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辦公常態化,網絡安全迫在眉睫,「零信任安全」的風口到了嗎?

2020-12-23 鈦媒體APP

題圖來源@unsplash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持續了一個多季度,遠程辦公已經進入常態化發展。產業界和資本界的諸多行為也都在表達對這一市場的看好。

多家提供遠程辦公軟體服務的企業向鈦媒體表達了對行業的樂觀,他們認為,雖然疫情之後遠程辦公的需求會回落,但人們在疫情期間形成的遠程辦公、視頻會議的習慣會保留下來。

不過,另一方面,在遠程辦公新趨勢的背後,全球範圍內接二連三暴露出來的網絡安全危機,也讓人們意識到網絡安全形式的嚴峻。

之前一直蓄勢的「零信任安全」(即零信任網絡訪問Zero-Trust Network Access,簡稱「ZTNA」,意思是不能信任出入網絡的任何內容——「從不信任,總是驗證」)也在這種背景下,再次進入大家視野。

遠程辦公已成常態化

今年2月以來,遠程辦公的戰火就已經打響,從停課不停學到遠程視頻會議,就連已經舉辦了60多年的廣交會也已經宣布要在網上舉辦。

個推數據顯示,2020年疫情期間(2020年1月24日-2月22日),綜合辦公類APP的DAU比2019年春節同期(2019年2月4日-3月5日)同比增長98.19%,而視頻會議同比暴增了1465.04%。

且從大年三十一直到復工整個周期來看,遠程辦公類APP新增用戶數一直在高速增長,並在復工第二周達到了峰值。整體來看,平均新增同比增長了659.63%,與日常相比增長了746.13%。

實時音視頻雲提供商聲網Agora.io創始人&CEO趙斌在與鈦媒體交流時表達了對遠程辦公樂觀:

「國內的線上會議市場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年,成長為美國的一半甚至等同規模,而不是以前的相當於美國1/10。不過,雖然在商用上國內的會議市場落後於美國,但在其他行業領域的使用分鐘數和玩法卻有可能是更領先的。」

在遠程辦公火爆的情況下,也有一些企業正在籌劃入局。在一季度,國內不少廠商都推出了遠程辦公產品,中科曙光聯合北信源推出「光圈兒」、致遠互聯發布了「致遠協同雲」、華為WeLink在各大高校機關緊急上線、騰訊推出不久「騰訊會議」產品也在疫情中得到廣泛應用。

此前著重在C端推廣產品的印象筆記,已經開始針對B端客戶推出的獨立品牌「印象團隊」。據印象筆記官方微信號消息,「印象團隊」app將在4月開啟內測,6月正式推出。

印象筆記高級總監、印象團隊負責人張勇同樣認為,雖然疫情過後絕大部分企業和團隊還是要回到原有的辦公室集中辦公的環境,但一些優秀的協作模式和工具將會保留下來:

「遠程辦公包含的定義也是很寬泛的,異地團隊的協作、與外部合作夥伴的協作其實都屬於遠程辦公,這些形態就是可持續的,而且會越來越多。」

他對鈦媒體透露,實際上在2019年三、四季度,印象筆記在對全國上千家團隊進行調研後就已經發現了一定的市場需求,定下「印象團隊」這樣一個產品,今年年中推出是順勢而為。

遠程辦公這一趨勢不僅出現在中國,從鈦媒體TMTBase收集的全球投融資數據來看,遠程辦公也已經是全球趨勢。數據顯示,僅3月30日-4月12日兩周時間,國外遠程辦公領域的投融資事件就發生了11起,去掉未披露金額的4起,融資總金額超過1.5億美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遠程辦公市場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網絡安全市場。在鈦媒體TMTBase監測到的國外投融資事件顯示,3月30日-4月12日兩周時間,國外網絡安全領域的投融資事件有12起,去掉未披露的1家,融資總額超過6億美元,這些有新資金注入的公司大部分都從事網絡威脅監測、網絡流量監測,甚至是內部員工的訪問控制以及數據訪問控制等。

遠程辦公的火爆與網絡安全市場受到重視是否存在某種聯繫?

近日,Zoom等遠程辦公相繼暴露出的用戶數據洩漏、企業IT系統被攻擊事件證實了這種相關性。

網絡安全危機叢生

2月3日,當時中國疫情還是最焦灼的時候,人們對遠程辦公的探索也才剛剛開始,但也就是在那天,騰訊御見威脅情報中心披露了一則某網際網路企業遠程辦公工具及電子表格文件被病毒感染的事件:該公司一位業務主管分享到內部工作群的遠程辦公工具及電子表格文件被發現感染病毒,導致部門200多名員工電腦被感染。

此次事件起因是一種名叫XRed的病毒,該病毒最先感染了某位業務主管使用的個人電腦辦公,然後內部工作群分享遠程辦公工具之後,造成該病毒在同事間擴散。

在病毒感染之外,還有一類網絡安全威脅也讓人揪心,那就是撞庫。

「撞庫」最先引起公眾的注意是3月下旬,有人發現有5億微博用戶數據在暗網售賣,有人士稱這些數據可能是由於黑客撞庫得來的。

接下來,就是視頻會議軟體Zoom被曝出53萬帳號密碼被掛到了暗網上,相對微博數據洩漏來講,由於Zoom這類視頻會議軟體涉及到了更多會議隱私、攝像頭隱私等問題,於是Zoom的數據洩漏引起了外媒的一片聲討。業界人士在分析時也將洩漏原因指向了撞庫。

「撞庫」,其實是利用了網際網路用戶在不同平臺都會用同樣用戶名和密碼這一弱點,一旦某一平臺發生用戶數據洩露,黑客就會在其他平臺發起「撞庫」嘗試,撞庫成功也就意味著,用戶的信息就等於被洩漏了。

業界人士對鈦媒體表示,微博的用戶洩漏不一定是遭到了撞庫,也可能是黑客採取了慢驗證,即通過換IP、每個IP只驗證1~2次從而繞過登陸防護環節。但無論是撞庫還是慢驗證,都是在撞庫等登錄環節出的問題。

「撞庫」在信息安全領域的發生頻率實際上就像人類患感冒一樣,無法根除,在對人體的影響上又不是致命的,所以很多公司不會給予高度的重視,或者在業務拓展過快的情況下,容易忽略這方面的安全問題。用戶數從1000萬人急速增長到2億的Zoom,就因急速擴張而吃到了「安全」的大虧。

還有一種遠程辦公場景的網絡安全問題也在疫情期間格外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公司外網對內網的訪問控制。

疫情期間,很多公司都採用了讓員工在家辦公的方式,但對於很多有內網安全要求的公司來講,很多需要在辦公室訪問的業務和應用,在家很難訪問。這種時候,企業之前最先想到的方法是重新配置VPN。但是這種方法的弊端在於,開了VPN給遠程辦公的員工使用的同時,也等於給黑客攻擊提供了入口。

例如,就在發稿前一日,有外媒報導,在黑客攻擊了Zoom數據後,也順手把Zoom Windows客戶端零日漏洞的利用方法以5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外媒推測,該零日漏洞使得潛在攻擊者可以在運行 Zoom Windows 客戶端的系統上執行任意代碼,如果再加上其他漏洞,甚至可以完全控制用戶的設備,並以此為跳板進一步入侵企業辦公和生產網絡,竊取企業機密文件等。

面對如此嚴峻的網絡安全的形式,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零信任安全被寄予厚望,但也有挑戰者

之前一直蓄勢的「零信任安全」,在這種背景下,再次進入大家視野。

零信任網絡訪問(Zero-Trust Network Access,簡稱「ZTNA)」),是在多年前由研究機構ForresterResearch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提出,意思是不能信任出入網絡的任何內容,即「從不信任,總是驗證」。這種方案一經提出,便受到了業界重視。

零信任安全被認為是解決現階段網絡安全問題的重要解決方案。

鈦媒體從網絡安全服務商Akamai大中華區企業事業部高級售前技術經理馬俊處了解到,業界實踐零信任安全的方式一共有三種:

第一種,通過在網絡層做微分段的方法實現,這種方法能夠控制企業內網中東西向的流量,減少病毒傳播以及非法操作、非法訪問場景。這種方式需要VPN的接入,只是在接入之後提供更細的、機密的控制。採取這類方法的往往是傳統的網絡設備廠商。第二種,以軟體定義邊界(SDP)的方式實現,這種模式會把VPN做成更多樣化的隧道,也就是通過落地的VPN邊界設置網關,通過網關來控制不同應用的訪問性。也就是把原來對應用的控制能力,對整個內網的訪問,集中在了網關一個設備上。對於用戶側,也仍然需要VPN的接入。第三種,則是用身份感知代理(IAP)模型的方式實現,基於這種身份代理模型,把用戶內部、或者是用戶已經部署在公有雲上的應用,映射到智能邊緣網絡,不依賴於傳統VPN、網絡隧道,而通過最常用的瀏覽器、最通用的HTTPS的協議來實現。

在遠程辦公網絡安全場景,Akamai採用的正是第三種方式。「這樣的好處就是如果未來有黑客的攻擊,黑客攻擊落地的點,不再是企業的網絡邊界,也不再是企業的防火牆,而變成了Akamai的雲端。」馬俊說。在這種方案下,企業也可以使用Akamai的安全控制、雲端WAF以及抗DDoS等能力,應對網絡爬蟲等諸多方面挑戰。

圖片來源@信通院2019年9月發布的《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白皮書》

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9年9月發布的《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白皮書(2018)》(以下簡稱「白皮書」)中提到,我國的零信任安全正在從概念走向落地。

根據《白皮書》提供的信息,我國踐行零信任安全的企業有山石網科、雲深互聯、九州雲騰等多家服務商,他們主要聚焦軟體定義邊界(SDP)、微隔離(微分段)兩個方向,採取了不同於Akamai的解決方案。

《白皮書》中提到,薔薇靈動的微隔離產品基於主機代理實現自適應安全防護,以主機和負載作為對象進行訪問控制,實現大規模網絡的東西向防護。山石網科的雲·格產品則基於雲網絡4-7 層實現最低授權控制策略,提供開放 API108,支持資產發現識別、策略自動綁定、自動化部署。

在Gartner 2019年4月發布的行業報告《Market Guide for Zero-Trust Network Access》中,對ZTNA市場中的服務商以及未來ZTNA市場的增長趨勢作出了預測,報告指出,到2022年,面向生態系統合作夥伴開放的80%的新數字業務應用程式將通過零信任網絡(ZTNA )進行訪問。到2023年,60%的企業將淘汰大部分遠程訪問虛擬專用網絡(VPN),轉而使用ZTNA。

然而,預測僅僅代表了可能性趨勢,並不排除另一些玩家還在探索零信任安全之外的解決方案。

阿里安全就是這樣一個玩家。鈦媒體從阿里安全了解到,他們已經於3月31日推出了新一代安全架構,這套安全架構採用了與零信任不同的思路。「零信任需要進行基礎設施的轉移,需要淘汰老舊的遺留系統,而在當前的複雜網絡架構中,我們可以通過白名單體系實現微分隔和細粒度邊界規則,來保證動態訪問控制。」阿里安全高級安全專家靈聞對鈦媒體說。

在具體的實施上,靈聞總結了三個構建辦公安全的指導性原則:

第一,要建立統一的終端設備的準入與認證,任何終端設備都有可能被攻擊,要從傳統的基於可信內網和設備的認證轉向基於端與人的雙重認證,建立無密認證體系。第二,要在安全運營中對威脅提前感知,整合感知和協同處置能力,要讓基礎設施完備,具有整條鏈路的完整檢測、響應和處置能力。同時匯總日誌,協調端和網絡側設備自適應安全策略調整。第三,針對不同用戶分層設置安全策略,重點人群重點保護。針對不同的辦公人群可以分配不同的辦公終端設備,如敏感人群可以配備物理防護設備和安防工作終端等。

「基於當前攻防對抗環境下,任何單點都有可能存在漏洞並被攻擊者利用,不要過度依賴單點的防護能力。由於目前工作環境複雜,在外辦公需求多,因此要針對不同的場景進行分層運營,完善動態行為檢測策略,整體架構設計上儘量簡單。」阿里安全高級安全專家靈聞說。

「我們發現,被洩露的記錄數量眾多,這意味著網絡犯罪分子掌握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如同手握進入我們住宅和企業的鑰匙一般。攻擊者不用花時間設計複雜方案來入侵企業,只需利用已知實體即可發起攻擊,比如使用被盜憑證登錄。」IBM X-Force 威脅情報部門副總裁 Wendi Whitmore 一篇公開文章中說。他認為,要保障企業網絡永續安全和確保用戶數據的安全和隱私性,採用多因子認證、單點登錄等保護措施至關重要。

IBM Security 發布的2020 年 IBM X-Force 威脅情報指數報告顯示,網絡釣魚、漏洞的掃描和利用、過往被盜憑證(類似於撞庫)成為網絡安全的三大初始攻擊媒介,其中僅 2019 年洩露的記錄就超過 85 億條 ,報告的數據洩露量同比增長了 200%。Wendi Whitmore 的觀點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

遠程辦公常態化的當下,網絡安全領域的實踐者們已經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挑戰。但無論是零信任安全還是其他新的解決方案,能否真正降低遠程辦公中網絡安全面臨的威脅,可能還需要更多最佳實踐。(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秦聰慧,編輯 | 趙宇航)

相關焦點

  • 安全管理者俱樂部沙龍丨 「零信任」還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應用場景?
    炙手可熱的「零信任」技術到底如何融入企業安全建設?「零信任」是否又能針對性地解決每一行獨有的安全痛點,以及企業如何從0到1搭建基於零信任的安全體系? 在券商行業有三個場景可能需要「零信任」技術: 一是遠程辦公和外協人員訪問網絡資源。遠程辦公情況下,員工經常需要使用個人電腦通過VPN的形式接入公司網絡。員工使用個人電腦沒有準入控制的基線,容易引入安全風險。此外,個人電腦類型繁多,VPN客戶端體驗也很差;如果是外協人員通過VPN接入網絡,安全人員無法掌握和控制其行動軌跡,同樣容易引發安全風險。
  • 深信服榮獲CSA 2020安全金盾獎,現場分享最新零信任實踐成果
    「零信任」的興起成為網絡安全困境破局的關鍵過去,以分區分域、邊界防護為核心的護城河式安全建設框架一定程度滿足了網絡安全的要求。但隨著5G、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普及、數位化轉型的進程加快,移動/遠程辦公逐漸成為常態。
  •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構築網絡安全「銅牆鐵壁」迫在眉睫
    移動網際網路危機四伏築牢安全「基石」迫在眉睫眾所周知,全球網際網路互聯互通的特性,讓平臺和軟體非單一和孤立,整個網絡和運營商後臺都是密切相關的,運營商採納一個國外產品和後臺,都勢必影響到整個通信運營及其所有客戶的信息安全。
  • 2020雲安全聯盟大會開幕,騰訊安全展示零信任安全成果
    12月4日,2020雲安全聯盟大中華區大會(CSA GCR Congress)在上海中以(上海)創新園開幕,大會以「數字合作創新,安全賦能基建」為主題,致力於下一代信息技術安全研究、網絡空間安全各領域研究與成果轉化。
  • 聯軟科技黃國忠:零信任SDP與數據安全
    3.隨著網絡安全上升到國家安全,包括從2016年開始的實戰化攻防演習,安全建設的導向從合規驅動走向實效驅動,安全的本質是攻防兩端力量的較量,歸根到底看雙方的成本,而要具備戰時的防禦能力,對一般單位來講投入成本太高,需要一種更經濟的方法。
  • 2020中國零信任全景圖
    無論是遠程辦公,遠程運維,全球業務加速還是多雲接入的場景都可以獲得快捷安全的接入體驗。主張網絡隱身、零信任、最小授權,是更適用於雲和移動時代的企業安全架構。適用場景:總部及各分公司人員多,層級複雜,身份繁雜且應用權限眾多,需要加強業務系統的保密性,隱藏業務系統,減少公司業務系統的暴露面。需要對接入業務系統的人員做身份預認證,訪問預授權,不同身份的人員給予不同的訪問權限,對應用級的訪問進行準入控制。
  • 騰訊敏捷零信任亮相CSA,MFA技術提供穩定安全力
    受2020年初疫情影響,企業移動辦公、遠程協作需求大增,傳統安全邊界逐漸瓦解,零信任安全市場激增。騰訊安全依託獨有的移動化敏捷多因素身份驗證(MFA)安全技術,加速完善敏捷零信任產品並獲得落地實踐。騰訊安全總經理程文杰、副總經理楊育斌攜騰訊敏捷零信產品出席2020雲安全聯盟大中華區大會(CSA),並對騰訊敏捷零信任及其核心能力進行解讀。
  • 保思安發布PZTA零信任安全訪問解決方案
    連接創造價值,安全護航連接。    伴隨疫情的社交化隔離,在線遠程辦公、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網絡電商、在線社交等需求激增,隨之而來的網絡安全問題也日益彰顯。該模型下,信任不再依據用戶處於網絡"內部"還是"外部"來建立,每個用戶在連接之前和連接期間都需進行驗證,且每個連接均受資源訪問控制策略管控。通過部署零信任框架,企業可以通過評估用戶及其設備的安全狀態、執行細粒度策略訪問控制,以及保護和加密數據交易來提升企業安全屏障,同時很大限度地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
  • 36氪新風向|當50餘家公司聞風而動,「零信任安全」會是下一個價值...
    對「零信任安全理念」來說,2017年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當年Google基於零信任安全的BeyondCorp項目取得成功,驗證了零信任安全在大型網絡場景下的可行性,業界也開始跟進零信任實踐。而特殊如2020年,由於疫情的爆發,遠程辦公中的安全問題得到重視,零信任安全理念也迎來新的分水嶺。
  • 安識雲:信息安全成疫情焦慮產物?看看騰訊《網際網路安全十大趨勢》
    即將跨越新一年,可以說,2020年是信息安全備受關注、也是最受大眾所頗感焦慮的一年,安識雲一直關注「網際網路+」可信身份安全應用領域與行業發展,對於一年以來,了解到信息安全發生天翻地覆。
  • 2021,NTT幫您劃重點丨未來網絡安全五大趨勢
    02 身份識別和「零信任」將成為中心議題 由於疫情使在家辦公場景成為常態,員工對雲協作工具依賴度越來越高,因此傳統的、以「邊界防禦」為重心的安全方法已不再適用。
  • UPWAN出席2020帆軟智數大會,提供新一代辦公網絡解決方案
    尤其是疫情期間,很多企業都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外地員工無法返回工作地、遠程辦公/移動辦公無法接入企業內網、多員工視頻會議網絡不穩定、居家辦公原始碼存在安全風險等等,一系列問題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辦公網絡的重要性。UPWAN企業雲網絡,是新一代辦公網絡解決方案,目前擁有全球20多個接入節點、100+Gbps超大規模骨幹網、平均接入延時低於30毫秒。
  • 36氪獨家|構建基於「零信任」的數字身份安全平臺,「派拉軟體」獲3...
    派拉軟體CEO譚翔表示,零信任平臺是派拉軟體在近幾年重點研發的核心產品,目前已經獲得了來自金融、製造業、醫療、房地產的幾家種子用戶,計劃在2020年底正式推向市場。由於產品屬於基礎架構型軟體,通用性較強。因此,平臺將在數位化程度較高、對安全重視度高的企業落地,前期主要積累標杆用戶。
  • 網絡安全潛在風險:無定期網絡安全培訓
    iomart的最新研究表明,大多數企業並未對遠程工作的員工進行定期的網絡安全培訓。一家雲服務公司發布的《網絡安全洞察報告》顯示,超過四分之一(28%)的僱主沒有為分散的勞動力提供網絡安全培訓,而另外42%的僱主只為挑選員工提供網絡安全培訓。
  • 雙語新聞 | 日本警視廳呼籲居民,居家辦公注意網絡安全
    據信息安全公司「trendmicro」稱,從今年1月開始截止到上個月,利用「新冠病毒」感染擴大偽裝成世衛組織等,誘騙人們進入非法網站的網絡攻擊危害案件已確認6500餘件。在遠程辦公不斷擴大的情況下,3月份的受害案件已增至4593件,與2月份相比激增。
  • 世平信息入選雲安全聯盟《2020中國零信任全景圖》
    12月4日,以「數字合作創新,安全賦能基建」為主題的雲安全聯盟大中華區大會在上海舉行,大會重磅發布了《2020中國零信任全景圖》,世平信息憑藉領先的產品技術架構和廣泛的市場運用入選全景圖,涉及領域包括被保護對象—數據;業務場景—數據中心;業務類型—產品與解決方案;技術類型—現代IAM
  • 涼城公安 | 開展網絡安全攻防演練紅藍對抗 織密築牢網絡安全防護...
    為進一步壓實壓緊網絡安全工作責任,發現消除網絡安全風險隱患,提升全縣網絡安全綜合防護能力,織密築牢網絡安全防護屏障,9
  • Amber Group:加密金融新生態激發「零信任」安全理念落地
    目前,全球投資者對配置加密資產及其衍生品的另類投資表現出更大的熱情,並會從法律合規、信息安全、量化能力、企業規模等各個維度篩選優質的加密金融服務機構進行加密資產投資。由此形成了以更高服務品質為要求的加密金融新生態。  與此同時,「零信任」作為目前安全領域熱度極高且對安全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理念之一,在全球用戶與加密金融機構對安全地高度重視下,得以快速落地。
  • 遠程辦公Win10搜索框失效?360安全衛士極速上線免費修復工具
    原標題:遠程辦公Win10搜索框失效?360安全衛士極速上線免費修復工具 遠程「雲復工」如火如荼,可Windows10系統bug卻困擾萬千用戶。 經360安全大腦確認,此次Win10系統搜索功能出現異常,主要是第三方網絡光纖提供商問題影響了Win10搜索,而因基礎架構出現故障最終導致Win10搜索功能出現桌面脫機的情況。
  • 國產遠程辦公領航者,向日葵遠程控制!
    對於每個在疫情期間有過遠程辦公經歷的人來說,生產工具的重要性更多地體現在了PC上。PC能否像使用手機一樣方便,不需要等待,不需要輸入不必要的密碼就實現不同設備上登錄?能不能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無縫地訪問應用、訪問數據…….. 遠程辦公的問題,遠遠不止以上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