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防重地,威海飽經硝煙洗禮,目睹了一代又一代駐威官兵的成長。駐威部隊官兵視駐地為故鄉,積極支援地方經濟建設,主動承擔各項急難險重任務,廣泛參與軍民共建,樹立文明新風尚。同時,在全國和全省組織的雙擁模範城創建活動中,威海市六次獲得雙擁城市「六連冠」稱號,譜寫了新時期軍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動的新篇章。
威海軍分區關於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倡議書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威海市經濟社會建設中的一件大事,對於改善城市環境面貌、提高軍民文明素質、提升威海城市形象、促進駐軍部隊自身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是全市廣大駐軍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是對第二故鄉人民的真情回報,是對威海市經濟社會建設的有力援助。為此,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要主動當好傳播文明常識的宣傳員。駐軍威海,我們為身處「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優美環境而驕傲,為威海人民深厚持久的擁軍熱情而感動,更為「自強不息、創新創業、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而振奮和鼓舞。威海榮耀則駐軍光榮,威海興旺則官兵自豪。我們要充分認清軍民攜手共創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意義,以主人翁的姿態、飽滿的熱情,投入轟轟烈烈的創城活動之中。要強化主動作為意識,積極協助地方黨委政府當好宣傳員、講解員,大力弘揚先進文化,傳播現代文明,積極宣傳八榮八恥、社會公德、公民道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威海市民文明公約等文明常識,宣揚威海創城的重大意義,推動創城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努力營造「人人知曉創城、人人支持創城、人人參與創城」的濃厚氛圍。
二要自覺當好踐行文明行為的排頭兵。軍隊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模範實踐者,理應在創城活動中做表率、當先鋒。要自覺當好文明使者,踐行《軍人道德規範》《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和《威海市文明市民手冊》,堅決摒棄有損城市形象的各種不文明行為,做到講文明語言,行文明禮儀,做文明事情,樹文明新風。要自覺培養公共運輸、公共衛生和公共場所文明行為習慣。愛護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不亂穿馬路,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要帶頭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自覺做到不闖紅燈、不壓黃線、不超速行駛、不亂停放車輛,不酒後駕車、不開疲勞車、情緒車。要遵守條令條例和各項規章制度,保持軍容嚴整、舉止文明、行為規範,不做違反法規制度、損害單位威信、影響軍人形象的事情。要積極開展學雷鋒活動,主動踐行宗旨,自覺助人為樂,弘揚雷鋒精神,爭做雷鋒傳人,充分展示部隊威武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
三要努力當好創建文明營區的實踐者。要美化營區建設,整潔營區衛生,規範營區秩序,努力營造平安和諧、清潔舒適的營區環境。要摒棄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爭當遵規守紀的文明軍人。要堅持文明帶兵,科學帶兵,加強內部團結,密切官兵關係,用親切關懷感化官兵,用真摯友誼團結官兵,用模範行動帶動官兵,營造團結友愛、和諧融洽的官兵關係。要深入開展擁政愛民和軍民共建活動,積極支持和參與駐地「三個文明」建設,切實發揮好在搶險救災、處突維穩和參建帶建中的生力軍和先鋒隊作用,為威海市經濟社會建設傾力付出、保駕護航。
駐威部隊廣大官兵和全市民兵預備役同志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視創城為己任,為創城盡力量,與全市各界人民一道攜手並肩,共創輝煌,為威海實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高區田和街道西河北社區軍民攜手美化環境
軍民合作美化環境。
近日,駐威某部官兵來到高區田和街道西河北社區,同社區志願者們一起清理衛生死角、撿拾生活垃圾、清除野廣告,為威海市創城工作盡一份力。
當日上午,十幾名部隊官兵來到西河北社區街道,和社區志願者一起投入到美化環境的工作中。他們拿著掃帚、垃圾袋等清潔工具,清掃綠化帶周圍的死角,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清掃完衛生後,他們又拿起刷子和水,清理牆上的野廣告,並主動承攬平時較難清理的區域。部隊官兵就成了當天志願者中的主力軍,他們打毛牆面、清除乳膠漆、清理碎屑,每一道工序都不馬虎。而社區志願者有的清掃衛生,有的清理野廣告,有的擦拭欄杆……也都忙得不亦樂乎。「希望我們軍民攜手,能為創城多盡一份力,同時也希望我們的行動能夠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西河北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軍地聯合萬眾一心 主動參與急難險重任務
消防官兵奮力滅火。
駐威部隊官兵齊心協力撲滅山火。
5月29日,威海發生特大山火。火情就是命令!在軍地聯合指揮部的調度下,駐威部隊官兵、消防官兵、公安幹警和專業撲火隊伍第一時間奔赴火場救援,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的專業防火力量快速集結,煙臺和青島消防40多輛消防車、濟南軍區某軍也先後緊急馳援。
在專業隊伍救援的同時,火場區域附近居民有組織地參與,市直部門單位、企業的幹部職工提捅拎掀撲滅餘火。
軍地聯合,萬眾一心,築起阻擊山火的堅強防線。
「拿上滅火器,排成兩隊跟我走!」5月29日下午4時許,威海軍分區的官兵們迅速集結於裡口山腳下。
幾句簡單交代,官兵們帶上鐵鍁進入火場。
置身火場的救火者,時刻面臨著生死攸關的考驗。在這次山火撲救中,人民子弟兵和專業撲救隊伍一馬當先,逢險不懼,臨危有為,無私、團結、奉獻,與威海人民一起,用精神的力量匯聚起一道阻隔山火蔓延的鋼鐵長城。
「戰士們都是好樣的,每次危險到來,總是他們衝鋒在前。」指著不遠處被燒焦的樹林,王家莊村村民阮雍娜回憶說,山火發生以後,整個村子都能聞到濃煙的味道。「當時火勢很猛,這些官兵卻不顧危險上山滅火,直到今天上午山火才逐漸被撲滅,他們又按要求繼續守護到下午。」阮雍娜的眼角裡噙滿了淚水。
山火撲滅後,得知官兵們要離開,附近黃家溝村的很多村民也敲鑼打鼓,奔走相告,一路小跑趕到王家莊村。「聽說山火被撲滅了,全村人都由衷地感到高興,多虧了衝在前線的官兵們,我們過來給他們道個別。」黃家溝村村民戚務本高興地說。
看到滿載滅火官兵的汽車漸漸遠去,歡送的群眾依舊站在街道兩旁不願離去……
海警一支隊「海上愛民志願服務隊」 :服務,在大海上延伸
「海上愛民志願服務隊」來到漁民身邊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2009年,海警一支隊立足服務群眾實際,組建了海警部隊第一支「海上愛民志願服務隊」。近年來,愛民志願服務隊積極踐行「盡己所能,為民服務」的承諾,堅持「創新服務方式、暢通服務渠道、落實服務舉措、打造服務品牌」的理念,注重為漁船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贏得了駐地黨委政府和群眾的一致讚譽與好評。
200餘名官兵走訪漁船民6400餘人次,匯總梳理民情民意民憂120餘條,推動解決群眾實際困難40餘個。把了解群眾訴求作為重要內容,在廣泛開展日常走訪的基礎上,立足海上漁船民生產生活實際,推出了「三個經常走訪法」即:沒事有事都要經常到附近港口、碼頭轉轉;經常到重點部位、複雜地段巡查巡查;經常同駐地各界人士交流交流。建立了「三本走訪臺帳」即:走訪計劃帳、社情民意帳和矛盾糾紛臺帳,真正聽民聲、訪民情。創新開展了「向人民匯報」、「請群眾挑刺」和「換位體驗」等匯報交流活動,建立了「威海海警在線」警務微博和「警民QQ群」,多層面、多渠道、深層次接受群眾評議,廣泛了解民情民意。
組建專業服務隊3個,推出便民服務舉措60餘項,幫助漁船民排憂解難600餘起,贏得各級領導批示肯定40餘次。以群眾需求作為第一信號,以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尺,堅持立足海上漁船民實際,組織官兵分別成立了「普法宣傳隊」、「船舶檢防隊」和「義務診療隊」,充分利用日常和海上執勤之際,廣泛開展「送法律、送政策、送技術、送安全、送醫藥、送文化」等服務活動,將便民服務延伸到漁船民作業一線。
創新海上管控新舉措6項,清剿各類安全隱患200餘個,化解矛盾糾紛120餘起,參與救助30餘起,挽回經濟損失3000餘萬元。主動創新海上管控舉措,全面服務保障民生。針對海上安全隱患小、散、多的特點,愛民服務隊依託日常走訪實際,建立了「四小四常」排查法及時排查海上安全隱患。海上矛盾糾紛突發性強、易升級,為此,愛民服務隊創新推出了以「一線調解、警民聯合調、部門聯動調」為主要內容的分類分級矛盾糾紛調處模式,建立了「海上聯動船」。「救群眾於危難」是愛民服務隊作出的莊嚴承諾,近年來,他們先後參與了救助香港籍和賴比瑞亞籍相撞貨輪等各類海上遇險事件30餘起,救助受傷群眾40餘人次;每年颱風來臨之際,愛民志願服務隊總是主動請戰,組成「搶險救災小分隊」衝鋒一線,協助漁船民轉移船舶,幫助檢查防風措施、加固纜繩。在今年的抗擊寒潮過程中,愛民志願服務隊在了解到部分養殖戶冰凍嚴重情況後,主動開展了「破冰行動」,幫助養殖戶破冰取氧,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六百餘萬元。
榮成市公安消防大隊擁政愛民記事
「洪水,火災,廢墟/汗水,警報,危險/你是災難最頑強的敵人/你是絕望中耀眼的橙黃。
邁著青春的步伐踏上榮成熱土/你的身上就印下了水與火的烙印/出生入死卻從不失俠骨柔情/你說,因為熱愛所以守護」。
這是「八一」節前夕,一位離休老幹部寫給榮成市公安消防大隊官兵們的一首詩,盛讚他們為支持榮成發展、保護一方平安做出的貢獻。
盛讚,源自出色的表現。近年來,榮成市公安消防大隊以服務發展大局、服務地方建設為己任,在搶險救災、扶貧幫困、捐資助學、消防建設等方面,聚正氣、樹形象,譜寫出擁政愛民的新篇章。
2011年至今,共出動消防車4094臺次、警力24540人次,撲滅火災1680起、保護財產3.4億元;參與搶險救援445起、救助被困遇險人員440名;為全市22個鎮街、951個村居、1.2萬多家「九小場所」建立了三級消防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對509個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實施「戶籍化」管理,完成了826個村、130個社區的消防安全標準化建設;組織大型消防演練62場次,培訓消防骨幹力量5000多人次,發放消防知識宣傳彩頁20萬份……
消防官兵們與崖頭街道神道溝村姜鳳彩老人等10多家特困戶、病殘戶結成幫扶對子,定期為他們送去生活用品、慰問金;參與「虹橋拉手社會媽媽愛心工程」活動,為5名貧困生送去助學金;邀請市中醫院醫護人員為幫扶村農民進行義診;幫助解決了48名適齡貧困青年的就業問題;投資20萬元和採購100噸水泥幫助蔭子鎮西板石村、虎山鎮罕山村、埠柳鎮漢章泊村進行新農村建設;炎炎夏日城西街道某雞場停水,消防官兵連續多日義務送水,解了雞場燃眉之急……
對這份為民情懷感受最深的,要數虎山鎮罕山村的群眾了。今年,是市公安消防大隊與罕山村結成幫扶對子的第4個年頭。4年間,消防官兵與村民一道參與村莊環境整治、幫村民落實戶口問題、幫經營戶完善消防設施、定期走訪看望退伍老兵和孤殘老人、幫扶家庭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每一件事都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危難之際見真功,為民服務見情懷。榮成市公安消防大隊不僅在部隊正規化管理和消防規範化建設上取得了喜人的成就,更在服務群眾、服務地方建設上贏得廣泛讚譽。今年7月,榮成市公安消防大隊被評為「榮成市擁政愛民模範單位」 。
文登邊防「熱血迎八一」 義務獻血6200毫升
文登邊防大隊17名官兵用義務獻血的方式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八一」建軍節。
7月29日上午,文登邊防大隊17名官兵來到威海中心血站文登採血點,用義務獻血的方式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八一」建軍節。
8月1日是第87個建軍節,文登邊防大隊向全體官兵發出了「熱血迎八一」義務獻血的倡議,受到了廣大官兵的積極響應,共有17名官兵報名參加此次活動。這17名官兵中有的是第一次獻血,有的也已經參加過七八次獻血活動,但大家都熱情高漲、主動報名參加。7月29日上午,官兵們統一乘車來到採血點,在醫務人員的安排下,經過填表、化驗、量血壓等一系列的檢查檢驗,全部符合獻血的要求。隨後,官兵們你400ml我300ml,一袋袋帶著官兵體溫的熱血陸續存放到血液冷藏室內,17名官兵本次總計獻血達到6200ml。
官兵們紛紛表示,無私奉獻、為民服務是軍人的本色,無償獻血也是一種奉獻,作為軍人義不容辭,用這種方式度過「八一」建軍節,非常有紀念意義,今後還會繼續參與無償獻血活動。
解放軍404醫院送醫藥進社區
解放軍威海404醫院的醫護人員進社區為居民義診。
為響應中央文明辦關於開展「鄰裡守望」志願服務活動的號召,大力弘揚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長城愛心大本營組織了解放軍威海404醫院的醫護人員、美髮師、大學生等50多名志願者來到高區畢家疃社區,開展志願服務進社區送溫暖活動。
上午九點,活動正式開始,提前得到消息趕來的市民排起了長隊,他們跟醫務志願者說病情,談疑惑,有的還拿來了病例和化驗單,讓從軍隊大醫院來的醫生「確診」。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問醫問藥的群眾絡繹不絕,醫護人員百問不煩,認真查看病情,給予治療建議和用藥指導,向社區居民宣傳養生保健常識,講授傳染病、慢性病防治知識,專業耐心的講解贏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評。
與此同時,還有一支志願小分隊在長城愛心大本營發起人劉長城的帶領下,深入社區為病困家庭送溫暖。在昌鴻小區尿毒症患者胡媛家裡,404醫院的醫護志願者為她仔細做了檢查,並提出了康復治療建議。在麗景茗都小區80歲的腦血栓患者畢復松家裡,醫護人員在為老人進行檢查後,指導老人合理飲食和用藥,感動得老人流下熱淚,向志願者們豎起了大拇指。
此次活動中,解放軍威海404醫院共派出了13名醫務志願者參加。歷經五年發展,軍民共建學雷鋒活動已成為長城愛心大本營長期開展的品牌活動之一,此次活動更是期望通過活動來引導更多的醫務工作者加入到志願服務活動中來,激發大家學雷鋒、奉獻他人的激情,增進軍民魚水情,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美德威海、幸福威海的和諧社會建設。
軍民同臺聯歡迎「八一」
海軍官兵在演唱《強軍戰歌》。
東北村社區藝術團在表演舞蹈《豐收的喜悅》。
熱鬧的拔河,嘹亮的軍歌,婀娜的舞姿……7月31日,威海市軍民舉行聯歡活動,開展文體活動,載歌載舞迎接即將到來的「八一」建軍節。
31日下午,在解放軍四〇四醫院門診樓前,加油聲、喝彩聲此起彼伏,來自該醫院系統內32支代表隊正在進行拔河比賽。
「一二,加油;一二,加油……」隨著裁判員一聲令下,來自四〇四醫院經管處和檢驗科代表隊的隊員們喊著整齊的口號,雙手緊握著手腕粗細的繩子,雙腳緊緊蹬在地上,奮力把綁在拔河繩中間象徵勝利的彩繩往自己這邊拉。這輪比賽,檢驗科代表隊先下一城,但是經管處代表隊也毫不示弱,接連扳回兩局,並取得了這輪比賽的勝利。據拔河比賽組織者介紹,參加比賽的人員既有醫務人員,又有後勤工作人員,還包括一部分家屬代表,目的就是增強團隊凝聚力,增進軍民情感。
31日下午6時,一場精彩紛呈的軍民聯歡會在劉公島上拉開帷幕,川渝商會聯合東北村社區藝術團等15家單位,為島上的海軍戰士們帶來了舞蹈、歌曲、朗誦、走秀等14個節目,這些節目有的表達了對人民子弟兵的感謝與崇敬之情,有的重溫了愛國主義民族情感,有的展示了軍民魚水情深。
海軍官兵的表演則充滿陽剛之氣,鏗鏘有力的《強軍戰歌》展示了軍人的剛強本色,婉轉悠揚的《當那一天來臨》流露出戰士們舍小家顧大家的愛國情懷,詼諧幽默的三句半《新兵獻禮》展示出劉公島海軍人積極樂觀的青春風採。
「我們排練了兩個月,能給咱海軍官兵表演,真是太高興了!」東北村社區藝術團的賽自友高興地說,看到戰士們高興的笑臉,她就心滿意足了。
軍民同臺演繹魚水深情
晚會現場。
7月29日晚,慶祝建軍87周年雙擁晚會在榮成市東方廣場舉行。榮成市領導駐榮部隊官兵一同觀看了演出。
晚會在開場舞《迎軍旗》中拉開序幕。詩朗誦《星光》表達了軍擁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深厚感情;海軍駐榮某部戰士表演的舞蹈《鷹舞》,展示了人民子弟兵劈波斬浪、勇往直前的時代風貌;龍眼港邊防站戰士表演的相聲《農村兵、城市兵》,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誇張的表演,贏得觀眾陣陣笑聲。
整場晚會高潮迭起,掌聲不斷。軍地演員們用嘹亮的歌聲和優美的舞姿,為官兵們送去了真摯的節日祝福,演繹了濃鬱的軍民魚水之情。
威海武警借力地方提升部隊文化軟實力
武警官兵與民政局聯誼演出。
武警威海支隊充分藉助地方文化資源優勢,深入開展警地文化共建活動,增強了部隊文化「軟實力」,豐富了基層官兵業餘文化生活。
為確保共建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該支隊與地方文化共建部門共同探索建立了領導責任制度、聯席會議制度、調研督導制度、聯合講評制度,使文化共建活動走上了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為改善基層基礎文化設施條件,他們採取「支隊投資買一點,地方政府和用兵單位贈一點,共建單位支援一點」的辦法,先後為基層建立完善了圖書閱覽室、體育活動室、網絡學習室、榮譽室、文化長廊等場所,營造了舒心優美、品味高雅的文化環境。在劉公島、榮成偉德將軍碑廊等建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官兵到現地重溫武警誓詞、入黨誓詞等,使官兵深刻感受駐地文化底蘊同時,激發官兵愛國熱情。他們還把培養高素質文化骨幹作為文化共建活動的重要內容,結合部隊自身擔負任務特點和官兵的興趣愛好,與地方共建單位共同確定培訓內容,重點為部隊培養球類裁判、節目表演、歌曲教唱、書法繪畫、攝影攝像、晚會組織等方面的文化骨幹,從根本上提升了基層文化骨幹隊伍的整體素質,為活躍部隊文化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
市領導與廣大武警官兵同過軍事生活日
為慶祝八一建軍節,7月31日,威海市領導孫述濤、張惠、劉玉黨、趙熙殿、王學文、傅廣照,來到武警威海市支隊,體驗軍旅生活,與廣大官兵共過軍事生活日,共話發展大計。駐威部隊首長丁偉傑、曹元懷、董振玉等陪同活動。
軍事日活動是黨管武裝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促進軍政軍民團結、推動雙擁共建、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有效平臺。多年來,市委、市政府把黨政領導幹部參加軍事日活動作為促進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舉措,持之以恆地堅持下來。領導幹部們走進軍營過軍事日,體驗普通一兵的生活,為推進威海市國防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孫述濤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武警威海市支隊及駐威部隊廣大官兵表示節日的祝賀,對武警威海市支隊的各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說,多年來,在武警總隊和市委的領導下,武警威海市支隊班子隊伍團結,組織領導有力,官兵理想信念堅定,在關鍵時刻能拉得出、衝得上,能打硬仗,在山東總隊的考核中名列前茅。希望武警威海市支隊繼續按照「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要求,再接再厲,在處突維穩、反恐防恐、抗災救災等一線,履行職責使命,為威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武警威海市支隊首長表示,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求真務實的作風,勇於創新的精神,把部隊建設好,把任務完成好,積極推動隊伍建設內涵式發展,不斷提升部隊執行多樣化任務能力,積極投身威海經濟社會建設,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社會穩定再立新功。
當天,市領導還現場參觀了武警威海市支隊警史館和發展建設紀錄片,觀摩了軍事訓練成果匯報演示。
為迎接「八一」建軍節到來 市區擁軍熱潮湧動
30日鯨園街道辦的居民製作鞋墊送給駐威部隊官兵。
塔山社區的居民代表帶著慰問品來到威海海警支隊。
「八一」臨近,威海市區掀起了擁軍熱潮,文藝匯演、送愛心電視、免費查體……社區居民、企業紛紛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他們對子弟兵的深厚感情。
27日晚,在田和街道辦西河北社區廣場上,一場「迎『八一』共建和諧社區」主題文藝晚會開演,近百位駐威官兵以及500多名社區群眾前來觀看。
伴隨著鏗鏘有力的擊鼓聲,節目在舞蹈《春華鼓韻》中拉開序幕。觀眾們被演員們熱情洋溢的鼓點所感染,還有不少喜愛舞蹈的小朋友,也跑到舞臺空地上歡快地跳躍。據了解,為慶祝建軍87周年,上百名西河北社區居民自編自演了20多個精彩節目,演出將持續3天。
28日晚7時,在鯨園街道辦菊花頂社區文化廣場上,周邊社區居民也為威海武警支隊二中隊、威海市特巡警支隊、市交警支隊一大隊等百餘名官兵送上了一臺精彩演出,居民們用舞蹈和歌唱,表達了對子弟兵深厚的感情。
28日上午,環翠樓街道辦事處塔山社區的居民代表、塔山中學的7名學生,帶著慰問品來到威海海警支隊,將100斤雞蛋、4桶花生油和100斤西瓜送到官兵手中。居民的行為打動了威海聯運出租公司,出租公司派出愛心出租免費接送。塔山社區居民殷樹山表示,「八一」建軍節到了,希望戰士們能過個快樂的節日。
在去軍營送祝福的同時,居民們也沒有忘記那些退伍的老兵。近日,鯨園街道辦古北社區以及環翠樓街道辦前進社區、南山社區的居民走訪慰問轄區傷殘軍人,為他們進行免費查體並送去慰問品。
28日上午,新新娘·凱薩琳婚紗攝影工作人員來到駐威海軍某部通信站,為這裡的官兵送來電視、健身器材等物品。據了解,企業負責人熊伯華堅持擁軍已有十幾年了。
當日上午,一輛滿載著電視、健身器材的貨車開到駐威海軍某部通信站,愛心企業帶來了三臺液晶電視,兩套室內健身器材。該部教導員介紹,作為一名退伍老兵,熊伯華已經連續十幾年給他們送慰問品了,每年到了老兵退伍的時候,熊伯華還會免費給老兵拍照留念。
軍民魚水情誼深
成山鎮機關幹部為轄區駐地官兵送去慰問品。
又是一年建軍節,榮成市各級各部門積極開展擁軍慰問活動,表達對人民子弟兵的濃濃情誼。
榮成市糧食局組織企業幹部職工到成山駐軍部隊進行慰問。他們為官兵送去啤酒、蔬菜、西瓜等慰問品,並與官兵親切交談,了解部隊官兵的生活狀況,徵求對糧食部門的意見。同時,糧食局還組織女職工為駐軍官兵洗衣服,駐軍官兵則為糧食職工進行了隊列訓練。
城西街道舉辦「八一」專場晚會,歌頌了人民軍隊忠誠於黨、服務人民的精神。該街道民政辦工作人員還組成慰問組,對轄區內70餘名重點優撫對象和現役軍人家庭進行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了慰問品和節日的祝福。
成山鎮組織機關幹部對轄區內107名軍烈屬、傷殘軍人進行了走訪慰問,為他們帶去了魚、牛奶、大米等生活用品,並送去了節日的問候與祝福。
滕家鎮黨政領導班子及部分鎮村企業負責人,帶著啤酒、雞蛋、西瓜、鞋墊等物品,走訪慰問了駐地官兵,給他們送去了節日的問候和祝福。他們與部隊官兵們親切交談,共敘魚水之情。近年來,駐滕家鎮的廣大官兵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為滕家鎮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部隊官兵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軍地雙方的溝通,支持地方經濟建設,以實際行動為「第二故鄉」再立新功。
尋山街道工作人員深入烈屬、傷殘軍人、在鄉復員軍人等78名重點優撫對象家中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在走訪慰問過程中,街道工作人員還詳細了解重點優撫對象的生活、住房、醫療情況,以及子女贍養能力、生活照顧各方面情況,徵求軍烈屬本人及其家屬對優撫政策的看法和建議。
人和鎮與駐地海防二營共同舉行了一場軍民籃球比賽活動,共敘軍民友誼之情。該鎮還與官兵舉行了座談會,軍政雙方共享軍民魚水之歡,分別表示要發揚擁軍愛民、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共同為國家繁榮安康做出貢獻。
嶗山街道在市第二十一中學廣場舉辦「軍民一家親」大型文藝晚會,邀請該街道邊防派出所的5名幹警參加演出。邊防幹警們載歌載舞,與群眾積極互動,極大地密切了警民關係。
專家義診到警營 武警官兵足不出戶接受治療
于波大夫為武警威海市支隊直屬大隊二中隊官兵進行了義診。
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7月29日,威海新華門診針灸科主任、南京浮針研究所威海培訓基地主任于波大夫一行4人,走進武警威海市支隊直屬大隊二中隊,為廣大官兵進行了義診,使廣大堅守在崗位上的武警官兵足不出戶就可以接受診斷治療。
義診期間,於主任用通俗語言給戰士們講解了軍事訓練損傷的預防與簡單處理的健康知識,並現場為患病官兵進行了針灸治療和按摩推拿。剛剛接受了檢查並得到治療的武警戰士小溫激動地告訴記者,由於長期高強度訓練,許多官兵的身體都存在肌肉拉傷、腰肌勞損、風溼等情況,但很多人不把小病小傷放在心上。這次於大夫親自送醫到身邊,讓他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進一步激發了苦練過硬本領、保衛一方平安的信心和決心。(威海文明網)