L1抑制劑是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最大熱點。
  • 國產牙膏終於「崛起」?打敗兩大「藏華」美企,奪回幾十億市場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牙膏品牌中,就有這兩個外國品牌,「藏華」十幾年,曾在一段時間佔據了我國牙膏市場超50%的市場份額,這兩個品牌就是高露潔和佳潔士,甚至現在還有不少人以為它們是「國貨」。值得慶幸的是,我國本土牙膏正在逐漸崛起,並威脅到了佳潔士、高露潔。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消費潛力也是非常的巨大,在很多外資企業眼中,中國市場就是「香餑餑」。
  • 偽國貨從華年賺200億 但數錢的已不是中國人 而是法國人
    和2015年相比,增長了42%以上,即將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的消費品零售市場。如今的中國市場,對於各大企業來說,可以說是「必經之地」,只要能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那以後就能實現「躺賺」。然而,奇怪的是,就在外資巨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我國卻有一些「民族品牌」開啟了「賣身之旅」。
  • 2500億天價收購:靠中國市場逆天改命,阿斯利康做了些什麼?
    今天風光收購亞力兄製藥,但5年前的阿斯利康曾一度陷入頹勢,差點被大廠輝瑞收入囊中。5年逆天改命,阿斯利康做對了什麼?中國市場在阿斯利康「改命」過程中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390億美元的全球巨額收購背後,又有什麼大風向變動將會影響中國的醫藥產業及投資生態?
  • 合資券商加快腳步搶灘中國市場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即將誕生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王思文在外資市場準入大幅放寬的背景下,合資券商獲批的速度明顯加快。近日,高盛集團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程序的消息快速發酵。事實上,自今年4月1日證監會宣布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後,不少外資控股券商的外方股東就公開表態,希望謀求100%控股。此次高盛啟動收購高盛高華的程序消息一出,無疑再次引起了市場對「首家外資獨資券商」歸屬的憧憬。
  • 合資券商加快腳步搶灘中國市場 首家 外資獨資券商即將誕生
    在外資市場準入大幅放寬的背景下,合資券商獲批的速度明顯加快。近日,高盛集團已啟動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程序的消息快速發酵。事實上,自今年4月1日證監會宣布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後,不少外資控股券商的外方股東就公開表態,希望謀求100%控股。此次高盛啟動收購高盛高華的程序消息一出,無疑再次引起了市場對「首家外資獨資券商」歸屬的憧憬。
  • 中國國產八大吸油煙機品牌佔據國內廚電市場半壁江山
    【中國廚衛行業平臺】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電成為居家生活必需品,多品類家電產品均外資品牌佔領高端市場,吸油煙機也是居家生活不可缺少的耐用消費品,而吸油煙機則是唯一一個國產佔領高端的品類。下面盤點國產十大吸油煙機品牌佔領國內廚電市場半壁江山。排名不分先後。
  • 2500億天價收購:靠中國市場逆天改命,百年藥企阿斯利康做對了什麼...
    今天風光收購亞力兄製藥,但5年前的阿斯利康曾一度陷入頹勢,差點被大廠輝瑞收入囊中。5年逆天改命,阿斯利康做對了什麼?中國市場在阿斯利康「改命」過程中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390億美元的全球巨額收購背後,又有什麼大風向變動將會影響中國的醫藥產業及投資生態?
  • 2500億天價收購:靠中國市場逆天改命,百年藥企阿斯利康做對了什麼?
    今天風光收購亞力兄製藥,但5年前的阿斯利康曾一度陷入頹勢,差點被大廠輝瑞收入囊中。5年逆天改命,阿斯利康做對了什麼?中國市場在阿斯利康「改命」過程中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390億美元的全球巨額收購背後,又有什麼大風向變動將會影響中國的醫藥產業及投資生態?
  • 持股100%成我國最大外資獨資財險公司,安盛天平車險持續虧損待解
    歷時一年多,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盛天平」)終於成為由法國安盛集團全資控股的國內最大的外資獨資財險公司。以車險業務為主的安盛天平,今後將如何發展才能擺脫多年以來的虧損困局,也是安盛集團全面接手後,市場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