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是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傳統元素,中國人從他們出生的時候就被標上了家族血統,他的姓是證明自己身份最重要的證據。「姓」的起源,在《說文》中解釋為母生子,由「女」與「生」結合而成,因此是氏族後代的意思。
而且古代姓氏的起源,一般認為是由圖騰產生,由圖騰到部落,再由部落到能代表部落的文字,最後演變為姓氏。而且我們現在的姓氏大多是從古代部落首領的名字演變而來,到氏族社會滅亡,階級社會來臨,又開始以土地作姓賞賜給臣民,這兩種方式就是我們的姓氏的起源。
古代有八個最有名的姓,以姬為首,分別是「姚、姒、姜、嬴、安」。這一切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女字旁」,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古代有一段時期是母系氏族,所以姓氏都和女人有關。但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少見到這樣的姓氏,取而代之的,卻是千百年來從未衰落過的這五個姓氏,你們知道是哪五個嗎?
李姓,作為唐朝的國姓,到宋朝時,李姓還沒有佔到我國姓氏的第一位。但經過千百年的發展與繁衍,李家子孫已遍及全國,以一億零九十萬之多成為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不但如此,李姓名人也是史上人數最多的,詩仙李白、唐太宗李世民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
在宋朝時,王姓為我國第一大姓,而在東晉時期,王姓更是當時的權貴。《舊王謝堂前燕》中的「王謝」指的是兩大顯貴世家。王姓中最有名的還要數琅琊王氏,王羲之、王獻之、二十四孝王祥等人都出自此脈。現在王姓是李姓之後的第二大姓,佔全國人口的10.3%。
張姓,雖然張姓是第三大姓,但從古代就沒有出現過一個皇帝,最高的也只是稱王。有的人說,因為玉皇大帝的俗名姓張,天皇和人皇不能同姓,所以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姓張的皇帝。到2019年,全國張姓人口達到9540萬,僅次於王姓。而且張姓多分布於東北三省及華北地區,以東北地區的姓氏最多,小編的朋友中有不少姓張。
劉姓,又稱劉姓,開創了一個盛世,劉姓歷來也是盛產帝王的。儘管劉姓人口不像李、王那樣多,但其分布更加廣泛和均衡,全國各省都有大量的「劉家」。筆者掐指一算,各位讀者身邊或多或少都有一個姓劉的朋友,在2013年的調查中,劉姓人口已達7000萬,佔全國的5.34%,而歷史上劉姓名人也不計其數,比如劉邦、劉裕、劉淵等等。末姓也是王族的姓,即趙姓。
趙姓為《百家姓》之首位,因為宋朝皇姓,故在《百家姓》中列在第一位。事實上趙姓的基本人口並不少,甚至現在也排到了全國第八位,而他能在歷史上永垂不朽,與他的因素也有關係。南宋滅亡後,宋朝皇族中仍有一些人遺落到民間,如著名畫家趙孟俯,而許多崇敬宋朝的文人都改姓趙,以祭奠先祖。
其中的姓有5600多個,但只有這5個經久不衰,出了其人口基數大,還因為每個姓都有歷史記錄。不知這五個姓中是否有你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