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人民幣離岸、在岸匯率均突破了6.82,創一年來新高,要知道今年5月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7.13,以兌換1萬美元為例,兌換1萬美元需要7.13萬人民幣,到了9月份,6.83萬人民幣就可以兌換1萬美元,兩者之間相差了3100元人民幣。
人民幣最近上漲幅度較大,原因是什麼?
一、美元走弱
本次人民幣上漲,並不是對大多數貨幣匯率的上漲,而主要是相對美元的升值,對其他貨幣,人民幣是處於平穩甚至微跌的狀態。
人民幣兌歐元匯率變化
人民幣對英鎊匯率變化
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弱。那麼,是什麼影響美元指數的漲跌?
1、今年3月初,全球出現了流動性危機,美元指數迅速上漲,不過,隨著美聯儲大量釋放流動性,美元指數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高位回落。
2、今年5月美國國內種族矛盾激化,不安定因素增加,導致美元進一步下跌。
3、從二季度開始,美國疫情持續惡化,雖然歐洲疫情也較為嚴重,但相比美國,歐洲新增病例和經濟都相對較好,美元指數受歐元、日元、英鎊影響較大,所以就形成了美元指數不斷下降的局面。
4、美元指數會繼續下跌嗎?二三季度美國疫情達到了高峰,預計接下來美國的疫情感染人數會逐漸下降,歐洲經濟恢復乏力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美元指數反彈。現在看來美元指數有較大的可能性出現反彈。
二、中國經濟復甦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主要大國中,只有中國經濟正增長,人民幣匯率相對美元呈現較大幅的升值,也得益於此。
經濟復甦下,全球資本快速流入,據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期數據,7月,外資淨增持境內上市股票和債券規模同比增加1.4倍,外匯儲備餘額連續4個月正增長。
相較於美聯儲站在直升機上撒錢,中國在這段時間保持了相對穩定的貨幣政策,這增加了人民幣資產的價值,間接推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漲。
三、人民幣走強需要警惕的問題
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製造充斥全球,日本經濟快速增長,讓美國感到了巨大威脅。
美國帶頭髮起了五國政府聯合幹預外匯市場的會議,會議目的是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秩序下調,以此解決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這個會議達成的協議,就是著名的廣場協議。
在這之後,美元對日元持續大幅下跌,日本經濟泡沫被刺破,陷入了長久的經濟停滯。
匯率大漲大跌對出口型經濟而言都沒有好處,匯率快速下跌,只能在匯率下跌初期刺激出口,當匯率大幅下滑後,對出口的刺激將會減小,同時還將引起國際社會對貨幣價值的擔憂,甚至是恐慌。
不過,美國並不擔心這類問題。
其一,全球原油交易需要使用美元;
其二,美國擁有全球頂尖科技產品製造能力,這是全球大多數國家所不具備的,這種能力體現在貨幣上,就是無可替代,比如晶片、比如半導體等,無可替代的產品造就了貨幣的不可替代。
匯率上美元擁有更為強大的抗漲跌能力,這個能力世界上任何貨幣都不足以與美元相提並論。
所以,當下的人民幣,更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匯率浮動。
今年8月,央行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變動的時候,中美問題持續發酵的時候,人民幣迫切需要保持平穩,這種平穩既不是大漲也不是大跌,而是保持在合理區間穩定的上下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