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會已經被推遲到2021年舉行。
與東京奧運會一樣,奧運聖火的命運也可謂一波三折,從3月12日在希臘古奧林匹亞點火儀式開始,沒有一項活動能夠按照計劃進行。
來看看奧運聖火在日本的尷尬之旅。
為了做好防疫措施,本次聖火採集儀式沒有一名觀眾參與見證,這是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舉辦以來的首次,無疑是史上最「孤獨」的聖火。
接下來幾經波折的聖火,終於抵達了日本,在宮城縣進行展覽。
在歡迎儀式上,當工作人員將火種轉移到聖火盆時,在無數人的期盼中,由於當地突然颳起大風,東京奧運聖火還意外地熄滅了一會兒……直到30分鐘後聖火才被點燃。
聖火:這麼多人看著,我不要面子的啊?風:我覺得你不需要。
火炬傳遞、展出等計劃已經全部擱淺,那是不是要熄滅聖火,等到延期舉辦的時候再來一遍採集的流程呢?
No no no~!
按照國際奧委會規定,作為奧運象徵的奧運聖火必須燃燒到奧運會結束,不得無端熄滅,需要嚴加保管。
這意味著從今年3月12日在古奧林匹亞遺址採集,到2021年8月8日東京奧運會閉幕,東京奧運聖火將持續燃燒1年5個月的時間。
日本表示現在聖火已被妥善保存。而且這個保存的地點還是一個秘密!
眾多網友表示:只要不熄滅了就好……
這屆聖火的經歷著實坎坷,但奧運聖火到過的地方,超出你的想像!
曾經的奧運火炬傳遞只採用跑步的形式,但自從1952年奧斯陸冬奧會挪威人別出心裁地用滑雪傳遞聖火後,人們便將科技、文化、藝術等元素逐步融入其中,也賦予了火炬傳遞豐富多彩的方式。
奧運聖火傳遞的N種姿勢
2008年北京奧運會實現了一個壯舉--奧運歷史上海拔最高的火炬傳遞。
2008年5月8日,中國登山隊員歷經六個小時的艱苦跋涉,成功登頂珠峰,將奧運聖火帶到了世界屋脊。
在珠峰茫茫白雪下,聖火雖然略顯微小,但實現了奧運聖火在地球之巔傳遞的人類夢想。
人們常說水火不相容,但2000年雪梨奧運會,來自海邊的雪梨人將水與奧運會結合得天衣無縫,奧運聖火首次照亮水下世界。
為了使火焰能在水下保持幾分鐘,開發人員做了很多工作。他們把火焰合成物裝在一個高壓的鋼管裡。這些化合物能夠產生足夠的氧氣和氮氣,這些氣體能防止三個水壓下的水進入鋼管而使高熱的火焰熄滅。
正是有了這些,澳大利亞海洋生物學家溫迪·克雷格·鄧肯在澳大利亞東北部的大堡礁附近的海底,完成了長達3分鐘的水下火炬傳遞。
2014的索契冬奧會,俄羅斯人更是將奧運聖火首次帶進了外太空。
俄羅斯太空人米哈伊爾·秋林手持索契冬奧會火炬登上飛船,他和美國太空人裡克·馬斯特拉吉奧、日本太空人若田光一乘坐"聯盟TMA-11M」飛船發射升空。
1996年和2000年奧運火炬也曾在太空傳遞,但並未走出國際空間站,此次將是奧運火炬首次在外太空行走傳遞。出於零重力環境和安全原因考慮,火炬在太空傳遞期間不會保持點燃狀態。
這真是可以用「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來形容奧運火炬的傳遞,你對奧運聖火或者火炬傳遞有什麼特別的記憶嗎,可以在後臺跟我們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