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王何鴻燊離世後,何家大家族重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在大家好不容易熟悉了何猷君、何超蓮這幾個常駐角色之後,沒想到這齣大戲又有新的人物出現,那就是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便登上熱搜的何猷邦。
何猷邦是個什麼樣的人?大概熟悉流言的朋友都會聯想到這位流言中神秘的賭王兒子——何猷佳。事實上,何猷佳是媒體杜撰出來的,何家真正不為外人所知的兒子何猷邦。那也不難理解為何何家上下都否認「何猷佳」,因為根本就沒有這個號啊!
這部百轉千回的小說情節一出,在網上也是謠言滿天飛,讓我們來拼湊一下賭王訃告和四太梁安琪的聲明。事實上,何猷邦是賭王與四太之子,從訃告的位置來看,應該是四太之子。因為生理上的原因,何家從來沒有對外公布過何猷邦的任何消息,四太又說:「猷邦的一生,註定他要被保護,不能被打擾。」
言論一經發表,謠言就不攻自破。網民們在表示理解的同時也紛紛腦補出豪門小說:看似弱小的豪門少爺,其實是手握大權的幕後 boss,臉上常掛著邪魅的微笑,眼神是標準的三分薄涼,三分譏笑,四分漫不經心。網民越看越覺得內疚,甚至開始遞筆催更,直呼霸道總裁從此有了名字。
實話實說,何猷邦的生活當然沒有大家想像的小說情節那樣精彩。然而,生活的起起落落,就像小說的情節,恐怕還要數他的父親,賭王何鴻燊。
出生於著名富商家庭的何鴻燊,13歲就因父親的投資破產而家道中落,一夜間豪門少爺淪為窮人。經歷種種冷眼,何鴻燊奮起進港大,然後抗日戰爭爆發,香港淪陷,當時年僅20歲的何鴻燊全部身家也只有10元港幣,他就這樣乘船前往澳門。
何鴻燊靠冒險的押船工作賺了第一桶金,再後來又與煤油、賭場接觸,一舉成為「賭王」。賭王四房夫人和十七個孩子的故事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每次看到他們的新聞,我都會想起 TVB經典電視劇《溏心風暴》,一模一樣的豪門狗血劇情,不知這裡面有多少是真的。
賭博王的家事幾度登上熱搜,卻沒人知道他為國家做過什麼好事。何鴻燊曾兩次斥資購買流失海外百年之久的國寶圓明園豬首、馬首銅像,並多次捐獻文物給國家。他在1987年向國家捐贈了147件中國古代文物,2008年汶川大地震捐了1000萬港幣,在2009年6月,他把油畫《南京條約》等5件作品全部拍成作品,捐給了國家博物館。這位愛國商人的責任與擔當,在賭王何鴻燊身上得以充分體現。
何鴻燊的愛國情懷,延續到了他的孩子們身上,正如何鴻燊的女兒何超瓊所說:「愛國是我們家族的責任」。賭王為國所做的一切,比起真實的豪門恩怨,更值得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