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國內市場一直都是外資眼中「香餑餑」般的存在,由於國內市場人口眾多,因此在消費潛力上也一直排在前列。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不少外資願意在國內建廠,這樣一來產品也可以直接在市場消化掉。
當然也有些外資並不是直接在國內建廠,而是將一些國產品牌悄悄收購,然後「偽裝」成國貨,繼續在市場售賣。說起「偽國貨」的產品,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金龍魚、養樂多、高露潔等。這些品牌由於在國內多年,因此很多人想當然地會認為是國產品牌。
事實上還有一些品牌,偽裝得更加厲害。因為原本這些品牌確實是國產,只不過在後來的發展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結果就淪落為了外資。只不過在收購之後包裝、名稱都沒有進行任何的更改,這樣一來國人會誤認也就不奇怪了。
而中華牙膏就屬於後者,在日化用品這一市場,其實有不少都是外資品牌。在超市購買這些商品時,經常會有人誤以為是國產。像中華牙膏這種名字,一聽就是地道的本土品牌,然而事實卻出人意料。中華牙膏早在1994年的時候,就已經被聯合利華收購了,也就是說26年前就不是國產了。成為聯合利華旗下地道的「洋品牌」,靠著「偽國貨」的噱頭每年賺翻了。
簡單點來說中華牙膏其實是「藏」華外資旗下的,當時聯合利華收購這一品牌時,原本是打算「雪藏」的。同時大力推廣自家旗下的「潔諾」這一品牌,只不過在市場並沒有起到什麼效果,因此聯合利華只能重新重用這一品牌。
其實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不少外資收購國產最終的目的都不是為了壯大這一品牌,而是將市場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收購,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廣自家品牌。像樂百氏、益力這2大品牌,就是因為被達能收購之後逐漸衰落的。
原本中華牙膏也是要走這一路線的,誰知道國內消費者都比較認可中華牙膏這一品牌,所以中華牙膏也就逐漸進入了國內牙膏市場第一梯隊。
當然相信大部分選擇中華牙膏的消費者,基本都誤以為它是國產,秉承著「支持國貨」的想法,所以才格外信賴這一品牌。看完才知道,原來很多人都被蒙在鼓裡。然而要說牙膏市場真正的國貨品牌,黑人牙膏算是其中一個。
與中華牙膏相似的是,光聽名字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外國品牌,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品牌才是地道的國貨。早在1933年的時候,這一品牌就已經創辦了。當然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過於強調國產品牌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就像現在大部分人都在使用的蘋果手機,還有不少家庭喜歡的日系車和德系車,只要產品好用,其實哪國生產的並不重要。
並不是說一定要用國貨,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支持國產。因為一旦這樣做了,也會造成很多好的產品被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