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用形式掩蓋家校共育的基本內涵

2020-12-12 真本追求

不得用形式掩蓋家校共育的基本內涵

家校共育基本內涵

戴直楷

在家校共育新理念的新時代,很多學校開始嘗試發揮家長委員會、家長督學作用,讓家長到學校參與教育教學管理。在改革開放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既取得了一定成績,同時也收穫了許多困境與挑戰,家庭教育的弱化、學校教育教學觀念更新等等,教育管理與實施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方式和策略,比如家長委員會、家長督學、補課、延時服務等等。

家長委員會不是新想法,很久以前就有家長委員會,成立家長委員會,其目的就是有利於學校教育教學與管理,有些政策規定可以由家長委員會來規避與承擔,給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與實施帶來一定幫助和支持。

家長督學是近些年來,學校教育著眼學生心理、行為及習慣,給教育教學帶來一些不良影響,及給學校教育造成極大的管理難度而興起來的家長對學校的教育幫助。學校成立或實施家長委員會與家長督學的教育教學管理,是好了學校?還是家長和學生?有待思考。

其實,不管是家長委員會,還是家長督學,真正能夠稱得上家校共育嗎?本人認為未必,頂多能夠算作家長幫助學校教育教學的管理。在這個管理中,學校的管理有很大的好轉嗎?不敢恭維。同時這種形式,沒有或很少涉及真正的家庭教育內容。

家校共育應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並不是家長到學校與老師一起管理教學、管理學生教育就是家校共育。關鍵是學校懂教育,家長在家庭會教育。家校共育,學校教師也可以到學生家庭幫助指導家庭教育。以前,教師必須到學生家裡家訪,現在通訊發達,所有的家訪,都變成了電話交流,有失家訪的真正含義。

某學校某年級本學期成立家長督學,規定每周三,由家長委員會代表到學校該年級相應班級與學生一同上課。第一周,所有班級學生還是有所收斂,第二周、三周,學生就只當沒拿回事。

期間,有位男家長在課間看見有些孩子下課都在做作業,自己的孩子不及那些孩子努力,於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就動手打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心靈受到傷害,有所反抗,家長氣更大,在教室攆著孩子打,不料自己頭也碰在牆上。不僅孩子受到傷害,自己也很尷尬。

家長督學在教室督促別人的孩子,還是督促自己的孩子,不言自明。家長督學在校上課與學生一起聽老師上課,課間在辦公室將自己的孩子的作業拿給老師請老師批改。別人家的孩子,來督學的家長是督不了的。

教育的方法與策略,應該深思熟慮,不要什麼地方出了問題,馬上就想辦法來補救,近期能夠解決,長遠會出大問題;也不能急功近利,急於求成;更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定要思前想後、利弊權衡而後定之。

家校共育,學校要關注家庭教育,家庭支持和配合學校教育。既不是家長幫助學校教育,也不是學校讓家庭教育。學校自己要會教育,本身學校就是專門從事教育、研究教育的機構,不能把很多事情牽連家長或甩給家長去做,要指導家長如何實施家庭教育,讓學校與家庭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解讀|落實「十不得」,要大力推進家校共育
    整體推進,推動新時代家校共育健康發展。觀點學校要努力推進家校共育。家長和學校是目標共同體,但是現實中表現很複雜,家校關係扭曲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家長對學校要求多,對老師期望高。三是家校關係不能適應新時代家校共育的要求。一些家長要麼過度關心孩子,要麼忙於生計對孩子成長不管不問,而有些老師不願與家長溝通導致誤會叢生;還有的老師不會與家長溝通,甚至可能產生衝突。這些都對孩子成長產生副作用。當下只有學校主動作為,以科學的力量廓清視聽,以正確的做法回歸教育本質,共同推進家校共育。
  • 合肥:「家裡蹲」達人秀助力家校共育
    這兩天,關於線上課堂的爭議沸沸揚揚,不過,合肥市正在舉辦的「家裡蹲」達人秀系列活動卻深受歡迎,此舉旨在通過家長和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推進家校共育,促進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放假越長,家長越累,因為孩子自控能力差。」這是很多家長的切身感受。
  • 家校共育 靜待花開——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家校共育活動
    為了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增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12月14日,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了家校共育活動之家長會。該校校長陳金髮首先從成立家長學校的意義、開展形式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向各位家長做了闡述,使學生家長明確了成立家長學校的目的。會議推舉產生了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代表做了表態發言,表示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擔負起家長在家庭的監護的責任,多花關注孩子成長,同時加強與學校教師的溝通聯繫,讓教師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長變化。
  • 家校共育實踐案例|重慶市高新區驛都實驗學校凝心聚力,推動家校共...
    家校共育,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構建平等、尊重、協作、支撐、信賴、理解和互補的協作關係,才能有助於家校雙合力家校雙方一起共同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獲得傑出的教育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教育環境,有效地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婺城「兩書一信」開創家校共育新時代
    婺城區教育局就「兩書一信」家校共育的創新做法進行了精彩分享,東市街小學、金華環城小學就家校共育工作作了交流發言,有思路、有做法、有案例、有成效,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兩書一信,專業引領——激發家長內在學習動力「兩書一信」」,是「兩書一信一評價」的簡稱。
  • 家校共育,1911學堂彰顯第三方平臺力量
    近幾年,「家校共育」成了教育界的熱詞。2020年11月,人民日報曾發表時評《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再次強調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家校共育,就是家校雙方在「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這個一致的目標下,各盡職責,互相配合,共同進步,使育人效果達到1+1>2的教育過程。但是家校共育,始終在口號層面喊得很響,在實踐層面卻水花不大。
  • 家校共育,為什麼需要藉助第三方平臺力量?
    近幾年,「家校共育」成了教育界的熱詞。2020年11月,人民日報曾發表時評《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再次強調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家校共育,就是家校雙方在「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這個一致的目標下,各盡職責,互相配合,共同進步,使育人效果達到1+1>2的教育過程。但是家校共育,始終在口號層面喊得很響,在實踐層面卻水花不大。
  • 人民日報: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
    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移交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理解出現偏差,就會造成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責任邊界趨於模糊,導致家校共育停留於表面,難以實現預期效果。
  • 家校共育丨陪伴·引領·薰陶
    為更好地融合學校和家庭的力量,為孩子成長提供親情的支撐與學養的培育,總結凝鍊家校共育的東營經驗,東營市教育局、東營日報社共同推出「家校共育故事」專欄,以欄目促動總結,以經驗提升實踐,講好具有東營教育特色的家校共育故事。
  • 人民時評: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
    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移交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理解出現偏差,就會造成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責任邊界趨於模糊,導致家校共育停留於表面,難以實現預期效果。 孩子們的成長過程,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
  • 《家校共育-攜手同行-成長有禮》山東濟南義軒學校大型禮儀「家校...
    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移交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理解出現偏差,就會造成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責任邊界趨於模糊,導致家校共育停留於表面,難以實現預期效果。
  • 家校共育要「打配合」 杭州市周浦小學第五屆家校男子籃球聯誼賽...
    家校共育要「打配合」 杭州市周浦小學第五屆家校男子籃球聯誼賽火熱開啟 2020-12-07 16:50:00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
  • 家校攜手 共贏明天——寧陽縣第二小學成為「全國首批家校共育創新...
    近年來,寧陽縣第二小學堅持做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嚴格落實家庭教育「四次八課時」的同時,通過舉辦家庭教育公益沙龍、家庭教育進社區(鄉村)、千名教師訪萬家等活動,家校聯動,形成育人合力,助力於學生成長。
  • 通山縣實驗中學家校共育 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本網訊(通訊員 成倩萍)優質的學校需要優秀的家庭教育做支撐,為進一步密切學校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和合作,提升家長的教育理念,讓家長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教學活動中,形成家校教育合力,10月29日上午九點,縣實驗中學在階梯教室召開了一場以「家校共育,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為主題的家庭教育報告會
  • 家校攜手共育,共促學子成長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柳 羅賢求)11月25日下午,新化縣石衝口鎮中心學校召開八九年級「家校共育 共促成長」主題家長會。 此次家長會的成功召開,拉近了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距離,加深了家長對學校的情感,成功搭建了「家校共育」的橋梁。
  • 大手拉小手,家校共育齊步走 沛縣第三中學舉辦家校共育活動
    沛縣第三中學家校共育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家庭、學校共建和諧校園,家校協作共育孩子美好未來;家長、老師齊聚小教室,共話教育孩子的大問題。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育人,育人方式千萬種,如何讓教育的作用發揮極致,這需要家庭、學校攜手並進,兩雙大手牽著一雙小手,共同向前走。沛縣第三中學利用周四、周五、周六下午分別舉行了三個年級的家長會。
  • 發展小學全力推行黨建「三大工程」 家校共育「新蓬江人」
    近年來,發展小學全力推行「紅燭點燃」「家風濡養」「思政浸潤」三大黨建工程,目前,「紅色血液」已全面滲透到發展小學的校園文化、教師隊伍、家校共育、思政課程等各個方面的建設之中,使之煥發出蓬勃生機。為了讓全體教師在黨建工作的引領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提高學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和品質提升,學校黨支部發揮「三會一課」的基本內涵,積極組織學校黨員教師進行黨課學習;開展各層面的相關教育學習活動,立足於學校的黨員情況和教學任務的實際情況,鼓勵和引導支部成員進行學習。
  • 推進家校共育 攜手共促成長 高新三小「媽媽讀書會」「爸爸運動隊...
    兩個組織建立的初衷,是家校共育的理念下,由父母與學校共擔培育職責,在愛與陪伴中實現與學生的共同成長。現今,「與孩子共同閱讀」和「與孩子一起鍛鍊」,已逐漸成為高新三小家長們的和日常。「爸爸運動隊」開展的活動豐富多彩。
  • 北師大什邡附中召開家校共育經驗分享會
    為進一步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2020年12月17日下午,北師大什邡附中成功召開了家校共育經驗分享會。 分享會上,班主任羅春玲老師以《家校攜手 共育雲間幸福》為題,分享了她在家校共育方面的心得和體會。   她說,搭建平臺,召開好第一次家委會,明確任務職責,並調動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最為重要。她還說在具體的實踐中,要利用好建立的小組群,從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五方面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家校共讀、共寫模式,培養習慣。
  • 天全縣舉行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培訓會
    四川新聞網消息(段光銓)為進一步加強全縣家長學校建設,幫助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進一步推進全縣「家校社共育」與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9月27日,天全縣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培訓會在天全中學禁毒教育基地成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